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爾根曼
2014年10月至12月,我參加了深圳市教育局組織的第27批赴美國紐約的海外培訓學習,發(fā)現(xiàn)在中小學教育目標的達成中,一些具體入微的教育行動在其中起到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我姑且稱之為“微行動”。
一、紐約市中小學教育的“微行動”
1. 悅讀與寫作從娃娃抓起
紐約市中小學的圖書館是每所學校的臉面,圖書館是學校的會客室、大客廳,是孩子們的樂園。學校甚至在體育場館一角,也有與體育健康相關(guān)的書籍架的擺放。無處不在的閱讀角落,讓書籍陪伴孩子左右,讓孩子愛上閱讀,讓閱讀成為一生受益的好習慣。從小重視閱讀能力,長期培養(yǎng)閱讀能力。在學校學生可以得到一對一的閱讀能力評估和指導,教師對學生進行分層閱讀的指導,做到了“私人定制”。教師鼓勵學生在假期大量閱讀經(jīng)典,布置如論文或讀書報告等假期作業(yè)。
從小學開始,閱讀不同的材料和書籍,根據(jù)閱讀寫作各種小論文。到高中后在大量閱讀的基礎(chǔ)上,開始做研究性論文,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這樣的閱讀培養(yǎng),不單純看閱讀速度和數(shù)量,而是著重構(gòu)建閱讀和思考、寫作之間的關(guān)系。
2. 博物館等社會資源的共享共育
美國文化受歐洲移民的傳統(tǒng)影響甚深,美國人崇尚藝術(shù),將學習藝術(shù)的過程視為凈化靈魂的過程。每所學校都將本校所擁有的美術(shù)、音樂課程看作是自己的門面。而且在紐約、華盛頓、費城都看到很多學校、老師組織學生在博物館或各種藝術(shù)場館,或參觀或授課。
豐富的社會資源滋養(yǎng)著孩子蓬勃的求知欲?!皻v史是活的,而且從未停止永無止境地探索著聯(lián)結(jié)過去、現(xiàn)在以及未來之間的聯(lián)系?!奔~約市區(qū)博物館資源豐富,有大都會藝術(shù)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愛麗絲島移民博物館、紐約歷史學會博物館、古根海姆博物館等。為了鼓勵孩子愛上博物館,紐約很多學校的課程都帶著學生走進博物館。我在參觀博物館時就多次看到有老師在博物館里給孩子們上不同主題的歷史課、美術(shù)課。孩子們在博物館的走訪探尋中發(fā)現(xiàn)美,感受歷史,是非常好的美育德育體驗。
3. 與高校接軌合作,讓頂尖的科學理論從娃娃手上練起
在紐約市不同年段、不同類型的學校感受到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生態(tài),老師們強調(diào)更多的是“我們?nèi)绾沃馈?,而不是“我們知道了什么”。紐約市PS69X學校、Portledge School in Long Island(紐約長島波特萊奇學校),都與哈佛等知名高校合作,給予理論研究支持,定期收集數(shù)據(jù),跟進反饋,有針對性地指導老師和學生。這些學校呈現(xiàn)的是學生通過探索、發(fā)問、試驗、收集數(shù)據(jù)、作出預(yù)測、檢驗理論、找到解決方案來進行知識的建構(gòu)。
這些有益的探索,他們是從學前班階段的娃娃開始練手、培養(yǎng)的?!案嬖V我,我會忘記,教導我,我會記住,讓我參與,我會理解?!庇洃浭聦嵑托畔⒃诋斀裆鐣?,不是最重要的技能。對信息如何取得、是否合理,通過以探究為基礎(chǔ)的合作學習,學生學會進行批判性思考,這正是中國的課堂所稀缺的。
4. 第二外語語種的多元選擇與普及
在紐約街頭,在法拉盛的大超市,很多人都操著一口流利的西班牙語。很火的迪士尼電影《冰雪奇緣》的主題曲也有西班牙語的版本。顯然西班牙語在紐約很有市場。西班牙語僅次于英語和漢語,是世界第三大語種,通行于除巴西以外的整個中南美洲和非洲,有20多個國家將近4億人講西班牙語,是流行于世界的一大語種。它是歐洲聯(lián)盟、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貿(mào)易組織等重要的官方語種之一。在全球化的今天,具備多語言能力的人被認為具有多元化的視野和思維,是國際化社會所青睞的人才,他們在未來的職場中將受到極大的歡迎。
