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zhí)K姝
摘要:教學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要素,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文化的建構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最好的操作路徑。江陰市徐霞客實驗小學提出了“讓師生的學習真正發(fā)生”的教師學習觀,積極倡導教師“像徐霞客一樣去學習”,培育“我的學習”、“活的學習”、“新的學習”、“述的學習”的“力行學習文化”,從而形成全員學習的氛圍,強化終身學習的意識,提升主動學習的品質,塑造一支高素質的學習型教師隊伍。
關鍵詞:力行學習文化;教師學習;學習型團隊
中圖分類號:G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9094(2016)10A-0032-05
學校文化建設要堅持“人化”立場。師生的教學文化應成為學校文化的核心要素,而其中教師又是學校文化建構的主體。教師如何成為“以文化人”的人直接關系到學校文化的建構,優(yōu)秀的教師學習文化的建構是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最好的操作路徑。然而,一直以來,教師學習處于一種被動應付的狀態(tài)。首先,多年不變的教學環(huán)境使教師覺得學習無用。學校課程內容多年不變,教學要求整齊劃一,教學方式單調保守,這一切導致教師對改變現(xiàn)狀的學習產(chǎn)生乏力感和倦怠感,不想學習成為一種群體心理狀態(tài)。其次,千頭萬緒的工作任務使教師覺得學習無力。教師每天忙于應付日常事務,又有許多學生行為問題要處理,幾乎沒有時間和精力參加學習,加上大部分教師抵不住浮躁功利的大環(huán)境的影響,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足夠的學習內在壓力,不愿學習成為一種理所當然的普遍現(xiàn)象。第三,整齊劃一的培訓學習方式使教師覺得學習無趣。傳統(tǒng)的教師學習,一般都是行政部門組織的統(tǒng)一的、封閉的學習培訓,教師往往是以“要我學”的心態(tài)完成學習任務。長期被動封閉的學習,導致教師的厭學情緒漸長,學習的興趣蕩然無存,自然無法產(chǎn)生“我要學”的動力。我們依托學校多年的辦學文化積淀,構建了富有校本特色的教師“力行學習文化”,從而深度改變教師學習中存在的被動應付、消極依賴、急功近利等現(xiàn)實問題,讓教師的學習真正發(fā)生。
一、基于學校文化:教師“力行學習文化”建構的校本理解
我校以徐霞客名字命名,徐霞客博學篤志、身體力行的偉大精神正是其成功成才的核心要素,更是現(xiàn)代人所需要的人格要素。我校堅持學校文化建設十多年,“霞客文化”成為學校的辦學特質,“霞客精神”成為師生共同認可的價值追求和行為準則,“篤志力行”的辦學理念成為學校師生的堅實信念和不懈追求。我們認為,促進教師學習形態(tài)由傳統(tǒng)、被動、封閉向前瞻、自主、開放轉變,是提升教師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也是霞客文化的生動體現(xiàn)?;谶@樣的認識,我校提出了“力行學習文化”的理念,試圖通過實踐與研究,深度探尋如何“讓教師的學習真正發(fā)生”,讓教師成為主動的終生學習者,力求走出一條屬于徐霞客實驗小學的教師學習文化建構之路,教師學習求真之路。
“力行”,語出《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西漢哲學家揚雄《法言·修身》中也提到“君子強學而力行。”意思是說要努力做到,努力實踐,竭力而行,知行合一,學思結合,存高遠之志,行足下之路。宋朝朱熹曾言:“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本褪钦f,實踐越扎實,認識就會更加清晰,知識就會更加鞏固。
教師“力行學習文化”,是受尊重實踐、勇于探究、敢于超越的“霞客精神”的浸潤,具有校本特質的一種學習文化,其核心標志是教師具有強烈的內在學習需求和終身自主學習的自覺,其基本特征是教師既是學習者、思想者,又是改革實驗的行動者,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是學習扎根于教育教學改革實踐,教師在實踐中學習,學以致用。這種“力行學習”是最有價值的學習,學習的成果可以內化為教師自身的人格、智慧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 讓教師的學習真正發(fā)生:教師“力行學習文化”建構的核心追求
