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邢 華 張阿曼 王 瑛
基于“重要性-影響力”框架的非首都功能疏解路徑研究
——以北京市動物園服裝批發(fā)市場搬遷為例
◎ 邢 華 張阿曼 王 瑛
利益相關者分析法是分析復雜管理問題的重要方法,廣泛應用于企業(yè)管理、項目管理及公共政策領域。隨著北京市非首都核心功能的疏解思路的提出,作為低端產業(yè)代表的動物園批發(fā)市場的外遷勢在必行。運用“重要性-影響力”利益相關者分析框架,對動批搬遷政策中涉及的利益相關者進行界定,分別分析其利益訴求并進行合理劃分,依據各利益相關者對政策的重要性程度和影響力大小以及各相關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分別制定解決對策,同時將各種外部阻力納入考慮范圍,為北京市動物園批發(fā)市場搬遷提出可行路徑,以期為其他類似公共政策制定問題提供參考。
“重要性-影響力”框架 非首都功能疏解 利益相關者
隨著北京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在集聚效應的影響下,大量產業(yè)和人口向北京集聚,使得北京城市功能更加多樣化,但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北京的社會發(fā)展和居民生活造成了負面影響[1]。2014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調研中指出,北京要明確城市戰(zhàn)略地位,強化其全國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四大核心功能。2015年2月,習近平指出北京“作為一個有13億人口大國的首都,不應承擔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承擔過多的功能”,強調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為強化“首都核心功能”和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市將產業(yè)結構調整作為工作重點[2],并率先將大型批發(fā)市場作為疏解對象。其中動物園服裝批發(fā)市場(以下簡稱“動批”)作為服裝批發(fā)類市場的典型被納入首批調整和搬遷范圍。動批形成時間比較早,市場規(guī)模很大,是北京乃至全國較有影響力的服裝市場。隨著市場規(guī)模的不斷擴張,大量從業(yè)和消費人口的集聚,也給城市帶來了巨大的交通和社會治理壓力。同時,在電子商務的影響下,動批自身面臨的發(fā)展壓力也日益突出,亟須轉型升級。然而動批搬遷涉及利益關系錯綜復雜,外遷勢必遇到重重困難。為了使動批搬遷能夠得到廣泛支持并順利實行,在政策制定過程中需要平衡多元主體的利益訴求,以最小化的犧牲達到各方最大化的滿意度。
運用“重要性-影響力”利益相關者分析框架,對動批搬遷政策中涉及的利益相關者進行界定,分別分析其利益訴求并進行合理劃分,依據各利益相關者對政策的重要性程度和影響力大小以及各相關者之間的利益沖突分別制定解決對策,同時將各種外部阻力納入考慮范圍,為北京市動批搬遷提出可行路徑,以期為其他類似公共政策制定問題提供參考。
(一)利益相關者的概念及其發(fā)展
利益相關者是指任何的個體、社區(qū)、群體或組織(機構),和一個政策的成果有利益上的關系,或者是因為受到政策正面的影響或負面的影響,或者是以正面的或負面的方式對政策過程產生作用。[3,4]利益相關者按照重要程度可以分為三種:關鍵利益相關者、主要利益相關者以及次要利益相關者。
利益相關者理論起源于20世紀30年代,主要用于企業(yè)治理和項目管理,也可借用于公共政策等各項涉及多元利益主體的領域。1963年,利益相關者(Stakeholder)的概念由斯坦福研究中心(現(xiàn)稱SRI公司)首次提出,本義是在一個企業(yè)或一項商業(yè)活動中擁有投資份額、股份或其他利益關系的個人或組織[5]。此后,學者們對利益相關者理論開展了深入的研究,自1985年以來,學者們提出了25種有關利益相關者的定義,這些定義可以大致分為兩類。第一類是從項目與利益相關者直接的關系進行定義,這種關系通常用“影響”一詞來界定,包括“影響”與“被影響”的組織或個人。第二類是用明確詞語來界定在利益相關者中承擔何種資格,如“利害關系”、“需求”、“利益要求”、“貢獻”以及“風險”等。[6]作為一種新興的重要研究理念,利益相關者的應用領域日益廣泛。[7,8]最早將利益相關者的理論引入政策領域的是瑞典學者Vedung,他在 Public Policy and Program Evaluation 一書中運用利益相關者角度探討了政策評估模式。
