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麗 阮衛(wèi)萍 陶 靜
大展巡禮國色傾城 故宮博物院珍藏牡丹題材文物特展
張麗阮衛(wèi)萍陶靜
張麗:故宮博物院器物部副研究館員
阮衛(wèi)萍:故宮博物院宮廷部副研究館員
陶靜:故宮博物院書畫部館員
牡丹花開雍容華貴、艷壓群芳,被譽為「國色天香」、「花中之王」,歷來深受國人喜愛,形成了悠久而獨特的牡丹文化。
牡丹最初以藥用為人所知,隋代已作為觀賞植物進入宮苑。盛唐以降,觀賞牡丹蔚為風(fēng)尚,呈現(xiàn)「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的盛況。延至北宋,賞玩之風(fēng)更盛,諸如花會、花宴、畫花、賦花等活動風(fēng)靡朝野。明清以來,人們多視牡丹為「國花」。在國人心中,牡丹是幸福美滿、吉祥富貴的象征,它不僅是重要的繪畫題材,而且常被用來裝飾在各類工藝品之上。
我國牡丹產(chǎn)地眾多,其中以洛陽牡丹久負盛名,冠絕海內(nèi)。清代雍正皇帝嘗贊之曰:「天下無雙品,人間第一花?!谷缃瘢档せū橹沧鎳蟮?。四月,值此花開時節(jié),姹紫嫣紅,一派繁盛景象。故宮博物院于二〇一六年四月從院藏牡丹題材文物(包括繪畫、絲帛、器物等)中擇其菁華,分別在延禧宮東配殿、齋宮等處展出。更有洛陽牡丹北上紫禁城,文物與鮮花交相輝映,相得益彰,唯愿觀者沐浴惠風(fēng),觀名花、賞精品,領(lǐng)略牡丹文化,享受盛世春光。
北宋 趙佶 牡丹詩帖紙本墨筆縱三四·八厘米 橫五三·三厘米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牡丹作為雍容華貴、富貴吉祥的象征,被廣泛地裝飾在各類器物之上,牡丹紋飾的種類很多,可大體分為單獨的牡丹紋飾、牡丹與龍鳳組合紋飾、牡丹與靈禽組合紋飾、牡丹與其他花卉組合紋飾這四種。
故宮博物院珍藏的眾多以牡丹單獨作裝飾的文物,構(gòu)成了靚麗獨秀的牡丹的藝術(shù)世界。由于裝飾手法多種多樣,牡丹紋飾的表現(xiàn)也各具特色。它們既有寫實、寫意之分,也有纏枝、折枝之別,更有朵花、團花之異,盡顯牡丹雍容嫵媚的風(fēng)姿與神韻。
龍為傳說中的神異動物,能興云雨、利萬物,歷代帝王都以真龍?zhí)熳幼跃?。鳳為傳說中的百鳥之王,有「見則天下安寧」之說。龍和鳳是傳統(tǒng)文化中最高級別的祥瑞,主要裝飾于宮廷器物之上,以彰顯皇家的尊貴與皇權(quán)的至高無上。龍鳳與牡丹組合,寓意著吉祥富貴,深受皇家的喜愛。
常與牡丹組合的靈禽,包括孔雀、錦雞、綬帶鳥、白頭翁等。這些靈禽名鳥毛羽美麗、鳴叫悅耳、惹人喜愛。古人認(rèn)為它們餐風(fēng)飲露,靈性通達,亦為祥瑞。牡丹與靈禽的組合出現(xiàn)在器物紋飾之上,優(yōu)雅大方,更兼吉祥祈福之意在其中,別有一番情趣。
清雍正 粉彩海棠牡丹紋盤口瓶口徑六·三厘米 底徑八·六厘米 高二七·五厘米故宮博物院藏海棠與牡丹組合寓意滿堂富貴
