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 旸
(上海市長寧區(qū)業(yè)余大學,上?!?00336)
?
微課在成人高?!按髮W語文”課程中的應用探析
——以詩歌《飲酒》為例
盧旸
(上海市長寧區(qū)業(yè)余大學,上海200336)
闡述微課的定義、特點以及在成人高等教育中引入微課教學的意義。以成人高校大學語文課程中的詩歌《飲酒》為例,設計、制作微課,敘述課程回顧、詩人與酒、詩人及飲酒詩介紹、朗誦、品讀詩文、聯(lián)系現(xiàn)實、學習檢驗、總結與思考、課后預習等9個過程環(huán)節(jié)并提煉設計理念。指出要明確微課設計目標定位,做好整體構思,體現(xiàn)微課特色:教育課程的開放性、教育理念的先進性、學習時間的破碎性、學習內(nèi)容的致密性、學習形式的互動性、教學程序的環(huán)節(jié)性、教育元素的多樣性、教學效果的即時性。
微課;成人高校;大學語文;飲酒
在當代社會,隨著網(wǎng)絡與通信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微博”、“微信”等各種新媒體正不斷涌現(xiàn),這無疑給各行各業(yè)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的理念正在逐步影響傳統(tǒng)教育?!拔⒄n”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正在不斷興起,并從一定意義上帶動了高校教學模式的轉變,對于現(xiàn)今的移動學習時代的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都產(chǎn)生了相當大的影響,其對成人高等教育的影響更為重大。成人高等教育的學生年齡偏大、在職業(yè)余學習、工學矛盾突出,給學習帶來重重困難,突破瓶頸、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成為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而“微課”正可以成為一種可行的對策選擇。
(一)微課的定義
在新時代的大背景下,“微課” 一詞應運而生。在國外,很早就有微課這一概念,英語中叫 “Microcourses”,“Micro-lesson”,“Mini-lesson”,“mini courses”,“small lecture”等等。美國的戴維·彭羅斯(David· Penrose)于 2008 年秋首創(chuàng)一分鐘課程。國內(nèi)對于“微課”這一說法最早是由佛山市教育局的胡鐵生老師在《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中提出的,他指出:“微課”是由多種資源有機構成的、以微視頻為主要載體和呈現(xiàn)方式的、基于網(wǎng)絡運行的、不受時空限制的、支持多種學習方式的微型網(wǎng)絡課程資源。“微課”一方面將長期形成的教學活動“碎片化”,適應信息化環(huán)境下的學習需求;另一方面將課程的精華以“微課”的形式展現(xiàn),試圖以最簡單易懂的方式教會學習者。
(二)微課的特點
微課不同于傳統(tǒng)的教學視頻,其優(yōu)點諸多,特征鮮明?!拔⒄n”主題明確,針對性強;短小精悍,易傳播;半結構化,可擴充開放;用四個字概括就是:短小精悍?!岸獭北憩F(xiàn)在教學的形式上:一般視頻時長控制在10到20分鐘內(nèi),時間較短;“小”表現(xiàn)在教學的題材上:微課選題的角度小,一般是某個知識點或某重點難點;“精”體現(xiàn)在教學的內(nèi)容上:一般是有教學價值的知識點或重點精華;“悍”體現(xiàn)在教學的應用上:微課的交互性強,可用于學校教學、遠程學習、移動學習等,應用面廣。鑒于以上優(yōu)勢與特點,微課不僅照顧到學習者的“注意力模式”,而且順應時代的“微”要求,為移動學習、混合學習等提供了更大的便利,更加貼合廣大學習者的實際需求,所以對微課的研究及相關資源的開發(fā)具有極大的價值,也是勢在必行的。
(三) 微課教學的意義
微課程的引入是對傳統(tǒng)教學方法的一種改革,它更好地利用信息技術以及多方資源,促進學生的知識面逐步走向“精”與“?!?,同樣也為老師的教育教學開啟了新的視野。對學生而言,“微課”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對部分知識點的個性化學習,通過比較短的時間,達到一定的學習效果,可以說是傳統(tǒng)課堂學習的一種重要補充和資源的拓展。尤其對成人高校的學生而言,除了面授外,就是網(wǎng)絡課堂,筆者對學生進行過調(diào)查,了解到學生即使在家,也不會連續(xù)幾十分鐘幾小時坐在電腦前收看視頻或做網(wǎng)絡作業(yè),他們的注意力始終有限,只有10-20分鐘。以往的網(wǎng)絡課堂通常時間較長,學生通常是打開視頻開始掛機,或者只跟教師打聲招呼,沒有真正達到學習的目的。微課正好是一種新的嘗試,通過微課視頻的播放,濃縮學習的精華,能夠讓學生比較清晰地明白某一知識點。對教師而言,“微課”也改變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同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要求微課的內(nèi)容,要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下面本文以大學語文中的詩歌《飲酒》的微課設計為例,探索微課的應用。
