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網(wǎng)約出租車交通事故責任認定

      2016-11-14 09:46:13方路南蔣麗萍董興輝
      法制博覽 2016年11期
      關鍵詞:侵權責任交通事故

      方路南 蔣麗萍 董興輝

      摘要:為解決現(xiàn)實中網(wǎng)約出租車即專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的侵權責任認定問題,本文將受害人區(qū)分為乘客、駕駛員與第三人三種情形,進而對侵權責任分別進行分析,其中重點分析了專車平臺公司在此三種情形中需要承擔的侵權責任。本文認為,當乘客與第三人為受害人時,可請求機動車強制險和商業(yè)險保險人進行賠償,不足部分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和《侵權責任法》第34條或第35條請求專車平臺或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和《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請求專車平臺和司機賠償;當駕駛員為受害人時,如其與專車平臺為勞務關系,則在專車平臺無過錯的情形,無法向?qū)\嚻脚_請求任何賠償。

      關鍵詞:專車平臺;侵權責任;交通事故;網(wǎng)約出租車

      中圖分類號:D92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379-(2016)32-0028-06

      作者簡介:方路南(1992-),女,江西贛州人,學士學位,中國政法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蔣麗萍(1992-),女,云南曲靖人,學士學位,中國政法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董興輝(1993-),男,湖北巴東人,學士學位,中國政法大學,研究方向:民商法。

      一、問題提出及文獻綜述

      (一)相關案例報道

      新型出行方式“專車模式”在市場推廣后一直備受關注與爭議,而對于專車運營平臺(以下簡稱“專車平臺”)的侵權責任的認定卻未予明確。2016年7月28日,交通部及其他幾個部門共同發(fā)布了正式的《網(wǎng)絡預約出租汽車經(jīng)營服務管理暫行辦法》①(以下簡稱“《辦法》”)。隨后,交通部緊接著于2016年7月29日發(fā)布了《網(wǎng)絡預約出租汽車運營服務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服務規(guī)范》”)。其中《服務規(guī)范》的征求意見稿中規(guī)定了專車運營平臺需要對交通事故承擔先行賠償,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乘客及駕駛員轉(zhuǎn)移運輸服務風險。

      當然,即使如此也不意味著厘清了專車運行交通事故中的侵權責任:(1)交通部出臺的僅是征求意見稿,效力還不確定;(2)即使“先行賠付”制度得到正式認定,也不意味著專車運營平臺承擔了最終的不利后果,因為先行賠付并不否認專車平臺可能擁有的追償權;(3)交通部之規(guī)定只是部門規(guī)章,其規(guī)定之合理性仍值得探討,對于侵權責任的探討仍需從侵權法本身出發(fā)。同時,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許多專車交通事故案例,法院判例也已經(jīng)出現(xiàn),但法院之裁判也不一,并未形成對于專車侵權責任的統(tǒng)一觀點。②因此本文論證的便是專車運行模式中,出現(xiàn)交通事故后侵權責任如何分配的問題。

      (二)文獻綜述

      在學術類文章中,尚沒有專門對專車平臺的侵權問題進行研究的文章,但是對于此問題的觀點闡述則較為豐富,例如,有人認為如果是私家車作為專車使用,那么對乘客十分不利:在發(fā)生車輛損失時,乘客人作為車輛承租人應承擔損失;在發(fā)生人身損失時,乘客作為司機雇主亦應承擔損失。照此,乘客作為消費者將承擔最大的不利益。③也有人通過保險制度揭示出私家車輛在事故發(fā)生時用于專車經(jīng)營,實際上增加了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因而可能違背了保險法及保險條款、特別約定的規(guī)定,最終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④然而,此類文獻論證性不足,一部分還是針對具體案例討論,系統(tǒng)性不強而且數(shù)量較少,沒有做到類型化研究。