(二)“重要性-影響力”利益相關者分析框架的內容
具體的利益相關者分析方法十分多樣,目前學術界已經總結了二維、三維以及多維等多種分析方法,其核心是對所有利益相關者進行不同維度(如權威、政策關注度等)的排序,構建矩陣,并對矩陣中不同屬性的相關者進行深入分析,實現(xiàn)策略的針對化?!爸匾?影響力”分析是利益相關者分析眾多技巧的一個變形。是指在進行利益相關者分析中,對所確立的利益相關者個體進行優(yōu)勢和劣勢分析,對其本身在事件中所處的利益關系或利害關系、正面或負面關系進行詳細闡述,并且把分析結果用一個重要性-影響力矩陣表示出來,見圖1。
重要性分析體現(xiàn)出該利益相關者與政策的利害相關程度,影響力取決于該利益相關者的社會地位和在政策中的作用(如決策者、執(zhí)行者、接受者、研究者等)。具體的確定方法主要是在全方位調研的基礎上,以頭腦風暴或專家打分等方式,對各個主體的重要性和影響力進行客觀評價。
為了更好地解決所研究的問題,需要對影響力大或重要性強的利益相關者進行充分了解,積極尋求其支持,同時把影響力小的利益相關者對分析中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在完成相關分析后,根據分析得出可能的促進或阻礙作用,得到所研究問題的結論并提出建議和對策。
由于事物是動態(tài)發(fā)展的,并且在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中,利益相關者在事件中的重要性、影響力并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在分析中要及時對各利益相關者的重要性和影響力進行調整和修正,以保證分析的正確性和解決方案的可靠性。
本文采用“重要性-影響力”利益相關者這一分析框架,首先明確動批外遷這一政策中的各個利益相關者,接下來分析其利益的損益情況,并結合其實際情況繪制重要性/影響力矩陣,找出關鍵利益相關者、主要利益相關者和次要利益相關者,結合分析結果明確政策制定過程中的優(yōu)先考慮方。本文在這一系列分析的基礎上,進一步考慮到了各主體間的不同等級的矛盾沖突及外遷的外部阻力,兩方面的分析互為補充,從而制定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政策。
圖1 重要性-影響力利益相關者矩陣
(一)動批概況及其搬遷的必要性分析
動批因位于北京市西城區(qū)動物園附近而得名。1986年開始由路邊批發(fā)市場自發(fā)形成,主要經營外貿、流行服裝。各個商場建成后,商戶陸續(xù)進駐,商圈規(guī)模進一步擴大,借助首都北京的名氣和便利的交通條件,動批成為中國前沿流行服飾的重要批發(fā)集散地之一,與雅寶路市場、大紅門服裝市場共稱為北京三大服裝市場商圈。其商品覆蓋全國大多數省區(qū),影響廣泛。
動物園現(xiàn)有服裝批發(fā)市場5個,包括世紀天樂國際服裝批發(fā)市場、東鼎服裝批發(fā)市場、眾合動物園服裝批發(fā)市場、萬容天地國際時尚時裝中心、天和白馬服裝商城。此外,原天皓成批發(fā)市場和原時尚天麗服裝批發(fā)市場已于2015年全面撤市,天樂宮商場也遷至原金開利得六樓,屬于例外情況。原聚龍外貿服裝商城和金開利德服裝批發(fā)市場已于2016年全面撤市,見圖2。
動批商場大部分為私營性質,成立時間在2000年左右,多數成立時間較晚(但是老牌動批市場形成較早,如今的商場由原先的露天市場轉變而來)。各商場經營項目主要為服裝服飾,但是近年來有向箱包、鞋品領域擴大的趨勢。主流經營方式都是批發(fā)兼有零售,并且批發(fā)為主,零售為輔。商場規(guī)模都在一萬平方米左右。
