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巒
摘要:通過對日語漢字讀音的分析,了解日語漢字讀音特點,找到讀音規(guī)律,力求使日語學習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關鍵詞:讀音;特點;音讀;訓讀
日語學習者、研究者都知道漢字是表記日語的一種重要符號。要與通曉日語者流利地進行交流,日語中漢字的讀音就成了學習者必須要掌握的重要媒介。筆者在講授日語的過程中,針對漢字的讀音進行了不斷的思考,也有所體會,將近幾年教學中的粗淺研究進行了歸納整理,在此與日語研究者交流、切磋,互相學習。
一、日語漢字的讀音
日語中漢字的讀音有其自身的特點。下面,我們來進行詳細的分析。
(一)基本讀音
日語中,漢字主要有音讀和訓讀兩種讀音方法。音讀和訓讀是日語漢字讀音的兩個不同體系。以中國古代漢字本來讀音為基礎,模仿而來的讀音是“音讀”(音読)。依據(jù)漢字或漢語傳入日本的時期、途徑等的不同以及漢字原音在中國的地區(qū)差異性,日語漢字的音讀大致可分為吳音、漢音、唐音(又稱宋音)三種。
吳音(呉音)最早(約六朝時期)傳入日本。是模仿我國長江下游即江南一帶的方音。多用于佛教用語、古代事物、官職名稱以及數(shù)字等方面。漢音(漢音)大約在中國的隋唐時期由日本遣隋使、遣唐使或留學生傳入日本。是模仿中國北方地區(qū)及當時長安、洛陽一帶的北方音。現(xiàn)代日語中,大部分漢字音讀都是漢音。唐音(唐音)在我國宋代以后傳入日本,是模仿中國南方地區(qū)的發(fā)音。唐音在漢字音讀中占的比例不大,主要是禪宗方面的用語以及部分事物、器具等的名稱。
例如:
字例 吳音 漢音 唐音
行 行政(ぎょうせい) 行動(こうどう) 行腳(あんぎゃ)
明 明日(みょうにち) 明治(めいじ) 明朝(みんちょう)
當取漢字的字義而按日語固有讀法發(fā)音時就是訓讀(訓読)。其中,正訓是針對每一個漢字的本來字義所做的相應訓讀,也是最普通的訓讀。如働く(はたらく)。一般來說,漢字的訓讀以一個字為單位,若以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漢字為單位進行訓讀就叫做“熟字訓”(熟字訓)。即這種訓讀通常難以按單個的漢字把讀音分割。如田舎(いなか)、相撲(すもう)、土産(みやげ)、足袋(たび)、日和(ひより)等。
一般來說,大部分漢字兼有音、訓兩種讀音,各包含若干種讀法,如“人”(じん、にん、ひと),讀法有兩種音讀和一種訓讀;如山(やま)、川(かわ)等漢字只有一種訓讀;有的漢字只有音讀而無訓讀,如特(とく);還有極少數(shù)漢字只有訓讀而無音讀,如枠(わく)。
以上,主要以“字”為對象對日語漢字讀音進行分析。
(二)詞語中的發(fā)音
那么,在詞語中,日語漢字讀音又有什么特點呢?
詞語中較簡單的要數(shù)單純詞。其中,有由一個字構成的單純詞即單字詞;還有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構成的多字詞。單字詞的發(fā)音特點與上面講到的單個漢字的發(fā)音特點基本相同,如,日(ひ)、花(はな)、寮(りょう)、晴れる(はれる)、妙(みょう)等,既是單個漢字同時也是一個詞;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構成的單純詞的發(fā)音特點大體上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
1.通常,對于一個詞來說,或只有音讀讀音,如誕生日(たんじょうび)、首相(しゅしょう)、一言(いちごん);或只有訓讀讀音,如花見(はなみ)、月見(つきみ)、口元(くちもと);或同時具有音讀和訓讀兩種讀音,如故郷(こきょう、ふるさと)、紅葉(こうよう、もみじ)、清水(せいすい、しみず),每種讀音在一個詞的內部是統(tǒng)一用音讀或訓讀的。
2.另外,有時一個詞的讀音會把音讀和訓讀結合在一起。詞語中前一部分用音讀后一部分用訓讀的讀音方法叫“前音后訓”, 像重疊的飯盒似的,日語稱“重箱読み(じゅうばこよみ)”,如銀色(ぎんいろ)、客間(きゃくま)、電話口(でんわぐち);詞語中前一部分用訓讀后一部分用音讀的讀音方法叫“前訓后音”,日語稱“湯桶読み(ゆとうよみ)”,如庭師(にわし)、身分(みぶん)、山火事(やまかじ)。
3.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純詞組合在一起就構成了復合詞。復合詞的發(fā)音特點與以上所說的由兩個或兩個以上漢字構成的單純詞的發(fā)音特點大體相似。即,構成復合詞的各個單純詞可以均發(fā)音讀讀音、均發(fā)訓讀讀音、也可音訓混合發(fā)音或可以同時有幾種發(fā)音方法。