我們覺得,教師的“力行學習文化”是一種新的學習文化。力行,意味著封閉的灌輸式“校本培訓”逐漸走向“校本學習”,是對被動學習、被動成長的否定;力行,意味著教師從“教書匠”逐漸轉變?yōu)椤皩W習者”、“研究者”;力行,它關注人的主體意識的喚醒、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強調人的自覺性的激發(fā),從而形成全員學習的氛圍,強化終身學習的意識,提升主動學習的品質,讓教師真正成為學習者、成長者,真正成為發(fā)展的主體。讓教師的學習真正發(fā)生,這是我們倡導的教師學習觀,也是教師“力行學習文化”建構的核心追求。
(一)立足“我的學習”,讓教師學得“真”
樸素的哲學觀認為,內因是促使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因此,只有首先滿足教師的內在學習需求,才能“讓學習真正發(fā)生”。我們的教師力行學習文化強調 “我的學習”,即“我”是學習的主人,強調“我參與”、“我行動”,強調“適合我的學習才是最好的學習”,強調教師自主參與,自主選擇。每個教師的知識基礎不同,社會閱歷各異,個性風格有別,對知識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其次,要讓學習真正發(fā)生,需要滿足教師自主建構的內需。建構主義強調,學習是學習者主動通過新舊經(jīng)驗的相互作用來建構知識的過程。我們要積極滿足教師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習目標和學習方法的需要,設法讓教師進入自主建構的狀態(tài),從而成為自己學習和發(fā)展的主人。讓學習真正發(fā)生,還在于滿足教師自主展示的內在需求。在學習過程中,每個人總是希望自己的努力能獲得成功,自己的成果在交流展示中能得到別人的認可。開放的學習文化滿足了教師與他人交流的需要,教師在交流展示中獲得了成就感,激發(fā)起了繼續(xù)學習的動力和欲望。立足“我的學習”,教師在真正發(fā)生的學習中呈現(xiàn)一種永不滿足、永不懈怠、學習自覺、充滿活力的生命狀態(tài)。
(二)倡導“活的學習”,讓教師學得“深”
力行學習文化主張教師的學習是一種“活的學習”,它是對“讀死書,死讀書”的否定,是對知行分離、理論與實踐分離的否定?;畹膶W習以教師的專業(yè)發(fā)展為中心,以教學中的問題為中心,以研討、交流、展示、實踐的校本教研互動學習為平臺,讓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展開實踐性學習,在課題研究中進行自主探究式學習?;畹膶W習強調參與性,教師在親力親為的活動參與過程中學習體驗,促進理論與實踐的共建和創(chuàng)生;活的學習注重情境性,教師運用教學事件、教學實況,從案例分析入手,在鮮活的情境中接受和領悟;活的學習體現(xiàn)研究性,教師在真實的研究中,系統(tǒng)地收集資料,思考、分析問題,提出改進方案,在行動中研究,在研究中實現(xiàn)深度的學習。endprint
(三)尋求“新的學習”,讓教師學得“遠”
所謂“新的學習”,一是指學習內容的“新”。教學具有高度的不可預測性與復雜性,知識日新月異,這就要求教師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本領,邊教邊學,常學常新,讓自身的“學”成為“教”的源頭活水,讓自己永葆教學的青春,在教學這條路愈走愈遠,越遠越新。二是指學習組織形式的“新”。我們學習并借鑒其他學校 “學習型團隊”這種新的學習組織形式,構建共同研討、團隊共進的有效學習機制。三是指學習價值取向的“新”。教師力行學習講究自主性、探究性,要求教師在身體力行的學習活動中,采用全新、前瞻、開闊的思維方式不斷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創(chuàng)造新思路、新設計、新途徑、新方法,生命能量在“力行”中被充分激發(fā)出來,從而實現(xiàn)生命價值的自我超越。
力行學習文化強調“改變”——持續(xù)的學習、轉化和改變。改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不是終結的狀態(tài)。實踐、改變、轉化和持續(xù)學習,是教師力行學習文化的核心要素。
三、構建學習型團隊:教師力行學習文化建構的實踐探索
(一)教師學習型團隊的特征
教師學習型團隊是我校教師力行學習文化建構的平臺。學習型團隊以環(huán)境民主和諧、班子團結友好為基礎,以建立完善的 “工作即學習,學習即工作”的自我學習機制為核心,以“學習即生活,學習即責任”為價值追求。團隊成員有著共同的工作、學習目標,具有持續(xù)的學習及創(chuàng)新的能力。
