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陳志武:警惕“后發(fā)劣勢”,改革勢在必行

      2016-11-09 22:30
      財經界 2016年11期
      關鍵詞:世界秩序人口世界

      盡管我們見證了過去幾十年的增長奇跡,但更應意識到繁榮背后的缺憾。

      隨著科技和社會文明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經濟活動形式的不斷演進,歷史給我們的重要一課便是:自由、平等、法治的環(huán)境是經濟健康發(fā)展所必需的。盡管我們見證了過去幾十年的增長奇跡,但更應意識到繁榮背后的缺憾。在紅利逐漸消失時,中國若要保持健康發(fā)展,改革勢在必行。

      經濟發(fā)展,今非昔比

      首先,就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的成功經驗做一個簡單的總結。下圖來自一本很有影響力的書《The World Economy》。

      根據作者的估算,以1990年的美元作為基礎,大致上從公元元年一直到1950年,中國的人均GDP基本上沒有太多的變化,兩千多年的時間里,中國處于非常靜態(tài)的狀態(tài),1950年以后,特別是1978年以后,隨著時間的推動,這一曲線往上跳了很多,中國的人均收入,人均GDP都增加了很多。這些年來,中國企業(yè)、個人創(chuàng)造的財富,創(chuàng)造收入的能力到底發(fā)生了哪些變化,可以用一些我們身邊的故事做對比。

      2015年,網易公司一年的銷售凈收入是228億元,相當于35億美元,騰訊的凈收入大概是1028億元,相當于153億美元。中國古代有“康乾盛世”,如果把這兩個公司一年的收入跟乾隆朝廷全國上下一年的財政收入做一個對比:1766年是“康乾盛世”鼎盛的時期,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大概是4937萬兩銀子,按照銀價折算的話,粗略計算,大概相當于現在的12億美元左右?,F在,網易一年的收入三倍于乾隆朝廷一年的收入,騰訊一年的收入大概十幾倍于乾隆朝廷一年的收入。如果我們再把1848年太平天國之前,清朝時期道光年間一年的收入作為基礎的話,網易創(chuàng)收的能力比道光年間的創(chuàng)收能力要多好幾倍,大概是四倍左右的水平。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一百多年,過去三十幾年中國的經濟發(fā)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中國取得的經濟進步是非常巨大的。

      人口和經濟規(guī)模之間的關系

      過去這些年,有這樣的成就,原因到底是什么?主要的決定性因素到底是什么?如果只是靠人多力量大,勞動力很便宜,肯定不足以解釋。

      今天,中國的人口總量占世界人口的20%,五個人中有一個是中國人。但是,我們如果回到1830年的時候,根據麥迪森的估算,那時候中國的人口大概占世界人口的40%左右,即使到了1913年,中國的人口也占世界人口的32%左右。1913年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三個人里面就有一個是中國人。為什么19世紀的清朝中國人口在世界人口當中占比更高,卻沒有今天這樣的成就?簡單用人口紅利,沒有辦法完全解釋過去中國30幾年的經濟成就,肯定還有其他的因素在中間起更關鍵的作用,那些因素到底又是什么呢?

      《Finance In China》中有一段話,大致的意思是這樣的:在西方各個國家的媒體,那個時候都比較關注中國的崛起,很多人看到了中國的勞動力那么多,而且那么便宜,比較之下,西方的人口這么少,勞動力那么貴,中國人模仿能力又那么強,很快就可以把西方國家、西方經濟競爭下去。這是西方決策層和智囊都喜歡思考的問題,看來來自中國的威脅是勢不可擋的。

      要注意的是,《Finance In China》這本書是一百多年前的1913年出版的,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之前。也就是說一百多年以前,世界上不管是西方國家還是其他國家,就有類似關于中國威脅論的說法。那為什么1913年以后,那么多人做的關于中國經濟的優(yōu)勢、中國經濟崛起的預測沒有變成現實?這是我們當前在全球化大背景下非常值得思考的問題。另外,為什么1913年那個時候那么多人的擔憂并沒有成為現實,而今天,我們某種程度上又在重復這樣的狀態(tài)。

      中國增長奇跡的時代背景

      中國過去三十幾年大的經濟成就、大的背景有哪些?