本課程具體設計框架如下表所示:
表 微課詩歌《飲酒》的設計框架
4、朗誦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配上視頻朗誦,從鮮活的畫面中,更直觀地感受詩人的田園生活,體會其中趣味,感悟人生真諦。40秒 5、品讀詩文問題思考一:居住在喧囂的塵世,為何生活卻是如此的平靜、心靈也是如此的安寧呢?簡要解讀前四句,得出人生哲理: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凈化的,環(huán)境可以影響人,但人也可作用于環(huán)境,如果心靈的“焦距”調(diào)節(jié)好,即便身居鬧市也如同隱居山林。引出第一個關鍵詞“心遠”,即心志高遠、淡泊名利、寧靜處世。問題思考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重點分析“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一經(jīng)典名句和意境中包含的豐富哲理。引出第二個關鍵詞“悠然”,即采菊的悠然,見南山的悠然,超脫世俗的悠然。問題思考三:“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痹娙藦倪@大自然中悟出了什么真意呢?簡要分析句意,理解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往往是無法用語言表達的,但可以用心靈去感受它。引出第三個關鍵詞“真意”,即物我兩忘、返璞歸真、隱居田園所體會到的難以言傳的樂趣。 此部分從問題出發(fā),由三個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品讀;從三個問題引出三個關鍵詞:心遠、悠然、真意。引導學生想象古詩的意境,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品味詩詞字里行間所蘊含的豐富哲理。4分50秒6、聯(lián)系現(xiàn)實“心遠地自偏”這句話對我們今天也不無啟發(fā),如今我們都生活在一個非?,F(xiàn)代化的、喧鬧又復雜的社會當中,也不可能去隱居山林。那么身處繁華的鬧市當中,我們的心要怎樣才能變得平靜?相信只要我們每個人的心遠離一些名利、一些物質(zhì)的追求、遠離一些世俗的官場,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緒,我們便能讓自己變得心態(tài)平和,這對于提升我們自己的個人修養(yǎng),提升社會和諧度都是極有好處的。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實際,聯(lián)想飲酒詩的現(xiàn)代意義。從“心遠地自偏”出發(fā),為現(xiàn)代人急功近利、浮躁急躁的生活現(xiàn)狀,尋找一劑心靈雞湯,從而養(yǎng)成陽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提升個人修養(yǎng)。50秒 7、學習檢驗(1)詩中表達作者對理想的追求,歌詠人生的渴望的詩句是。(2)飲酒(其五)中抒寫詩人淡泊心境的詩句是。(3)陶淵明“結廬的人境”,并不是十分偏僻的地方,怎么會聽不到車馬的喧鬧呢? 三個填空題,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此詩的知識點和深刻意蘊。45秒 8、總結與思考這首詩是作者自敘安貧樂道,悠然自得的心境。主要表現(xiàn)田園生活的情趣,于勞動之余,飲酒致醉之后,采菊東籬,此時情味,何其深永!“通章意在‘心遠’二字,‘真意’在此,‘忘言’亦在此?!苯裉?我們品讀完他的飲酒詩,你們是否也能從鬧市中找到一個屬于自己的田園夢呢?課后思考:本詩題為《飲酒》,為何詩中,始終不提酒字呢? 總結詩歌,提煉詩中關鍵詞,把握重點,同時引發(fā)學生課后的進一步思考;要努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課后他們可以自己去網(wǎng)上或者書中查找相關資料,思考課后的問題。學習不應該僅限在10分鐘里,還要延續(xù)到平時。36秒
9、課后預習下節(jié)課,我們將學習詩仙李白的《行路難》,請大家做好相關的預習。 與下一篇詩詞做好銜接貫通,請學生做好相關預習,為下堂課做準備。15秒