1.共同的學習目標
我校教師學習型團隊的共同愿景是:“我以團隊為榮,團隊因我精彩”,“讓我們一起成為影響孩子成長的重要他人”。其共同的學習追求是:“我思我學,苦修苦練”,“學習工作化,工作學習化”。共同的愿景和追求使團隊成員逐漸形成了這樣一種學習狀態(tài):向惰性告別,向理想邁進;向舊我告別,向新我邁進;在反思中學習,在共享中學習,在反饋中學習。學習真正成為了一種習慣、一種興趣、一種生活方式和一種生命的需要。
2.每個人都是學習者
我們通過“學?!萄薪M—個人”建構全員學習網(wǎng)絡,即整個學習型團隊的管理者、組織者都要堅持學習。其中,教研組長是學習型團隊最重要的力量,他們既是組織者,又是示范者。學校管理者、教師都知道自己的角色和任務,不但重視個人的學習和個人智力的開發(fā),更強調學校成員的合作學習和群體智力的開發(fā),使學校成為一個高效務實、和諧奮進、蓬勃向上的真正的學習共同體,每個人都通過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與團隊一起成長。
3.每個人都是管理者
學校讓基層單位(教研組)或成員(教師)擁有充分的自主權,從而形成以“教研組為主”的扁平式組織結構。這樣,學校成為平等對話、交往的場所。團隊成員自主選定學習、研究的目標,自主選擇伙伴組成團隊,自主開展調查,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原因,研究對策,自主評定總結。在這里,整個團隊成員的人際關系是開放的、平等的和高度協(xié)作的。
(二)教師學習型團隊構建的有效策略
1.極力營造學習氛圍,凸顯“我的學習”
和諧的工作環(huán)境才能讓教師輕松愉快地學習和工作,才能靜心地規(guī)劃自己的發(fā)展、主動地學習。為此,學校極力營造和諧寬松的學習氛圍。
一是讓教師直接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在學習型團隊中,教師不再是被管理者,他們可以直接參與學校的民主管理。學校發(fā)展目標的確立以及所有管理制度的出臺,都是充分尊重教師的意見,使教師的意愿在學校工作中得到體現(xiàn),讓教師有一種“學校就是家”的溫馨的感覺。比如:《霞小“力行”教師校本研修制度》《教學反思制度》《研修活動制度》《讀書活動制度》《霞小“力行”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報告冊評價辦法》《霞小五星級團隊考核細則》《團隊辦公公約》等學習制度都是由教師自主制定,經(jīng)過多次自下而上的討論、商定而成的。這樣的制度不再是貼在墻上的生硬的條文,而是老師們發(fā)自內心的聲音,具有親切感和感召力。制度的制定過程形成了一個“場”,在這個場中,團隊中的每一個人無時無刻、有意無意地被“磁化”著。這樣形成的制度真正成為了一種文化,充滿了影響人的力量。
二是校長以身作則,率先學習。學習型團隊中,校長是設計者、服務者、執(zhí)行者。作為設計者,校長要做好團隊學習的整體規(guī)劃,設計好團隊發(fā)展的基本理念、基本策略;作為服務者,校長要為團隊每個成員完成學習任務提供服務,自覺接受學習愿景的召喚,自覺履行實現(xiàn)學習愿景的職責;作為執(zhí)行者,校長的重要任務是以身作則,率先學習,把學習作為工作的重要部分,并對團隊的學習狀況做出真實而又全面的評估,幫助隊員系統(tǒng)地學習,促進每個人的學習與發(fā)展。
三是團隊成員擁有充分的自主選擇權。學習型團隊以滿足內需為基礎,充分尊重個人學習意愿,強調自主性,跟誰學、學什么、怎么學都由自己決定。豐富的網(wǎng)絡資源,“讀書沙龍”、“教育論壇”、“研修茶座”等,專家學者指導,QQ群、微信群,團隊成員可以自由選擇,自主參與,擇其善者而加之,選其美者而讀之,察其精者而納之,在思想碰撞中明晰規(guī)律,在相互學習中取長補短,在答疑解惑中提升水平,共同提高。
2.盡力搭建學習平臺,實現(xiàn)“活的學習”
我們?yōu)閳F隊成員搭建各種學習平臺,讓教師的學習貫穿教學工作的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學習。
一是主題研修工作坊。在工作坊,我們鼓勵團隊成員經(jīng)過反復商討,自主確定學期研修主題,根據(jù)每學期的主題學習并運用各種教與學的新理念、新策略。我們還鼓勵和支持教師通過自主選擇研修伙伴,合作開展各類教學研究,共同設計主題課程。如:這學期我們確立了課程開發(fā)的研修主題,工作坊教師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學習,開發(fā)了學科中的隱性課程,拓展了學科教學內容。同時我們充分利用徐霞客文化資源,開發(fā)并實施“走近霞客,走向實踐”校本課程。這一研修主題強化了教師的課程意識,提高了教師的課程開發(fā)能力。整個課程開發(fā)的過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二是教師沙龍。教師沙龍主要是一種自由的、主題式的教育問題討論會,討論會上,專家和教師面對面交流。這樣的學習形式使教師由被動的受訓者變?yōu)榉e極的參與者,不再是單純地學習理論,而是在案例分析中潛移默化地接受理論。這種學習方式有利于讓教師的教育實踐與學習研究、在職培訓融為一體,在鮮活的學習活動中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能力。endprint