各商場商戶基本都來自京外,如東北、江浙、河北、河南等地,北京本地人相對較少。從合同簽訂方式上看,各種合同年限都有。金開利德和眾合成立較早,規(guī)模、檔次較其他商場都較為薄弱,合同年限為一年一簽,而現(xiàn)有資料顯示,其他幾個商場成立較晚,檔次、規(guī)模較好,合同年限也就更久。
2013年官方統(tǒng)計數據表明:動批共有攤位約1.3萬個,相關從業(yè)人員超過3萬人,日均客流量超過10萬人,物流企業(yè)20余家。每年給西城經濟帶來效益約6000萬元,但政府為其付出的交通、環(huán)境等管理費用超過1億元 。由于動批從業(yè)人員多為京外人口,給西城區(qū)帶來了較大的資源等社會治理壓力。同時,隨著北京經濟社會的不斷發(fā)展,動批功能與首都形象已不相符。
2015年9月,專門負責動批疏解工作的北展地區(qū)建設指揮部向1萬余戶動批商戶致信,首次明確給出動批疏解任務時間表:2015年底前,完成四達大廈各市場(以金開利德為主)、眾合市場、天和白馬、萬容商城、聚龍市場等市場的疏解任務;2016年完成世紀天樂市場和東鼎商城的疏解工作。不過截止到2016年9月,動批的疏解工作仍只進行到一半,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動批搬遷涉及的巨大資金需求和復雜的利益關系網絡。
(二)動批搬遷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及其關系
通過實地走訪調查、與主要利益群體進行個別訪談以及發(fā)放調查問卷等方式,對動批搬遷中的主要利益相關者進行梳理,構造形成的利益關系見圖3。根據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提出了“動批生態(tài)圈”的概念。該生態(tài)圈包含了所有已經或者即將受到外遷事件影響的各個利益群體,這些訴求各異的群體之間相互聯(lián)系、相互影響,形成了復雜的有機整體。其中,西城區(qū)政府、商場所有者以及各規(guī)模層次的商戶是受外遷事件影響最大的利益群體,三者之間的聯(lián)系和沖突也最為顯著。周邊居民、物流企業(yè)以及導購和推包工,雖然作為動批外遷事件的受影響者,但較之于上述前三者屬于較低等級的利益群體。
圖2 動批的空間分布格局
根據利益相關者分析法的相關步驟,首先確定在動批搬遷及升級改造過程中的8個主要利益相關者主體,它們分別是商場所有者、直接承租者(大規(guī)模商戶)①、間接承租者(小規(guī)模商戶)②、導購推包等周邊自由勞動者、周邊房東、周邊居民、物流企業(yè)以及西城區(qū)政府,接下來通過資料研究和實地調研,頭腦風暴分析抽離出在動批搬遷及升級改造過程中這些相關利益主體的主要損失或受益,并用正(+)號表示在此過程中獲得收益大于損失,負(-)號表示損失大于收益。下一步,對各利益相關主體的政策考慮中的重要性以及對政策制定的影響力進行專家打分,5分為最高分,分數越高表示重要性越高和影響力越大。
圖3 動批搬遷中的利益關系圖
最后,研究將相關衡量標準繪制在同一表格中(見表1),清晰明了地展現(xiàn)各利益相關者的損益及重要性和影響力,以期在后續(xù)的政策分析中明確政策關注點,提出合理的建議。分析結果如下。
(一)利益相關者損益分析
從表1中可以看出,動批外遷這一政策事件,對于商場所有者、不同規(guī)模的商戶以及周邊各種相關從業(yè)者來說無疑是利益損失,對于西城區(qū)政府與周邊居民則有不同程度的利益增加。
從重要性和影響力的角度分析,西城區(qū)政府作為政策制定者具有更高的重要性和影響力。由于政府直接與商場所有者對接,但市場的轉移關系到各規(guī)模商戶的切身利益,因而商場所有者具有較高的影響力,而直接和間接承租者則具有較高的重要性,在政策制定時需區(qū)別對待。其余主體如導購、其他周邊從業(yè)者、物流公司以及周邊居民,根據其與政策的雙向影響程度,賦予重要性和影響力分值見表1。
通過進一步的分析匯總,提取出重要性/影響力矩陣(見表2),將利益相關者按照重要性和影響力大致分為四類,從而加深對各利益相關者在政策中所處位置的認知 。