多與牡丹組合的花卉包括荷花、菊花、桃花、梅花、茶花、石榴等,寓意各有不同。其裝飾手法主要又下分兩種:一是以牡丹為主,其他花卉相伴簇擁,以突出「花王」之美;二是不分主次,有序編排,以體現(xiàn)時令的流轉(zhuǎn)、四季的交替。奇花異草自古亦為祥瑞,與牡丹相組合,諧音取義,被賦予了種種美好寓意,妙趣橫生。
富貴優(yōu)雅——繪畫中的牡丹
牡丹題材不唯出現(xiàn)在器物紋飾之上,也在繪畫上有所表現(xiàn),有的作品更是集詩、書、畫于一體,彰顯國人雅趣。牡丹題材的繪畫作品,包括傳神的譜系類寫真繪畫,還有文人雅士的潑墨丹青,以及帝后、詞臣、宮廷畫師等行家里手的情趣妙筆,各具特色,美不勝收。
中國栽培牡丹歷史悠久,品類繁多。明清時期已培植出牡丹品種數(shù)百個。因國人對牡丹的鐘情,以各類牡丹為描繪對象的《牡丹譜》繪畫作品應(yīng)運而生。在照相技術(shù)尚未發(fā)明之前,寫實性極強的畫譜作為「寫真」,為后人提供了寶貴的形象資料。它們不僅刻畫了當(dāng)時多種牡丹的真容,也從一個側(cè)面反映出當(dāng)時繪畫的創(chuàng)作水平及其藝術(shù)審美情趣。
牡丹被譽為「百花之王」,是最具觀賞性的花卉之一。明清時期,文人花鳥畫逐漸成為繪畫史中的重要類別。牡丹自然是文人雅士酷愛描繪的對象。名家所繪牡丹題材的銘心絕品,今人從中可一睹牡丹的風(fēng)姿,感受文人畫家在牡丹繪畫中寄予的高邁情懷。
牡丹是榮華富貴、繁榮昌盛的象征,一直深受中國宮廷的喜愛。不僅在御花園中種植有各色名貴的牡丹,牡丹題材在宮廷繪畫中也十分常見。就清代宮廷來說,作為宮廷繪畫的最后一個高峰時期,清宮牡丹畫在宮廷繪畫中也具有代表性。清代宮廷繪制牡丹的不僅有帝后、宮廷職業(yè)畫家,也有詞臣,他們描繪的牡丹不僅包括寫實自宮廷中培植的珍品,也有抒情寫意之作,或工筆重彩、華貴富麗,或水墨淡色、清雅脫俗,類型多樣,精彩紛呈。
清 嵌玉石玻璃牡丹盆景通高五六厘米故宮博物院藏
織繡華麗——牡丹裝飾的絲帛文物
牡丹題材裝飾與絲帛制品,二者可謂相得益彰。絲織品質(zhì)感柔軟、光澤柔和,可以緙織為畫、織成為料、刺繡為圖,并以織繡畫、匹料、服飾的形式,造就精致的生活方式。
織繡畫是以刺繡或緙絲工藝重新創(chuàng)作畫作,因牡丹寓意富貴,故其喜用該題材。匹料有閃緞、妝花緞、織金緞和織金錦等種類,采用不同的織造技術(shù),并運用片金勾邊、色彩對比等裝飾手法,使得絲織物上的牡丹既富貴大氣又柔媚多姿。宮廷服飾以華麗見長,所飾牡丹多用刺繡技法,針腳細密、暈色細膩,層次豐富立體,倍顯花開富貴氣象。
牡丹化作一幅幅畫作,一寸寸錦緞,一朵朵繁花,被永遠的凝固于縷縷絲線的光華之中??椑C的精致,更添牡丹的雍容華貴之態(tài),牡丹的富貴典雅,更添織繡的不凡氣質(zhì)。華麗的絲織品與富貴的牡丹,相攜共作「絲情畫意」。
明 徐渭 牡丹圖軸故宮博物院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