微課總時長為10分鐘。制作微課時需要先設計教案,再搜集圖片、視頻、朗誦等相關素材,制作PPT,最后配上教師講解,用會聲會影等軟件制作成視頻,以MP4的格式上傳至網(wǎng)上課堂,供學生自主學習。
在微課詩歌《飲酒》中重視了以下各個要素:
(一)明確目標定位
首先,要給詩歌《飲酒》的微課設計作一目標定位。本課程旨在讓學習者讀懂某段小詩,提高興趣點和知識面,提升人文修養(yǎng),因此微課教學的目標在于挖掘經(jīng)典作品的文化內(nèi)涵,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和思辨能力,從而提升人文素養(yǎng),從傳統(tǒng)文化活力中獲取更多的精神力量。根據(jù)這一目標定位,把課程講解的重點放在文學作品的文化意義闡釋上,以詩詞而言,就是詩詞意境的理解上,通過情感感悟,引導學生學會開朗健康生活,純凈心靈。大學語文不同于中學語文學習,對字詞解釋和翻譯,在成人高校的大學語文微課中相對比較弱化。
(二)做好整體構思
古詩詞“文約而意豐”,可謂一字千金。因此,詩歌的講授,更要注重方式方法,微課設計的宗旨,就是既要讓學生便于理解,同時又可拓展想象的空間,提高學生閱讀的興趣。在內(nèi)容選擇上,擇取陶淵明最著名的一首飲酒詩,在教學方法上采取了“導讀、誦讀、品讀、解讀”和“問題+思考”式的閱讀之法,注重激發(fā)學生興趣,積極參與課程,引導學生探索人生哲理,并形成持久的動力。
導讀中,設置了課程回顧,注重課程的前后聯(lián)系,采用“學古詩,知背景”之法,沿著文學史發(fā)展脈絡,在上節(jié)課的基礎上,引出本節(jié)課的主題和時代背景,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學生回憶上節(jié)課的內(nèi)容。同時提出問題,讓學生參與思考,注重學習互動,從學生熟悉的詩仙李白、蘇軾引出一些飲酒詩人,拓展學生的知識面。然后再引發(fā)學生思考,第一個大量創(chuàng)作飲酒詩的詩人是誰,引出本課程介紹的詩人陶淵明,在介紹詩人的同時,也適當拓展一些飲酒詩的內(nèi)容,以豐富學生的知識,更深入地了解中國詩酒文化。
誦讀環(huán)節(jié),配上視頻朗誦,從鮮活的畫面中,使學生更直觀地感受詩人的田園生活,體會其中趣味,感悟人生真諦。誦讀環(huán)節(jié)很重要,現(xiàn)在課堂誦讀課文少了,學生往往會覺得枯燥,在微課中應該分享一些好的名家朗誦。
品讀環(huán)節(jié),主要采取“問題+思考”教學模式,由三個問題引發(fā)學生思考,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品讀。然后從三個問題引出三個關鍵詞:心遠、悠然、真意。引導學生想象古詩的意境,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從而品味詩詞字里行間所蘊含的豐富哲理。
最后是解讀,引導學生聯(lián)系現(xiàn)實生活,聯(lián)想飲酒詩的現(xiàn)代意義。從“心遠地自偏”出發(fā),為現(xiàn)代人急功近利、浮躁急躁的生活現(xiàn)狀,尋找一劑心靈雞湯,從而養(yǎng)成陽光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提升個人修養(yǎng)。作品一定要和現(xiàn)實結合起來,不然學生會覺得跟他沒關系,要引導學生進入到作品的語境中。然后微課設置了學習檢驗,強化鞏固知識,最后給學生總結、思考。
(三)體現(xiàn)微課特色
微課雖然時間很短,篇幅有限,但是力圖體現(xiàn)以下特性,努力適應成人學生學習需求。
1.教育課程的開放性
一是開放教學模式,即突破課堂教學的局限,注重調(diào)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強調(diào)學生在問題思考與探究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微課制作要調(diào)用學生課前的知識儲備和激勵學生課后的自覺思考;二是開放教學內(nèi)容,從簡單的課文拓展一些文化知識和背景,讓學生對中國詩詞文化有個全局的認識,同時注重聯(lián)系現(xiàn)實,讓學生們更能深刻體會好的作品流傳至今,依然有其不可估量的現(xiàn)實意義;三是開放課程資源,本課程已掛在學院的教學網(wǎng)絡上,凡是修這門課的學生,上網(wǎng)即可收看,而不局限在固定的課堂,真正讓學生“時時能學,處處可學”。
2.教育理念的先進性
微課的設計注重以學生為本,強調(diào)“教服務于學、重視問題導向、強化自學能力、激發(fā)內(nèi)驅力”。由于授課對象主要是成人,而非中小學生,所以要適當弱化字詞的講解,而更偏向人文角度的鑒賞和思想內(nèi)容的凝練。更多關注社會現(xiàn)狀,幫助成人更好地緩解社會競爭的壓力,養(yǎng)成積極健康的心態(tài)。
3.學習時間的破碎性
學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隨時隨地都可通過網(wǎng)絡觀看學習,學習時間較為自由。詩歌單元是一個系列的講解,《飲酒》(其五)這一微課屬于整個課程中的一塊碎片,通過劃分碎片,碎片組合,形成詩歌發(fā)展的整個脈絡體系,讓學生更清晰的了解中國古典文化。
