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晨曦
摘 要:《聊齋志異》中有許多洞天福地的描寫,有仙島仙洞,也有水府天宮,本文就以其中的數(shù)篇為例,先總結(jié)了幾點《聊齋志異》中洞天福地和傳統(tǒng)道教理論的一些差異,然后從洞天福地的超凡性和現(xiàn)實性兩方面來談其形象及特點。其中超凡性部分又分為奇異之象和神秘氛圍兩點,現(xiàn)實性部分分為世俗特點和作者寄托兩點。正是超凡脫俗和現(xiàn)實世俗兩種的特點的結(jié)合,使得《聊齋志異》中的洞天福地雖奇幻陸離,卻又感人真切。
關鍵詞:洞天福地;超凡性;奇異;神秘;現(xiàn)實性;世俗;寄托
道教以“道法自然”為行為準則,標榜崇尚自然,主張清靜無為,以修道成仙、羽化升天為理想,道教宣揚修道成仙的同時,也追求超凡脫俗的“人間仙境”。雖然是一個道家修仙的術語,但“洞天福地”并不是一個虛無的概念,《道跡經(jīng)》云“五岳及名山皆洞室。”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道經(jīng)稱其乃是神仙真人居住之所,因其多實指名山勝地。從早期的《道跡經(jīng)》再到后來的《天地宮府圖》、《潤天福地岳續(xù)名山記》,關于的道教仙境的理論越來越豐富。杜光庭的《洞天福地岳濱名山記》系統(tǒng)地講述了道教傳統(tǒng)中的修仙之所,至此,道教的“洞天福地”系統(tǒng)已初步成形。此后,北宋李思聰在其所撰《洞淵集》中開列出四海三山水府、十五水帝廟、河伯廟、五湖水神廟及十一溪神廟,這又將水域之境歸入了洞天福地系統(tǒng)之中,囊括了山川河海,仙島神洲多種神秘之境。本文僅以《聊齋志異》這部小說為基礎,旨在探求蒲松齡筆下洞天福地的形象及特點。
《聊齋志異》的洞天福地和傳統(tǒng)道教所講的略有差異。一是道教所講的洞天福地,雖然具體所指一直有所變化,但大多為名山大洲,即使有些世人未曾聽過,也是有名有姓,形態(tài)具化的。而《聊齋志異》中的洞天福地除了《安期島》中的仙島有具體名字外,其他大多數(shù)沒有名字。如《翩翩》中的仙洞,《仙人島》中的仙境,《丐仙》中的天宮等等。二是《聊齋志異》中的洞天福地不僅限于仙洞仙島,神山仙境,還有許多尋常之所,如《成仙》中的道觀雖為常見之所,但內(nèi)卻“山花滿路,不類初冬”,別有洞天。筆者在這里,并沒有按照傳統(tǒng)的道教理論來定義《聊齋志異》中的洞天福地,而是將小說中主人公所遇的奇異祥福之境盡數(shù)列出論述,不但包含修仙圣境,還有許多仙妖鬼怪之所。
一、洞天福地的超凡性
《聊齋志異》這部作品之所以吸引讀者,與其奇幻的特點不無關系。洞天福地亦都是超現(xiàn)實之所,其超凡性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是“奇異”,二是“神秘”。
首先洞天福地的奇異性在《聊齋志異》中有多姿多彩的展現(xiàn)。其中不僅有奇異之景,奇異之物,奇異之人還有主人公奇異的經(jīng)歷。《羅剎海市》篇中馬驥所歷可為奇特,先是如《格列佛游記》般的海外奇遇,接著馬驥巧合之下來到龍宮海市,被招為駙馬,目遇各種奇特之物。蒲松齡通過馬驥眼睛對此作了一番詳盡的描述,龍宮的外觀是“俄睹宮殿,娥帽為梁,魷鱗作瓦,四壁晶明,鑒影炫目?!睂懳恼掠玫氖恰八帲堬堉?,紙光似雪,墨氣如蘭,馬驥和公主結(jié)婚,進入洞房,“珊瑚之床,飾以八寶,帳外流蘇,綴明珠如斗大”。
此外,通過對神秘環(huán)境的渲染來展現(xiàn)超凡性是《聊齋志異》刻畫洞天福地的另一種方法。《翩翩》中的遠離人間深山洞府:“入則門橫溪水,石梁駕之。又數(shù)武,有石室二,光明徹照,無須燈燭?!薄读凝S》中這類仙境或幻境常常是神秘地出現(xiàn),又神秘地消失,主人公也多是在夢境或迷幻的情況下偶然進入。這樣時隱時現(xiàn)的,無跡可尋的存在更是給本已奇異的洞天福地罩上了神秘的面紗。
二、洞天福地的現(xiàn)實性
《聊齋志異》中的洞天福地雖有著脫俗的超凡性,但也不是空中樓閣。蒲松齡談鬼說狐,卻最貼近社會人士,其筆下的仙境也好,靈宅也罷都有著深深的現(xiàn)實的烙印。這集中體現(xiàn)在兩點,一是洞天福地的世俗性,二是作者個人在其中的寄托。
《聊齋》中的洞天福地無寒暑榮枯的變化,無時間流逝之感,無賦稅科考之重壓,又無疾病、死亡的威脅,完全是世人的理想生活樂園?!段骱鳌分械年惿踔练稚碛行g地逍遙在人間與仙境兩個世界之中,“一身兩享其奉”,長生不死。在洞天福地之內(nèi),人世間享樂、富貴、長生、艷遇,種種欲望均得到了滿足,這都是蒲松齡筆下洞天福地世俗性的體現(xiàn)。此外,生活在洞天福地里的仙人、精靈也都和世俗人一般懷情傷春,如《翩翩》中的羅子浮行為并不怎么端正,但翩翩卻一往而情深?!斗鄣分嘘栐坏┖头鄣膼矍楦侵苯悠鹗加谀信閻邸!读凝S》之中的洞天福地也因此和靜欲寡為的道教傳統(tǒng)有了很大的不同,展現(xiàn)了其世俗的一面。
除了對洞天福地中世俗因素的敘寫,蒲松齡還將自己的個人寄托寓于故事之中?!读_剎海市》中,大羅剎國不重文章,以貌取人,而且妍媸顛倒,必須花面逢迎;海市國里推重文士,能文的游人便獲榮華富貴。這都不過是在懷才不遇、處世艱難的境遇中的作者心造的幻影?!扒罢呤乾F(xiàn)實的諷刺漫畫,后作者個人寄托的大量入文,使得洞天福地的描寫有了更為明確的具體所指、所諷,自然增強了現(xiàn)實性。
《聊齋志異》所繪洞天福地中的異化景象、神秘人物、奇珍異寶常常表現(xiàn)出令人匪夷所思的幻變,展示了現(xiàn)實生活中不存在的圖景,表現(xiàn)了異想天開的奇幻美,從而使得小說充滿了一種張力美。在描寫奇異超凡的洞天福地的同時,蒲松齡用這種形象動人的形式表現(xiàn)了庸常生活的眾多主題,玄幻無跡,卻讓我們倍感真切,感人至深。妖魄狐影,奇幻陸離,然庸常人情,為之一系。超凡性和現(xiàn)實性的結(jié)合,恰造就了《聊齋志異》的洞天福地。
參考文獻:
[1](唐)杜光庭著,王純五譯注.洞天福地岳瀆名山記全譯[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1999.
[2](清)蒲松齡著.聊齋志異.鑄雪齋抄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3]魯迅著.中國小說史略[M].北京:東方出版社,1996.
[4]袁行霈主編.中國文學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散文百家·下旬刊2016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