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鑫鑫,馮曉麗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新媒體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的研究進展
秦鑫鑫,馮曉麗
(山西師范大學體育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采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歸納新媒體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的研究進展,進行新媒體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教學模式構建,總結其研究特點。得出:新媒體被體育教師與學生廣泛應用;新媒體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的模式構建研究較多而實踐成果研究較少;新媒體手段構建的研究是熱點。
新媒體;教育領域;研究進展
新媒體顧名思義是指一種媒介與手段。然而“新媒體”的“新”既體現在技術上,同時也體現在形式上,已經滲透到世界的各個角落。新媒體是在新的技術支撐體系下出現的媒體形態(tài),是建立在數字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礎之上,延伸出來的各種媒體形式。在形式上,產生了微博、微信、博客、QQ、智能APP、網絡客戶端等。
21世紀的今天“互聯網+”已然成為新時代教育發(fā)展的主題,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媒體逐漸融入到高校教育領域的學科建設當中。對于新媒體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需了解新媒體的自身特點以及構建出來的新的教學模式如何應用到體育實踐課當中,需對新媒體的發(fā)展進行回顧與總結。本文通過文獻資料法對新媒體融入到高校體育專業(yè)的可行性、教育領域以及“翻轉課堂”“互聯網+”“混合式學習”“慕課”等諸多教學模式應用到高校體育教學進行綜述,繼而利用邏輯分析法進行歸納。
1.1 微信融入到教學領域中的可行性分析微信作為新媒體的代表之一,對于學生、家長與教師來講,都成為生活中獲取信息的主要媒介,微信占據了生活中的大部分時間。因此在大學課堂上會出現許多學生樂于低頭玩手機而不愿抬頭學習的現象。對于教師來講,及時改變教學方法與手段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以微信為切入點進行創(chuàng)新與改革成為學者研究的一大熱點。李瑞杰[1]提出在體育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建立微信虛擬班級建設、微課堂與課程設計、微跑團拓展等一對多互動、一對一互動反饋以及微信學生沙龍、草根微論壇等生生多對互動,讓微信融入到教學中激發(fā)學生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思維,進而提升教學效果。白浩、郝晶晶[2]認為通過建立微信公眾平臺可以完美地服務于高校教育領域,能夠加強師生之間的聯系與溝通,實現資源共享,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2 新媒體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的可行性分析李國民、王靜[3]研究發(fā)現:體育教師具備使用新媒體的一般能力,很少將新媒體運用到公共體育課的教學中;體育專業(yè)課教學仍采用傳統(tǒng)的以示范講解為特點的“傳授”模式。體育教師只是偶爾通過微信或手機短信向班級負責人下達少量課堂安排信息,未曾嘗試通過微信等新媒體交流平臺向學生提供體育教學內容或練習方法等信息,也未曾通過類似微信的新媒體交流平臺對學生的體育學習進行指導。但學生更喜歡通過新媒體途徑進行“摸索式”的體育學習。景楓[4]在籃球原地單手肩上投籃技術課教學中,考慮到這一技術動作比較連貫,學生掌握起來有些難度,因此利用Flash軟件制作原地單手肩上投籃的動畫課件,提供給學生生動地表象以獲得全面地理解與掌握。周宇[5]在進行體育教學中指出:譬如田徑項目、跳高、跳遠有空中的技術動作;體操有支撐跳躍的連續(xù)動作;前滾翻有身體翻滾的動作,這些動作對于學生來講是有一定難度的,然而通過使用自制多媒體課件把動作技術難度用生動、形象地方式展示出來,將技術動作進行分解,并且展示整個技術環(huán)節(jié),可以有效地提高課堂效率。
在體育專業(yè)理論課和技術課教學中采用新媒體進行教學,充分發(fā)揮了互聯網的優(yōu)勢同時彌補了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同時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理解技術課教學當中的重點以及難點所在,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間接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
1.3 新媒體融入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教學模式構建采用新媒體手段進行體育教學是對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的挑戰(zhàn),要想將新媒體完美地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需要全面分析教師和學生基本情況。教師經常通過新媒體獲取信息,及時掌握新媒體在體育教學中的發(fā)展動態(tài),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學生接受新媒體的態(tài)度是積極的。信息時代的今天,學生手機上都安裝了微信、QQ、微博等APP,這是學生獲取信息與查詢信息的主要來源,一旦他們遇到一些不懂的問題,大多數學生會利用百度進行解決,并取得一定的效果。教學是在教育目的的規(guī)范下,由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組成的,所以進行教學必須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同時也要兼顧學生的主體性。新媒體可以將二者有效地銜接起來,如何利用并將新媒體融入到體育教學中,筆者認為需要從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2個方面進行構建。
在教師的教法上主要分為3個階段:自主學習階段、技術完善階段、技術鞏固階段。自主學習階段主要指課前階段,學生進入新媒體應用平臺,利用課程講義、視頻、拓展資料自主學習;技術完善階段指課堂教學,教師主要對本節(jié)課技術教學的重難點進行講解,重在實踐練習;技術鞏固階段指課后反思階段,教師課上將學生的技術動作進行拍攝傳送至新媒體平臺之中,學生進行反思、總結錯誤所在,并加強學習。
在學生的學法上主要包括自主學習和協(xié)作學習。自主學習指學生在課下利用新媒體平臺,在線學習課程講義、視頻資料等,另外學生可以自主選擇感興趣的拓展技術進行學習。協(xié)作學習指課上進行分組,小組之間進行合作學習。
新媒體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不是一蹴而成的,需要考慮到新媒體、技術課教學特點、學生接受能力等方面,創(chuàng)建適合體育教學的新媒體手段去提高教學效率,但不能完全否定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需要在保留其優(yōu)點的情況下與新媒體進行結合,只有這樣才能形成一種適合體育專業(yè)的教學模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這也符合何克抗教授所提出的混合式學習,其認為:“所謂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電子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6]。