      下圖還是基于麥迪森的數據,這張圖做了很簡單的計算,公元1600年一直到最近,每一個時間點,世界各個國家的經濟規(guī)模,包括這些國家的人口規(guī)模相關性到底有多大?其中,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大致上,一直到1820年工業(yè)革命在西方國家和其他國家更進一步擴散、滲透之前,一個國家的經濟規(guī)模與人口的規(guī)模基本上是100%相關的。這背后有一個基本的道理,工業(yè)革命之前,人能生產多少東西基本上決定了人口數量。人口太多,東西太少,人是活不下去的,會發(fā)動戰(zhàn)爭。人類大多數時期,一個國家、一個社會的經濟規(guī)模,跟人口規(guī)模基本上是100%相關的。但是工業(yè)革命后,也就是從1780年左右開始,整個關系被打破了,人口數量和經濟規(guī)模的相關系數開始下降,到二戰(zhàn)以后,即冷戰(zhàn)時期最低為35%左右,也就是從原來100%的經濟規(guī)模跟人口規(guī)模的相關性下降到了60年代、70年代的35%左右。

      隨著新一輪的全球化,從中國1978年改革開放開始,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加入全球化,進行市場化改革、私有化改革。隨著新一輪全球化的進一步滲透,進一步擴散和深化,經濟規(guī)模和人口規(guī)模的相關性又重新開始上升。到2008年,兩者的相關性回升到了61%。

      以后的變化趨勢會是什么樣?我估計不太可能會重新回到90%,或者100%的相關系數。道理很簡單,只要技術創(chuàng)新和其他的創(chuàng)新是經濟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人口優(yōu)勢并不必然意味著,至少不是100%意味著經濟優(yōu)勢。當然,這個圖大致上也可以說明,要不了多少年,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作為全球人口最大和第二大的國家,其經濟規(guī)模將會是世界上經濟規(guī)模最大的兩個國家。當然,這一預測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世界不會重復發(fā)生世界大戰(zhàn)。

      如果重現1914年以后的世界歷史,尤其是上世紀30年代以后的歷史,再次發(fā)生世界戰(zhàn)爭,貿易保護主義和民粹主義抬頭,把不同的國家拖入戰(zhàn)爭,那么,相關系數可能會越來越高。中國經濟過去幾十年經歷了快速的增長,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經濟規(guī)模和人口規(guī)模的相關系數越來越高,跟兩方面的背景高度相關:一個是工業(yè)革命帶來的新技術,這些新技術到了1978年前后已經非常成熟了,給全球帶來了非常顯著的變化。最經典的例子之一:十幾年前,榮盛科技剛剛成立一年左右時,(現在榮盛科技是世界上最大的造船廠之一),我跟其創(chuàng)始人、CEO一起聊天,當時對方就說,他們已經雇了15000人,未來五、六年各個萬噸造船的訂單已經訂滿了,我很吃驚,一年左右的公司,怎么可以雇15000人。對方說未來一年里面,還要再多雇3萬人。我問怎么協調這幾萬名員工相互配合,協同工作。剛剛成立一年多,那么快就可以造萬噸巨輪,怎么可以做到這個水平?他們說其實蠻簡單的,“我們要做的那些萬噸巨輪,每一個大的部件都是從其他的供貨商那邊買過來的,唯一要做的就是用這些員工,把這些不同的大的部件焊接起來,組裝起來,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纯梢砸灰怪g,只要把這些人都招過來,馬上就可以開工、生產世界上最先進的萬噸巨輪”。正因為這一點,中國很多制造業(yè)企業(yè),從廣東、福建、浙江把他們的生產基地轉移到越南,轉移到柬埔寨,因為技術的成熟度太高了,從一個地方換到另外一個地方,馬上就可以開始生產了。

      這一點是當初李鴻章、張之洞、盛宣懷做夢也想不到的。他們想在19世紀后期利用中國的人口有優(yōu)勢,讓中國成為世界的工廠。那時候他們沒想到,有那么多現成的、可移植的技術可以搬過來。耶魯大學培養(yǎng)的第一個中國留學生容閎先幫助中國從美國買過來第一批母機,變成了江南制造局的機器。

      現代世界用法律而非槍炮維護經濟秩序

      另外一個與我們今天高度相關的因素是全球貿易秩序。如果沒有過去幾十年的世界秩序,鄧小平1978年一決定改革開放了,第二天就可以讓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以出口貿易、出口制造帶動增長。沒有當時的世界秩序,中國不可能做到這一點。

