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清平
摘 要: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中,新課標明確提出了老師在教學課堂中要善于提出問題,有效的進行提問,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初中物理高效課堂的建立。老師在課堂中進行提問能夠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調(diào)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在初中物理課堂中進行有效地提問是目前初中物理老師需要探討的問題。
關鍵詞:初中物理;課堂教學;有效提問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是一種極其重要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能夠促使學生有效接受知識、掌握知識,同時還能將課堂中存在的問題及時予以反饋。在初中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
一、初中物理課堂提問中存在的不足
1.提問內(nèi)容不具備較強的趣味性,很難讓學生產(chǎn)生回答的動力。
雖然教師對于物理教學中提問的重要性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但是其提問方式和內(nèi)容的設置上依然不夠科學,很難確保足夠的趣味性,不能讓學生產(chǎn)生主動思考的動力。一些提問的進行,主要采取封閉性問題,題目的思路相對固定,這種問題很難達到對學生思維激發(fā)的目的。例如,對于汽車行駛中所受摩擦力作用問題的提問設置上,如果教師單一的設置存在或者不存在的問題,那么學生自身很難積極地進行思考,這不僅會讓學生學習興趣降低,同時也難以對實際教學問題進行解決,課堂結(jié)構也會顯得更加松散。
2.課堂提問缺乏良好的可互動性。
課堂提問的過程既是學生對知識掌握和理解的過程,同時也應該是師生交流和學習的過程,保持良好的溝通互動對于提高學習效率和知識掌握效果來說是非常關鍵的?,F(xiàn)階段教學中,教師在提問中依然占據(jù)著主體性的地位,整個交流活動顯得被動,單向交流是交流的主要特點,缺乏一個師生交流的平臺。學生在面對教師提問時,也缺乏獨立思考的意識。例如,在講《機械能與內(nèi)能的相互轉(zhuǎn)化》這一節(jié)課時,有位教師前后一共提了將近二十個問題,平均2分鐘一個問題,還有些問題過于書面化,在這種密集的問題設置下很難給予學生足夠的表達和互動的空間。
3.課堂提問的設計缺乏針對性。
課堂提問的制定和實行,應該更關注對學生能力方面的培養(yǎng),并且要將整個教學環(huán)境和學生進行融合,打造具備針對性的教學體系。當前的課堂提問設計上,對于難度和針對性沒有進行深入的考慮,部分題目的設置不能很好地適應學生自身的認知能力,對教材內(nèi)容整合效果不佳,對教學大綱理解不夠深入。提問設置上針對性的缺失,導致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受到了相應的影響。例如,在《牛頓第一定律》新課教學時,提出問題:怎樣用概括性的文字把以上的結(jié)論表示出來?學生在下面寫寫畫畫,雖然個別學生寫出來了,而大部分學生卻感到困惑。如果能夠把這一問題設計成階段性的幾個問題,那么學生肯定就很容易進行解答了。
二、物理課堂有效提問的對策
1.結(ji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注意提問的難度和范圍。
相同的問題,在內(nèi)容上能夠利用不一樣的方法,對其范圍進行調(diào)整,依據(jù)人類思維的域限,教師可以將問題分為兩類,即寬問題、窄問題。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結(jié)合學生原有的認知結(jié)構,對問題進行合理的調(diào)整,使問題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與智力相符合,進而使問題的有效性得以提高。一般情況下,在學生剛學習新知識時,教師應當先選擇窄問題,之后伴隨著學生水平的提升,再將問題予以拓展。
2.凸顯重點,展開實效性提問。
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提問應當注意要有一個“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可能一直進行問答。教師在提問時,應當將其集中在某個重點上,使課堂提問更實在,更及時,以便將課堂的重點內(nèi)容突顯出來。通常情況下,教師應當在幾個關鍵點設置問題,例如理解的關鍵處、知識的重點部分、探尋規(guī)律處等。以《浮力產(chǎn)生的原因》為例,教師與學生在對其進行討論時,可以提問:“如果一個立方體浸沒于水中,水對其六個面都施加了一定的壓力,其中左右兩側(cè)、前后兩側(cè)所承受的壓力相等,方向相反,而且是作用在同一條直線,那么浮力為何依然對其產(chǎn)生影響?”通過這個問題,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對上下表面的受力分析上,增強了物理課堂教學的效果。
3.要面向全體,尊重差異,讓每一位學生回答問題的機會均等。
物理是初中學生學習差異性很大的學科,物理教師在設計問題時,應該根據(jù)不同學生的能力水平,設計不同層次的、多樣化的問題。物理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回答簡單問題,難題可以讓中等學生嘗試回答,出現(xiàn)問題時再讓物理尖子生進行補充,必要時可以進行小組討論獲取正確的結(jié)論,這樣可以保證物理優(yōu)等生的提高,又能兼顧帶動物理中等生和后進生,實現(xiàn)共同進步、共同提高。課堂提問最忌只提問局限于物理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或“乖”學生,對于差生置之不理或者進行懲罰性提問。實踐表明,有效提問能夠讓課堂教學反饋信息達到極致狀態(tài),從而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便于進行針對性教學。在初中物理習題的求解中,通常包含多個知識點的考查,物理教師根據(jù)難易程度針對于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提問,讓每位學生都獲得鍛煉的機會,特別是后進生在回答正確后表現(xiàn)出來的成就感能夠有效激發(fā)對物理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物理學習的態(tài)度認真了,理解能力提升了,學業(yè)成績也有大幅提高,進而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黃英標.物理課堂教學中關于提問的設計及作用[J].考試周刊,2010(50).
[2]楊路生.淺議物理課堂教學中的提問[J].考試(教研版),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