2.1 “翻轉課堂”應用到高校體育教學的研究“翻轉課堂”是對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性改革,它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模式,將學生的學習放在課前,課上主要進行探討與思考,課下進行反思與完善。這一教學模式的出現很快引起了教育界的重視,并且在部分城市展開試點工作,并取得了一定效果。而將“翻轉課堂”融入到體育教學中的研究并沒有進行,其原因是由于體育自身的特殊性與實踐性較強的特點。因此多數學者對于“翻轉課堂”融入到體育教學僅僅只是思考其應用到體育教學的價值以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將其真正付諸于實踐的少之又少。王國亮、詹建國[7]提到:將翻轉課堂應用到體育教學當中,其模塊應分為3塊,即課前、課中、課后3大模塊。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制訂微視頻、PPT、動畫等形式的教學資源,通過新媒體手段發(fā)送至學生,使學生在課前進行初步學習,并達到初步掌握的狀態(tài)。多數學者研究更多的只是教學模式的構建,以及預期“翻轉課堂”進入到教學實踐中所帶來的益處。劉海軍[8]認為單一的傳統(tǒng)體育教學模式已不能適應社會發(fā)展對人才的要求,探索新的教學模式成為教師的首要任務?!胺D課堂”應用到體育教學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其指出譬如在背躍式跳高過程中,體育教師在空中無法做出停留的示范動作,更無法直觀地講解過桿時頭后仰、挺髖、小腿自然下放等動作。但教師通過提前制作背躍式跳高Flash動畫,以及制作微視頻配以講解,將這一教學資源提前發(fā)送至學生手中供其提前學習動作技術的重點與難點,課上集中解決學生的問題以及重復練習,課后進行總結與反思。
2.2 “互聯網+”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的研究國家體育總局發(fā)布的《體育產業(yè)發(fā)展“十三五”規(guī)劃》積極推進“互聯網+”,鼓勵開發(fā)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支撐的體育服務?!盎ヂ摼W+體育教學”是響應國家的號召,是對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體育教師應當掌握互聯網的優(yōu)勢并將其應用到體育教學當中,無論是在體育專業(yè)課還是技術課教學上,對于學生來講都將是體驗新的教學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在學生的腦中形成定勢,對于課堂教學學生并沒有太多的興趣,這就導致了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因此將互聯網優(yōu)勢與體育教學相結合,是需要教師去不斷研究的問題。劉松濤、徐亞軍[9]提出在體育技術課教學中,許多技術動作如投鉛球、挺身式跳遠、背躍式跳高、健美操、跨欄等是瞬間完成的,學生腦中很難形成清晰的理解,但通過互聯網技術可以將技術動作進行慢放與回放,供學生進行反復觀看與學習,進而在腦中形成動作表象,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
2.3 “混合式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模式構建“混合式學習”是指保留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同時與新媒體進行結合,形成線上與線下的學習模式。湯攀[10]指出:體育教師對于技術動作的傳授主要是以動作講解與親身示范為主,學生很難模仿和領悟一些技術性要求較高的項目,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影像的定格與慢放以及Flash技術的應用可以很好地呈現所要講述的技術動作,加以教師進行重點與難點的講解,學生可以對學習體育產生極大的興趣與愛好。
2.4 “慕課”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模式構建慕課即“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它是借助信息技術和開放共享的理念,通過設計優(yōu)質的在線課程并實施資源共享,促使大眾人群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學習[11]。蔣向華[12]在《慕課在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探討》中認為將慕課融入到體育教學實踐中首先應根據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選擇相應的知識點或者技能點進行獨立微課的設計,這也是選題的過程。在選題時,每個單獨的幕課應當只包含某個知識點或者技能點,進行獨立的設計,這樣才能在10min的幕課中將每個知識點都詳細講解,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掌握。如果在幕課中涉及到某些特殊的典型問題時,則應當保證問題的完整性與代表性,比如在籃球教學過程中,涉及到手指撥球的動作,若僅僅依靠教師的示范,學生并不能完全了解其中要點,如果可以將這個技能點作為一個獨立的幕課,就可以將動作分解,并且對其中每個動作要點進行精講,學生可以很好地掌握。
“翻轉課堂”“互聯網+”“混合式學習”“慕課”等諸多教學模式的構建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來講是一次極大的挑戰(zhàn),對于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法和手段,大多數學者都持有改革與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這些教學模式的構建都有一個共性之處,即在實踐教學當中都注重信息技術的使用,通過保留傳統(tǒng)體育教學的某些優(yōu)勢并在技術課的教學當中加以網絡信息技術、多媒體、Flash等手段的運用,使得體育實踐課變得不再單調,加強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實踐探究能力,激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思維,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果。
3.1 新媒體被體育教師與學生廣泛應用新媒體時代的來臨,使得教師與學生獲取信息更便捷,當遇到困難時教師和學生往往傾向于使用手機、互聯網等手段進行解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新媒體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將新媒體融入到體育教學中,使師生之間的交流不再受時空的限制,學生一旦有問題想請教教師,不需要必須在課堂上請教,在課下可以通過微信、QQ、E-mail等新媒體手段進行交流;通過新媒體手段將技術課教學的重點與難點動作視頻傳送給每位學生,豐富其直接經驗與感性認識,獲得生動的表象,進而間接地提高了課堂效率。