      另一類文獻則是關于“網(wǎng)絡交易平臺的侵權責任”問題研究,⑤針對此類文獻,主要有三個特點:第一,根據(jù)主要內(nèi)容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概括性地討論民事責任,得出網(wǎng)絡交易平臺的主要義務(例如保證網(wǎng)絡交易平臺正常運行、保證交易安全義務、制定和公示交易規(guī)則的義務、如實告知義務、保密義務、合理審查義務、信息監(jiān)管義務、資料存儲管理義務、信用管理義務等),但不說明具體承擔何種責任;第二,從歸責原則角度出發(fā),籠統(tǒng)地得出適用過錯原則或無過錯原則;第三,對于具體性、不同的交易平臺討論比較少,其中只有對買賣類交易平臺分析較多,同時也涉及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分析,但其他交易類型的交易平臺討論較少。

      (三)研究范圍的確定

      專車發(fā)生交通事故之后,根據(jù)不同的受害人,可產(chǎn)生不同的請求權和法律效果:(1)搭載專車的乘客受損害;(2)進行專車服務的駕駛員受損害;(3)交通事故致使專車乘客與駕駛員以外的第三人受損害。

      乘客與第三人作為損害人時,其侵權請求權的分析其實是一體的,較為明顯的區(qū)別是在于乘客與專車平臺之間仍有合同關系,故在請求權的選擇上,乘客較第三人多一層合同請求權的選擇。駕駛員與專車平臺的法律關系則需要分類討論,其法律關系是否使得專車平臺承擔雇主責任,也會影響到第三人對侵權人的請求權。故在三個類別化的請求權分析中,會重點分析第三人的侵權請求權。而在賠償責任主體方面,將重點關注專車平臺公司在各類情形中是否承擔責任及承擔多大之責任。

      二、我國機動車交通事故的責任主體和請求權基礎規(guī)范

      (一)責任主體

      網(wǎng)絡預約出租車(專車)是以傳統(tǒng)出租車為原型,在互聯(lián)網(wǎng)模式下發(fā)展出來的新型出行方式,因此預約出租車(專車)營運中交通事故對第三者的賠償責任主體可參考借鑒傳統(tǒng)出租車交通事故對第三者的賠償責任主體的認定。對于機動車交通事故主體的判斷標準,一般來說學術界和實踐中大致均以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的歸屬來認定責任主體,⑥我國《侵權責任法》第49條至第52條也體現(xiàn)了這一標準。其中,運行支配是指事實上支配、管領機動車的運行,運行利益是指因運行本身而生的利益。對于出租車交通事故,也有學者依據(jù)此標準進行專門論述,⑦例如文學容、鄭太服認為應依據(jù)傳統(tǒng)出租車不同的運營模式如掛靠、承包、出租等,通過分析不同的運行支配與運行利益的歸屬來確定賠償責任主體。

      (二)請求權基礎規(guī)范

      在我國,受害人在機動車交通事故中的請求權基礎主要規(guī)范在《侵權責任法》第46條至第53條,其中,第50條至第53條有關轉(zhuǎn)讓、拼裝或報廢汽車、盜搶、逃逸等情形非為一般交通事故的正常情形,在此不予討論。其次,《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規(guī)定了機動車與機動車之間適用過錯原則,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之間適用無過錯原則,以及機動車一方的免責事由。最后,最高人民法院的《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對更多主體進行了規(guī)定,以上均是交通事故中受害人可能提出的請求權基礎。

      三、乘客為受害人時的交通事故責任分析

      (一)專車平臺與乘客的法律關系

      1.專車平臺擔任承運人角色

      《辦法》第16條明確規(guī)定:“網(wǎng)約車平臺公司承擔承運人責任,應當保證運營安全,保障乘客合法權益。”從此條也就可以得出,專車平臺與乘客之間的合同關系是客運合同。此前,有觀點稱專車平臺承擔的是居間人的角色。⑧然而,本文認為專車平臺與乘客之間絕非居間合同關系。理由如下:專車平臺在整個交易過程中決定價格,尤其是決定了對乘客的收費,這與《合同法》中居間人承擔的“提供交易機會”義務相差很大,在傳統(tǒng)的居間過程中,決定合同的內(nèi)容是雙方當事人而非居間人。在專車服務交易中,乘客最主要的義務就是支付費用,而此費用由一個“居間人”決定,于傳統(tǒng)法理不合。而《辦法》第20條則直接明確:“網(wǎng)約車平臺公司應當合理確定網(wǎng)約車運價,實行明碼標價,并向乘客提供相應的出租汽車發(fā)票?!庇纱?,可看出專車平臺并非是居間人。

