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個家庭的美德啟示

      2016-11-25 15:09:57歐之德
      邊疆文學(xué)(文藝評論)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外婆母親

      ◎歐之德

      一個家庭的美德啟示

      ◎歐之德

      秋夜,讀完可永彬的散文集《人生如麻》,不禁掩卷沉思,這是一本足以令人感動的作品。他生動展現(xiàn)的是地緣與血緣的親情美、道德美,以及生活中的正義美。在一篇篇回顧式的抒情敘事中,尤其把以親情孝道為主的美好人性托舉在既艱辛困苦又純樸真摯的童年生活中,故鄉(xiāng)感人動人的不是田園牧歌式的鄉(xiāng)村浪漫,而是從前輩人身上傳承下來的孝賢善舉之情,這是我們在普遍抒情化的鄉(xiāng)土文學(xué)審美和文化建構(gòu)中一個尤為重要的內(nèi)涵。也是作者從諸多的童年生活細節(jié)中體現(xiàn)出的一個重大主題。

      作者的故鄉(xiāng)——滇南文獻名邦石屏縣的寶秀鎮(zhèn),是一個青山綠水美麗如畫的地方,清溪流云,田畦如繡,民風(fēng)純厚,人勤地沃,現(xiàn)在己成為了一方名勝的旅游勝地。然而,留在作者幼小心靈中的深深印痕,卻是生活窘困的真正“鄉(xiāng)愁”和“家愁”。在中國那個特殊而普遍窮困的年代,村村寨寨是地地道道的“十室八九貧”,自然沒有人會饑腸轆轆去欣賞風(fēng)景,更沒有人會在家無隔夜糧的困境中去追求“世外桃園”,可永彬從小感受的是一家人“抱團求生”的掙扎,以及母愛深深中的一個個催人淚下的細節(jié),以及為了生活、生存,遠走他鄉(xiāng)的飄零感。他的鄉(xiāng)土敘事是寒風(fēng)凜冽中的親情溫暖,是生活重壓下的相互依托,也是幼小心靈中孝順種子的發(fā)萌。

      開篇之作《母親站在那里觀望我》中,作者便使引用了《詩經(jīng).國風(fēng)》里的《凱風(fēng)》一詩: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心。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凱風(fēng)自南,吹彼棘薪。母氏圣善,我無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勞苦。

      睍睆黃鳥,載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這是詩經(jīng)中一首兒子歌頌?zāi)赣H并作自責(zé)的詩,極言母親撫養(yǎng)了7個兒子的辛勞,兒子應(yīng)盡其孝道,以慰其母,而成其志。

      子女孝順長輩、父母,不僅是天經(jīng)地義的責(zé)任,更是一個人的靈魂。“棘心夭夭,母氏劬勞”。母親像細心撫育弱小嬌嫩的酸棗樹苗一樣,確實辛苦操勞。因此,感恩父母,孝順長輩,是每個人做人做事的道德基準和規(guī)矩。不管是古人、今人還是后世,這天地間永恒的母愛親情,都是需要永恒不變地傳承下去的道德主體。而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中,孝道一詞卻遭受到殘忍的摧毀,被冠以“資產(chǎn)階級孝子賢孫”的人性論加以鞭撻,甚至在“階級斗爭”的口號下倡導(dǎo)“大義滅親”“劃清界限”等等殘酷無情的行為,至使今天留下無限可惡可悲的后遺癥,乃至要重塑人間的真善美,重建道德倫理的秩序和底線。

      可永彬正是出生在那樣的年代,可是,他那時年齡幼?。?969年出生),山村民風(fēng)淳厚,祖輩家傳厚道,他并沒有受到那種只認階級不認父母的狼乳影響,而是從小就繼承著優(yōu)良的家風(fēng),知道為父母分憂擔(dān)愁。他理解詩經(jīng).《凱風(fēng)》是長大后的事,在回顧往事中他格外看重這首詩,因為在他這一輩中,也是七兄妹,“有子七人,母氏勞苦”,他的家正符合詩中景象。每當(dāng)想到“有子七人,莫慰母心”時,總是感慨萬千,潸然淚下。

      上個世紀那個食不果腹、民生凋敝的七十年代,剛開始懂事的可永彬親眼看到了父母親在生產(chǎn)隊勞累一天收工后還要翻山越嶺走兩個多小時到山中剝樹皮、挖草藥,冒著被批斗的危險偷偷到集市上賣三五元錢,再翻越大山到離家10多公里遠的寶秀鎮(zhèn)去買那點救命的返銷糧。他在作品中這樣寫道:

      有時晚上十一二點鐘,夜黑得伸手不見五指,突然,房屋背后陡峭的山路上,出現(xiàn)一小束如豆的燈光,緩慢地朝家的方向移動。這時候,二哥二姐便以最快的速度,點燃事先烘烤好的松柴,借著亮光飛快地朝父母回來的方向跑去,與父母匯合后解下一部分父母肩上的擔(dān)子,放到稚嫩的肩膀上,努力往家趕。我和大妹則踮起腳尖,爬在灶臺上給父母熱飯菜,燒洗臉?biāo)茨_水。

