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過對《平凡的世界》這部文學巨著文學魅力、布局魅力、情感魅力由表及里的分析,結合當代年輕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婚姻觀、消費觀等觀念進行有益探討,最后通過對田福軍仕途成功和路遙創(chuàng)作成功的原因進行深刻剖析,指出只有扎根沃土,辛勤耕耘才是成功的基石。
關鍵詞:平凡的世界;魅力;評析
作者簡介:徐玉梅(1972.1-),女,本科,館員,研究方向:圖書資料。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6)-27-0-02
1、概述
《平凡的世界》是作家路遙于1988年5月完成的一部百萬字的長篇巨著,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全書共三部。作者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的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特別是主人公面對困境艱苦奮斗的精神,對今天的人們仍有極大影響。
2、《平凡的世界》魅力展現
2.1《平凡的世界》的文學魅力
《平凡的世界》是作者路遙以自己生活的西北黃土高原為背景,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xiāng)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該書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并位居榜首,被評論界公認為“一部具有內在魅力的現實主義力作”。1978-1998年有一項“20年內對被訪者最具影響力的書”的問卷調查中,《平凡的世界》除《紅樓夢》、《三國演義》等書外排名第6位,足以見證該書在讀者的心中產生怎樣的轟鳴與震動[1]。此書于當時,甚至時至今日,只要再次重拾書卷,依然不知不覺沉醉其中,為那情那景那人所動容、震撼、感懷、感傷。年輕時沉迷的是故事情節(jié)、人物的命運、優(yōu)美的詞句、浪漫的愛情,中年以后關注更多的是故事的背景、社會的變遷、人物命運背后的探尋、悲劇愛情深層次的思考。歲月變遷,時物造人。隨著社會的變遷,年齡閱歷的增加,每個人關注的著眼點發(fā)生著不同的變化,由淺而深,由表及里。人們經過不斷的探索實踐,共同鑄就社會日新月異的發(fā)展。在當今日趨浮躁的社會,人們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消費觀、婚姻觀都潛移默化地發(fā)生著不同變化,《平凡的世界》如炎熱盛夏里湖心的那一汪碧藍,茂密樹叢下的那一抹綠蔭,抹去的是浮華與躁動,沉淀的是品質與精華。做人要以德為先,謙恭有禮;做事要腳踏實地,精益求精。低調做人,高調做事。生活上不要只追求高品位大品牌上檔次,而要追求精神上的高度與厚度,做一個知識豐富淵博、生活富有情趣的有涵養(yǎng)和思想品位的人。
2.2《平凡的世界》的布局魅力
《平凡的世界》的布局是從三條線索展開,一是以生活在西北黃土高原雙水村的不同農民的生活狀況、價值觀念、心理變化展開,圍繞“金、孫、田”三大家族矛盾,表現他們的生活欲望與心理變遷。二是孫少平離家出走,從“攬工小子”到成為正式的煤礦工人,一路歷經挫折,逐漸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的艱辛歷程。三是以田福軍一直扎根基層的政治發(fā)展為線索,把鄉(xiāng)、縣、省連為一體的政治格局[2]。三大線索互為連接,相互交織,既有當時的恢復高考、土地承包、文革、改革開放等的社會變革背景,又有西部黃土高原的原始風貌、自然風土民情,平凡的土地、平凡的人物、平凡的故事、平凡的生活,從不同角度不同時代譯釋著不平凡的人生價值與社會變遷。勞動創(chuàng)造幸福。原先一貧如洗的黃土地,經過歷代勤勞人民的辛苦勞動,憑著雙手與智慧,以孫少安為首的顧“小家”又幫“大家”,一直扎根這一方水土,從沒離棄過自己的故鄉(xiāng),靠著勤勞、智慧、辦磚廠,帶領大家共同致富,讓這方貧瘠土地成為沃土,成為滋養(yǎng)生命的樂園。歷史輪回,峰回路轉。隨著城鎮(zhèn)化腳步的加快,許多農村已經實行土地流轉,實行規(guī)?;a。他們一方面通過擴大宣傳渠道,轉換經營理念,走市場與網絡營銷聯(lián)合模式,用有限的人力與物力,發(fā)揮最大的經濟產能與社會效能;另一方面又解放了更多的勞動力,讓他們放飛夢想,如同城里人一樣上班、打工、買房、生活,城鄉(xiāng)一體,促進融合,通過多年的學藝、比拼與經驗積累,再回鄉(xiāng)致富創(chuàng)業(yè),成為致富帶頭人,帶領鄉(xiāng)親們更好地發(fā)展經濟,為農村經濟的發(fā)展增添更多的活力。