5. 倡導運動,使之成為生活習慣
在紐約街頭隨時能看到跑步、騎單車主動鍛煉的人群,運動無處不在。熱愛運動是一種非常主流的生活方式。從小就進行這樣的熏陶,關(guān)愛自己的身體,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讓孩子終身受益。
6. 義工服務(wù)是學生自然、必須的選擇
參加UFT(紐約教師工會)開展的與家長交流的專場講座時,我看到很多身著筆挺西裝的年輕人。詢問了解后,才知道這些年輕人都是在校的高中生,參加活動做會務(wù)志愿者,可以獲得學分。義工活動鍛煉孩子的傾聽、溝通、合作、服務(wù)他人的能力。
二、紐約市中小學教育對深圳中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教育的啟示
2014年,深圳提出要著力提升中小學生品德素養(yǎng)、身心素養(yǎng)、學業(yè)素養(yǎng)、創(chuàng)新素養(yǎng)、國際素養(yǎng)、審美素養(yǎng)、信息素養(yǎng)、生活素養(yǎng)這“八大素養(yǎng)”。根據(jù)孩子的需求,立足深圳中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教育主旨,借鑒紐約中小學教育的一些先進做法,我認為簡單、具體、可操作的教育“微行動”對深圳中小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能起到實實在在的作用。
微行動1:提供書目,在家在校,鼓勵分級閱讀。
微行動2:用孩子喜歡的色彩和圖案,美化布置學校圖書館。
微行動3:組織學生去學校圖書館上閱讀課,指導學生分層閱讀,開展閱讀后的分享發(fā)言和習作展示等活動。
微行動4:開展閱讀課型的觀摩與研討。
微行動5:制作、印制為深圳中小學學生使用的深圳博物館、公園分布手冊,博物館資源可涵蓋廣州、香港等周邊資源。
微行動6:博物館手冊蓋章,見證學生足跡,鼓勵家校持續(xù)參與。
微行動7:對學生到訪過的博物館及其他場館的票根匯總,在學校進行主題展示。
微行動8:組織各種博物館、藝術(shù)館的觀后感或小發(fā)明制作比賽。
微行動9:學前教育單位更應(yīng)該注重與知名高校合作,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探究與合作能力。
微行動10:在學有余力的外語學校,開設(shè)西班牙語的課程。
微行動11:在深圳外籍教師的選拔中,可適當配備除英語以外的西班牙、法語外籍教師。
微行動12:將深圳市的綠道地圖做成學生使用版本,鼓勵學生在周末或寒暑假進行主動鍛煉,并對到過的路段進行蓋章累計,提倡家庭總動員齊參與。
微行動13:可以對學校附近的綠道資源充分挖掘和利用,開設(shè)綠道體育課。
微行動14:參與校各級各類的會場服務(wù)工作也可算作義工學時。
微行動15:形成一個學生能參與的有傳承性的義工項目接力,例如像美國的“博愛屋”項目。
微行動16:對孩子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應(yīng)該學習培養(yǎng)何種才藝,給予家長一些科學性的建議規(guī)劃,寫在父母手冊里。
微行動17:鼓勵家長帶孩子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將記錄家庭生活的親子軌跡地圖,做成深圳地圖版、中國地圖版、世界地圖版,引導家庭生活親子活動的開展。
微行動18:將深圳市少年宮、各區(qū)少年宮寒暑假興趣班信息和一些名師信息匯總成冊,發(fā)放家長,為孩子做合理的符合自身特點的假期安排。
本欄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