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淼
新媒體時代高職院校學生思政工作新策略
于 淼
二十一世紀以來,網絡媒體發(fā)展迅速,新媒體時代也已經成為歷史發(fā)展不可逆轉的趨勢。作為時代新力量,部分大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也都逐漸被新媒體占領。但是網絡新媒體具有匿名性、網絡言論具有負面性以及學生自身具有一定的不成熟性三大挑戰(zhàn),高職院校必須發(fā)展實行先進的高志遠學生思政工作策略。
新媒體 高職院校 思政工作新策略
對當代學生而言,學校已經成為了幫助他們形成良好思想政治意識的主要陣地。因此,加強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并及時更新高校思政工作的策略,也已經成為了目前教育界較為重視的項目之一。共青團十七大會議明確指出:要將新媒體作為青年思想教育工作的新突破口。因此,面對不可逆轉的新媒體時代的到來,教育工作者應積極理清工作思路,主動改進工作方法,做到與時俱進。這樣才能保障新媒體時代下的高職院校學生思政工作的順利進行。
新媒體作為一種以網絡數字等虛擬形式為依托變化著的新型概念,旨在通過互聯網媒體、手機等媒介滿足廣大用戶的生活、信息需求。因此,新媒體本身具備較強信息承載能力以及傳送能力。同時,新媒體時代下所呈現出的碎片化技術已經逐漸成為各個國家研究信息發(fā)展傳播的重要手段。因此,大力促進新媒體時代的推進,建立完善的信息傳播環(huán)境對一個國家的發(fā)展也具有一定的推動能力。
(一)網絡匿名性
新媒體下的網絡在傳播過程中并沒有完全推行實名制,這在一定的程度上保護了網絡使用者的信息安全,而同時又造成了網絡的匿名性。網絡匿名性可能導致網路輿情的監(jiān)管出現疏漏,因而導網絡阻止不良信息傳播免疫力的下降。
(二)網絡言論的負面性
高職院校校園作為學生網絡交流的主要場所,如果其網絡輿論環(huán)境得不到保障,將會加大高校網絡言論的負面性。雖然當今時代提倡言論自由,但出于種種原因,傳統(tǒng)媒體對大學生的言論采納度相對較低,因此,新媒體時代的到來為學生發(fā)表自由言論提供了良好的平臺。而同時,由于沒有來自現實的約束,個別大學生將高校網絡平臺作為出氣場所肆意釋放負能量,影響了整個高校校園網絡的積極發(fā)展。
(三)學生的不成熟性
作為生活在象牙塔中的高校青年,不諳世事的學生在面對社會問題時往往會欠缺一定的理性思考,因此,常常也會出現大學生極端處理事情的情況發(fā)生。而這些有可能正是來自于新媒體網絡的不良引導所造成的。媒體的不正確引導往往會加劇高校學生的不成熟性,導致部分社會事件的消極處理。
(一)健全網絡法律法規(guī),完善網絡管理制度
新媒體時代之下,各高職院校在加強高校學生思政教育工作的過程中,不僅僅要實行引導、溝通等一系列柔性手段,更要加強法規(guī)制度建設的硬性力量。目前,我國法律法規(guī)的健全速度已經開始落后于高速發(fā)展的新媒體網絡,制度的尚不完善導致新媒體網絡的發(fā)展得不到相應的約束,可能會導致新媒體網絡朝著消極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對于各高職院校而言,及時完善校園網絡管理條例,規(guī)范高職院校學生的網絡行為,推行健康文明的新媒體網絡模式等工作亟待落實。
(二)完善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機構,形成全面覆蓋全員參與格局
高職院校學生思政工作的革新需要形成多方位全面參與模式。首先,需要成立思政教育領導小組。作為領導階層,領導小組需要展現領導風范,做好新媒體時代下高職院校學生思政工作的全面統(tǒng)籌工作。其次,為落實新媒體網絡的監(jiān)控,就需要成立新媒體監(jiān)控中心這一中堅部分,在高校網絡實際運營過程中,做好網絡運行規(guī)律研究、動態(tài)監(jiān)控、引導輿論等具體工作。最后,作為與青年學生具有直接接觸及溝通的教師層,需要積極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積極主動地推進學生思政工作,形成全員參與網絡育人的工作格局。
(三)加強網絡媒體技術培訓,提高思政隊伍媒介素養(yǎng)
新媒體時代,媒介素養(yǎng)已經被納入了新型的道德評判標準,與各大傳統(tǒng)素質共同致力于個人綜合素質的考評。除了對高職院校學生媒介素質的大力培養(yǎng)外,更重要的是應該提高整個思政教育隊伍的媒介素養(yǎng),以起到示范標準的作用。如果教育隊伍自身不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yǎng),那么將很難得到各青年學生的信任,無法保證新媒體環(huán)境下思政教育工作的順利實施。所以,各高職院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素養(yǎng)培育,將數字媒介素養(yǎng)納入教師水平評判標準之中。
不同于傳統(tǒng)媒體,新媒體具有言論自由、環(huán)境開放、形式互動等特點,滿足了人們對于自我表達的要求。而新媒體對于高職院校學生思政工作而言是一把雙刃劍,各高職院校只有揚長避短,主動更新思政教育工作策略,滿足新時代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要求,才能達到思政教育的真正目的。
[1]高清林,黃慶專.新媒體時代高校學生思政工作新策略[J].文教資料,2016(05):92~94.
[2]周偉毅.新媒體時代如何做好高職院校思政工作[J].新聞戰(zhàn)線,2014(09):159~160.
(作者單位:長春汽車工業(yè)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