      2.專車平臺在保險方面的義務

      《辦法》第23條規(guī)定:“網(wǎng)約車平臺公司應當依法納稅,為乘客購買承運人責任險等相關保險,充分保障乘客權益。”這也就意味著,在追究最后的侵權責任之前,乘客在交通事故中受損首先能得到承運人責任險的賠付。承運人責任險來源于《道路運輸條例》第36條的規(guī)定。⑨承運人責任險的實質(zhì)是承運人對乘客的合同責任的風險分擔,而非對其侵權責任的風險分擔。在專車模式中,專車平臺被認定為客運經(jīng)營者,因此被要求為旅客購買承運人責任險。

      (二)承運人責任險與交強險

      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運營車輛有承運人責任險與交強險的賠付。交強險的賠付規(guī)定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但其賠付并非是侵權行為所致,保險人也非侵權人。承運人責任險是基于承運人違反安全送達義務而需賠償乘客的次生義務,進而由保險人對此進行賠償?shù)牡谌唠U。承運人責任險規(guī)定在《道路交通條例》第36條,其也是強制險的一種。在正常的機動車交通事故中,任何受害人都可以先向機動車交強險的保險人在責任范圍內(nèi)請求賠償,但并非任何受害人都可以向承運人責任險的保險人請求賠償。乘客基于客運合同中的乘客地位,使得其在受到損害后,既可以基于承運人的合同責任進行主張,也可以基于侵權人的侵權責任進行主張。而當其選擇合同請求權時,其就可以向承運人責任險的保險人進行主張,要求賠償承運人應該基于違約行為賠償?shù)姆秶粚τ诒kU不足以覆蓋的部分,則依然由承運人進行賠償。如其選擇侵權責任,則在交強險賠付之后,應該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找尋責任主體,此時可以參考下文第三人受損害時的責任主體討論。

      四、駕駛員為受害人時的交通事故責任分析

      (一)專車平臺與駕駛員的法律關系

      1.三個主體、三個許可

      在專車運行模式中,存在著四方主體:專車運營平臺、汽車提供方、駕駛服務提供方、乘客。其中,前三方都是為乘客而服務,可謂是一種商業(yè)運營。因而在《辦法》中的第6、7、8、13、14、15條規(guī)定,三者都需要得到許可證才可以經(jīng)營。其中專車平臺需要《網(wǎng)絡預約出租汽車經(jīng)營許可證》,運營車輛需要《網(wǎng)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駕駛員需要《網(wǎng)絡預約出租汽車駕駛員證》。此三種行政許可規(guī)范的是行政主體與行政相對人之間的關系,無此行政許可,此三者仍與乘客產(chǎn)生合同關系,只是由于此三者的內(nèi)部法律關系例如勞動關系的存在與否,最終會影響法律效果。

      2.《辦法》專車平臺與車輛、駕駛員的關系

      根據(jù)上述分析,《辦法》將專車平臺明確規(guī)定為承運人,其是整個交易中的經(jīng)營者。而專車平臺與車輛提供方、駕駛員的關系尤為重要。

      (1)專車平臺對使用車輛的保證義務?!掇k法》第17條要求專車平臺需要購買“相關保險”⑩,任何車輛都要求購買機動車交強險,《辦法》第17條的“營運車輛相關保險”,應該是指作為客運車的車輛,應購買上述第23條中確認的承運人責任險。需要注意的是,《辦法》第13條雖然規(guī)定的是“車輛所有人或?qū)\嚻脚_公司”為其申請《網(wǎng)絡預約出租汽車運輸證》,但此處購買承運人責任險是專車平臺公司的義務,因為其才是承運人。但具體的承運保險投保費用由誰繳納,可以由專車平臺公司與車輛所有人進行約定。

      (2)專車平臺與駕駛員的法律關系?!皠趧雍贤蛘邊f(xié)議”一詞,○11與之前的征求意見稿中只能夠簽署“勞動合同”有很大差別。此也就意味著,專車平臺與駕駛員之間可以是勞動合同關系,也可以是其他的協(xié)議關系。

