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洛
張鷹
從事極限戶外探險11年,以“行者花雕”而聞名,曾攀登過3座8000米以上的雪山,徒步穿越中國三大沙漠、四大無人區(qū),兩次徒步穿越世界第一大峽谷,2012年被評為“中國十大徒步人物”,2013年被評為第五屆“中國當代徐霞客”?,F(xiàn)為中國戶外探險聯(lián)盟秘書長、裝備部部長。
張鷹在戶外探險時,用數(shù)碼單反相機拍攝了大量珍貴圖片,講述了他的極地探險經(jīng)歷,以及大自然的壯闊之美,作品曾入選第23屆全國攝影藝術(shù)展。
《中國國家地理》曾經(jīng)評選出“人一生要去的50個地方”,在這本書的目錄上,國家級登山運動健將張鷹已經(jīng)畫了49個圈。
有著11年戶外探險經(jīng)歷的張鷹,登雪山,走沙漠,穿越無人區(qū),用“鷹”一般的堅強無畏,演繹了一段關(guān)于極地西藏戶外探險夢想的傳奇,成為名符其實的“中國極地探險家”。同時,他還是一位名符其實的攝影家,用精彩絕倫的畫面,將我們帶進了神奇的戶外探險世界。
橫切西興拉掉進冰雪裂隙
今年57歲的“花雕”,總能把外人看來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做得很出色?!盎ǖ瘛蹦贻p時當海軍,退伍后來到福州,加入福建省民航系統(tǒng)當駕駛員,他自學了外語、企業(yè)管理、公共關(guān)系,甚至武術(shù)。
2004年5月1日,張鷹去參加朋友的婚禮,婚禮上,新郎大聊“戶外”,讓他十分好奇?;槎Y后,主人邀請他去家里再敘。這一敘,改變了花雕的生活。他當時已46歲,卻瘋狂地迷戀上了“戶外”這個詞,執(zhí)意要從一頭“菜驢”開始走江湖。同年6月,張鷹的處女行選擇了從瀘沽湖到亞丁的徒步線路。沿途的風景、成功的喜悅,讓花雕從此堅定了在這條路上走下去的決心。
2007年4月,張鷹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核心區(qū)。當時他同一位新加坡驢友一起,在6名當?shù)叵驅(qū)Аf(xié)作人員配合下,從加拉村出發(fā),穿越原始森林,翻山越嶺,終于到達了雅魯藏布大峽谷無人區(qū)的入口——白馬狗熊。
張鷹在離江邊300米左右的平臺上駐扎下來,環(huán)繞四周的都是雪山,就像蓮花寶座一樣,集天地靈氣于一處。
西興拉雪山共有9個雪坡,坡度一般都在50多度,最陡的有60多度。若要穿越雅魯藏布大峽谷,必須橫切西興拉。他們沒有冰爪,也沒有冰鎬,只有登山杖。在海拔3000多米高的地方橫切著走,比翻山走更難。當他們橫切西興拉雪山時,遭遇了驚險的一幕。新加坡驢友突然腳下一滑,順著雪坡滑了下去,一直滑行了20多米,卡在一個冰縫里?!盎ǖ瘛斌@魂未定,一不留神,自己也跟著滑了下去,幸好半山坡上有個半米寬的冰裂縫,才阻止了下滑之勢,把他從死神那里拉了回來。想起上千米雪坡下的滔滔江水,張鷹至今仍心有余悸。
當他們來到神秘的藏布巴東瀑布邊時,向?qū)骼@想了一些法子,將繩子捆在張鷹的腰上,讓他下到藏布巴東瀑布群下邊,從谷底角度,拍攝到了珍貴的瀑布圖片。
過激流飛濺的獨木橋
橫穿加拉白壘躲過泥石流
2010年9月,張鷹同自然逸人、洛越、柳如煙等3位驢友,在8名當?shù)叵驅(qū)?、協(xié)作人員的帶領(lǐng)下,從米林縣直白村出發(fā),最終到達林芝縣的門中村,穿越了雅魯藏布大峽谷左岸加拉白壘線。
進入雅魯藏布大峽谷后,野草茂盛,荒亂蕪雜,大小石頭曼延山坡,很多地方?jīng)]有路,要走向?qū)冋f的野獸走過的路。
