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奎亭,袁士桐,殷志棟(.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體育系,河北 秦皇島 0660;.無錫市育紅小學,無錫 江蘇 4063)
現(xiàn)代與傳統(tǒng)的對視:MOOC浪潮中的學校體育
高奎亭1,袁士桐2,殷志棟1
(1.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院體育系,河北 秦皇島 066102;2.無錫市育紅小學,無錫 江蘇 214063)
學校體育作為體育知識技能文化信息傳遞的重要基地,始終與時俱進,從未缺席任何一次科技變革。MOOC給學校體育帶來嚴峻挑戰(zhàn)的同時,也給其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采用文獻研讀、專家咨詢、邏輯分析等方法,在對MOOC歷史發(fā)展、概念、特征梳理總計的基礎上,結合學校體育教學實際,對MOOC對學校體育的沖擊與影響進行詳細的剖析,并對學校體育如何積極應對MOOC浪潮進行了思考與闡述,層層深入,旨在為學校體育MOOC課程教育平臺建設和學校體育教育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論借鑒。
MOOC;學校體育;特征;影響;對策
步入21世紀,互聯(lián)網迅速席卷了人類生活的各個角落,人們也開始習慣將目前所處的社會稱之為“Web2.0”時代?;ヂ?lián)網的普及使得“開放教育資源運動”在全世界迅速開展,“互聯(lián)網+移動設備”的新型教育模式日益呈現(xiàn)在世人面前,MOOC也隨之應運而生,并呈現(xiàn)席卷之勢,對教育領域正在產生深遠的影響。國內著名的MOOC研究專家、清華大學李曼麗教授在形容MOOC的發(fā)展及影響時指出:“在教育史上,還沒有一個事件在這么短的時間內在全球引起如此廣泛的關注和如此迅速的行動”[1]。2016年2月4日發(fā)布的《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點》中明確提出將“加快推進教育信息化”列為2016年工作的重點任務,同時將編制《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規(guī)劃》,加快推動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創(chuàng)新發(fā)展,大力推進“三通兩平臺”、“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等活動項目的開展,旨在推動建設在線開放學校體育課程等優(yōu)質數字教育資源[2]。
學校體育作為體育知識技能文化信息傳遞的重要基地,始終與時俱進,從未缺席任何一次科技變革。來勢洶洶的MOOC浪潮,給學校體育帶來嚴峻挑戰(zhàn)的同時,也給其發(fā)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我們應積極主動應對,充分認識它的優(yōu)勢,將這種優(yōu)勢教育平臺與學校體育現(xiàn)狀以及學生的現(xiàn)實需求有效結合起來。本研究通過中國知網、學術GOOGLE、Elsevier SDOL、Springer Link等國際國內文獻數據庫,以“MOOC”、“慕課”、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Mssive open online course”等為關鍵詞進行文獻檢索,收集了大量與本研究相關的圖書、論文、新聞資料并進行仔細研讀分析,為本研究的順利開展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同時,通過QQ、E-mail等方式向國內學校體育教學知名專家學者進行廣泛咨詢、談論,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體會,對MOOC浪潮給學校體育所帶來的積極與消極影響進行邏輯推理與分析,進而為不斷提高學校體育教學的有效性提供一點參考與借鑒。
1.1 MOOC的起源與發(fā)展 MOOC漢譯為“慕課”,其全稱為大規(guī)模在線網絡學校體育課程(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2008年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大學的戴維·科米爾(Dave Cormier)教授與加拿大人文教育技術應用研究院的布賴恩·亞歷山大(Bryan Alexander)教授首次提出了這一概念。隨后阿薩巴斯卡大學喬治·西門子(George Siemens)教授與加拿大國立研究委員會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教授共同制作的《Connectivismand Connective Knowledge》(《連通與連通知識》)學校體育課程,是被多數專家學者公認的第1門真正意義上的MOOC學校體育課程,來自全世界的2300余名學習者注冊參與了該門學校體育課程的學習。
