郭少君
中國新聞出版研究院日前公布的第十三次全國國民閱讀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2015年中國成年人手機閱讀接觸率達到60%,選擇通過手機上網(wǎng)的比例為65.9%。18~29歲群體的手機閱讀接觸率最高,為89.6%;30~39歲群體為82.2%。這兩個群體中有相當一部分已為人父母?!笆謾C控”父母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孩子則深受其害。
不久前,記者通過對四個家長群和多所中小學的400多名家長和孩子進行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超過67%的家長平時每天玩手機的時間在2~3小時,11%的家長超過3小時,只有不到22%的家長每天控制在1小時以內(nèi)。其中吃飯時玩手機的比例約為13%,睡覺前為52%,陪孩子做作業(yè)和外出玩手機的比例分別約為11%和24%。通過調(diào)查數(shù)據(jù)就能算出,從每天晚上6點家人全部回家,到9點半孩子入睡前的3個半小時中,幾乎超過一半的家長把注意力主要放在了玩手機上,而不是用心陪伴孩子。
父母沉溺于手機,對孩子身心造成不利影響。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兒科教授錢幼瓊在臨床中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的低頭族家長,導致越來越多語言發(fā)育障礙的幼兒就醫(yī)。錢教授介紹,早在2013年11月,她就留意到,平均每周有三四個不會說話的患兒來就診,其原因與聽力或智力異常無關,而是家長沉迷于手機,疏于與孩子交流。如今兩年多過去了,門診中這類病例反而更多了,達到了每天三四個患兒來就診。
錢教授說:“在這類患者中,城市的孩子至少比農(nóng)村的多兩倍。這種病無法通過藥物治療,只能用心?!彼龔娏液粲跫议L別再做低頭族,多陪孩子,與孩子交流,營造一個健康的語言環(huán)境。
孩子的成長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孩子有溝通欲望和情感需要時父母只顧玩手機,孩子必定有被忽略的感覺,甚至認為在爸爸媽媽的眼里,自己還沒有手機重要。為了避免或減少這種傷害,幼兒很可能會用哭鬧、搗亂的方式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而大一點的孩子也會用玩手機和游戲的方式來自娛自樂,久而久之成為小“手機控”。
記者在采訪中也遇到了非“手機控”家長——楊譯橋媽媽。她說:“我們一般只用手機打電話,我們家的網(wǎng)絡只有在孩子晚上睡覺以后才會開一會兒,平時幾乎不用,就連電視都很少看。自從有了孩子,我和先生就達成了共識,不能讓電子產(chǎn)品影響孩子?!?/p>
楊譯橋媽媽介紹:“我們平時和孩子一起看書、畫畫,帶他出去玩兒?,F(xiàn)在就算我不陪著他,他也能安安靜靜地自己看書了?!比绻龅接斜容^好的足球比賽,我們會破例,他爸爸會主動和孩子一起觀看,同時給他講足球比賽的規(guī)則?,F(xiàn)在孩子非常喜歡足球,爸爸有空就會帶他去踢足球。
毋庸置疑,父母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是最重要的,將會影響孩子的一生。正如天津社科院研究員關穎所說:“父母角色無可替代。父母對孩子的影響之大、作用之持久,往往超過其他任何人?!?/p>
手機里的世界雖然精彩,但是能夠親歷孩子成長所帶來的喜悅和感動,無疑更為珍貴。其實,放下手機陪伴孩子,受益的不僅是孩子,年輕的父母也獲得了又一次成長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