4.學習內(nèi)容的致密性
由于微課時間較短,內(nèi)容安排非常緊湊致密。設計過程包括了表格中的九個板塊,信息量非常大。本課程的講解主要是抓住幾個重點和關鍵詞,引領學生去品讀和思考,同時也強調(diào)學生在課外的自主學習,要充分預習、展開思考,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這樣可使學習不僅局限在短短的十分鐘內(nèi),更能獲得十分鐘外更大的信息量,同時更好地理解教師的講授。
5.學習形式的互動性
本微課引導學生層層探究,突出問題導向,從問題出發(fā),不斷生發(fā)聯(lián)想和思考,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學生時時思考,參與互動。在“詩人與酒”的講解中,注重引導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從熟悉的飲酒詩人引出陶淵明。在“品讀詩文”中,又提出三個問題,讓學生層層深入,自己去挖掘和探索,找到三個關鍵詞,領悟人生真諦。在“學習檢驗”中,又有三個填空題,讓學生邊思考,邊總結,積極參與課程。最后還有課后思考,需要學生將閱讀延伸到課后,充分體現(xiàn)微課內(nèi)和微課外的學習互動。
6.教學程序的環(huán)節(jié)性
在教學過程中注重知識的連貫性,以課程回顧聯(lián)系前后知識點,同時注重學習的過程性,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明確的目標和設計理念,在課程最后有課后預習,把前后課文很好的串聯(lián)起來,使微課形成一個整體。這也更好更清晰的讓學生了解中國詩歌的發(fā)展脈絡,提高人文素養(yǎng)。
7.教育元素的多樣性
在微課的多媒體制作上,加入了豐富的圖片以及詩歌朗誦、動畫,配合詩文品讀。通過詩詞與畫面的融合,讓學生既有視覺的美感,又有想象的空間,有助于增加語文課的興趣,突破教學難點。通過視頻誦讀、問題導向、教師點撥、師生互動、鞏固拓展等有機結合的方式來進行授課,學生易于理解和掌握。
8.教學效果的即時性
在學習檢驗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可以現(xiàn)場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幫助學生盡快了解自己對本課程的掌握程度。
(一)微課資源建設要形成體系
在制作微課資源時,容易忽略課程的整體性,碎片化、片段化的微課需要有系統(tǒng)性的歸類和劃分,形成體系,否則會變得松散。因此,微課制作也需要以系列化、專題化、課程化為導向。一門課程的微課需要整體思考設計,系列微課需要以一定的結構進行組合并形成有意義的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不僅包含了課與課的關聯(lián),還應包括微課與現(xiàn)實課堂、微課與網(wǎng)絡課堂的聯(lián)系。首先,微課應當扎根于現(xiàn)實課堂,注重與現(xiàn)實課堂的整合。它在課堂中可以承擔不同的角色:課程導入、核心概念講述、重點難點分析、課后練習、課外補充等,在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課堂現(xiàn)實要求,靈活應用,在與現(xiàn)實課堂整合的層面,需要注重教學設計,包括進行學情分析、教學任務分析、教學內(nèi)容分析等,在此基礎上根據(jù)不同班級的具體情況開發(fā)適合的微課。
(二)微課應形式與內(nèi)容統(tǒng)一
微課的設計還應注重形式與內(nèi)容的結合。成人教育中,學習者對于枯燥的知識點,往往不能提起興趣,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因此,需要滿足其視覺快感、激發(fā)興趣點,否則精心設計的教學過程可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在制作微課時必須牢記服務對象的特殊性,注意這些學習者與低年齡段學生學習方式的不同和區(qū)別。當然也不能過分追求視覺效果和趣味性,學習者的注意力應該著重在內(nèi)容而非形式上,如果一味偏重形式,不僅偏離了學習目標,而且容易養(yǎng)成學生不良的學習習慣。因此,必須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以求內(nèi)容與形式相結合,從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及知識儲備出發(fā),引導成人學生參與課程、積極思考,激發(fā)其探索新知的主動性。
(三)完善微課評價反饋機制