      最簡單的、最直觀的理解:今天世界上基于規(guī)則的世界秩序、國際秩序,跟原來18、19世紀基于炮艦、基于硬實力的世界秩序截然不同。最好的例子或者是角度,是把今天美國最大的跨國公司GE跟原來大英帝國最大的跨國公司東印度公司做一個對比。

      東印度公司在18、19世紀擁有海軍比英國皇家海軍的數量還要多,擁有陸軍更比皇家陸軍多很多,為什么這樣?那個時候,要在其他國家做貿易,做投資,不僅僅投資、商業(yè)利益沒辦法得到保證,而且派出去的那些商人,派出去的職業(yè)經理人和非職業(yè)經理人,他們的生命安全都是沒辦法保證的,這就是為什么當今世界秩序完全基于炮艦、基于硬實力。要讓中國成為世界最大的出口制造國家,有一個前提,中國自己的海軍、自己的軍隊實力必須很強大,這也是為什么李鴻章、張之洞這些人沒辦法做到這一點,因為那個時候世界秩序不是基于規(guī)則的,而是首先基于硬實力、炮艦的,否則,派出去的商船在海上不一定能夠回來。

      相比之下,今天的GE、通用電氣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國公司,GE有沒有自己的海軍?有沒有自己的陸軍?有沒有自己的軍事開支?都是沒有的。GE有很多原來東印度公司沒有的,GE內部的律師大概有4000多個,雇傭外面的律師就更多了,GE在這方面的開支也是很多的,因為GE在世界上各個不同國家,包括在中國做貿易、做投資的時候,要雇很多律師,因為今天的世界秩序是基于規(guī)則的、基于各種法律的。我們可能會說這些費用也很高,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GE支付的律師費用遠遠低于東印度公司在海軍和陸軍上軍事開支。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今天的跨國貿易、跨國投資的交易成本相對于18、19世紀下降得太多。中國在過去三十幾年,在世界上需要做的事不是那么多,花的成本也不需要那么多,因為現有的世界秩序讓我們可以一夜之間做貿易、做投資、做出口制造,可以用非常低的成本,把秩序利用起來。在這個時候,我們特別需要記住這一點,尤其是不應該主動把現有的世界秩序打亂。當然有很多改良的空間,有很多規(guī)則不一定對中國是最有利的,但是應該更多地從改良、改革的角度去理解,而不是先把秩序打亂。否則,我們以后的發(fā)展和未來的增長靠什么來得到支持,就會變成一個很大的問題。

      發(fā)展太過容易,可能成為“后發(fā)劣勢”

      現有的工業(yè)技術和世界秩序,讓我們能夠快速發(fā)展,也可能帶來一些后發(fā)優(yōu)勢。但是這個后發(fā)優(yōu)勢也可以變成后發(fā)劣勢,這一點是最近幾年討論比較多的。后發(fā)劣勢的道理很簡單。因為我們不需要做太多更進一步的體制改革,就可以發(fā)展那么多,那么快,進一步改革的動力在哪里呢?很難找到新的改革動力,這就是楊小凱說的后發(fā)劣勢的具體內涵。

      從某些方面,可能我們多多少少也能感覺到,不止是中國,世界上其他國家也都在受到后發(fā)劣勢的影響,因為都有自己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沖動,因為日子過得太好,來得太容易了,沒有幾個人真正去珍惜來之不易的增長環(huán)境。這背后還有一些其他的影響,因為表面上看起來,后發(fā)優(yōu)勢變成后發(fā)劣勢以后,也會造成很多其他后果。

      經濟增長方式的改革,要減少未來的經濟增長對于投資的依賴度,增加投資對于民間消費的依賴度。這些年來,民間消費占GDP的比重不僅沒有上升,反而一直下降。

      如果把時間點拉得更長一點,1952年的時候,中國的民間消費占GDP的69%左右,跟今天美國的民間消費占GDP的71%基本上沒有太多的差別。但是,上世紀50年代初的時候,中國的經濟是以私有經濟為主體的,那時候中國民間消費占GDP的比重跟今天的美國差不多。隨著計劃經濟、工業(yè)制體制不斷建立,到1978年的時候,民間消費占GDP的比重從69%下降到了45%左右。1978年改革開放以后,民間消費占GDP比重下降的趨勢還在繼續(xù),90年代中期下降到40%左右。盡管專家、學者多次呼吁,為什么在中國民間消費占GDP的比重的指標沒有上升而是繼續(xù)下降?

