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紅
(甘肅省蘭州市第十七中學,甘肅蘭州730080)
初中歷史記憶方法探索
王曉紅
(甘肅省蘭州市第十七中學,甘肅蘭州730080)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傳授學生知識的同時還應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準確記憶基礎知識是學好歷史的是第一步。但對于沒有入門的同學來說,歷史知識紛繁復雜,千頭萬緒,簡直無從下手。很多學生把準確記憶理解為死記硬背,歷史學科本來是有趣的,學生是喜歡的,并且也是學得懂的,他們擔心的是記不住,害怕的是考試。如果有好的記憶方法,讓他們能學得輕松,考得愉快,相信所有的同學都會喜歡歷史。如何使學生會記、記熟,真正提高學習效率?其實這里邊是有很多技巧的,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筆者總結(jié)了幾種方法,如果活學活用,做到舉一反三,就可以既記得準、又記得狠。
字頭法;諧音法;奇特聯(lián)想法;歌謠法;排比法;數(shù)字歸納記憶法;精簡濃縮法;歷史年代記憶法
新課程改革以來,高效率的教學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和重視。體現(xiàn)高效率教學的標準之一就是準確識記基礎知識。這對于紛繁復雜、千頭萬緒的歷史課堂尤為重要。但正是由于歷史課涉及面之廣,內(nèi)容之豐富,令許多學子“望史生畏”,很多學生把準確記憶理解為死記硬背,他們常說:“我本來喜歡歷史,就是害怕考試,內(nèi)容那么多,真難記!”可見,歷史學科本來是有趣的,學生是喜歡并且也是學得懂的,他們擔心的是記不住,考不好。如果有好的記憶方法,讓他們能學得輕松,考得愉快,那他們還有什么理由不喜歡歷史呢?更何況死記硬背有很多弊端:一是費力大,收效??;二是記不準,易混淆;三是記不牢,容易忘。可見給學生提供高效有趣的歷史記憶方法具有重要性和緊迫性。
《心理學》認為記憶是人腦對有關信息進行編碼、儲存和提取的認知加工過程。作為教學工作者,我們應該如何做才能使學生更高效更巧妙的加工識記歷史知識呢?在此概述一下工作中常見的記憶方法,以供各位同仁交流。
(一)字頭法。抽出核心字(多為首字),串在一起,押韻更好,然后多念幾遍即可。例1.清朝有十位皇帝,其中最后的九個皇帝依次為康熙、雍正、乾隆、嘉慶、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宣統(tǒng),可記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宣”。例2.1842年簽定的中英《南京條約》中開放的中國第一批通商口岸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記為“扶您上廣夏”。
(二)諧音法?;痉椒ㄍ凇白诸^法”,只不過要精選核心字及其諧音,使其既押韻,又有一定生動的意義。例1.八國聯(lián)軍侵華的八個國家——英、美、俄、日、法、德、意、奧(奧匈帝國),可以編為“因禍得福,美日依靠”例2.我國對外開放的五個經(jīng)濟特區(qū)——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可以編為“生(深圳)豬(珠海)三(汕頭)下(廈門)海(海南島)”例3西歐封建等級制度劃分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騎士,可以編為“公猴脖子難騎”。
(三)奇特聯(lián)想法。聯(lián)想越奇特,記憶越深刻,因人而異,因事而異。例1.5個經(jīng)濟特區(qū):一頭豬三下深海(“珠海、汕頭、廈門、深圳、海南”)例2.南昌起義的主要領導人:柳葉煮粥喝(劉伯承、葉挺、朱德、周恩來、賀龍。)
(四)歌謠法。即以“核心字”為基礎,通過反復挑選排列,使之成為形式對仗,合則押韻的順口溜,最適于記年代。歌訣記憶法就是把識記材料編成便于記誦的富有韻律和節(jié)奏的歌謠或口訣進行記憶的方法。例1.1934年10月至1936年10月,紅軍進行了長征。編為“34、10(念壹零)36、10(念壹零),紅軍長征,翻山越嶺?!崩?.文革爆發(fā)的導火線和全面發(fā)動的標志可編為“一個導火線,兩會兩文件”。
(五)排比法。又稱濃縮記憶法就是緊緊抓住歷史知識的關鍵性字眼,將繁雜的記憶內(nèi)容壓縮為最簡單的詞或詞組,并加以記憶的方法。即認真分析歷史事物,從中歸納提煉出或連續(xù)或?qū)φ痰摹昂诵脑~”,作為記憶的載體,有事半功倍之效,此法適用范圍很廣。例1.新文化運動的基本內(nèi)容,可總結(jié)為“四提倡,四反對”。例2.一五計劃經(jīng)濟建設的重大成就可總結(jié)為“一橋二鐵三公四廠”。即武漢長江大橋;寶成和鷹廈鐵路;康藏、青藏和新藏公路;鞍鋼無縫鋼管廠、一汽、沈陽飛機制造廠和沈陽機床廠。例3.隋唐時期杰出的科技成果便可壓縮為“五個一”:即一座橋(李春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橋);一卷經(jīng)(世界最早雕版印刷的《金綱經(jīng)》);一條線(唐朝僧一行最早測得子午線的長度);一本書(世界第一部藥典《唐本草》);一部藥方(孫思邈編寫的《千金方》)。