      (二)駕駛員侵權請求權分析

      駕駛員和承運人并非一定是勞動合同關系,《辦法》中使用了“勞動合同或者協(xié)議”一詞,也就意味著駕駛員和承運人之間可能存在其他關系。結(jié)合現(xiàn)在專車運行中常用的B2B和B2C模式,駕駛員與承運人之間可能存在的法律關系是勞動合同關系、勞務派遣關系以及其他關系。

      在B2B模式中,車輛一般來源于租賃汽車出租公司,駕駛員可以是自己招募,也可以是通過勞務派遣公司進行勞務派遣。這時專車平臺公司就是用人單位或用工單位,雙方受《勞動合同法》相關條文的約束。此時若駕駛員在交通事故中受到損害,其可以向用人單位請求工傷賠償。

      在B2C模式中,車輛一般為司機的私有車輛。原來交通部曾不允許私家車的接入,但出臺的《辦法》規(guī)定在取得車輛和駕駛員進入該行業(yè)的許可時,車輛可以登記在車輛所有人名下,而駕駛員和自己的車輛均取得經(jīng)營許可。只是,其不得獨自從事營業(yè),必須通過取得許可的專車平臺公司提供服務?!?2為建立此種聯(lián)系,《辦法》規(guī)定,專車平臺與司機可以簽署勞動合同或其他協(xié)議。如專車平臺與司機非為勞動合同關系或非勞務派遣關系,而司機受到損害,則司機是否可請求專車平臺承擔工傷賠償或侵權賠償,本文在下文結(jié)合案例討論。

      五、第三人為受害人時的侵權責任分析

      (一)現(xiàn)實案例分析

      第三人為受害人時,可能存在專車與其他機動車的交通事故,以及專車與非機動車的交通事故。只有當專車與其他機動車的交通事故中存在過錯時或者專車與非機動車的第三人發(fā)生交通事故時,才需要討論專車平臺公司可能的侵權責任。

      現(xiàn)實中已經(jīng)出現(xiàn)此類案例,如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的“高某與上海和平汽車租賃有限公司、先鋒智道(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等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13一案。案情主要是:原告甲搭乘案外人張某的A車,與乙的B車相撞,責任在乙。乙雖為B車的車主,但該車登記在丙租賃公司之下,丙將其出租給先鋒智道(AA租車背后的專車平臺公司),同時乙作為駕駛員從事專車運營。王某向丁保險公司同時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險?,F(xiàn)原告請求乙租賃公司與先鋒智道賠償。法院最后的判決為:乙的行為為履行職務的行為,先鋒智道應該承擔交強險和商業(yè)險以外的損害賠償;而被告丙租賃公司作為乙車的登記車主,因原告未能舉證證明被告丙租賃公司對事故發(fā)生有過錯,故無需承擔賠償責任。

      此則判例是典型的第三人受損的情形,其中,專車一方有三個主體,真正的機動車主乙,登記車主丙租賃公司,以及專車平臺先鋒智道。該案例中,法院沒有對王某與先鋒智道之間的法律關系作過多的說明,而是直接認定為勞動合同關系。因此認定在交強險和商業(yè)險之外的賠償,應由先鋒智道承擔;而原告由于沒有證明丙租賃公司的過錯,因丙不承擔任何責任。其依據(jù)為《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第1項及《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第16條。

      (二)商業(yè)險保險人的賠償義務

      上述案例的判決中,出現(xiàn)了商業(yè)險的賠償。雖然該案判決商業(yè)險應當賠償,但現(xiàn)實中另有其他案例以及有不同觀點認為,專車所有人投保商業(yè)險時,其按照家用車投保,當其用于專車運營時,實際上改變了該車的使用方式,并且增加了其使用風險。而“根據(jù)保險法及保險條款、特別約定的規(guī)定,被保險人擅自改變車輛使用性質(zhì),并未履行通知義務辦理批改手續(xù)的,因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增加而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責任?!薄?4在南京市秦淮區(qū)人民法院的一則機動車交通事故案中○15,被告之一是保險公司,保險公司抗辯道:被告的車輛是用于滴滴打車營運,其向人保財險南京分公司投保時是按照家用轎車來投保的,實際用于營運,改變了車輛的使用性質(zhì),增加了保險公司的投保風險,保險公司在三者險內(nèi)不應賠償。

