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芬,王鳳蓮
(吉林省安圖縣新合鄉(xiāng)新合中心學校,吉林 延邊 133607)
多媒體環(huán)境對小學品德教學的影響探究
李洪芬,王鳳蓮
(吉林省安圖縣新合鄉(xiāng)新合中心學校,吉林 延邊133607)
小學品德教育中,我們應該得到的教育是“先學做人再學知識”,品德教育對于一個人來說甚至是一個民族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對于今天我們討論的主體小學生來說,品德教育就是他們最基本學習科目。人之初,性本善,小孩子都是天真的,純潔的,同時他們的塑造性是非常強的,他們被給予什么樣的思想就會一直跟隨著他長大成熟。而學校是小學生品德教育最主要的陣地,他們的心智剛好慢慢開始成熟,老師們應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小學生是國家的花朵是未來的棟梁,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品德素質,才能提高整個民族的素養(yǎng)。
小學品德教學;多媒體;探究
(一)多媒體的應用
應用多媒體可以改變過去思想品德課堂教學乏味、單調的形式,做到圖文并茂、生動逼真,對于學生的興趣有著極大的激發(fā)作用,寓教于樂,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教學效果也就得到提高。多媒體可以顯著的豐富課堂的教學信息,促進學生在更加廣闊的空間進行思考,通過多媒體可以有效的激發(fā)學生想象的空間,提高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和效果。
(二)小學品德教育教學
小學品德社會課程是關于“做人”教學的學科,對于小學生來說,必須從小重視和加強道德教育。小學生是缺乏社會和生活經驗的群體,并且其是非辨別能力較弱,如果不加以及時糾正和教育,就可能對其道德和社會價值觀念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但是小學品德社會課程對于小學生來說較為難以理解,并且傳統(tǒng)教學方式較為枯燥,難以吸引學生。因此,可以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利用其好動、好奇心重等特點,針對課程教育內容設計一定的教學情境,將深奧的道理簡化為生動的故事。應注意到多媒體是一種教學輔助工具,而不是教學的主體內容,因此不能任意的利用多媒體或計算機技術,要根據教學的重點、難點來選擇最佳使用時機,當其他教學手段無法將道理講清或者難以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的時候,可以選擇多媒體提高教學效果。
(三)多媒體教學的優(yōu)勢
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信息化不斷發(fā)展的時代,利用多媒體可以極大的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傳統(tǒng)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進行講授,但是教師的知識量肯定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計算機網絡是所有信息交流和傳播的平臺。在小學品德社會課程教學中,課程信息資源將決定了教學的效果,學生必須廣泛的接觸各種社會信息,因此必須充分利用各種多媒體資源,實現課程目標。多媒體與小學品德社會課的整合可以不斷的擴大信息傳遞的通道,加大學生的感官刺激,拓展學生視野,極大的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
(四)激發(fā)學生的美感
審美感知是陶冶學生情操的重要方式,小學生對于外界刺激的接受能力較強。因此在小學品德社會課程教學中,加強學生對于美的感知,陶冶學生的情操,充分激發(fā)學生心態(tài)的變化,加深情感印記,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各項情感觸動。多媒體是集聲、色、畫、樂于一體的,可以創(chuàng)設豐富的情境、生動的聲音,使學生在學習中充分感受到美的力量。運用多媒體,將美麗的圖畫、動聽的音樂與學生的思維融為一體,充分調動學生感官,加深學生對于美的體驗和感受,有利于學生提升學習動力。
首先,多媒體是一種集視覺、聽覺和其他感官感受于一體的現代技術,通過動靜結合將各種聲音、文字、影像等信息展示給學生,這些多樣化的信息形式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度,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境,深入情境中進行信息交流與分享。通過美麗的畫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身臨其境,拓寬學生的空間界限,在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激發(fā)學生對于學習內容的興趣,促使學生知行的統(tǒng)一。品德社會課程的重點在于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行為,良好的道德行為需要一定的社會實踐才能形成,因此不能單純的依賴理論傳授,而應該加強自然的聯系和鞏固。通過多媒體技術,創(chuàng)設生活情景,將一些現實的事例展現給學生,觸動學生的道德情感,進而加深學生的道德價值理念,如通過多媒體展現正確的道德行為,向學生展示標準的行為,提供生動的生活形象,樹立學生效仿的對象,從而達到先仿后行的目標。多媒體可以有效的改善教材的單調性,結合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學生所喜愛的形式充分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和啟發(fā)性。因為教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只具有一定的視覺效果,無法充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加強信息技術與教材的整合。其次,多媒體是一種高效的信息整合工具。在小學品德社會課程教學中,利用計算機網絡高速的信息運轉、信息多樣化等特點,可以促進師生學習的高效性,快速、便捷、直觀的多媒體在課程教學中可以得到極大的體現。教師在授課時,應結合教學重點、難點選用多媒體,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并注重教學的生活性、交互性和情趣化。
總之,多媒體與小學品德社會課程的結合可以顯著的提高教學效果,優(yōu)化師生交流學習的方式,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傳遞更加豐富的教學信息,在寓教于樂的同時,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1]田風虎.復式教法在小學健康教育課中的應用初探[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0,(01).
[2]鄭三福.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指導[J].吉林教育,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