3.2 新媒體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的模式構建研究較多而實踐成果研究較少將新媒體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受到了體育教育界的重視,但大多數的學者對于新媒體融入到高校體育教學中僅僅進行了模式的構建,體育教師都對傳統(tǒng)的體育教法持有創(chuàng)新的態(tài)度,同時指出了技術性動作較強的項目對于學生來講很難領悟與掌握,并且認為通過新媒體手段可以改善這一問題,造成許多學者的研究傾向于理論的教學模式構建,而真正地將新媒體融入到體育教學中,并取得成果的研究少之又少。
3.3 新媒體手段構建的研究是熱點當前“新媒體”在各級各類教育中已經構建了包括微信虛擬班級建設、微課堂與課程建設、微信實踐教學、微信反饋教學、QQ群資源共享、教學微信公眾平臺、教學網絡客戶端以及智能APP等的教育教學平臺。根據新媒體特點構建體育專業(yè)課教學模式,包括虛擬班級建設、微課堂與課程建設、微信反饋教學、微信公眾平臺以及智能APP等一系列環(huán)節(jié)的理論模式、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然而如何構建適合體育教學的新媒體手段是一大研究熱點。
3.4 教師是推動新媒體融入到體育教學中的主要力量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起著主導作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一味地墨守成規(guī),總是按照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與手段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傳授,而應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手段,更新自己的教學觀念,將以互聯網為載體的新媒體融入到教學當中進行教學改革,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面是高校體育專業(yè)課教師單一、教學模式陳舊與捉襟見肘的高校體育課教學內容,一面是款式新穎、內容豐富、日漸完善的新媒體。越來越多的學生在選擇體育學習途徑時,更傾向于新媒體。學生的傾向性選擇,導致了學習興趣與學習時間分配的變化。但是,學生通過新媒體接受的體育信息,大多都是未經篩選的,是否有資格成為供學生學習的體育知識仍有待商榷。學生摸索學習時,由于缺乏權威性的指導,往往事倍功半。高校體育專業(yè)課教學中,學生曠課、消極對待體育教學、成績不佳等現象也就不難理解。因此,新媒體背景下的高校體育專業(yè)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1] 李瑞杰.微信促進高校體育課堂良性互動的可行性分析與路徑探索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16(3):148-152.
[2] 白浩,郝晶晶.微信公眾平臺在高校教育領域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3(4):78-81.
[3] 李國民,王靜.新媒體背景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13):4-5.
[4] 景楓.利用新媒體提高高校體育教學實效[J].新聞戰(zhàn)線,2015(10):115-116.
[5] 周宇.新技術、新媒體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導學,2014(7):86,89.
[6] 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fā)展(上)[J].電化教育研究,2004(3):1-6.
[7] 王國亮,詹建國.翻轉課堂引入體育教學的價值及實施策略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6,39(2):104-110.
[8] 劉海軍.高校體育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構建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3):72-76.
[9] 劉松濤,徐亞軍.互聯網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技視界,2014(5):257-258.
[10] 湯攀.高校公共體育課混合式學習的模式探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6):121-123.
[11] 張鷙遠. “慕課”(MOOCs)發(fā)展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及其對策[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2):116-121.
[12] 蔣向華. 慕課在大學體育課程教學實踐中的應用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15(33):132-133.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Integration of New Media into the Physic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QIN Xin-xin, FENG Xiao-li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anxi Normal University, Linfen 041000, Shanxi China)
This paper mainly adopts the literature, logical analysis to summarize the progress in integrating new media into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PE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struct the teaching mode of integrating the new media into universit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and summarize its characteristics. It found that: the new media is widely used by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students. The research on the integration of new media into the construction of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ing mode is more than the achievements.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media means of building is the research focus.
new media; educational field; research progress
G807
A
1004 - 7662(2016 )09- 0053- 04
2016-05-15
秦鑫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