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偉
(貴州省思南縣邵家橋初級中學 貴州 思南 565100)
淺談初中教材中潛在的人性精華
何 偉
(貴州省思南縣邵家橋初級中學 貴州 思南 565100)
膾炙人口的散文,總是讓人百讀不厭,更讓人咀嚼人生,品嘗人性,提高人生識別真善美,假惡丑的能力。
筆者是初中語文教師,在小結(jié)《阿長與<三海經(jīng)>》、《背影》、《老王》、《臺階》、《信客》之余,把話題引入學生之探討感悟上,并與做人之根基相結(jié)合,以談所獲,以文善誘。在此筆者就本單元潛在的人性精華進行探討,以求共鳴!
魯迅先生的《阿長與<三海經(jīng)>》,實乃抑揚精品。本文詼諧而富有情趣,又不失深沉而莊重。文中對長媽媽“切切察察”的神態(tài),睡相的描寫,吃福橘時的緊張心情,講“長毛”的故事等,讀后令人捧腹開懷,忍俊不禁??墒牵旈L 媽媽為“我”買回《山海經(jīng)》后,作者的感情變得深沉莊重,深切懷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間,這種色彩的變化,使得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情表達得更加真實感人。雖說與“我”是主仆關(guān)系,但“我”畢竟在家庭教育影響中,對她也不敢冒犯,家教使“我”長幼有序。讀者可從作者那委婉含蓄同情憐憫的筆調(diào)中,看出長媽媽的不幸人生遭遇,盡管“她”身上有許多不盡人意的過失,可是“她”那顆善良疼愛孩子之心永遠勝于疼愛自己,卻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植下了感恩戴德的種子,同時透視了母愛之本源。真是偉大神力出自于天性質(zhì)樸的愛,從而透視出了作者的偉大人性精華——孝親。
表現(xiàn)悲涼而淡雅生活家境之《背影》,可謂是朱自清先生散文紀實之精品,江澤民同志曾贊之為:“背影名文四海聞,少年波老更情親。清芬正氣傳當世,選釋詩篇激后昆?!?姑且不談此文的社會背景的悲涼氣氛,結(jié)構(gòu),章法,色彩, 對照及感人動情之處, 其實該文透視出了中華文明的傳統(tǒng)美德, 即就是愛家,孝敬父母和尊老愛幼, 細品此文, 筆者也小結(jié)為:“樸實感天地,佩弦手中筆。慘淡家中境,愛憐父子泣。細節(jié)刻畫處,背影呈惜別。人生長亭注,倍愛家中脊。”《背影》透視出了偉大人性精華——父親(特定的象征意義文化符號) 那就是樸實而堅韌,責任和使命。
林森祥先生的《臺階》,卻昭示著窮則思變的人生理想和追求,真是匹夫不可奪志啊!父親為了臺階付出了艱辛,付出了青春,付出了健康。同時臺階也是父親理想,更是父親的自尊。可從父親的身上,可以折射出許許多多的鄉(xiāng)村農(nóng)民的勤勞、節(jié)儉、質(zhì)樸之美德。同時也傾注了“我”對父親的敬仰和贊嘆,在父親的身上所表現(xiàn)出的中國傳統(tǒng)農(nóng)民之謙卑而厚重的人性,真是“人生奮斗茹苦行,欲上臺階步步艱。嘔心瀝血原如此,自古質(zhì)樸是平民?!迸_階無不透視著怎樣做人之偉大人性。即就是要獲取他人的敬重,那就是無私地付出。那就是多行好事,廣積陰功。
余秋雨先生的章回式散文《信客》,筆者引導學生歸納為:1、老信客失信守墳場,新信客受托擔大任。2、生死禍福挑日月,風雨兼程傳佳音。3、蒙冤受屈訴悲苦,秉誠修身喚良知。4、話杏壇后人敬仰,新職業(yè)更具口碑。從而引導學生了解章回體小說。了解之余,生趣盎然,再回歸主題教學。課文《信客》展示了信客是舊社會的一種私人職業(yè),不受任何機構(gòu)的管理。是為一個地方外出謀生的人們捎信托物的職業(yè),相當于現(xiàn)在的物流和郵政特快專遞。這種職業(yè)既要有一點文化,又要有一副強健的體魄。老實說,信客就是一個最困苦的遠行者。他終年跋涉,收入甚薄,還要蒙受懷疑,欺凌,憎恨,甚至蒙冤入獄。但他畢竟有老信客的理解。為最平凡的社會下層人們默默無聲地忍辱負重地奉獻著。這難道不讓今天的人們面對人生的思考嗎?做人是艱辛的,為人更是艱難的,不管你將來從事什么職業(yè),都昭示著坎坷的人生道路。從而蘊含著做人,立人的根本道德,那就是誠信。換言之,就是口碑和氣節(jié),磨骨頭養(yǎng)腸子的職業(yè),《信客》無不閃爍著“貧賤不能移”的光輝人性。
楊絳先生筆下的《老王》,可是社會中弱勢群體(殘疾人)的代言人。他謀生艱難,靠一輛破舊的三輪車活命,“文革”又被取締,他的生計就更加窘迫,只能湊合著打發(fā)日子,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零仃,眼睛又不好(瞎了一只眼),住在一個塌敗偏僻的小胡同。實乃不幸之至??伤麉s在生命最后的日子也要完結(jié)欠下的一筆人情債。他勤勞,善良,忠厚,助人,無不透視著做人之“義”,人性之真。而“我”之愧怍,卻是一個幸運者對一個不幸人的同情和思考。幸運者有責任關(guān)愛不幸人,關(guān)注其命運,改善其環(huán)境。從而揭示了與人交往的基本水平,人的需要,那就是人性表現(xiàn)出來的平等與尊重,同情,義務(wù),責任。
綜上所述,本單元揭示了一個最深刻,最基本的人性因子,那就是愛的內(nèi)涵加固了愛的外延拓展。要讓學生真正懂得怎樣做人,這是當今中學生最缺失的大課。因為他們成長于金錢功利的環(huán)境之中,貪婪自私享樂斗闊是他們的“百草園”,根本無“三味書屋”之趣,實堪人憂。故此,探索本單元,就應(yīng)該揭示人性之根基,那就是“真善美,假惡丑”的靈魂。讓學生之心靈得到洗禮,對照自我,以當下為題眼,啟迪學生之心扉,勵志奮發(fā),以學回報。同時也昭示著身為人師的責任和使命。那就讓我們共同攜手,為了明天,去培植人生最美麗的人性光輝吧!
G633.6
A
1672-5832(2016)02-02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