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夢婷
【摘 要】自《烈日灼心》之后,國產犯罪片的審查尺度和市場空間有了質的飛躍,更多的犯罪影片應運而生。近日公映的曹保平新作《追兇者也》同樣講述了緝兇的故事,但在題材和風格上都有了極大變化,堪稱國產犯罪片中的“泥石流”。
【關鍵詞】《追兇者也》;曹保平;犯罪電影;黑色幽默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6)11-0127-01
2016年9月14日上映的曹保平新作《追兇者也》講述了一個看似非常簡單的故事,云貴高原上一個小村莊,一樁荒野殺人案讓修車匠宋老二(劉燁飾)成為警方最大的嫌疑人和街頭巷尾議論的對象。為了不影響兒子的學業(yè),老宋決定親自追兇,為自己洗刷冤情。沿著他的追兇之路,接連發(fā)生了一連串的荒誕故事,這起離奇的“吊水巖殺人案件”也逐漸水落石出。
影片開場,死去的貓哥橫尸于大片枯草之中,鏡頭橫掃過他血肉模糊、布滿草屑的臉龐和僵直蜷曲的身體。然后鏡頭逐漸拉遠,畫面中大批警察逡巡于水渠之間,瞬間將觀眾帶入《烈日灼心》式的紀實犯罪電影的觀感之中。
影片采用四個片段、分三條線索展開,三條線分別以三個人物的視角進行。這種同一事件N段式N種角度的結構,并非曹保平首創(chuàng)。2003年的《11:14》和2008年的《刺殺據(jù)點》都采用了這種形式。去年上映的由忻鈺坤執(zhí)導的《心迷宮》,更是用了兩個長3秒之久的黑場來分隔段落。值得一提的是,《追兇者也》的三個段落是統(tǒng)一主題下三種不同類型風格的展示,是犯罪、懸疑以及荒誕風格的雜糅。
第一部分是宋老二的追兇。一個企圖擺脫罪名的修車匠開始業(yè)余追兇,到引出嫌犯王友全(段博文飾)戛然而止。這一部分對電影故事發(fā)生的場景、故事整體脈絡和起因進行了大致的描述,節(jié)奏緊湊。一樁撲朔迷離的兇殺案徐徐展開,吊足了觀眾的胃口,劉燁被跟蹤的那場戲更是將緊張氣氛推至高潮(此處設置的懸疑在第三部分中得到揭曉)。
第二部分從王友全的視角展開。他被宋老二誤認為是真兇,被急于證明自己清白的宋老二瘋狂追捕。與此同時,王友全的女友(王子文飾)——在城里當服務員的楊淑華登場,一對亡命鴛鴦的形象呈現(xiàn)在觀眾眼前。小混混王友全在女友的幫助下終于意識到自己的怯懦,決心返回村里說明真相。這一段既承上啟下,又引出了主要人物,為之后的高潮蓄力。
影片的第三部分,兇殺案的真相隨著夜總會領班董曉鳳(張譯飾)的視角而被逐漸揭開。董曉鳳一身白西裝佯裝坐車而刀捅貓叔,殺人之際不忘抱怨自己的失敗犯罪。粗糲的長鏡頭忠實記錄了刀子進出身體的過程,貓叔掙扎,逃跑,終被制服后殺死。觀眾于猝不及防間被血淋淋的真相糊了一臉。還來不及思索太多,劇情又急轉直下。憨賊錯殺,和“客戶”撂下“買一送一”的承諾,連番追殺王友全和宋老二,觀眾驚奇于一波三折的劇情而又被不斷抖落的笑料逗笑。如果說這部分還是寧浩式的黑色幽默,那么影片戛然而止的結尾卻又提醒著觀眾——曹保平導演的現(xiàn)實主義訴求。
影片的最后,在警察的重重包圍下,董曉鳳色厲內荏地揮著手臂,內心的虛弱與畏懼無處遁形。這個看似兇殘的憨賊也有著癡情的一面和心酸的過去。觀眾零零碎碎拼湊出一個不那么成功的搶劫犯的過往——買房被騙,為了女友小萍而不得已才做了殺手。
“黑絲襪、大砍刀、這么長……”叨叨的贅敘戛然而止,對著警察喃喃訴語的殺手終于死在執(zhí)法者槍下。而到最后,影片也沒有交待罪魁禍首——“奸商”的下場,然而同流合污的村長死于非命,董曉鳳已伏誅,想來是不會有什么有力的證據(jù)指控了。就像影片中看似美麗淳樸的小村莊,卻因為無處不在的利益糾葛而危機四伏,無論是再驚心動魄的丑陋罪惡,也終究歸于平靜。
從《光榮的憤怒》到《烈日灼心》,類型多變,但曹保平始終保持著鮮明的個人風格?!跋啾容^于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現(xiàn)實,曹保平更感興趣的是一種狀態(tài),一種渺小個體掙扎時的那種狡黠、猶疑、張皇、乃至悲壯的狀態(tài)。”[1]有人說《犯罪者也》中對拆遷、煤礦、農村城市的矛盾等問題未進行深挖,鞭撻現(xiàn)實的力度不夠。但這正是影片的初衷,曹保平在采訪中指出,“電影沒有把現(xiàn)實問題放大,而是把故事停留在人物上,停留在黑色電影的形態(tài)上。因為一旦往那個方向深挖,很容易失去現(xiàn)在這種戲劇性和黑色效果?!?/p>
《追兇者也》中幾乎每個人物形象都新鮮而飽滿,操持著不同的方言顯然使得這種真實更進一步。盡管這是一部方言電影,觀影時觀眾卻幾乎不受影響。劉燁的云南話固然有再提高的空間,張譯幾可亂真的東北話卻將一個兇殘的憨賊演繹得入木三分。
固然影片中可見《低俗小說》《瘋狂的石頭》《無人區(qū)》等黑色荒誕喜劇的影子,但影片驚險的懸疑氛圍營造,詼諧的黑色幽默劇情,潛藏的現(xiàn)實主義內核,都使其成為近年來國產犯罪影片中的一部佳作,是曹保平繼《烈日灼心》后的一次風格化嘗試和成功轉型。
嬉笑怒罵、黑色逃殺,是命運的糾纏,也是人性的必然。
參考文獻:
[1]余楠.曹保平的憤怒與光榮[J].新世紀周刊,2007,(28):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