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力銘++劉朝霞
[摘要]以微信為代表的網(wǎng)絡即時通訊工具作為一種重要的社交媒體,在很大程度上改變著人們的社交方式。大學生群體作為微信使用的主要人群之一,他們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微信的影響。本文通過了解大學生使用微信的基本情況,探討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積極和消極影響,并給出大學生利用微信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 微信 人際關系 影響
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1月發(fā)布的《第37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12月底,在中國目前6.88億互聯(lián)網(wǎng)用戶中,微信用戶達69.1%,微信已經(jīng)成為我國用戶最多的社交媒體工具之一。而高校大學生作為互聯(lián)網(wǎng)使用頻率最高的群體,微信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人際關系都會產生舉足輕重的影響。
一方面,微信的使用給大學生的人際交流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改變著大學生的人際交流方式,給他們以不同于以往的人際交往體驗,使他們的人際交流更加高效、便捷,使其人際關系更加多元化。同時,借助微信朋友圈,班級、同學微信群,微信搖一搖等功能,可以擴大人際交往的范圍,有助于自我表達,并維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另一方面,過多使用微信也會造成微信依賴,影響現(xiàn)實中人與人的交流;微商、微信拉票活動等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損害大學生之間的友誼;和陌生人的交往也可能帶來一定的安全隱患。
為此,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探討微信這一社交媒體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包括大學生與家人的關系,大學生與老師、同學的關系,大學生與陌生人的關系等,幫助大學生提高對社交媒體的認識,引導其正確使用社交媒體,從而促進良好的人際關系的建立。
一、大學生使用微信較多,但不至于產生依賴
一般來說,大學生群體使用微信的時間較多,接觸微信相對頻繁,對于使用社交媒介參與日常生活更加頻繁。但是由于QQ出現(xiàn)較早,學生們使用QQ的時間更長,所以有些大學生依舊選擇使用騰訊QQ進行社交通訊。如有的學生在生活中很少使用微信,所以微信對他們的影響也不是很大,偶爾有好友用微信找他們聊天時才會使用。
而且,微信即使作為最熱門的社交媒介之一,對于大學生來說還不至于產生依賴性。由于微信并非一家獨大,QQ、支付寶、微博、直播平臺異彩紛呈,它們之間有些功能類似,微信并無過多特別之處,所以對于大學生來說依賴性并不突出。大學生是否依賴微信等社交媒體因人而異。
二、大學生使用微信更多用于熟人之間的交流
1.大學生使用微信以信息傳播和人際交往功能為主。
在大學生中,微信主要以信息傳播和人際交往功能為主,娛樂功能為輔,人們因為想要了解朋友、親人及他人的生活動態(tài),或了解信息而使用微信。有的學生使用微信主要是為接受微信所推送的信息;有的學生認為微信的主要用途就是聊天通訊,增進人際關系;有的學生認為朋友圈的便利性是自己最看重的地方,如今的社會,曬朋友圈已經(jīng)成為一種潮流,分享朋友圈為主要用途;當然也有些學生使用微信是為了工作學習的需要。
2.大學生使用微信主要用于熟人交際。
大學生的微信好友中主要是現(xiàn)在或以前的朋友居多,聊天內容主要體現(xiàn)在日常生活、學習工作以及敘舊上;有的學生在微信中只會和家人或親戚交談,認為微信是熟人間的通訊平臺;少數(shù)學生會和輔導員或任課老師交流;也有部分學生會將微信上認識的陌生人作為自己的聊天對象。總的說來,微信主要是熟人之間的通訊工具,同學朋友、父母親朋是大學生的主要選擇對象,這一點對于每個大學生都適用,具有廣泛代表性。有學生認為微信主要交際對象應是自己的親密朋友(并非任何朋友)和家人,因為自己會分享一些家庭內部照片,不希望被所有人看到,所以主要是熟人交際。
3.微信好友大多也是現(xiàn)實中的好友。
大學生總會覺得在微信中與自己交往頻繁的人,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反而不會頻繁交往。多數(shù)學生現(xiàn)實中會偶爾與微信中聊得頻繁的人交流,但卻遠遠不如在微信中交流那樣頻繁;也有學生認為現(xiàn)實與微信中人際交往頻繁程度基本相當,體現(xiàn)熟人交際思想。
可見,在微信中交往密切的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多多少少還是現(xiàn)實的朋友,不過可能由于工作地區(qū)不同、工作時間等原因造成現(xiàn)實生活中交往不那么密切,但這也恰恰證明了微信是熟人間的社交媒介,并非任何陌生人都能互相成為微信好友,必須通過本人驗證,但即使通過驗證,人際交往關系依舊處于熟人圈子中。
三、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積極影響
1.為大學生日常交往帶來便利。
當今社會,各類通訊平臺令人眼花繚亂,相比較而言,在大學生中面對面交流占比較大,主要原因在于大學生之間空間范圍較近,對于一些重要的事情來說,更加愿意面對面交談,力求保險。然而,微信仍給大學生日常交往帶來很大便利。微信用于平日交流、信息收發(fā),已然有代替手機短信的趨勢,而且自從微信語音等功能發(fā)布,打電話的絕對優(yōu)勢也被削減,在大學生群體中,微信的使用已經(jīng)多于電話使用。
