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心娟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明史·藝文志》在著錄明代文集方面與《千傾堂書目》的不同
郭心娟
(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 內(nèi)蒙古 呼和浩特 011517)
張廷玉等修《明史》,得《藝文志》四卷,源本為黃虞稷的《千傾堂書目》?!睹魇贰に囄闹尽吩谑珍浢鞔募矫?,或許由于政治上的考量,或者由于其他的一些什么原因,張廷玉等人在《千傾堂書目》的基礎上不僅沒有進行擴充整理,而是繼續(xù)刪減,因此在收錄文集的完整性方面不如《千傾堂書目》。
本人檢讀了清初黃虞稷撰的《千傾堂書目》集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和清張廷玉等撰的《明史·藝文志》集部(中華書局,1974年4月第1版),發(fā)現(xiàn)《明史·藝文志》在著錄明代文集方面有很多不同。首先,《明史·藝文志》集部共記錄為1卷,分為3個部分,分別是:別集類、總集類和文史類;《千傾堂書目》分為16卷,8個部分,分別是:別集類(第17—29卷,共13卷)、制誥類和表奏類(第30卷)、騷賦類和總集類(第31卷)、文史類、制舉類和詞曲類(第32卷)。其次,在具體的篇目、著錄、文集等方面也有很大不同,如下所示。
1.1 對于同一作者而言,《明史·藝文志》比《千傾堂書目》收錄的篇目數(shù)量少,這種情況在《明史·藝文志》中表現(xiàn)的較為普遍。例如:
(1)《明史·藝文志》記載:宣宗文集四十四卷,詩集六卷,樂府一卷
而在《千傾堂書目》中記載為:明宣宗章皇帝御制文集四十四卷,又詩集六卷,樂府一卷,明御制二教文一卷,又御制祖德詩一卷
可見《千傾堂書目》多錄入了二教文一卷和祖德詩一卷。
(2)《明史·藝文志》記載:陶宗儀南村詩集四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陶宗儀南村詩集四卷,又滄浪棹歌一卷
1.2 對于同一作者而言,《明史·藝文志》比《千傾堂書目》收錄的篇目數(shù)量多,這種情況雖然不多,但依然有體現(xiàn)。例如:
(1)《明史·藝文志》記載:劉炳春雨軒集十卷,詞一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劉炳春雨軒集十卷
可見《明史·藝文志》多錄入了劉炳詞一卷
(2)《明史·藝文志》記載:楊基梅庵集十二卷,詞一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楊基梅庵集十二卷
1.3 對于同一作者而言,《明史·藝文志》與《千傾堂書目》收錄的文集有相同的篇目,也有不同的篇目。例如:
(1)《明史·藝文志》記載:黃淮省愆集二卷,詞一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黃淮省愆集二卷,又介庵集,又歸田稿
(2)《明史·藝文志》記載:瞿佑存齋樂全集三卷,詞三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瞿佑存齋樂全集三卷,又宗吉集四卷,又香臺集三卷,又香臺百詠一卷,又存齋詠物詩一卷
對于同一作者的同一文集,《明史·藝文志》比《千傾堂書目》收錄的文集卷數(shù)多。例如:
2.1 《明史·藝文志》記載:明太祖文集五十卷,詩集五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明太祖御制文集三十卷,又御制詩集五卷
2.2 《明史·藝文志》記載:王冕竹齋詩集三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王冕竹齋詩集二卷
《明史·藝文志》在著錄作者文集時,大部分以作者的名字命名文集的名稱,如張昱詩集,胡翰文集等,而《千傾堂書目》則多有不同。不同如下,例如:
3.1 以作者的字命名文集
(1)《明史·藝文志》記載:張昱詩集二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張昱張光弼詩集二卷
(2)《明史·藝文志》記載:唐桂芳白云集略四十卷(名 桂芳)
《千傾堂書目》記載:唐仲賓白云集略四十卷又武夷小稿(字 仲賓)
(3)《明史·藝文志》記載:胡翰文集十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胡翰胡仲子集十卷 又長山先生集 又信安集
3.2 以作者的官名命名文集
(1)《明史·藝文志》記載:貢性之南湖集二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貢性之貢理官南湖集二卷
(2)《明史·藝文志》記載:劉迪簡文集五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劉迪簡劉尚賓文集五卷
3.3 以作者的封號或者謚號命名的文集
(1)《明史·藝文志》記載:胡廣集十九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胡廣胡文穆公集十九卷 又晃庵扈從集
(2)《明史·藝文志》記載:金幼孜集十二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金幼孜金文靖公集十卷 又外集一卷 又北征集一卷
(3)《明史·藝文志》記載:夏原吉集六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夏原吉夏忠靖公集六卷
3.4 以作者的書齋名命名文集 例如:
(1)《明史·藝文志》記載:程通遺稿十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程通貞白齋集十卷
(2)《明史·藝文志》記載:王紳文集三十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王紳繼志齋文集三十卷
3.5 部分文集在《明史·藝文志》中記錄比較簡略,而在《千傾堂書目》中記錄有細目。例如:
(1)《明史·藝文志》記載:楊芾鶴崖集二十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楊芾百一稿無逸齋稿鶴巖集合二十卷
(2)《明史·藝文志》記載:王龔詩集七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王龔白云樵唱二卷 又草澤狂歌五卷 又鳳臺清嘯
(3)《明史·藝文志》記載:詹同文集三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詹同天衢吟嘯集一卷又海岳涓埃集二卷
3.6 著錄時對于同一作者的文集著錄名稱不同 例如:
(1)《明史·藝文志》記載:張孟兼文集六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張孟堅白石山房稿六卷
(2)《明史·藝文志》記載:貝翺舒菴集十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貝翺平澹集十卷
(3)《明史·藝文志》記載:張適樂圃集六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張適甘白先生集六卷
(4)《明史·藝文志》記載:王紱詩集五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王紱友石山房稿五卷
3.7 “庵”字使用不同 例如
(1)《明史·藝文志》記載:杜斅拙菴集十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杜斅拙庵集十卷
(2)《明史·藝文志》記載:張紞鶠菴集一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張紞鶠庵集一卷
(3)《明史·藝文志》記載:梁潛泊菴集十二卷
《千傾堂書目》記載:梁潛泊庵集十二卷
由以上可知,《明史·藝文志》在著錄明代文集方面遠不如《千傾堂書目》詳細和完善,雖然也偶有補充,但這種情況相對于刪減的情況而言不值一提。需要說明的是,在具體的著錄時不同情況不是單一的,可能在著錄同一作者的文集時會出現(xiàn)本人以上梳理的多種不同。
郭心娟(1992—),女,山西省大同市人,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4級中國古典文獻學專業(yè)在讀研究生。
G257
A
1672-5832(2016)07-018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