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急性進行性呼吸困難和低氧血癥為特征的呼吸衰竭,常見于休克、嚴重創(chuàng)傷和感染之后,是一種難治性臨床征象。
1、進行性呼吸困難,發(fā)紺并煩躁焦慮出汗;
2、進行性低氧血癥;
3、雙肺少量濕羅音;
4、X線大量片狀浸潤影。
1、取平臥或斜坡臥位(依病情及病人意愿),保持安靜,解除焦慮,恐懼。
2、糾正低氧血癥,采取以下措施:
(1)立即給氧并清除呼吸道分泌自我批評,保持呼吸道的濕化加溫。氧流量6-8 L/min;(2)必需時應立即行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機械通氣;
(3)立即給于呼吸末正壓通氣,給高濃度氧,使PaO2>60 mmHg,血氧飽和度達90%以上;
(4)選用定量呼吸器,潮氣量10-15 ml/kg,通氣量20 L/min。
3、立即開辟靜脈通道并保持足夠的有效循環(huán)血量,及時抽送血生化和血氣分析。
4、消除肺水腫及防止肺泡群不張,改善微循環(huán)。
(1)酚妥拉明5-1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00 ml靜滴,2 d;
(2)有DIC時可加用肝素。
5、積極病因治療。
6、腎上腺皮質激素應用應盡早,大劑量、短療程使用。氫化可的松1000-2000 mg/d,或地塞米松20-30 mg靜注,3 d,也可用甲潑尼龍治療。連用2 d,1周內開始減量,如無效應盡早停用。
7、如需補液,補液應遵循兩大原則:
(1)務必保持液體的負平衡(-500-1000 ml),可酌情使用白蛋白加利尿劑。
(2)合理輸入晶體和膠體溶液,早期宜輸晶體為主,防止加重肺水腫。
8、警惕有無臟器功能衰竭及呼吸心跳聚停,做好必要的搶救準備。
1、嚴密觀察病情,尤其注意檢測呼吸窘迫、發(fā)鉗、低氧血癥及酸減失衡狀況,并及時予以對癥搶救。
2、注意人工氣道通暢及濕化,及時清除分泌物,保證供氧效果。
3、依病情及時調整呼吸機工作參數(shù),保證治療效果。
4、做好病人及家屬的解釋安慰,取得配合并注意給病人保暖。
5、積極備好搶救用品以利及時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