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宸桐
前奏
十五歲那年,正是我最渾渾噩噩、最浮躁的一年。
那年的初夏,沒有什么想做的事,在百無聊賴中開始跟風——我看著別人喜歡看的動漫,畫著別人喜歡的帥哥美女,為不屬于我的偶像尖叫吶喊……
只因為沒有自己喜歡的東西。
暑假剛開始的那段日子,我隨便在網(wǎng)上找了些熱門的歌曲下載到播放器,每天躺在床上閉著眼,隨隨便便地聽著。就在這些曲子里,我遇到了Daydream軟綿綿的輕音樂。在那些日子里,我可以沉浸在白日夢里,消磨掉整個慵懶的下午。
忽然有一天,那幾百首曲子里,有幾個音符敲醒了我。就像一次突如其來的造訪,在無數(shù)散漫的純鋼琴無伴奏曲目里突然出現(xiàn)的鼓點與快節(jié)奏,使我精神為之一振。那么急促的音符,似乎帶著些許驕傲,讓人覺得那是首只為我一個人演奏的曲子。干凈利落的收尾,將所有音符帶走,我這才想起來去看看它的名字。只可惜,我設(shè)定了隨機播放,它早已淹沒在那幾百首曲子里了。
我有些自責,趕緊起身去電腦里尋找。
但曲目實在太多了,在尋尋覓覓、忙忙碌碌中,很快開了學。繁重的學業(yè)壓力、青春的叛逆、生活中無數(shù)瑣碎的事情,使得我的尋找一次次地推遲。
有一天我終于有空了,想起暑假的那次邂逅,于是點開播放器,一首接著一首地聽。當聽到那三個利落的和弦時,我高興得幾乎笑出聲來。
廣板
那是《克羅地亞狂想曲》,一首似乎有著很多故事的曲子。就像前世與它有無數(shù)羈絆,今生再次相遇的那種感覺,像是一種緣分,也像是命里注定。
并不安分的節(jié)奏,卻好像有著很深沉的底子和韻味。這是一首跟著心走的曲子。心之所向,音隨之而走。我想與音樂一起戰(zhàn)栗,想大聲尖叫,想一直奔跑下去。
我一遍一遍地聽,似乎突然就靜下心來。慢慢地打字,找到演奏它的音樂家:馬克西姆。
跨界音樂?那是什么?……克羅地亞?好遙遠。從那以后,我似乎一腳踏入了一個從沒有進去過的世界。
在查過音樂背景以后,我驚訝地發(fā)現(xiàn),原來這首曲子是描寫克羅地亞戰(zhàn)爭的。我得知這位鋼琴家在那段時間里,躲在幽暗的地下室里,獨自彈著憂傷的曲子。
忽然理解了他彈《克羅地亞狂想曲》的時候,臉上的那種嚴肅、悲憤、心疼與希望。
他的鋼琴曲風格迥異,但是都有著相同的內(nèi)在——歌一樣的感覺。
每一首曲子都可以被唱出來、哼出來、畫出來,抑或僅僅是深深刻在腦海中。
這就是我想要的、喜歡的東西。
他的一曲狂想曲就這樣讓我邂逅了另一個自我——一個可以完全和別人不同的人。
我開始有了自己的想法。
我開始慢慢了解自己喜歡什么,也有了討厭的東西。我不再去追求“被別人認同”。
當我說起我的偶像馬克西姆,別人表示完全沒聽說過時,我一笑置之。我與他人不同,那又怎樣?我不需要為了與有相同愛好的人交往而努力去喜歡別人喜歡的東西。
“你們瞧瞧他現(xiàn)在,”有一次一個朋友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不食人間煙火似的,只聽高雅的鋼琴曲?!?/p>
另一個隨即笑道:“也不玩游戲了?!?/p>