      《保險法》第52條規(guī)定,因保險標的的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fā)生的保險事故,保險人不承擔賠償保險金的責任。從此條可以看出,商業(yè)險保險主體如不負有賠償義務,需要證明兩點:一是私家車用于營運使得其危險程度顯著增加;二是此中顯著增加的危險程度與交通事故具有因果關系。筆者認為,私家車用作運營車輛,只是在某種程度上增加其使用次數(shù),而在達到報廢的里程數(shù)之前,增加使用次數(shù)并不意味著危險程度增加,更不能意味著“顯著增加”。其次,發(fā)生交通事故的原因,往往是因為駕駛失誤或者車輛本身的損壞,而正常的車輛使用是正常之耗損,既是正常的耗損,更加不可能是交通事故的原因。因此,上述南京一案中,保險公司的主張是不成立的,保險公司仍然須承擔商業(yè)險保險人的賠償義務。

      (三)B2C模式下汽車出租方的過錯責任

      在上海浦東一案中,對于租賃公司的責任,法院是從機動車的登記車主和真正車主來考察。其判詞認為“被告某租賃公司作為乙車的登記車主,因原告未能舉證證明被告某租賃公司對事故發(fā)生有過錯,故無需承擔賠償責任?!?/p>

      乙將車登記在丙之名下,而乙實際為真正車主,乙丙之間實際上為車輛的掛靠關系,掛靠的目的是為了最后出租給先鋒智道,由乙作為駕駛員從事經(jīng)營。至于為何乙不能直接掛靠給先鋒智道,因此在此時,相關法規(guī)并未出臺,專車經(jīng)營有許可爭議,先鋒智道并不具有行政許可,通過丙出租車公司的租用,正是為了避免出租車經(jīng)營許可的問題。而掛靠給丙公司,丙公司并不用于專車經(jīng)營,只是用于出租,并不需要相關行政許可。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3條規(guī)定,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jīng)營活動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當事人請求由掛靠人和被掛靠人承擔連帶責任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然而,筆者認為,此種情形并不符合“以掛靠形式從事道路運輸經(jīng)營活動”,因為乙的掛靠雖然最終目的是為了從事道路運輸經(jīng)營活動,但被掛靠方并非承運人,如果直接認定適用此條,也就完全忽略了被掛靠方與真正的承運人(專車平臺公司)之間的租賃關系,顯屬不當。

      從《侵權責任法》的第49條考察有關租用借用的情形,或許更為適當。在租用、借用的情形中,“機動車使用人”對賠償負責,而“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痹诒景钢?,機動車使用人顯然為先鋒智道,所有人為乙,似乎不適用此條。但機動車所有人雖非為丙,但出租人確為丙,且乙丙之間存在的掛靠關系正是為了與先鋒智道合作,故丙實際上取得了乙的授權進行出租。筆者認為,雖然在此條描述的是出租關系中的責任主體,但“機動車所有人”并非是所有的出租人,對于有權出租人的侵權賠償,也應該適用此條,即適用過錯原則。

      綜上,筆者認為,汽車出租公司在專車交通事故中的侵權責任應適用過錯責任,存在過錯時承擔責任,無過錯即無責任。

      (四)第三人為受害人時專車平臺的責任承擔

      專車平臺與司機的法律關系,不僅影響到第三人受到損害時,專車一方需要承擔責任時,責任主體是專車平臺或司機的問題,還會影響到司機受到損害時,專車平臺是否承擔責任的問題。

      從第三人受到損害的情形來說,專車一方只有在需要承擔責任時,也即在機動車之間的交通事故中為有過錯一方,或與作為非機動車一方的第三人發(fā)生交通事故,才需要進一步討論責任主體是專車平臺或是司機。而在此之前,討論是否存在雇主責任是必要的,因為只要雇主責任存在,那么對外承擔侵權責任的主體一定是雇主。只有雇員故意或重大過失時,才承擔連帶責任。