基于各角色自身特點,西城區(qū)政府有高重要性、高影響力的特點,間接承租者(小規(guī)模商戶)和直接承租者(大規(guī)模商戶)作為受疏散方,有著高重要性、低影響力的特點,商場所有者則有低重要性、高影響力的特點。最后,人數占比最多的周邊房東、居民、導購、推包、物流企業(yè)等相關從業(yè)者則有低重要性、低影響力的特點??偟膩砜?,人數占比較少的政府有著高影響力,而重要性更大、人數更多的商戶、導購等影響力則較低。所以,政府在制定政策時要更多地考慮底層意見,才能使政策更具科學性,也更有利于其順利推行。
表1 利益相關者分析表
表2 “重要性-影響力”利益相關者矩陣表
(二)利益相關者的利益沖突分析
在動批搬遷及升級改造過程中,8個主要利益相關者的利益訴求并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們構成了一張縱橫交織的利益網絡,各自的利益訴求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著沖突與矛盾,正是這些利益沖突和矛盾使得問題更加復雜和難以解決,在資源有限、政策無法全面顧及的條件下,如何認識并選擇出主要的矛盾沖突優(yōu)先加以解決成為一個重要的應對方案。
研究試圖通過二維表格的形式盡可能地探究和梳理各利益相關者兩兩之間的利益沖突,找出主要矛盾,提出政策建議。利益相關者訴求沖突分析見表3。
1.商場所有者和直接承租者(大規(guī)模商戶):商場所有者與直接承租者(大規(guī)模商戶)之間存在流動資金緊張與押金退還、違約補償的矛盾,和西城區(qū)政府之間存在政府強制性推行政策、而商場所有者面臨自身制約的矛盾。
2.直接承租者(大規(guī)模商戶)和商場所有者:直接承租者(大規(guī)模商戶)作為和商場所有者長期租賃合同的簽訂方,存在資金退還以及違約補償的矛盾,和周邊擁有倉庫的居民存在退租倉庫、收入下降的矛盾,和物流公司存在業(yè)務全部或部分終止的矛盾,同時和西城區(qū)政府之間也存在疏散與重新安置的訴求矛盾。
表3 利益相關者訴求沖突
3.間接承租者(小規(guī)模商戶)和直接承租者(大規(guī)模商戶):間接承租者(小規(guī)模商戶)和直接承租者(大規(guī)模商戶)之間存在租金退還與補償矛盾,和導購、推包等相關從業(yè)者存在解雇與再就業(yè)的矛盾,和周邊房屋出租房東存在退租倉庫及住房的矛盾,但也面臨著周邊普通居民對于居住環(huán)境訴求的沖突,并且商鋪的搬遷必然要終止和物流公司的業(yè)務合作,最后,也存在著和西城區(qū)政府之間的疏散與重新安置要求的沖突。
4.導購、推包等相關從業(yè)者:導購、推包等相關從業(yè)者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失業(yè)與再就業(yè)的問題,即市場搬遷后,和原雇主解除雇用關系,重新?lián)駱I(yè),選擇隨遷、留京轉做其他工作以及出京另覓工作的問題。
5.周邊房東和動批各利益相關者:周邊房東和動批各利益相關者之間的矛盾主要就是退租及短期內收入下降的問題,但鑒于動批的區(qū)位因素以及北京固有的住房緊張情況,在市場的導向下,該矛盾會迅速得到解決。
6.周邊居民和各利益相關者:周邊居民和各利益相關者的矛盾主要體現(xiàn)在生活環(huán)境的提升與當下動批經營影響之間的問題,該矛盾屬于城市管理范疇,在產業(yè)結構調整之后會得到解決。
7.物流公司和商戶:物流公司和商戶之間則面臨著經營與解除業(yè)務的矛盾,和周邊居民面臨著經營與場地退租、阻礙交通的矛盾;前者是由市場配置,物流公司會隨市而動,遠期會得到解決。至于后者,市場搬遷后,也會消失。
8.政府與其他利益相關者:政府作為政策的倡導者,是所有沖突的源引方,和商戶之間存在搬遷后安置的矛盾,和導購、推包等相關從業(yè)者之間存在失業(yè)與再就業(yè)的矛盾,和商場產權方存在政策推行與反推行的矛盾。政府需要明確自身定位,做好中間協(xié)調工作。
根據表3所示的沖突重要性劃分,可以看出,當下的主要矛盾存在于商場所有者、商戶和西城區(qū)政府之間。具體做法是商戶要求商場所有者退還押金與賠償違約損失;商戶要求政府出臺相關的疏散安置政策;以及政府要求商場所有者推行疏散政策而商場所有者因流動資金因素積極性不高等方面。次要矛盾是導購、推包工與商戶之間的解雇與就業(yè)問題以及居民的環(huán)境治理要求。再次是房東的租金來源暫時性下降問題。
綜合分析,現(xiàn)在首要解決的就是商戶與商場所有者押金退還與違約賠償,以及政府要創(chuàng)造條件提高商場所有者推行疏散政策的積極性與能力的問題。
