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草
發(fā)筆和紙的“博物館”
競草
位于阿姆斯特丹的荷蘭國立博物館,是被譽為“千館之國”的最大博物館,館內(nèi)藏有大量歷史悠久、價值連城的藝術品,當數(shù)倫勃朗的多幅名畫。
和其他眾多博物館一樣,為了盡可能減少對展廳內(nèi)藝術品的傷害,荷蘭國立博物館明令禁止參觀者在廳內(nèi)使用相機拍照或錄影,參觀者如隨身攜有相機,則需要先將其寄存在入口處,之后方能進入?yún)⒂^。
這一規(guī)定讓許多帶相機的人,不得不放棄拍照,從而有效得保護了藝術品。隨著帶有拍照功能的智能手機的普及,新的麻煩和挑戰(zhàn)來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無權(quán)讓參觀者寄存手機,因為手機里有很多個人隱私,如果寄存起來,參觀者都會擔心隱私會被泄露。
而一旦允許參觀者帶著手機進入,他們其中的很多人,看到珍貴、稀有的藝術品時,都會情不自禁地拿出手機拍照,讓館內(nèi)工作人員根本來不及制止。結(jié)果,拍照時閃光燈發(fā)出的強光和快門發(fā)出的聲響,不僅嚴重傷害藝術品,也打擾到一旁的其他參觀者,讓真正愛好藝術的人不勝其煩。
如何才能讓參觀者自覺地不用手機拍照,這個頭疼的問題,一直困擾了荷蘭國立博物館很久,甚至采用了罰款的方式,但效果甚微。有一天,一個叫范澤爾的員工從女兒身上想到了一個妙招。
范澤爾有一個10歲大的女兒,特別喜歡繪畫,平日外出,背包里總不忘了帶上畫筆和紙張,以便在休息的時候,可以畫自己所看的美麗景物,而不是像許多同齡的孩子那樣,拿著一臺平板電腦,對著景物猛拍一通兒。
女兒用畫筆代替平板,用心記錄景物的習慣,猛地給范澤爾帶來了靈感——為什么不把女兒的這一習慣移植到參觀者身上呢?于是,他迅速向館長建議,請參觀者關閉手機,凡是愿意配合者,都可以免費領取到一支鉛筆和幾張畫紙,這樣便可以將自己喜歡的藏品畫在紙上?!爱嫼煤?,他們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帶走,或贈送給我們,我們找時機給他們集中展出?!?/p>
范澤爾的這個建議被館長采納并加以推行,施行后收到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參觀者覺得此舉特別新穎,有創(chuàng)意,值得點贊,尤其是那些帶孩子一起來的家長,他們覺得孩子能臨摹到倫勃朗等藝術大師的真跡,并有機會在荷蘭國立博物館展出“仿品”,是一件很值得去做的事。
而其他參觀者紛紛表示,此舉能讓他們真正靜下來,慢下來,用心去感受藏品。一位參觀者很有感觸地說:“以前,我們一進博物館就是習慣性地拍照,或者說是偷拍,恨不得把所有的藝術品都裝進手機里,好回去跟身邊的人分享,根本無暇顧及到藏品的藝術內(nèi)涵和美感,便匆匆離去?,F(xiàn)在,關上手機,拿起畫筆,面對藏品,我們不由自主地變得專注起來,心也因此跟那些偉大的藝術品貼得更近了,仿佛真正走入了它們的世界?!?/p>
如何讓人們文明地參觀,遵守參觀的各項規(guī)定,強制罰款和量刑禁止等,或許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法,但更有效的方法是巧妙、智慧的引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