2.有利于建立親密關系。
大學生使用微信不僅會讓自己的人際交往范圍擴大,而且微信比現(xiàn)實中更加容易建立親密關系。由于微信的虛擬性、隱藏性,很多面對面無法表達的話語通過微信可以更容易地表達自己的意愿,礙于面子,許多難以啟齒的溝通也可通過微信來解決。
3.擴大交往范圍,結交更多朋友。
很多人每天會在微信上面“泡”好長時間,打開微信以后,左翻一翻,右點一點,突然就出現(xiàn)了好多以前只是加了微信好友但沒有真正聊過天的朋友,為了打發(fā)微信使用的無聊時間,就會漸漸地和這些“僵尸好友”有了更多的聊天時間,通過微信上更多的聊天,加深了與那些以前聊天不多關系一般的同學之間的友誼。微信可以擴大大學生的人際交往范圍,讓他們能夠交上更多的朋友。
4.增進和老師之間的交流。
學習是每個大學生最重要的事情,但如果遇到困難卻又不想面對老師,可以選擇發(fā)微信與老師進行交流。有學生認為與老師面對面交談會感到尷尬,由于是師生關系,會感到不自然,不足以將自己的所有疑惑表達出來,而且老師在校的時間有限,便捷性較差,從而不能很好地解決問題。反而在微信中,可以方便地、輕松地與老師進行交談。
四、微信對大學生人際交往的消極影響
1.網(wǎng)絡的虛擬性使得大學生在社交媒體中與現(xiàn)實人際交往中產生認知沖突。
在微信世界與現(xiàn)實世界交叉運行的現(xiàn)在,大學生認為何處的自己才是真正的自己?有些學生平日現(xiàn)實中很少說話,不愿意與人交流,給人一副羞答答的樣子,但是在微信中卻總是有說不完的話、道不完的故事。反而讓人們覺得在微信中,他才活出了真實的自己。這說明微信世界作為網(wǎng)絡虛擬世界的一種,其虛擬性、不真實性依舊存在,人們在人際關系的處理上,仍舊會不自覺地進行掩飾,不如現(xiàn)實生活中的真實。
2.朋友圈代購拉票等擾亂了正常的人際交往,危及大學生的友情。
當今時代,物欲橫流體現(xiàn)在方方面面,人們也不會放棄微信平臺這個新型便捷的社交媒體來獲取利益。我們時常會在微信朋友圈中發(fā)現(xiàn),微商現(xiàn)象存在十分普遍。對于微商現(xiàn)象,我們大學生又會做出怎樣的反應?有學生認為微信令其不滿的地方是廣告,部分微信群和朋友圈散布的各種廣告讓他們覺得心煩。他們有時會選擇屏蔽刷廣告的微商,以使自己的朋友圈健康有序。由于微商朋友圈的頻繁更新,既浪費時間,又浪費流量,出于個人利益,所以選擇屏蔽微商。
微信對大學生人際關系的影響中,不僅有微商的存在,而且求贊、幫忙拉票投票的現(xiàn)象也層出不窮。有的學生會因為太多人請求投票而感到厭煩,從情緒上強烈抵制,過多這種現(xiàn)象必然影響學生之間的關系。
五、對大學生利用微信維持良好人際關系的建議
1.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與人交流。
多數(shù)同學在使用微信聊天時能夠保持一種良好的心態(tài)去與人交流,而不是盲目地去信任或者懷疑聊天對象,這種現(xiàn)象能夠促使他們與聊天對象有更好的交流,對于大學生的人際交流有積極的影響。
2.在享受微信帶來人際交往便利的同時注意安全。
約見微信網(wǎng)友要有安全意識。大學生使用微信進行人際交往的過程中會涉及到一系列安全問題,那么社會經(jīng)驗較少的大學生如何應對微信人際交往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呢?多數(shù)學生不會去見微信網(wǎng)友,但也有部分學生安全意識淡漠,不夠理性,會去見陌生的網(wǎng)友。約見網(wǎng)友而發(fā)生的安全事故較多,故而變成一個敏感話題,微信作為線上社交的一種軟件,必然存在相同的安全問題,大學生應該加強微信人際交往安全意識,防范于未然。
3.利用微信的同時也要重視現(xiàn)實中的人際交往。
信賴現(xiàn)實中的朋友。我們往往在微信中和陌生人聊得十分愉快,但見面就會有不同的反應,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在微信中和陌生人聊天,就像一個虛擬的世界,給每個人無盡的想象空間,很多時候會覺得聊得來、放得開,但是我們卻不知道對方的具體信息,當真正見面時會和我們想象中有很大的差別,就產生尷尬的情緒,但當兩人再次聊起來時,就會找到當初聊天時的感覺,所以會很快熟起來。同意該觀點是因為有一部分同學很難接受虛擬世界和現(xiàn)實世界間較大的差距。這也再一次論證了微信的虛擬不真實性,看似相談甚歡,實則互不信任(對于陌生微信網(wǎng)友而言)。所以,大學生還是要更多信賴現(xiàn)實中的同學朋友,跟他們有更多的交往。
與父母多一些“線下”的交流。大學生大多身處外地,遠離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會通過什么樣的方式來與父母交流溝通?有的學生會在節(jié)日通過給父母撥打祝福電話的方式表達自己的心聲;少數(shù)學生會選擇回家與父母相聚,面對面地表達自己的心意;但也有為數(shù)較多的學生認為使用微信這一新型社交媒介既便捷又有效,能夠表達自己的敬意。微信作為一種新型的社交媒介,為大學生與家庭溝通了解提供了便捷途徑,也降低了通話成本,所以深受大學生喜愛。不過在比如母親節(jié)這樣的特殊節(jié)日里,大學生還是給家人打一個祝福電話,這樣顯得比較正式、隆重,能夠與日常交流區(qū)分,更好地表達自己的心意。
參考文獻:
[1]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信息中心(CNNIC).:《第37次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絡發(fā)展狀況統(tǒng)計報告》
[2]陳蜜:《社交媒體對大學生人際交往影響調查報告》,《安徽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3]陸思婷:《社交媒體對大學生人際交往關系的影響》,《世紀橋》2015年第10期<\\Y8\本地磁盤 (F)\2011-新聞前哨\2016-2\BBBB-.TIF> (山西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