(六)數(shù)字歸納記憶法。數(shù)字歸納記憶是將所記憶內(nèi)容按不同屬性加以歸納,然后分門別類地記住這些內(nèi)容及其屬性。例如:中國近代史上發(fā)生的重大事件即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侵略與反抗》,可歸納為“四三二一”來記憶。即:四次重大戰(zhàn)爭——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中日甲午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三個主要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次農(nóng)民運動——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一條主線——中國是怎樣一步一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
在“英、法、美早期資產(chǎn)階級革命”學習中也可用七個“3”進行歸納總結(jié)。即:3個導火線:英格蘭人民起義(英)、波斯頓傾茶事件(美)、三級會議召開(法);3個革命開始標志性事件:長期關閉的議會重新召開(英)、萊克星頓的槍聲(美)、攻占巴士底獄(法);3個重要文件:《權(quán)利法案》(英)、《獨立宣言》(美)、《人權(quán)宣言》(法);3個中心人物:克倫威爾(英)、華盛頓(美)、羅伯斯庇爾(法);3次政變:宮廷政變(英)、熱月政變(法)、霧月政變(法)。
(七)精簡濃縮法。精簡濃縮法就是化繁為簡,去粗取精,緊扣關鍵字眼,把繁雜的內(nèi)容進行壓縮、整理的過程。例1.近代中國人“向西方學習”的歷程,學技術(shù)(洋務運動)---學制度(維新變法運動)---學思想(新文化運動)。例2.在中國近代化的進程中,下列口號或主張出現(xiàn)的先后順序是自強、求富(19世紀60至90年代),維新變法(1898),民主共和(1912、1、1),(八)串聯(lián)記憶法
民主科學(1915)例3.世界史六次資產(chǎn)階級革命,總結(jié)相同知識點。革命發(fā)生原因相同:封建專制制度阻礙資本主義發(fā)展。性質(zhì)相同:都是資產(chǎn)階級革命。影響相同:都走上發(fā)展資本主義道路。內(nèi)容整理的過程就是深加工的過程,一定會加深印象,提高記憶力。然后將其還原為完整的內(nèi)容。通過這樣的方法,既便于記憶,又使學生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
串聯(lián)記憶法是將所記憶的幾項內(nèi)容根據(jù)其各自的特征和相互聯(lián)系串起來記憶。例如:用串聯(lián)法記憶“春秋五霸”:春秋時期,先后起來爭霸的有齊桓公、宋襄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歷史上稱為“春秋五霸”。時間長了,這“五霸”易忘掉其中的一兩個,如果用串聯(lián)法記,就容易記牢。即:“近聞(晉文)齊桓采松香(宋襄),鋸斷秦木(秦穆)留楚樁(楚莊)”。用串聯(lián)法記憶“戰(zhàn)國七雄”:戰(zhàn)國時期,齊、楚、燕、韓、趙、魏、秦七國,歷史上稱為“戰(zhàn)國七雄”,可用串聯(lián)加諧音法記作:“七叔含煙找圍巾”。
(九)歷史年代記憶法
記憶歷史年代是令許多同學頭疼的,但有些年代學生又不得不記。那怎么辦呢?孤立的數(shù)字是難記而易忘的,我們必須想辦法讓它變得易記而難忘,對此,可以試試以下的方法。
(1)比較記憶法。如:中共第一、二、三次代表大會,分別在1921年,1922年,1923年舉行;“三國鼎立”的年代:220年,曹丕建魏;221年,劉備建蜀;222年,孫權(quán)稱吳王。世界近代歷史開始(1640年)和中國近代歷史開始(1840年)剛好相隔200年;中國奴隸社會結(jié)束(公元前476年)和西歐奴隸社會結(jié)束(公元476年),一個在公元前,一個在公元后;日本明治維新(1868年)和中國戊戌變法(1898年)。對于這樣的時間,只要記住一個,另外兩個也就記住了。
(2)尾數(shù)相同的事件。如:以“9”為例的歷史事件。1689年英國頒布《權(quán)利法案》。1789年,法國爆發(fā)大革命。1919年,中國五四運動。1929年,資本主義世界經(jīng)濟危機。1949年,新中國誕生……
(3)歸納同一個年代發(fā)生的大事。如:1861年,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總理衙門設立,俄國農(nóng)奴制改革,美國內(nèi)戰(zhàn)開始。又如1927年在中國歷史上發(fā)生了許多大事:國民黨右派發(fā)動反革命政變,南京國民政府建立,共產(chǎn)黨人領導了三次武裝起義,召開八七會議等。
歷史學科最突出的特點就是記憶量大,靠死記硬背肯定是很痛苦的,所以歷史學習更要不斷總結(jié)記憶的竅門,但記憶方法是需要自己再學習過程中不斷總結(jié)和琢磨,上面的幾種方法我們也不能全部生搬硬套,需要我們靈活掌握。只有這樣歷史學習才會事半功倍,樂趣無窮。
[1]姚本先.《心理學新論》修訂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英]東尼·博贊普.張鼎昆,徐克茹,譯.思維導圖:大腦使用說明書[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5.
王曉紅(1967-),女,甘肅民勤人,中學高級教師,甘肅省蘭州市第十七中學教師,研究方向:初中歷史教學,在實際教學中致力于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興趣及方法等方向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