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洪
南海問題降溫很難,就在于在這場所謂的國際訴訟背后,真正的幕后操縱者是美國。
南海問題不斷發(fā)酵,顯然不是地區(qū)的福音。不久前在美國發(fā)表演講時,前國務委員戴秉國的一些硬話,譬如南海仲裁是“廢紙一張”,以及“哪怕美國全部10個航母戰(zhàn)斗群都開進南海,也嚇不倒中國人”,引起外界的廣泛關(guān)注。但很多人忽視了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這位中國外交前一把手要求南海問題降溫的呼吁。
在各方劍拔弩張乃至隨時可能擦槍走火的情況下,怎么讓南海局勢降溫,考驗的是政治家的智慧和遠見。雖然形勢還遠遠談不上樂觀,雖然各方在言談中還頗多過激用語,但相關(guān)國家在處理實際問題上,還是保持了一定的理性。
比如,菲律賓是這起南海國際訴訟的始作俑者,但隨著政權(quán)的更迭,新上任的菲律賓總統(tǒng)杜特爾特立刻與前政府立場保持了距離。菲政府甚至公開表示,他們已和中國達成協(xié)議,裁決公布后,雙方都不發(fā)表挑釁性聲明,而且中菲還將展開雙邊談判,可以在爭議地區(qū)進行聯(lián)合勘探。
這其中,有菲新政府理性的一面,畢竟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中國,國際裁決中國不接受,也不可能迫使中國將島嶼讓給菲律賓,反而可能刺激中國采取更強硬的舉措,導致菲律賓國家利益的進一步喪失。而且,菲律賓當前的首要任務是發(fā)展經(jīng)濟,這迫切需要中國的投資,為幾座人都無法生存的島礁卷入與中國的戰(zhàn)爭,毫無疑問是下下之策。
菲律賓在調(diào)整政策的同時,中國也在加強對菲的外交攻勢。最近一段時間,外交部的批駁,明確聚焦在菲律賓阿基諾政府,并對杜特爾特多有正面肯定,就是一個信號。很可能的是,中菲會迅速走出南海裁決的陰影,加強全面的經(jīng)濟合作,乃至會宣誓共同開發(fā)南海資源。
從這個角度來看,南海仲裁真的是一場鬧劇,只是做出了一個中國絕對不接受、菲律賓也不當一回事的裁決結(jié)果,這對這個所謂的國際法庭的“權(quán)威”也是一個諷刺。
但安撫菲律賓容易,南海問題降溫很難,就在于在這場國際訴訟背后,真正的幕后操縱者是美國。過去5年,美國奧巴馬政府政策朝令夕改頗多,但唯一確定不變的就是“重返亞洲”。南海問題只是美國的一個抓手,正是借助這個籌碼,通過南海問題國際訴訟、軍艦“自由航行”,使得美國軍力大規(guī)模重返亞洲,并離間了中國與多個鄰國之間的關(guān)系。
所以,南海問題要降溫,最主要的就是中美必須有遠見、別誤判。刺激性言論、挑釁性行為,加劇的是對立和對抗,甚至不排除摩擦乃至沖突的可能。而且,正是美國的強力介入,也讓其他國家信心膨脹,試圖在大國博弈中撈取好處,進而使局勢更加復雜化。
如果中美無法在相關(guān)問題上取得共識,結(jié)果真可能如戴秉國所警告的, “弄不好(美國)會不由自主地被人逼下水,付出意想不到的慘重代價?!薄氨葡滤钡慕Y(jié)果,其實就是中美兵戎相見了,兩個核大國直接發(fā)生武裝沖突,這將是世界性危機,哪怕美國軍事實力再強,也不可能有真正的贏家。
考慮到主權(quán)問題在任何一個國家都高度敏感,因此在相當長一段時期內(nèi),南海問題是不可能得到徹底解決的。那除了走向戰(zhàn)爭之外,唯一的辦法就是淡化爭議、擱置分歧、擴大合作。中國雖然是大國,但在這些問題上,比當今任何一個大國都更加寬容更有信譽。
其實,戴秉國的美國講話中,也釋放了諸多善意。比如,他說,“我們沒有野心統(tǒng)治亞洲,更沒有野心統(tǒng)治地球,就是南海,我們也從沒有說過全都是我們的。”他還說,“情緒沖動的國家相信也會逐漸冷靜下來思考:今后需要世世代代與之比鄰而居的仍然是友善的中國而非遠在天邊的另一個大國?!?/p>
其他國家,聽出了戴秉國的善意嗎?如果無視善意,繼續(xù)加碼,那真的會是一場悲劇了。
(摘自《新民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