2011年,斯坦福大學的賽巴斯汀·索恩(Sebastian Thrun)教授與彼得·諾威格(Peter Norvig)教授制作推出了《人工智能導論》免費在線MOOC學校體育課程,吸引了來自全世界一百九十多個國家的一萬六千余名學生注冊學習。為了創(chuàng)作更多的MOOC學校體育課程,賽巴斯汀·索恩教授辭職與大衛(wèi)·史蒂文斯 (David Stavens) 和邁克·索科爾斯基(Mike Sokolsky)聯(lián)合開辦了全球最知名的MOOC平臺之一的“Udacity”。同年,安德魯·恩格(Andrew Ng)受“Udacity”平臺的啟發(fā)與達芙妮·科勒(Daphne Koller)教授創(chuàng)立了目前學校體育課程最多、最全面的MOOC平臺“Coursera”。2012年,哈弗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創(chuàng)建了“edX”。Udacity、Coursera、edX相繼成功創(chuàng)建掀起了全球對MOOC的關注熱潮,世界上越來越多的知名高校加入到MOOC浪潮之中,這3個平臺被人們稱為MOOC的“三駕馬車”、 “三座大山”。也因此,美國的《TIME》雜志將2012年命名為“MOOC年”[3]。
世界知名高校紛紛與3大平臺協(xié)作,陸續(xù)推出了諸多MOOC學校體育課程,MOOC風暴短時間內席卷全球,同時我國的許多名校與國際在線教育合作的趨勢愈發(fā)明顯。2012年,教育部啟動實施“教學改革工程”,融合全國200多門大學精品MOOC學校體育課程,搭建了國內第1個高等教育MOOC資源共享平臺-愛學校體育課程網站(http://www.icourses.cn)。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高校先后加入Coursera。2013年,清華大學加入edX平臺并推出了面向全球提供在線開放學校體育課程的“學堂在線”(www.xuetangx.com),相繼推出了若干由國內知名教授主持的MOOC學校體育課程。此外,由40余所高校聯(lián)合成立的“東西部高校學校體育課程共享聯(lián)盟”也旨在通過引入MOOC形成優(yōu)質學校體育課程市場化共享機制[4]。
1.2 MOOC的概念與特征 MOOC是一種基于網絡的、規(guī)模龐大的開放學校體育課程,由個人或組織將學校體育課程根據教學需要有目的、有組織地錄制并制作成視頻的形式,并將其發(fā)布在互聯(lián)網上供學習者注冊學習,同時保持與學習者之間的交流、討論以及答疑輔導,目的是為了加強知識的傳播。MOOC將傳統(tǒng)課堂與網絡課堂融合,它不同于以往的傳統(tǒng)遠程教育、在線學習軟件、教學視頻公開課,而是一種基于知識結點間的網絡聯(lián)結[5]。MOOC有著自身鮮明的大規(guī)模、廣開放、個性化、交互性等傳統(tǒng)教學不具備的特征。
1.2.1 大規(guī)模 與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有著明確的人數要求限制相比,MOOC學校體育課程學習有著較大的優(yōu)勢,對學生人數沒有限制,允許來自全球各個國家?guī)兹f甚至是幾十萬個學員同時在線學習,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學習者的需要、最大化限度地發(fā)揮了教育資源的作用。
1.2.2 廣開放 開放體現(xiàn)在資源共享這一方面,也是現(xiàn)代教育的根本特性。隨著終身教育思想的提出以及各種高科技移動設備的普及,網絡教育成為了人們終身學習最主要的手段與方式,學習者只要擁有互聯(lián)網上網的條件,就能夠享受到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改變了傳統(tǒng)教育受學籍、時間、地點的限制。
1.2.3 個性化 從學習的方式而言,學習者主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喜好選擇學習的對象。懷海特在《教育的目的》中指出:專業(yè)教育對學生來說是一種特殊的興趣,學生學習的目的是想要去了解它,而在專業(yè)化學習中,學校體育課程之間的外在聯(lián)系也會拓展學生的視野[6]。由于參與學習的人數眾多,學生的文化背景、已有的知識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同,對問題的思維、解決方法就會不同,MOOC的個性化特征,對學生建立學校體育課程之間的內外聯(lián)系、培養(yǎng)興趣、滿足學習者多元需求方面具有較好的優(yōu)勢。