(三)外部阻力分析
制定科學合理的疏解政策,實現(xiàn)和諧外遷,涉及的不僅是錯綜復雜的利益關系群體,還有諸多外部阻力不能忽視。
前述部分是對動批外遷過程中遇到的內部阻力的分析,現(xiàn)綜合各種因素,分析動批市場在外遷的過程中面臨的外部阻力,主要體現(xiàn)在遷入地環(huán)境不理想、人氣損失、收入下降幾個方面。
一是遷入地配套基礎設施仍處于缺乏狀態(tài)。相關資料顯示,雖然目標遷入地之一永清縣城已經在盡力加強各方面配套設施的建設,但實際建設成果仍然不能與動批原址相提并論。在永清縣城,只是建立了房子的空殼,醫(yī)院、學校、銀行等配套設施尚未跟上。此外,將接納北京動批的臺灣工業(yè)新城距離永清縣還有較長的距離,目前也正在建設過程中,周圍還是一片荒蕪。即使如此,永清的房地產市場已經發(fā)生了反應,房價漲到了每平方米七八千元甚至更高。
二是交通不夠便利,進貨發(fā)貨遭遇困難。無論是天津西青區(qū)還是廊坊永清,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交通不便利問題。永清位于首都以南60公里,東距天津60公里,從永清到北京沒有直達的火車和長途汽車。自駕的話,需要繞道廊坊市或固安縣,歷經一個半小時左右才能到達目的地。雖然正在建設的京臺高速可能從永清臺灣工業(yè)新城旁經過,但是目前仍未通車。交通的不便利將會使大量進貨商轉戰(zhàn)其他更加方便的地方,動批的生意也將會受到較大影響。
三是新市場人氣不足。新市場將要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商業(yè)人氣的損失,這也成為商家們不愿意搬遷的最主要原因之一。調查顯示,北京動批約有1.3萬個商鋪,其中大部分是批發(fā)店,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零售店。許多商戶認為,目前北京動批規(guī)模還是太小,而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規(guī)模越小,轉移過程中就越容易分散。這樣一來,新市場要聚集人氣便難上加難,人們花費更高的交通成本前往廊坊永清或其他地方采購也就無從談起。更何況河北天津等地都不如北京人流量大,商場人氣損失是必然的,要真正形成一個發(fā)展良好、具有一定規(guī)模和影響力的市場將會需要很長一段時間。
前述分析表明,在各方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利益沖突不可避免,主要集中在政府主導搬遷與商戶抵觸搬遷的意愿問題、租賃者的租金退還壓力和承租者的租金退還及違約補償訴求、隨遷者對遷入地市場環(huán)境生活保障和遷入地能夠提供的有限條件之間。結合從遷入地角度的外部阻力分析,提出如下政策建議,以期能為科學合理的政策制定作參考。
一是構建協(xié)商溝通平臺,做好中間協(xié)調潤滑角色。政府作為動批事件的中間人,起著把控事件走向的重要作用。不能只是由上及下地下達政策、僅由市場來解決具體的實施問題,也不能成為矛盾指向的焦點,而應把握好中間人的角色,積極搭建商場所有者與商戶的溝通平臺,平衡各方訴求,探求在損失最小情況下的解決方案。
二是科學劃分主體類別,深化配套政策精準程度。動批涉及主體多元,承租與轉租情況較為普遍,由此產生了各種角色關系,并形成了錯綜復雜的產權利益關系鏈。政府在制定疏散政策時應該科學劃分主體類別,避免出現(xiàn)一個政策普遍適用的情況,要根據指向對象自身特點及利益訴求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以確保政策能夠精準化解決問題。
根據對多元利益主體的框架分析,西城區(qū)政府有高重要性、高影響力的特點,小規(guī)模商戶和大規(guī)模商戶作為受疏散方,有著高重要性、低影響力的特點,商場所有者則有低重要性、高影響力的特點。最后,人數占比最多的周邊房東、居民、導購、推包、物流企業(yè)等相關從業(yè)者則有低重要性、低影響力的特點。
因此,雖然政府在整個政策制定過程中具有絕對的權威和影響力,但人數占比較少,難免有所偏頗。政府在制定政策時需積極與影響力較大的商場所有者溝通,聽取底層意見,考慮到重要性較大、人數更多的商戶、導購等影響力較低群體的切身利益,方能使政策更具科學性,也更有利于其順利推行。