一天,隊員們還在早餐,營地右邊的沙石堆上方響起了雷鳴般的吼聲,地動山搖。張鷹以為是雷暴或是塌方,這時向?qū)骼@站起來,向沙石堆上方的埡口眺望,說爆發(fā)泥石流了,巨大的轟鳴聲一直持續(xù)了半個多小時。這個沙石堆是他們當天的必經(jīng)之路,也許是老天爺對他們的眷顧,若按照早先的行走安排,那時候他們正在過河,泥石流一下沖下來的話,他們沒辦法逃生。
腳下是一片亂石灘,亂石灘下是洶涌的雅魯藏布江
雨絲毫不見減弱,在齊膝深的泥漿中跋涉,艱難和危險顯而易見。一直都不用拐杖的幾個背夫,也都拿著棍子在泥漿中慢慢前行,相互攙扶著涉過冰河。這是張鷹他們進入大峽谷以來感到最為震撼的一幕。若沒有向?qū)П撤騻兊膹姾泛妥孕?,他們的穿越不可能順利完成?/p>
真正讓張鷹一行恐懼到極點的地方,莫過于這趟行程即將結(jié)束時,從扎曲村到排龍村遇到的塌方。當時,隊里唯一的女性柳如煙剛走到塌方體中間就一下被卡住了。那里距離帕隆藏布江面只有50米高,江水湍急。當?shù)卮迕裨谑^上鑿了一些非常小的凹槽,可柳如煙穿的是登山鞋,那個凹槽站不住,一旦掉進激流,會連人影也找不著。
柳如煙站在那個地方比畫了幾下,當時就想退回去,因她卡在中間,后面三人沒法過去。她一步步往回退,但那個地方山石非常松散,石渣非常滑,若不慎也會滑到江里去。這時,張鷹小心地抓住石縫,爬上山石凸起的部位,再反身過來把柳如煙給拉了上去。事后,柳如煙回憶說:“如果萬一有點閃失,有可能兩個人都下去了,因為那里沒有讓你有緩沖的地方?!?p>
雅魯藏布大峽谷深處風光
登珠峰遇“維納斯之臂”
早在11年前,46歲的張鷹想加入“福建阿卓登山俱樂部”。面對這位大齡“菜驢”,俱樂部負責人直搖頭。他卻滿懷激情地制訂了“五六七八”計劃,那就是向著海拔5000米、6000米、7000米、8000米的雪山進發(fā)……
4個月后,張鷹成功登頂海拔5276米的四姑娘山二峰,從此再也停不下來。2005年2月,他背起登山器械和旅行大包,只身前往哈巴雪山。在路上,偶遇一志同道合者,結(jié)伴同行。盡管請了當?shù)刈钣忻南驅(qū)В捎陲L大路滑,又長又陡的石板路盡頭是千年不化的雪坡,張鷹和同伴度過了“一生中最難熬的一天”。他們在雪山上連續(xù)步行了14個小時,連累帶餓幾乎虛脫。
而后,張鷹又登上了海拔6168米的雀兒峰、6330米的唐拉昂曲峰、7509米的慕士塔格峰,一座比一座高。一年里攀登6座雪山,有人說他瘋了??蓮堹椣氲牟皇沁@些,這都是為了早一點登頂珠峰。2006年6月,張鷹與妻兒及表弟組成“哥倫步家庭登山隊”,成功征服了5396米的哈巴雪山。就在當年,他還成功登上了海拔8201米的卓奧友峰。2008年,他又成功攀登了8012米的希夏幫瑪峰,從一只傻乎乎的“菜驢”,成長為國內(nèi)戶外圈鼎鼎大名的“骨灰驢”。
張鷹登上希夏幫瑪峰一覽眾山小的情景
登山是一項非常危險的運動項目,不少人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張鷹并非沒有遇到危險,數(shù)年登山生涯,他也經(jīng)歷了九死一生。
2009年5月,張鷹向珠峰發(fā)起沖擊。前面都很順利,可當攀登珠峰至8500米時,被肆虐的狂風刮得心生恐懼?!霸趺赐蝗挥X得站不穩(wěn)、走不動了?難道是沿途幫同伴和自己拍攝大量照片,使體能消耗到了極限?如果堅持登頂,是不是就把自己徹底留在珠峰了?以往登雪山的那些‘先烈大多是在后撤途中因體力不支發(fā)生了意外……”張鷹猶豫了3分鐘,最后決定下撤,將剩下的348米,留作自己登山生涯的“維納斯之臂”。談及這次登珠峰的經(jīng)歷,張鷹認為并沒有什么遺憾,“登山對于我,只是一種興趣,沒必要逞能,更沒必要拼命。”
張鷹先后10次登雪山,8次登頂成功,用一個個堅實的腳印,一幅幅精美的照片,將自己原本平凡的退休生活裝點得異彩紛呈。他說:“我將帶著自己的照相機,要一直走下去,有多遠,走多遠?!?p>
攀登希夏幫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