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wèi)平
摘 ? 要:潮劇司鼓是潮劇舞臺的指揮者,司鼓的演奏水平?jīng)Q定了整臺戲的演出水平。
關鍵詞:潮劇司鼓;指揮語言;演奏風格;演奏分析
中圖分類號:J632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0-0151-01
一、司鼓者的演奏風格
1.司鼓演奏者要在把握全局、理解劇情的基礎上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去。要突出一個“伴”字,講究一個“情”字,追求一個“準”字,達到一個“美”字。突出一個“伴”字,就是要始終明確打擊樂作為樂隊的組成部分,始終是為劇情服務、為演員伴奏的,決不能把自己凌駕于演員之上。這就要求司鼓演奏者要熟悉劇情、熟記唱詞、熟練適度地演奏,從而達到輕重緩急,抑揚頓挫,更好地為劇情服務。講究一個“情”字,就是要求司鼓演奏者要用心去感受,用情去體驗,要熟悉劇本情節(jié),抓住人物的感情,加入自己的真情實感,從而自如地完成演奏。追求一個“準”字,就是要求司鼓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不僅要敲得好,更重要的是要敲得準,并在服務演員上用得準,在鑼鼓點使用上選得準,指揮樂隊演奏上帶得準。
2.司鼓演奏者要有準確的指揮語言。司鼓者對音樂的演繹是通過司鼓技法指揮樂隊來實現(xiàn)的,因此必須做到“預眼清晰、下眼準確、掌握音韻、收眼干凈”。樂隊整齊劃一和抑、揚、頓、挫的演奏完全控制在司鼓者的一雙手中,所以司鼓者必須熟練地運用獨特的、帶感情的指揮語言給演奏員以明確的指示,籍以控制、調(diào)動和激發(fā)樂隊演奏員的激情,使大家配合默契,表現(xiàn)得有聲有色。
3.司鼓演奏者要多才化,要良好地掌握每一種打擊樂器,能在演奏出現(xiàn)情況時,及時替補上臺表演。司鼓對樂隊每件樂器的演奏技巧,司鼓本人都必須做到熟稔于心,靈活運用。從一雙鼓槌和每個鼓點的運用,以及合理調(diào)配,敲出潮劇司鼓的特色。
二、司鼓者的演奏技能
司鼓演奏者的指揮手段和指揮手法有賴于長時間的培養(yǎng)。一名合格的司鼓演奏者,要能運用良好的指揮手段來促進戲曲表演的完美演出。那么,在平時,就要注重司鼓的指揮語言、手段、和方法的練習,司鼓的指揮手段主要是依靠擊打鼓與板來指揮。而指揮法中的指揮手段,則要依靠雙手的各種動作用眼神與臉部表情等指揮樂隊,并向樂隊表達樂曲中的內(nèi)容、情感,表明速度、力度及各個聲部的進出等等,使樂隊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整體去演奏表達樂曲的內(nèi)容,塑造完整的音樂形象。
指揮的各種動作是無聲的語音,因而必須要學好、掌握好各種動作語言的基本功。比如:預備拍與起拍,有慢起與快起、弱起與強起、漸快、漸慢、突快、突慢、漸弱、突強與突弱等等的指揮動作,還有主動拍與被動拍的打法,分割拍的打法與運用,還要注意有拍點與無拍點滑翔動作二者之間的結(jié)合使用,再有如各種收束動作等。而潮劇司鼓由于要運用兩手去演奏,所以其領導性與指揮性更多的時候是體現(xiàn)在借用一雙鼓槌擊打出不同的鼓點,或在擊打落點時發(fā)生的一系列指揮動作來給予樂隊與演員諸如快慢輕重等等的各種暗示,以上這些指揮動作,司鼓指揮者要努力做到將它們準確、果斷、線條清晰、簡練地體現(xiàn)到肢體及鑼鼓點上,在實際演奏中能讓樂隊看懂或聽懂你的意圖,使指揮的聲響及動作語言在樂隊伴奏中發(fā)揮良好的作用。司鼓指揮者在演出中指揮不同的樂曲時,切忌死板機械地打拍子,不同的樂曲應要有相應不同的鼓點和動作,指揮的鼓點和動作要有感于內(nèi)而形于外,要隨著樂曲的起伏、情感的變化而變化,鼓聲和動作幅度的大小要與樂隊演奏的間量相適應,力求能激發(fā)和感染樂隊演奏者的情緒。為此,司鼓指揮者要具備較好的樂感與節(jié)奏感。樂感的好與差,對于一個指揮來說極為重要,樂感的準確與否,直接影響到作品的內(nèi)涵及樂隊整體的演奏效果。掌握和控制樂隊的節(jié)奏是樂隊指揮的重要職責,司鼓指揮者在樂隊的節(jié)奏上應成為樂隊演奏中的“主心骨”。如司鼓指揮者的節(jié)奏感不強,不能起到樂隊“主心骨”的作用,就會給樂隊的演奏效果帶來很大的影響。司鼓者在演奏上注意木屬打擊樂器(木板、木魚、輔板),革屬打擊樂器(中鼓、哲鼓、戰(zhàn)鼓、柿鼓、大鼓、低音鼓)的運用,特別是陰槌、陽槌的力度控制和音樂效果。
三、司鼓者的演奏分析
要打好每一場戲,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和步驟來準備:
1.深入細致地研讀、分析劇本。只有真正地了解劇情,包括故事情結(jié)、發(fā)展線索、矛盾焦點、人物個性等,才能在排練過程中深刻理解導演的處理手法,作為司鼓才能得心應手地設計鼓點和鑼鼓經(jīng),處理樂曲和節(jié)奏的張、馳,領悟此起彼伏的情感變化。
2.司鼓在戲的初排階段。當加入音樂進行配排時,就要求對音樂(唱腔、配音曲)進行分析、處理。當然,期間練樂是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和步驟,通過練樂來規(guī)定唱腔的節(jié)奏,處理樂曲情感的強弱起伏,還有就是理清和點明聲部、復調(diào)的結(jié)構(gòu)對比,樂器色彩、音域及樂器進出的銜接等。進入扣排時,主要工作是設計鼓點、鑼鼓經(jīng),配身段、配情緒進行音樂扣接。根據(jù)舞臺表演需要,有時要對樂曲進行增、刪、擴、縮等適當改動情況,但也要遵循樂曲結(jié)構(gòu)原理,不破壞原有的韻律,以做到樂曲的完整性和嚴密性。當進入連排階段時,就必須嚴格按照作曲者的意圖、劇情的需要和舞臺表演要求來打戲。
3. 司鼓在戲的彩排、演出階段。作為司鼓者更應以高昂的情緒,穩(wěn)定的心態(tài)去全身心投入演出,以自身所掌握的技藝,運用客觀的形象思維和辯析能力,融入到舞臺空間中去。
作為一名專業(yè)司鼓演奏者,要注重演奏技法的學習,更要注重自己的情感與演奏作品相呼應,與演員相互配合,在不斷實踐的基礎上得以全面提高。才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潮劇司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