三是制定多元融資政策,疏通押金退還補償環(huán)節(jié)。針對目前搬遷或升級改造的重要阻礙之一——押金退還問題,建議政府有關部門結合商場所有者由易到難,逐層剝離,即先退還租賃合同即將到期或所剩期限不多的租戶的租押金。對于合同剩余期限較長、租賃規(guī)模比較大的租戶,可以暫緩搬遷或者店鋪規(guī)格達到要求的即保留,進行升級改造。對于商場所有者流動資金不足,難以償還租戶押金和租金的問題,政府部門可以考慮聯(lián)合銀行等金融機構對資信狀況較好的所有者實行抵押貸款政策,盤活其資金。并且可以對商場所有者提供政策優(yōu)惠,如日后的稅收優(yōu)惠以及升級改造方面的指導等,促使商場所有者積極配合。
四是合理利用承接地積極性,督促落實針對遷入人群的優(yōu)惠政策?!爸惨P”,應該注重做好各種準備以迎接“動批鳳凰”,包括商城、倉儲、物流、住房、餐飲、醫(yī)療、教育等多方面,這樣才能對其有吸引力。因為一個市場建成容易,但要形成一定的影響力卻需要一定的時間,加之全國多地類似商圈的漸成氣候以及電子商務的進一步普及,遷移后的動批處境將極為不利,很少有人有足夠的資本等到市場成形。目前,為吸引動批遷出商戶進駐,包括天津卓爾電子商城、河北永清臺灣新城、滄州明珠商貿城等在內的多個商城都提出了各項優(yōu)惠措施。但是,正是由于具體的對接地不唯一,造成市場的過度分散,很難在短期內發(fā)揮市場集聚效應,不利于市場活力的激發(fā)。
基于此,政府在選擇目標遷入地時,不能過于泛濫,要在選取幾個比較明顯傾向和側重的遷入地的同時,結合對于各個遷入地的實際情況分析,進行針對化引導。市場疏解對標的另一方面則是指待遷商戶的具體細分,針對不同商戶類型,提出不同的補償措施及遷入地建議,提高搬遷群體的積極性。
五是引導動批周邊相關從業(yè)者再就業(yè),減少外遷事件沖擊影響。動批在人數上占比最大的不是動批商戶們,而是與之相關的人員,如導購、推包工、商場后勤保障人員。動批無論是搬遷還是升級改造,都意味著上述人群中有一大部分將要面臨失業(yè),極端情況下將很有可能成為社會不安定因素。所以,政府應出臺相關措施,在自愿的基礎上對上述人員進行技能培訓,以促進其順利再就業(yè),盡可能減少市場外遷對其造成的沖擊影響。
在四大城市戰(zhàn)略定位的指導下,北京市全力進行產業(yè)升級、加強首都核心功能的工作,非首都核心功能轉移是北京市政府當前的一項重要任務。非首都核心功能產業(yè)的背后涉及不同主體的多重利益關系,以動批為代表的批發(fā)零售業(yè),是非首都功能疏散產業(yè)中具有多元利益主體產業(yè)的典型代表,涉及商戶、商場所有者、商場承租者、顧客、物流企業(yè)、周邊居民、所在地政府、接受地政府及商場所有者等利益主體,這些利益主體有各自的利益訴求及利益沖突,給疏散工作的順利推進帶來阻礙。因此,在非市場導向的產業(yè)疏散過程中,為制定科學合理的疏解政策,必須進行利益相關者管理,做好各方利益的分析與協(xié)調工作,同時把外部阻力考慮在內,尋找利益主體之間、內外部之間的利益平衡點,從而滿足各方利益訴求,保證政策順利實行。
本文對多元利益主體的代表——動批搬遷進行“影響力-重要性”利益相關者分析,結合進一步的矛盾沖突和外部阻力分析,并針對性地提出政策建議,這種分析模式對產業(yè)疏解問題的研究具有普遍適用性,可以運用到其他非首都功能疏解的工作中去,幫助首都完成疏解目標。
注釋:
①直接承租者(大規(guī)模商戶)是指在動物園批發(fā)市場內一次性租入大面積店鋪,簽訂10年以上出租合約,并采取自營方式或者將店鋪進一步出租給中小規(guī)模商戶的一類承租者。
②間接承租者(小規(guī)模商戶)指在動物園批發(fā)市場多級承租鏈條中處于終端附近,資歷較淺,一般從大規(guī)模承租者處租入小面積店鋪,簽訂一定年限的出租合約進行自營的一類承租者。
[1]林恩全.北京中心城功能疏解方略[J].城市問題,2013(05):36~40.
[2]洪濤.全國中心城市市場外遷轉型升級的必然趨勢[J].中國商貿,2014(33):32-37.
[3]謝啟秦.公共政策制定中利益相關者分析——以房地產政策制定為例[J].黨政干部論壇,2013(02):18-21.