2.3《平凡世界》的情感魅力
路遙創(chuàng)造的《平凡世界》里的人物,情感曲折,多以悲劇凄美結局,悲劇往往最能打動人心,而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最為感人。孫少平,農民的兒子,田曉霞高干子女;一個是礦工,一個是省報記者;一個是高中生,一個是本科畢業(yè);一個不甘清貧,酷愛讀書,不屈從命運,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與夢想。一個是聰明睿智,活潑大方,主動追求愛情,最后為了挽救洪水中的孩子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3]。他們的愛情,摒棄世俗的壓力、家庭背景出身的懸殊、金錢的誘惑,他們的愛是建立在沒有任何權力、地位、金錢基礎上的真正的相互欽慕對方人品和精神高度契合的真摯純真的愛,他們的愛沒有摻雜任何功利物質色彩,他們的愛情自由而坦蕩,他們的愛情神圣而高尚。而在當今社會,我親眼所見身邊一個個才華橫溢的才子佳人,因自己也顧盼著金錢地位與門當戶對,甚至也擺脫不了家人世俗的眼光,往往與自己心儀的對方相去甚遠,繼而淪為大齡青年。諸如電腦和電視上的珍愛婚戀網、湖南衛(wèi)視我們約會吧、江蘇衛(wèi)視非誠勿擾等頻道都熱衷此類節(jié)目,靚男魅女們同一時間相約于此,追尋生命的另一半;而結婚的新人,迫于社會的壓力,工資的捉襟見肘,比房比車,有多少不是啃老族、月光族、還貸族呢?與物質貧乏、精神富有、執(zhí)著追求、擁有夢想的孫少平相比,與富家之女、美麗智慧、大膽追求愛情、不注重家庭地位懸殊而看重內心堅毅品質的田曉霞相比,最后為了救他人而犧牲生命的社會大愛相比,我們現在的年輕人真是自慚形穢吧,當然選擇好的婚姻是每個人的權利與自由,但只有不附加諸多條件的自由的愛,才是真正的純真的愛,是經得起時間的考驗與考證的,建立在金錢與地位的婚姻往往經不起風吹草動而不堪一擊的。
3、成功的基石——扎根沃土,辛勤耕耘
田福軍,大學畢業(yè)后一直扎根基層,放棄省城提拔機會,主動要求到雙水村工作,從普通辦事員到地委書記,考察地形、了解民情、研究民生、解決實情,腳踏實地想做事、做實事、做好事。歷經磨難,貴在堅持。多年來受到上級領導和當地群眾的一致?lián)碜o,最終取得事業(yè)上的輝煌成功。
路遙,中國當代作家,生于陜北一個世代農民家庭,盡管他英年早逝,留給我們的作品不多,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中篇小說《驚心動魄的一幕》獲第一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人生》獲第二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并被改編成同名電影。正是因為他一直扎根農村,他對這片黃土地賦予特殊的情感,對生活的深刻體驗和苦苦思索以及嚴肅認真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最終才結出累累碩果。著名作家、陜西師大副教授朱鴻表示,路遙的精神遺產至少有以下四點:第一,他對文學事業(yè)的那種神圣感,以整個生命去打造自己的文學;第二,他對普通人命運深刻、持久地關注;第三,他所塑造的高加林、孫少平等人物形象,給了社會底層特別是正處于奮斗中的青年,以永遠的感情共鳴與精神鼓勵;第四,他盡可能地挖掘、表現了每個人本身潛在的樸素而又寶貴的精神。這四點足以使一位作家永垂不朽?!傲蟹颉ね袪査固┑囊痪涿裕骸叭松膬r值,并不是用時間,而是用深度去衡量的?!蔽覀儜撟鲆粋€有內涵的立體人,既有長度、寬度、高度、厚度和深度。長度代表壽命,寬度代表心胸,高度代表境界,厚度代表能力,深度代表貢獻。我們要延長生命的長度,拓寬人生的寬度,提升人生的高度,夯實人生的厚度,鑄造人生的重度。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好書,既是一部啟迪心靈、燃燒激情、追尋夢想的青春勵志小說,又是一部描述黃土蒼穹、萋萋芳草、枯樹老鴉的優(yōu)美散文,更是一部回顧歷史、探尋真理、撥亂反正的史詩文學。唯美的畫面,視覺的盛宴;言詞精煉,直擊靈魂。它是作者奉獻給我們的文化大餐,更是生命的奏響曲。
參考文獻:
[1]邵燕君,《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現實主義常銷書”生產模式分析,小說評論[J].2003,1:58-65.
[2]鄭倩,淺析路遙《平凡的世界》,科技信息[J].2011,19:643-645.
[3]巴桑扎西,《平凡的世界》人物形象分析,商業(yè)故事[J].2015,20: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