如,付き合う(つきあう)是復合動詞,發(fā)訓讀讀音;興味深い(きょうみぶかい)是復合形容詞,讀音為音訓混合方式;大好きだ(だいすきだ)是復合形容動詞,讀音為音訓混合方式;桜前線(さくらぜんせん)是復合名詞,讀音為音訓混合方式;東京大學(とうきょうだいがく)是復合名詞,發(fā)音讀讀音。
4.要注意的是,在一些詞語中還會出現(xiàn)特殊的音便情況。如促音便、濁音便、半濁音便等。在一個單純詞中,一般位于カ、サ、タ、ハ行的任意兩個假名相遇時,容易發(fā)生促音便,有時后者假名同時變成半濁音,如學校(がっこう)、雑誌(ざっし)、六百(ろっぴゃく)、出発(しゅっぱつ)等;撥音后容易發(fā)生濁音便或半濁音便,如三分(さんぷん)、三百(さんびゃく)等;復合詞中有時同樣也會出現(xiàn)連濁(即由單純詞構成復合詞時,位于后面的單純詞的首音由清音變濁音)等音便現(xiàn)象,如草花(くさばな)、谷川(たにがわ)、腕時計(うでどけい)。
二、日語漢字讀音的特點及作用
(一)日語漢字的讀音具有多樣性的特點。某一個字可以對應有若干種音讀與訓讀的讀音。這個特點與漢語中的多音字很有些相似,如“生”這個日文漢字就有以下多種讀音,「い」:生きる、生かす;「う」:生まれる;「お」:生い立ち;「き」:生地;「な」:生る;「なま」:生;「は」:生やす;「しょう」:生ずる;「せい」:生活等,讀音極具代表性。
同一個漢字可以對應若干種音、訓讀音,使用時也各有作用。一般情況下,同一漢字的不同讀音表示的意義不盡相同,如漢字“町”有“まち”和“ちょう”兩種讀音,一般而言,幕府官員等武士居住的地方稱為“~町(まち)”,工商業(yè)者居住的地方稱為“~町(ちょう)”,根據(jù)這個特點我們不但可以判斷詞語中該漢字的讀音而且還可以知道詞語的意義及歷史來源等,如“簞笥町(たんすまち)”、“細工町(さいくまち)”、“歌舞伎町(かぶきちょう)”;在詞語讀音中,如“市場”這個詞的發(fā)音有“いちば”和“しじょう”兩種。漢字完全相同但意義有所差別,前者表示人們日常購物的場所,后者除了同樣語意之外,還有作為經(jīng)濟學的專門用語表示交易股票的場所和進行買賣行為的較大區(qū)域;又如“紅葉”的讀音有“こうよう”和“もみじ”兩種,前者表示秋天闊葉林的落葉變紅或樹葉全都變成紅色,后者多表示楓樹的紅葉。
日語漢字的讀音雖然多樣但也不是無章可循。某個特定漢字的常用讀音是相對穩(wěn)定的,把握規(guī)律、不斷積累,學習日語就會事半功倍。
(二)以上談到了日語中的同字異音(讀音)現(xiàn)象,反之,同一種讀音有時也會對應若干漢字,即同音(讀音)異字,這個特點與漢語中同音異形字的性質有些相似。如“せい”這個讀音,在詞語中可以對應幾種不同的漢字,“清”、“晴”、“靜”等。就這三個字來說,中間有什么聯(lián)系呢?結構上這三個字都有“青”字,意思是“很清澈、沒有瑕疵(すみきった、けがれのない)”。
“清”的意思是“水+青(すみきった水)”;“晴”的意思是“日+青(すみきった空や太陽)”;“靜”的意思是“爭+青(爭い後にすみわたる)”,這三個漢字從語意上有相似之處,所以讀音上也有相同的地方。
我們可以利用漢字讀音的這個特點,記憶部分詞語或根據(jù)相同偏旁字形推測相似漢字的讀音。有的漢字有相同的讀音,但語意并不完全相同,要區(qū)別對待。如“取る、採る、撮る”等詞語的讀音均為“とる”;“厚い、暑い、熱い”等的讀音均為“あつい”。
(三)大體上,日語固有的詞匯,即“和語”詞一般訓讀,如金(かね)、窓(まど)、鏡(かがみ);由中國傳入的漢語詞,即“漢語”詞一般音讀,如利用(りよう)、漢字(かんじ)、文章(ぶんしょう)等。另外,一些漢語中沒有的日語漢字的讀音,就要特殊記憶了,如天麩羅(てんぷら)、働く(はたらく)、畑(はたけ)等。
了解了日語漢字的讀音規(guī)律,根據(jù)讀音特點就可以認知新詞語,辨明漢字的語意,了解詞語特點、用法等。
三、總結
詞語是語言的基礎,掌握了日語漢字的讀音,可以幫助學習者更快、更好的記憶日語詞語,使學習日語更有效果,更有趣味性。規(guī)律蘊涵在詞語當中,詞語中的眾多規(guī)律正等著我們去挖掘,發(fā)現(xiàn)、掌握、運用規(guī)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不斷積累,當你獲得它時就會受益無窮。
參考文獻:
[1] (中國)人民教育出版社和(日本)光村圖書出版株式會社合作編寫.《新版中日交流標準日本語》.2005.
[2]陳生保,胡國偉,陳華潔編.《日語》第五、六冊[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6.
[3]周平,陳小芬編.《新編日語》第二冊[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94.
[4]李鶴桐,來一民,陳藝編.《日語漢字讀音速查詞典》[M].外語教育與研究出版社,1994.
[5]木下順二,今西祐行著.《ひろがる言葉 小學校國語6上下》[M].教育出版株式會社,平成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