1.2.4 實時交互性 由于同時在線學習的人數較多,一個學生提出的問題可能其他同學能夠立即給予作答,如此將形成一個良好的生-生互動模式。相比傳統(tǒng)課堂,MOOC的實時交互性為學習者提供了方便、靈活的交流方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疑問,可以隨時通過在線提問的方式在幾分鐘內即可得到答復,較好地體現(xiàn)了學習的即時反饋,進而,學生對問題的探討和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更高,學習效果更好。
MOOC是一種大多數或所有的內容都是在線進行的課程,它一般沒有或很少有面對面的教學。作為當今時代的新事物,MOOC采用了一種全新的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模式,具有與傳統(tǒng)教學模式截然不同的特點。MOOC的出現(xiàn),不僅給高校的傳統(tǒng)學校體育課程帶來了一定的積極影響,還改變了教師和學生的角色,從而為高校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帶來了很多積極影響。但同時,作為一種新的學校體育課程教學資源,它也為高校的學校體育課程與教學帶來了一定的消極影響。
2.1 MOOC對學校體育的積極影響
2.1.1 MOOC對學校體育課程的積極影響
2.1.1.1 MOOC對學校體育課程開發(fā)主體的積極影響 傳統(tǒng)的學校體育課程的開發(fā)主體主要是國家及各省、市、地區(qū)的教育主管部門及教研人員,根據相關學校體育政策、教學經驗、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對學校體育課程進行開發(fā)設計。而以在線微型視頻為主要載體的MOOC課程的開發(fā)主體不僅僅是上述人員,還可以是學生。MOOC學習使用必須要依托互聯(lián)網,在當今這個以“信息技術”為主的社會,對互聯(lián)網使用最多的群體就是學生,尤其是大學生?,F(xiàn)在學生的知識文化水平較高,對于各種事物有著獨特的見解,同時又對信息技術十分熟悉,為他們成為MOOC的開發(fā)主體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條件。因此,MOOC的開發(fā)主體除教育專管人員、教研人員之外,還包括有較高知識文化水平及信息技術的學生等,使得MOOC的來源更加廣泛、開發(fā)更加靈活。
2.1.1.2 MOOC對學校體育教學內容的積極影響 相比傳統(tǒng)的學校體育課程教學,MOOC課程時間雖短,但它卻是一個完整的教學過程。系統(tǒng)的MOOC課程不僅僅包括“慕課”教學視頻,還涵蓋素材課件、教學設計、教學反思、疑難解惑、教師點評、教學反饋等環(huán)節(jié)。因此,它還可以豐富和細化傳統(tǒng)學校體育課程內容。
2.1.1.3 MOOC對學校體育教學載體的積極影響MOOC是網絡在線進行學習的課程,以教學設計、微型視頻等在線資源為主,因此,它不同于傳統(tǒng)的以教材、課堂為主要載體的學校體育課程,使得體育知識傳播、運動技能的掌握更加方便、靈活。學生通過電腦、筆記本、IPAD、手機等各種移動終端設備,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自己想要學習的運動知識與技能進行觀看學習。同時,學生在沒有掌握的情況下,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反復觀看MOOC在線教學視頻,有效避免了傳統(tǒng)的學校體育教學一旦錯過就跟不上的弊端。
2.1.1.4 MOOC對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手段的積極影響傳統(tǒng)的學校體育課程主要是通過教師對學生的講解、示范進行的。教師根據課程標準、教學進度安排向學生教授相關體育知識、運動技能,之后學生通過反復的練習掌握運動技術。這種教學模式,學生往往只能被動學習并掌握。而MOOC則是學生利用各種移動終端根據自己的喜好,搜尋在線微型視頻來主動學習并掌握運動技能。學生不再是被動接受知識,而是積極主動地去探尋知識、掌握技能,從而促進他們的發(fā)展。
2.1.2 MOOC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積極影響
2.1.2.1 有助于教學效果的提升 互聯(lián)網時代,微博、微信等網絡媒體改變著人們,特別是改變了年輕人獲取信息的方式。如今的學生,尤其是始終走在時代尖端的大學生,更傾向于利用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來獲取信息,包括網絡授課,甚至成為其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MOOC改變了傳統(tǒng)學校體育課堂“教”、“練”的固定教學氛圍,有利于師生、生生間的交流合作,從而輔助傳統(tǒng)學校體育教學,提升了課堂教學效果。