      可家兄妹猶如一窩嗷嗷待哺饑腸轆轆的幼鳥,盼望父母尋食歸來,卻極為懂事的等待深夜中山坳上那一束如豆的燈光出現(xiàn),然后各自力所能及的為父母分擔(dān)一點艱辛,哪怕“踮著腳尖”燒一點洗腳水……

      多感人的細節(jié),多可愛的孩子,慈愛、孝道就是這樣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催生出來的?!案F人的孩子早當(dāng)家”,也早懂事,這是一種相互傳遞的影響。這種貧苦掙扎中的愛不是空洞意義中的表述,而是一個家庭和親友圈、鄰里圈中實實在在的生活主題??捎辣驍懙囊粋€個故事是真實的情節(jié)再現(xiàn),絲毫沒有虛構(gòu)的成份混雜其中,和那些以寫田園山水的懷鄉(xiāng)作品不同,他的著重點在孝道的啟蒙、啟示和傳承上,以孩子的眼光和心態(tài)真切的接受和繼承著這種貧困家庭中的傳統(tǒng)美德。在寫到她的外婆時,刻骨銘心的依然是那感天動地的愛的影響。

      可永彬的外公被國民黨逃兵的流彈打死,外婆拖著膝下兩男一女的弱小身子,只好遠到幾百公里外的思茅揹大板(做棺材的木板)、揹茶葉,到磨黑揹鹽巴,換取一點微小的腳費養(yǎng)活子女,留下終身的哮喘病。外婆一生勞累善良,不僅撫養(yǎng)大了三個子女,對外孫輩依然巴心巴肝。當(dāng)可永彬的大姐在即將參加高考突患腦溢血去世時,家里沒有棺木收斂大姐的遺體,外婆將陪伴了她十多年的棺木用來先裝葬外孫女,一家人心如刀割,悲痛欲絕。身患重病、已經(jīng)不能走路的外婆,卻掙扎著走下床,拄著拐棍一步步挪到村邊的小河旁,再扔掉拐棍跪著爬過獨木橋,艱難地來到女兒家,陪伴女兒挺住悲痛。一家人抱頭大哭。外婆之所以一個人近乎爬著到女兒家,是怕再為悲傷的女兒“添麻煩”。

      這位一生都為別人著想的老人83歲去世時,竟然不知何時掙扎著事先把衣服被子疊得整整齊齊,床底下還放著幾梱扎好的松明火把。原來,她擔(dān)心自己去世后,來守靈送葬的人多,晚上回家天黑,看不清腳下的路,提前準備好柴火為他們照明。

      這樣的善良老人,這樣臨死前還心系他人的美德,她的感人的魅力和影響,對于可永彬兄妹來說,是足以銘記一生、感動一生的。

      可永彬的母親繼承了外婆的美德,從小就是孝女。為了減輕家里負擔(dān),母親16歲就嫁了一個勤勞樸實的男人。而且對外婆更加孝順,哪怕是買一兩肉,也要分5錢給老人送去,就是在山上揀到幾朵牛肝菌,同樣要送到外婆家……

      可永彬用既恬靜樸質(zhì)而心潮澎湃的筆調(diào),去回顧當(dāng)年那段回腸蕩氣牽動心靈的生活,外婆、母親、父親和所有同生死共患難的親人,他們釀造的溫暖和甜美是一輩子受用的財富。故鄉(xiāng)、家庭值得回憶的故事很多,但善良、孝敬、孝道,是必須代代珍視的人生真諦。正因為如此,可永彬作品中眷戀歌詠的不是家鄉(xiāng)熟悉的自然風(fēng)光,盡管他的家鄉(xiāng)確實是風(fēng)華物阜之地,但在當(dāng)年的悲涼景況中,親人溫暖的感情才是永恒的珍貴。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碧拼娙嗣辖嫉倪@首詩幾乎家喻戶曉,但父母和子女之間所有的舔犢孝行之舉,卻不是人人都能有意義上的闡釋和行為,才產(chǎn)生了當(dāng)今無可奈何的《?;丶铱纯础返母瑁顒袷廊嗽谒^的“忙碌”中,至少也該經(jīng)?;厝ヌ揭曇幌赂改?,這已經(jīng)是孝道中的最低要求。

      可永彬引用詩經(jīng)中《凱風(fēng)》一詩,也有著一種愧疚之心,“有子七人,莫慰母心”。雖然子女己經(jīng)很盡孝,但還是報答不了母親養(yǎng)育之恩。道理很簡單,盡管自已時時思母傷情,“暗中時滴思親淚”,但是,無論如何,“只恐思兒淚更多”,母親思子其情更悲。

      在可永彬的作品中,不少篇章使人讀后有著觸手可及的即視感和心生感悟的聯(lián)想感。今天的鄉(xiāng)下人不少已搬進了城市,今天的城里小孩上學(xué)要汽車接送,今天的孩子還能講述與父母親之間那種生死相依的“鄉(xiāng)愁”故事嗎?