我無法反駁,因為現(xiàn)在的我確實是這樣,他們說得沒錯。我變了很多,突然和他們有一點點的距離感。因為我曾經(jīng)就是和他們一樣的人:看網(wǎng)絡(luò)小說、玩網(wǎng)游、半夜出去吃夜宵、瘋搶名牌衣服、看熱門電影的首映……現(xiàn)在看來,那些事情是那么蒼白。
快板
加入那個鋼琴家的樂迷貼吧和QQ群以后,我認識了很多厲害的人。有的自己編曲,有的給這位鋼琴家制作網(wǎng)頁、電子報刊……在大家熱烈地議論曲子的內(nèi)涵時,討論古典音樂和現(xiàn)代音樂的異同時,爭論哪個調(diào)弦軟件更好時,我什么都不懂。但是我深深地被他們的那種快樂打動了,突然特別想融入大家。
默默自學,我了解了不少關(guān)于音樂的知識。那時的我就像一個莊稼漢進城一樣,只覺滿眼花花綠綠的。我卻沒有畏懼。
我開始有了自己的追求。
在喜歡上那個鋼琴家以后的第四個月,我買了一架鋼琴,開始學習音樂。
別人都說:“人家學鋼琴都是從四五歲開始練習的,你都十四五歲了,怎么可能學好;學鋼琴是需要抓娃娃功的?!?/p>
我不知道如何反駁。的確,我沒有學音樂的天資,不可能一下子達到其他學習了十幾年的同齡人的水平。
但是我也會有些慶幸,別人從小開始學,天天被家長摁在琴前,估計沒少流眼淚。他們在最淘氣、最活潑的年紀被套上了枷鎖,失去了本該豐富多彩的童年。大概,那么小的孩子都不喜歡這類枯燥的樂器吧。
可我是真的喜歡它的音色,喜歡彈它的感覺,喜歡聽它潺潺流淌出的曲子。
家長逼他們的孩子學習鋼琴,是為了培養(yǎng)他們高雅的情趣。而我的目標僅僅是有一天,我能夠彈出自己喜歡的曲子。就算只有我一個人聽,也足夠了。
然而,其間并非沒有血淚,并非沒有想砸琴的沖動,并非沒有懷疑過自己當時為什么要做這樣倉促的決定……但我想,既然是自己決定要做的事,那就一定要堅持做好它。
經(jīng)過一年半的苦練,我竟然達到了能被老師連連贊賞的水平。這實在是出乎我的意料。
緊接著,我就被拽到了鋼琴十級的考場。沒有預(yù)期,沒有準備,我不得不匆匆忙忙練起那些冗長而又復(fù)雜的曲目。
當我一遍一遍地彈著相同的樂曲,當我煩躁地翻著譜子,當我呆坐在鋼琴前聽著節(jié)拍器“噠噠噠”地擺動……我咬咬牙,告訴自己:當你感到艱難時,你即將爬到山頂。
每當這樣的時候,我只要想想馬克西姆像我這么大時練琴的環(huán)境,內(nèi)心就會平靜下來。
小快板
我有了自己的目標,那就是:在這個暑假考過鋼琴十級!
我彈琴是為自己而彈,所以我完全沒有壓力;我深深為那些因為考不過去而被家長責罵的孩子感到悲傷,把時間和精力浪費在一項自己完全不喜歡的東西上,真的很悲哀。
對我來說,這個目標達不到也沒有關(guān)系,考過去只能證明我有了十級的水平;而通過練琴,我戰(zhàn)勝了自我,這對我來說比考過十級還要重要。
我很驚訝地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了與之前完全不同的想法。之前的我可能會死去活來地練習,以便以后能有拿著十級證書來炫耀的資本?,F(xiàn)在的我如果考過去,也只會輕輕地一笑,將證書放在家里珍藏。
尾聲
都是那一首《克羅地亞狂想曲》,在那一年的夏天,徹底改變了我今后的人生軌跡。
那年,我邂逅了一個與眾不同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