      《侵權責任法》的雇主責任規(guī)定在第34條和第35條,勞動合同關系、勞務派遣以及個人之間的勞務關系會導致雇主責任的產(chǎn)生,故問題在于專車平臺與司機之間的法律關系。當專車平臺采用自聘司機或勞務派遣模式的時候,專車平臺與司機之間的關系是勞動合同關系或勞務派遣關系,在這兩種關系中專車平臺作為用人單位或用工單位都需要承擔雇主責任。因而惟一需要討論的是,除此兩種法律關系外,是否可能存在勞務關系或其他關系的情形。如存在勞務關系,則專車平臺仍然需要對提供勞務的司機對他人造成的侵權承擔雇主責任。如果非為上述三種關系一種,則專車平臺在交通事故中只要無過錯,即使有先行賠付的義務,○16也應有權向真正的侵權主體司機進行追償。而在目前爭議較多的是,作為私家車的車主,在閑時提供服務,從事運營,此時司機與專車平臺成立何種合同關系?!?7盧鑫認為應認定為承攬合同關系,鑒于司機的獨立性以及專車平臺對工作成果的要求,更符合承攬合同之特點。○18

      筆者認為,首先,私家車的閑時運營,時間上完全由私家車車主自主決定,但一旦開始運營,在費用、服務標準、回饋評價等方面就要完全服從專車平臺的規(guī)定。也就是說,司機只在進入運營的時間上是自由的,一旦接單,那么他的時間和行為就受到約束,至少他應該根據(jù)合同完成此次承運任務。其次,在進入工作之后,私家車司機也要如正常的其他類型的司機一般,接受各類專車平臺公司制定的規(guī)范。這也就意味著專車平臺實際上對工作中的司機是處于控制狀態(tài)的。故司機的獨立性并非盧鑫所說,可以達到了承攬人的高度獨立性。最后,《辦法》關于司機與專車平臺的關系敘述為“根據(jù)工作時長、服務頻次等特點,與駕駛員簽訂多種形式的勞動合同或者協(xié)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網(wǎng)約車平臺公司應當維護和保障駕駛員合法權益,開展有關法律法規(guī)、職業(yè)道德、服務規(guī)范、安全運營等方面的崗前培訓和日常教育……”,一方面從崗前培訓和日常教育可看出,專車平臺對司機具有一定的控制;另一方面從“根據(jù)工作時長、服務頻次等特點”,可看出法規(guī)也是從勞動或勞務合同角度來引導雙方法律關系。

      因此,筆者更傾向于認為,這應該是一種短暫的、一次性的勞務關系。而與傳統(tǒng)的勞務關系的區(qū)別僅僅在于,專車平臺作出要約,而司機有權決定何時進行承諾,并在承諾作出后,司機如其他勞務關系一般,需要按照專車平臺已經(jīng)給出的工作規(guī)范提供服務。

      當然,無論是勞動合同、勞務派遣合同還是勞務合同,根據(jù)最高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當司機存在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時,需要和專車平臺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即使承擔了先行賠償義務,也可以向雇員進行追償。

      值得說明的是,其與勞動合同和勞務派遣的司機最大的區(qū)別在于,如果此類短暫性、一次性的勞務司機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受傷,是無法得到工傷賠償?shù)模枰鶕?jù)《侵權責任法》第35條根據(jù)過錯與專車平臺承擔責任。也就意味著只要專車平臺本身無過錯,那么勞務司機需要自己承擔損害。

      六、結(jié)論

      結(jié)合上述討論,根據(jù)受害人不同可以的得出以下結(jié)論:

      (一)受害人為乘客時,乘客可以選擇合同請求權或侵權請求權。當其選擇合同請求權時,可以請求專車平臺責任險保險人賠償,不足部分依據(jù)《合同法》第302條請求專車平臺賠償。當其選擇侵權請求權時,其可以請求機動車強制險和商業(yè)險保險人的賠償,不足部分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和《侵權責任法》第34條或第35條請求專車平臺或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和《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請求專車平臺和司機賠償。

      (二)受害人為駕駛員時,駕駛員與專車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為勞動合同關系時,駕駛員受到損害可以向?qū)\嚻脚_請求工傷賠償。而如為勞務派遣關系,則可以向用人單位請求工傷賠償。如為勞務關系,則在專車平臺無過錯的情形,無法向?qū)\嚻脚_請求任何賠償,包括侵權賠償損害。

      (三)受害人為第三人時,第三人可以請求機動車強制險和商業(yè)險保險人賠償,不足部分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和《侵權責任法》第34條或第35條請求專車平臺或依據(j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條和《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9條請求專車平臺和司機賠償。

      (四)在存在汽車租賃的模式中,汽車租賃方對交通事故的責任承擔適用過錯原則,即有過錯時承擔責任,反之則反。

      [注釋]

      ①其他幾個部門為工業(yè)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商務部、工商總局、質(zhì)檢總局、國家網(wǎng)信辦.