      根本的原因是國家擁有的資產、擁有的財富占比太高,國家對于經濟的管控太多。如果土地都是集體所有、國家所有,社會大多數生產資料的產權都是國家的,土地可以升值,這些大的國企、地方國企的資產可以升值,賺的利潤也可以很多。但是這些國有土地、集體土地升值,國有資產創(chuàng)造的價值,跟民眾沒有任何關系,因為這些增值和利潤的增長都是國家的,而不是民眾的。

      這就是為什么如果一個國家的財富和土地,還有其他的生產資料主要集中在國家手里,這個國家的民間消費占GDP的比重就不可能會太高,如此,“鐵工基”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那么大,而民間消費起到的作用那么小。另外,就是以前對出口貿易的依賴很高,因為那么多的收入都到了政府的手里,土地和其他的財富都掌握在政府和國家的手里,這些升值和收入的增加,不能變成老百姓可以花的收入,這樣話,造成了中國的經濟一旦要刺激增長,有穩(wěn)增長需要的時候,又不得不回到靠投資、靠國企和地方政府來唱主角的老的做法上。

      把每年的固定資產投資除以當年城鎮(zhèn)居民的人均收入,得出1980年的時候,固定資產投資大概是2億城鎮(zhèn)居民一年的收入,到了2014年、2015年,一年的固定資產投資相當于17.5-8億城鎮(zhèn)居民一年的收入。當然,中國的人口沒有17.5億,沒有18億,城鎮(zhèn)居民也沒有這么多,恰恰說明這種老的增長方式是很難再持續(xù)下去了。

      改革任重道遠

      我們今天面對經濟增長的挑戰(zhàn),一個是來自國際秩序的穩(wěn)定性越來越差,越來越令人擔憂;另外一方面是來自國內的調結構和增長方式的改變。

      政策與實際實施往往反復。

      為什么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這個問題不止是中國人才有的毛病,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有不管是英國人、美國人,都是一樣。

      有一些毛病是體制造成的,我們看到在5月9號出版的《人民日報》引用了權威人士的一些講話。對于今年第一季度的“小陽春”、“開門紅”不要太高興,權威人士提出了警示,第一季度的這些成就實際上都是靠老辦法做出來的,又在加杠桿,又在加產能,如果再這樣做下去,一直提倡的調結構方方面面的目標很難得到實現。

      除了新型城鎮(zhèn)化、戶籍制度改革之外,還是要從根本上減少政府,減少國家在投資和經濟決策中的作用,從根本上回到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里面說到的,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否則,隨著國有經濟的比重進一步回升,國有企業(yè)的角色進一步回升,最后會把更多的民營經濟、民營企業(yè)擠垮,特別是這樣做的結果跟其他的目標也是相背的,包括建設法治國家的目標也是會打很大的折扣。

      過去這些年,現有國際秩序帶來的紅利基本上消耗得差不多了;工業(yè)革命帶來的成熟技術和紅利,包括人口紅利也用得差不多了。我們必須在國有經濟比重這方面進行更多的改革,包括減少地方政府在經濟決策中間的角色,否則,國內國外會面臨越來越多的挑戰(zhàn)。

      猜你喜歡
      世界秩序人口世界
      人口最少的國家
      坐井觀天石頭國
      中國的國際秩序觀與全球治理的未來
      我愛你和世界一樣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數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
      在“相互依存式主導權”和世界秩序重塑下解讀中國夢
      金磚國家對西方意味著什么
      要有不同于西方的全球治理方案
      宜春市| 丘北县| 寻甸| 西平县| 和林格尔县| 永登县| 嘉兴市| 商水县| 繁峙县| 炎陵县| 温泉县| 西乌珠穆沁旗| 博白县| 白河县| 屯留县| 民权县| 荣昌县| 长阳| 炉霍县| 山东| 吴堡县| 浑源县| 蛟河市| 九龙坡区| 修文县| 大方县| 曲松县| 玛纳斯县| 东莞市| 甘孜县| 成安县| 永和县| 赤城县| 屏东县| 修武县| 洞头县| 泰安市| 乐陵市| 怀来县| 耿马| 尤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