在成人高校的教學實踐中,可以將學生的微課學習納入最終的考核評價,充分發(fā)揮微課的作用,提高使用率。微課教學時間短,學生學習時間可以保證,課程安排以知識點為單位,便于督促學生學習及考核,基本上每一節(jié)微課都有提問和思考,這些都可作為檢驗和評價學生學習情況的依據(jù)。有微課介入的考評,重點以平時分為主,對學生的學習有實時的監(jiān)督和引導作用。另外,微課考評范圍廣,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考核比較全面。微課這一教學資源的使用,需要師生共同參與教學的評價與反饋。教學反饋包括學生的學習分析與教師的教學反思。微課程學習平臺能夠記錄學生的學習足跡,供學生了解自身學習情況,制定個性化的學習計劃;也可以供教師進行學習分析,以便在正式課堂上能夠針對性地查漏補缺。因此,評價與反饋也可以對微課程的前端分析與設計提供改進意見。
綜上所述,在成人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學改革中,微課可以作為一種有效的校本研修資源,為網(wǎng)絡時代教師專業(yè)發(fā)展開拓新途徑。同時,微課程又可為新型教學模式,如為翻轉課堂、慕課、個體差異學習等提供資源支持,為學生提供易用、易得、適用、實用的學習資源。 我們要提升理念、拓展視野、創(chuàng)新方法、精心制作,積極開展微課設計與應用,為移動學習、泛在學習、碎片學習提供更豐富的資源保障,為成人高等學校制約教育教學質(zhì)量提高的瓶頸的突破作出更大的貢獻。
[1]胡鐵生.中小學微課建設與應用難點問題透析[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3,(04).
[2]黃婢.“微時代”下的“微課”淺析[J].科技風,2013,(10).
[3]呂琴.微課教學資源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4]徐哲.促進微課在高校教學中應用的策略研究[J].軟件導刊教育技術,2015,(01).
[5]李婉嘉,徐晶.微課開發(fā)與應用研究[J].軟件導刊,2013,(11).
[6]劉小晶.教學視頻微型化改造與應用的新探索[J].中國電化教育,2013,(03).Analysis on Application of Micro-course at College Chinese Course of Adult College——Take the poemDrinkAlcoholas an example
LU Yang
(ShanghaiChangningSpare-timeUniversity,Shanghai,200336)
the paper elaborates on the definition,features of micro-courses and the significance to introduce micro-courses in adult college education.Take design and making of the poemDrinkAlcoholin college Chinese course of adult college as an example.9 processes are involved-course review,the poet and alcohol,the poet and poems of alcohol drinking,recital,read the poem,connecting with the reality,study and check,summarize and pondering,prepare lessons before class.Principles for designing are also discussed.It is stated that a clear goal must be set up so as to make overall planning.Micro-courses are characterized by the openness of courses,progressiveness of educational thoughts,pieces of time for learning,interrelations of the contents,interaction between different learning methods,steps for teaching; variety of the educational elements,and instantaneity of teaching effects.
Micro-course; adult college; college Chinese; drink alcohol
2016-07-05
盧旸(1984-),女,浙江鄞縣人,上海市長寧區(qū)業(yè)余大學講師,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G724
A
1673-582X(2016)10-0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