      ②交通事故報道可見:專車司機釀交通事故:滴滴忙摘清自己消費者無奈(2015年10月16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0/16/c_128324943.htm,2016-7-24;一場交通事故,暴露了專車背后法律和服務的真空地帶(2016年3月8日)[EB/OL].http://tech.qq.com/a/20160308/015939.htm,2016-7-24;快車專車出事故保險公司可拒賠(2016年5月21日)[EB/OL].http://news.163.com/16/0521/08/BNJ0RABA00014AEE.html,2016-7-24.

      具體法院判例討論見后文.

      ③乘坐專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如何擔責(2016年7月13日[EB/OL].http://www.shilonglvshi.com/html/wzzx/jtsg/3037.html,2016-7-24.

      ④“滴滴專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保險賠償問題[EB/OL].http://www.jtsg.org/2015-06-01/1734.html,2016-7-24.

      ⑤魯泠汐.網(wǎng)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民事責任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楊立新.網(wǎng)絡交易平臺提供服務的損害賠償責任及規(guī)則[J].法學論壇,2016.1;白昌前.網(wǎng)絡交易平臺經(jīng)營者民事責任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5,1;蘇添.論網(wǎng)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民事法律責任[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5,10;夏路.第三方網(wǎng)絡交易服務平臺商之民事法律責任類型化透析——以淘寶網(wǎng)為例[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09(4).等文.

      ⑥德國謂之“保有者”,日本謂之“運行供應者”;張新寶.侵權責任法[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王澤鑒.侵權行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506.

      ⑦曹友成.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文學容,鄭太服.論出租車營運中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的認定[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4;黃其柏.道路交通事故法律責任探究[D].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等文.

      ⑧彭岳.共享經(jīng)濟的法律規(guī)制問題——以互聯(lián)網(wǎng)專車為例[J].行政法學研究,2016(1).

      ⑨<道路運輸條例>第36條:“客運經(jīng)營者、危險貨物運輸經(jīng)營者應當分別為旅客或者危險貨物投保承運人責任險.”

      ⑩<辦法>第17條:“網(wǎng)約車平臺公司應當保證提供服務車輛具備合法營運資質(zhì),技術狀況良好,安全性能可靠,具有營運車輛相關保險,保證線上提供服務的車輛與線下實際提供服務的車輛一致,并將車輛相關信息向服務所在地出租汽車行政主管部門報備.”

      ○11<辦法>第18條:“按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根據(jù)工作時長、服務頻次等特點,與駕駛員簽訂多種形式的勞動合同或者協(xié)議,明確雙方的權利和義務”.

      ○12<辦法>第28條:“任何企業(yè)和個人不得向未取得合法資質(zhì)的車輛、駕駛員提供信息對接開展網(wǎng)約車經(jīng)營服務.不得以私人小客車合乘名義提供網(wǎng)約車經(jīng)營服務.網(wǎng)約車車輛和駕駛員不得通過未取得經(jīng)營許可的網(wǎng)絡服務平臺提供運營服務.”

      ○13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5)浦民一(民)初字第37146號.

      ○14“滴滴專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保險賠償問題[EB/OL].http://www.jtsg.org/2015-06-01/1734.html,2016-7-24.

      ○15原告何沛華與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寧支公司、葛濤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南京市秦淮區(qū)人民法院,(2015)秦民初字第3956號民事判決書.

      ○16交通部.網(wǎng)絡預約出租汽車運營服務規(guī)范(征求意見稿)[Z].2016-7-29.

      ○17盧鑫.專車司機與打車軟件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探究[J].法制博覽,2016,2;顧偉.論網(wǎng)絡專車平臺與專車司機之間的法律關系定位[J].法制與社會,2016,5.

      ○18盧鑫.專車司機與打車軟件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探究[J].法制博覽,2016,2.

