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東
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院
習近平的群眾路線與四個全面的關系探析
張旭東
河南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研究生院
密切聯(lián)系群眾是我黨的三大優(yōu)良作風之一,是我黨不同于其他政黨的顯著之處,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我黨要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中,無論何時,永遠不能忘本。為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就四個全面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論述。新形勢下,我們黨面臨著許多嚴峻挑戰(zhàn),黨內出現部分干部與群眾關系緊張,出現了脫離群眾,官僚腐敗等苗頭。四個全面的論述就是在發(fā)現這些問題中提出的,它的提出也體現了我黨的是一個緊跟時代發(fā)展步伐,善于自我調整的政黨。
習近平;群眾路線;四個全面;群眾思想
古人云: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梢娮怨乓詠砣嗣窳α康膫ゴ?,所以我們任何時刻都不能輕視人民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也反復強調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我們要時刻警醒著不能丟掉黨的密切聯(lián)系群眾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作風,我們黨的根基血脈力量都來源于人民,廣大黨員干部要始終堅持走群眾路線,時刻把人民群眾放在心里,把人民群眾當親人。無論何時何種情況下,我們黨都要與人民群眾生死與共,只有這樣我們也才能更好地推進四個全面這個治國理政總綱的向前發(fā)展,同時要把推進施行四個全面的思想和行動深深地根植于群眾路線的結合上。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之際,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在京召開提出了十三五時期我國發(fā)展的指導思想,明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遵循的原則及實現全面小康新的目標要求,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向人民,歷史做出的莊嚴承諾,我們的黨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一切為了人民,為了人民的一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我們黨做出的莊嚴承諾,我們必須有實現它的信心和勇氣。
其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歸根到底是發(fā)展的問題,發(fā)展才是硬道理,也是黨的領導的根本保證,沒有經濟社會的發(fā)展,人民就不能擺脫貧窮落后,甚至連溫飽都解決不了,我們就很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只有在保證全體人民的溫飽問題解決的前提下,我們才能調動廣大人民群眾向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努力的積極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設中,黨和群眾的關系就好比大海中的一艘航船,黨就是航船的船長,時刻為行進的航船定好方向,掌好舵。而群眾就好比是航船上的船員,時刻為行進的航船提供不竭的動力支持,如果航船上缺少船長航船就會在航行中迷失方向,如果缺少船員航船就會失去動力支持,就會原地徘徊。所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建設中黨和群眾的關系缺一不可,只有二者相互配合,心向一處,我們的這首中華號巨輪才會駛向我們的目標,我們也才能最終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吹響了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的沖鋒號角,提出了未來中國前進方向的五大發(fā)展理念,到2020年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xù)發(fā)展,必須堅持深化改革。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的面貌,黨和國家的面貌卻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使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地提高。目前,我們的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qū),改革的復雜性,艱巨性前所未有,當前和今后就必須要求我們自己去探索進行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只有密切聯(lián)系群眾,把群眾觀點,群眾路線深深植根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實踐中,才能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和擁護并不斷向前發(fā)展。
習近平曾說:改革開放沒有完成時,只有進行時,改革開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勞永逸的。它需要遇到很多問題,在新的形勢下,全面深化改革更需要面臨巨大的挑戰(zhàn)和困難,這就是需要我們必須堅持從廣大人民群眾的最高利益出發(fā),密切聯(lián)系群眾,充分調動人民參與的積極性,把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向前推進。
全面依法治國的推進要密切聯(lián)系廣大人民群眾,深入群眾中調查研究,及時充分反映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訴求,提出來自于群眾自己的建議和主張。習近平同志指出我們黨要堅持黨的群眾路線,堅持人民主體地位,時刻把群眾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及時準確了解群眾所思,所盼,所憂,所急把群眾工作做實,做深,做細,做透。這就要求我們要切身實際為群眾著想,時刻維護好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即將面臨建成小康社會來臨之際,我們對依法治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堅定不移走有中國特色的法治道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zhí)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不斷地推進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局面。
馬克思,恩格斯曾說過黨的紀律對于無產階級政黨和政黨所領導的事業(yè)都是極端重要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的偉大事業(yè),加強黨的完善和建設是這一偉大事業(yè)取得勝利的關鍵所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如果管黨不力,治黨不嚴,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黨內突出問題得不到解決,我們的黨遲早會失去執(zhí)政資格,就會被歷史淘汰,我們的黨永遠代表著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黨的領導和執(zhí)政及黨組織建設必須依靠廣大人民群眾,脫離群眾就如同魚離開水,不會活得太久。
我們的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領導核心,推動中國的改革與發(fā)展,關鍵在黨,帶領中國廣大人民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把黨建設好。習近平曾說過:治國必先治黨,治黨務必從嚴。中國共產黨踐行群眾路線的基礎就是從嚴治黨,要把群眾思想深入到每一個黨員干部的腦海中,促進黨員干部為民務實清廉。
歷史是由人民創(chuàng)造的,我國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基本力量和基本依靠是人民,只有充分發(fā)揮廣大人民群眾參與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y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我們才能把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向更好方向推進。只有正確理解實施四個全面的戰(zhàn)略布局我們才能更好地維護好廣大人民群眾切身利益。
[1]張治銀.習近平對人民群眾的深厚情感[J].攀登.2014(06).
[2]郭廣銀.習近平關于人民主體地位的思想[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4(05).
[3]曲青山.“四個全面”:新形勢下黨治國理政的總方略[J].黨建.2015(02).
[4]李忠杰.“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演進脈絡與重大意義[J].人民論壇.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