三是校本研課。研課目前已成為學校教育研究的一種主要方式。我們把研課活動貫穿到備課、上課、評課整個過程,其中最受教師歡迎、最能幫助教師專業(yè)成長的一種方式是評課。上課者與聽課者對話交流,不斷進行教學思想的積極碰撞,不斷進行教學行為的深度反思,在此過程中理解、傳播、生成教育教學的新理論。此項活動我們從五個層面展開:一是推門課,即校長室、教導處不預告的隨堂課,要求聽后要評好,評中有指導,評后要反思,思后要改進,改后要跟蹤。二是請客課,即學科組內教師自發(fā)的同伴交流的小型研究課。三是研討課,即圍繞研究主題和教學問題展開,學科組對外開放的課。四是匯報課,即從教三年內的新教師向全校展示的成長課。五是展示課,即骨干教師在教研活動中作中心發(fā)言,把自己的理念、思想、方法及時傳達給各位教師,通過展示課的形式帶動所有教師開展課堂教學研究,充分發(fā)揮骨干教師的作用。
四是論壇。多年來,我們積極打造“力行論壇”,精心做好幾件事?!敖虒W反思月月評”,要求提高反思的質量,尤其要追求教學反思的“可公開發(fā)表性”;“如蠶食葉讀專著”,重在顯示閱讀信息,形成專著閱讀氛圍;“力行話題大家談”,每周一次嘉許身邊的好人好事,嘉許自己修身育人,弘揚正能量。此外,我們還嘗試“力行著述”,組織部分有意向、有潛質的青年教師撰寫博客,每學年教科室組織匯編《霞客教育之旅》叢書系列 。
3.努力改進學習方法,倡導“述的學習”
我們覺得教育寫作是教師專業(yè)成長的必修課,也是我們學習型教師團隊倡導的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
一是寫教育日記,為自己的人生夾個書簽。為了消除教師的寫作畏難情緒,我們不求形式,不講文采,引導教師將教育教學過程中好的點子或個人感悟付諸筆端。日記記述重視個人的“原生態(tài)”體驗,用自己的筆,寫眼中事、心中情,在記述中了解自己、發(fā)現(xiàn)自己,在記述中體驗教育的無限樂趣,在記述中表達對教育明天的美好期盼,在記述中純凈自己的心態(tài),修煉自我,提升自我。
二是講教育故事,分享感動與美好。一個個動人的故事,描述著課內課外的點點滴滴,展現(xiàn)著教育的靈性和生命的活力,詮釋著教師對教育的感悟和育人的情懷,也閃耀著教師創(chuàng)造的火花和無限的智慧。教育故事講述成為了學習型教師團隊專業(yè)發(fā)展的“現(xiàn)場”。
三是寫讀書筆記,讓自己的閱讀留下痕跡。學校每學期都開展給教師贈書活動,學習型教師團隊每個成員都可以選擇一本自己喜歡的書。我們還定期組織讀書會,志同道合的教師一起夜讀,或分散自讀。團隊成員可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寫讀書筆記,形式可以不拘一格,內容也可百花齊放,篇數(shù)也不統(tǒng)一規(guī)定。不拘形式的讀書方式更易于被教師接受,極富個性的讀書筆記展示的是教師們學習的歷程。
四是編“教育土書”,給自己鋪設成長的階梯。我們的教師學習型團隊一貫重視課題的研究,每學期都會將研究成果匯編起來,出版了一套又一套“霞小課題研究叢書”,我們稱之為“教育土書”?!巴習庇幸环N田野草根的氣息,代表了我們的課題研究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代表了研究者堅忍不拔、堅持到底的精神。每本“土書”都記載著教師們聽、說、讀、研、思的教育生活,點燃了教師遠大的教育理想和深厚的育人情懷?!巴習睂W習型團隊推向了學習的前臺,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處于積極、自主的學習、吸納、展示的狀態(tài),在成長的階梯上不斷跨上一個又一個新的臺階。
綜上所述,打造教師學習型團隊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使命,是學校發(fā)展永恒的追求,我校將依托力行學習文化的校本建構,立足教師學習的真正發(fā)生,在學習的廣度、深度和效度上作進一步的研究和探討,爭取獲得新的發(fā)展和收獲。
責任編輯:丁偉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