      [參考文獻]

      [1]張新寶.侵權責任法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3.

      [2]王澤鑒.侵權行為[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12.

      [3][德]馬克西米利安·福克斯.侵權行為[M].齊曉琨譯.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3.

      [4]彭岳.共享經(jīng)濟的法律規(guī)制問題——以互聯(lián)網(wǎng)專車為例[J].行政法學研究,2016(1).

      [5]楊立新.網(wǎng)絡交易平臺提供服務的損害賠償責任及規(guī)則[J].法學論壇,2016,1.

      [6]魯泠汐.網(wǎng)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民事責任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5.

      [7]白昌前.網(wǎng)絡交易平臺經(jīng)營者民事責任研究[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2015,1.

      [8]蘇添.論網(wǎng)絡交易平臺提供商的民事法律責任[J].北京郵電大學學報,2005,10.

      [9]夏路.第三方網(wǎng)絡交易服務平臺商之民事法律責任類型化透析——以淘寶網(wǎng)為例[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2009(4).

      [10]曹友成.機動車交通事故損害賠償責任研究[D].中國人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8.

      [11]文學容,鄭太服.論出租車營運中交通事故賠償責任主體的認定[J].湖南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06,4.

      [12]黃其柏.道路交通事故法律責任探究[D].復旦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

      [13]羅簡凡,安宏業(yè),胡海江,張詩陽.論出租車交通事故侵權責任主體的認定[J].商丘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2(6).

      [14]盧鑫.專車司機與打車軟件平臺之間的法律關系探究[J].法制博覽,2016,2.

      [15]顧偉.論網(wǎng)絡專車平臺與專車司機之間的法律關系定位[J].法制與社會,2016,5.

      [16]上海市浦東新區(qū)人民法院民事判決書,(2015)浦民一(民)初字第37146號.

      [17]原告何沛華與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京市江寧支公司、葛濤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審民事判決書,南京市秦淮區(qū)人民法院,(2015)秦民初字第3956號民事判決書.

      [18]專車司機釀交通事故:滴滴忙摘清自己消費者無奈(2015年10月16日)[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10/16/c_128324943.htm,2016-7-24.

      [19]一場交通事故,暴露了專車背后法律和服務的真空地帶(2016年3月8日)[EB/OL].http://tech.qq.com/a/20160308/015939.htm,2016-7-24.

      [20]快車專車出事故保險公司可拒賠(2016年5月21日)[EB/OL].http://news.163.com/16/0521/08/BNJ0RABA00014AEE.html,2016-7-24.

      [21]乘坐專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如何擔責(2016年7月13日)[EB/OL].http://www.shilonglvshi.com/html/wzzx/jtsg/3037.html,2016-7-24.

      [22]“滴滴專車”發(fā)生交通事故的保險賠償問題[EB/OL].http://www.jtsg.org/2015-06-01/1734.html,2016-7-24.

      猜你喜歡
      侵權責任交通事故
      對上下班交通事故工傷認定的思考
      不同尋常的交通事故
      預防交通事故
      我國環(huán)境權民法保護現(xiàn)狀研究
      東方教育(2016年8期)2017-01-17 15:18:28
      云計算LaaS模式中著作權侵權責任探析
      第三人干擾婚姻關系之法律認定
      消費欺詐的構(gòu)成要件及侵權責任問題研究
      法制博覽(2016年12期)2016-12-28 13:29:59
      論人工智能產(chǎn)品侵權行為責任認定
      商(2016年33期)2016-11-24 23:34:02
      論侵權責任的違法性要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6:45:36
      一起高速交通事故院前急救工作實踐與探討
      浦江县| 思南县| 巴塘县| 榆社县| 上杭县| 东乡县| 湾仔区| 油尖旺区| 博野县| 始兴县| 屯门区| 公安县| 平阴县| 嘉定区| 南陵县| 简阳市| 宜君县| 临沭县| 娄烦县| 拉萨市| 凤凰县| 历史| 石阡县| 昌江| 岳西县| 汉川市| 雷山县| 吉水县| 惠州市| 巴东县| 平邑县| 修水县| 惠来县| 上林县| 荥阳市| 永康市| 崇文区| 怀柔区| 淮北市| 上蔡县| 九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