[4]盛亞,陳劍平.區(qū)域創(chuàng)新政策中利益相關者的量化分析[J].科研管理,2013(06):25-33.
[5][美]愛德華·弗里曼.戰(zhàn)略管理——利益相關者方法[M].馬青槐譯.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2006.
[6]甘曉龍.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基礎設施項目可持續(xù)建設方案決策模型研究[D].重慶大學,2014.
[7]王立,王崢,王永梅.公共政策過程中的利益考量——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分析[J].管理學刊,2012(04):80-84.
[8]許玉鎮(zhèn),王穎.民生政策形成中利益相關者有序參與問題研究——基于協(xié)商民主的視角[J].政治學研究,2015(01):21-31.
(責任編輯:陳丁力)
A Study on the Path of the Non-capital Function Relieving Policy Based on the Stakeholder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Importance-Influence” Matrix: An Empirical Analysis on the Relocation of Beijing Zoo Wholesale Market
Xing Hua,Zhang Aman,Wang Ying
Stakeholder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in analyzing complex management problems,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project management and public policy.With the relieving policy of non-capital function of Beijing,the relocation of zoo wholesale market is imperative,considering it being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low-end industries.By using the stakeholder analytical framework of “importance-influence” matrix,the paper defines the stakeholders involved in the dynamic relocation policy.Meanwhile,considering all the external obstacles and the conflicts of interests among various stakeholders,proper countermeasures are developed for the feasible path for the relocation of Beijing Zoo Wholesale Market,trying to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other similar public policy.
“Importance-Influence” Matrix; non-capital function relieving; stakeholder
F127
10.3969/j.issn.1674-7178.2016.05.008
邢華,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城市管理、跨域合作治理等。張阿曼、王瑛,中央財經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城市管理專業(yè)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