      可永彬現(xiàn)在在城里的家,是典型的“三口”結(jié)合式,即他和妻子、女兒。妻子是一位賢妻良母,在《愛在深秋》一文中,可永彬用深情的筆墨,記錄了妻子的賢淑愛心。當(dāng)可永彬的外婆突患腦溢血去世時,家中連辦喪事的錢都沒有,正在萬分危難之際,妻子毫不猶豫將她母親給她的400元生活費拿出來辦喪事;兩口子回家過春節(jié)時,為了多節(jié)省40元車費留給父母,硬是拖著病體,揹著沉重的包裹,走了三個多小時崎嶇山路,天黑才到家……

      正是這樣一代傳一代的影響,他們的女兒可心也從小懂事,繼承了他們的愛心。還不滿7歲的可心在汶川大地震時,就跟著大人流淚,并悄悄將她被評為學(xué)?!伴喿x之星”的100元獎金捐給了地震災(zāi)區(qū);對家里的保姆她視為親奶奶一樣,“奶奶”喜歡看哪個電視,家里其他人不能換臺……

      正是在可永彬這樣的家庭環(huán)境中,他們一代代人從小就受到一種熏陶,奠定了自覺的美德心靈,這是值得大力倡揚的。

      讀他的作品可識他的人心美、人格美,洞察到他良知的源泉。比如他同樣是在這本書中寫到的《新求官六字真言》、《當(dāng)官要為民做事》、《媚俗》、《小城故事》等諸多作品,對現(xiàn)實中種種不良習(xí)俗和官場作風(fēng),他疾惡如仇地給予了無情地撻伐。當(dāng)然,最打動人心的還是他寫的那些他最親近、最熟悉的人,父親、母親、外婆、姐姐、舅舅,從各種生活細節(jié)中展示出人物的命運曲折、人情的溫馨可貴,孝順的接力相襲,在過去那個荒誕斗爭的時代中,這些都被漠視和殘?zhí)ぃ蛘呤窃诒粧叱摹八健弊址懂犞畠?nèi)??捎辣蛞患覅s保留了中國人家最寶貴的傳統(tǒng),沒有被“階級斗爭”革掉,也沒有在鋼筋水泥的人情淡漠中淡化甚至消逝,留下了一筆如叔本華所說“儲存在心靈中的真正的內(nèi)在財富”。

      實際上,每個家庭都是社會結(jié)構(gòu)的細胞和衍生品,每個人被家庭塑造和被社會塑造,可永彬小時候雖然并沒有意識到這種塑造,但“潛移默化”的無聲影響卻根深蒂固。他從小在外婆身上、在父母輩身上、在兄弟姐妹群中,養(yǎng)成了一種堅強、承擔(dān)、善良、正直和奮發(fā)向上的品德。因此,他和母親一樣,洋溢著和命運抗?fàn)幍男拍?,對困境挑?zhàn)的力量,哪怕這力量曾是那樣的孱弱,但他懂得,這是他后來在人生道路上能戰(zhàn)勝各種困難、堅韌不抜的主要動力之一。一家人在一個精神的主線上水乳交融的結(jié)合在一起。不管時代怎么變遷,但這是中國鄉(xiāng)村家庭的傳統(tǒng)特色傳統(tǒng)美德,是應(yīng)該永遠延續(xù)、繼承、發(fā)展下去的。

      這就是這本書的珍貴價值和重要啟示!

      (作者系云南省作家協(xié)會原副主席)

      責(zé)任編輯:楊 林

      猜你喜歡
      外婆母親
      外婆
      黃河之聲(2022年3期)2022-06-21 06:27:10
      母親的債
      給外婆的一封信
      兒童時代(2021年4期)2021-06-09 06:22:04
      外婆
      文苑(2020年7期)2020-08-12 09:36:36
      樓上的外婆和樓下的外婆
      我的“潮”外婆
      外婆回來了
      給母親的信
      母親
      小說月刊(2014年10期)2014-04-23 08:54:08
      悲慘世界
      五华县| 晋宁县| 三穗县| 阿拉善右旗| 衡山县| 清苑县| 雅安市| 正镶白旗| 景谷| 阜阳市| 凤阳县| 商丘市| 介休市| 扎囊县| 唐海县| 九龙坡区| 长岭县| 冕宁县| 定西市| 渝北区| 屏边| 浦北县| 金塔县| 金乡县| 黔南| 湛江市| 印江| 永川市| 东安县| 遵义市| 周宁县| 武胜县| 麻栗坡县| 三江| 建宁县| 定南县| 淮南市| 湄潭县| 卢湾区| 济南市| 东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