2.1.2.2 有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 MOOC在線微視頻的制作是經過教師反復思考、廣泛搜集資料、精心安排制作而出,旨在最大程度上克服傳統(tǒng)體育教學不斷重復的乏味,增加趣味性、生動性,創(chuàng)設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從而開創(chuàng)對體育運動知識技能學習的新體驗。相比于傳統(tǒng)學校體育課堂,MOOC由若干教學微視頻為載體,短小精悍、內容精簡、主題突出、指向明確,更容易使學生接受,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助于學生的主動學習。
2.1.2.3 MOOC要求提升教師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
1)MOOC有助于提升體育教師專業(yè)知識。MOOC要求每1個微視頻的教學時間較短,同時在較短的時間內還要保證教學內容、教學過程的完整性,這就要求教師必須能夠清晰、準確地把握與理解教學內容,從而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合理安排教學結構,科學選用教學方法,以確保教學目標與目的的實現(xiàn)。
2)MOOC有助于提升體育教師的技能。在線MOOC課程往往是多數都能現(xiàn)在觀看的,而且,準確到位的運動技術展示是學校體育MOOC內容的核心所在,也是學生準確掌握的關鍵,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對所教授的運動技能有很強的實踐、操作能力。同時,高質量的體育MOOC微視頻制作與應用,還需要教師掌握視頻的錄制、剪輯、修飾等計算機相關技術的運用技能。
2.2 MOOC對學校體育的消極影響
2.2.1 對學校體育課程的消極影響 MOOC以在線教學視頻為主體,允許學生根據學習的需要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對在線學校體育課程進行學習。因此,MOOC的過分使用會對學生在傳統(tǒng)學校體育課堂上的聽講效果以及學習興趣造成沖擊與影響。對于自我學習能力較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強、體育運動成績較好、對體育學習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而言,由于他們在某項運動技術上有前期基礎,因此,他們更傾向于采用MOOC學習的模式,但是,這將大大減少了傳統(tǒng)體育課堂的學習者。也因此有學者提出“MOOC革命將造成學校的兼并與消亡[7]”的觀點。學校體育教學不僅注重運動知識、技能的傳授與學習,對學生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教育也滲透于教學的方方面面。而以在線視頻為主要載體、脫離學校體育這個真實情境的MOOC課程顯然難擔此任。
2.2.2 對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消極影響
2.2.2.1 通過視頻教學,易使師生關系疏離 MOOC主要授課方式是網上在線教學,雖然MOOC視頻可以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有助于學生對運動技能的理解與掌握,但是從某種意義上,它存在疏散師生關系的問題。對于運動基礎好的學生來說,由于他們對運動技能水平已超過其他學生,使得他們對運動技能的渴望不再局限于體育課堂,更多的會通過在線MOOC的學習來糾正自己的錯誤、提高自己的運動技能,而不在依賴課堂上體育教師的講解,導致師生關系的疏離。另一方面,對那些運動基礎較差的學生,僅僅通過MOOC學習仍難以真正理解和掌握運動技能的關鍵。導致學生間的差距更加明顯,進而使得這些學生更加不主動與教師溝通,致使師生關系的疏離。
2.2.2.2 容易導致體育教師產生依賴 MOOC的設計制作需要體育教師具備較高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技能、教育知識與能力,能夠生動形象、富有感染力地將教學內容呈現(xiàn)給學習者。然而,完整的學校體育MOOC課程可以長期使用。因此,部分教師便不會再關注對運動技能的講解,而是要求學生反復看或將提前錄制好的MOOC視頻反復播放給學生。甚至部分教師會將在線優(yōu)秀MOOC教學視頻據為己有,在課堂上播放,這無疑減少了教師繁瑣的工作量,在某種程度上將削弱教師的教學水平。一旦教師對在線MOOC教學視頻形成依賴,將喪失對自身運動技能的保持、體育教學內容的挖掘、體育教學方法的研究,進而,長期如此將降低他們的教學水平。
3.1 積極開展學校體育MOOC資源建設 盡管MOOC給學校體育帶了諸多挑戰(zhàn)與威脅,但作為新型的在線教育模式,其本身亦具有的獨特優(yōu)勢及廣闊的發(fā)展前景。從目前MOOC的發(fā)展來看仍處于初級階段,尤其是學校體育領域,作為學校體育教育的主管部門、機構、教師,應抓住有利時機,積極參與并開展學校體育MOOC資源建設工作。1)積極參與西方主導的較為成熟的MOOC課程平臺(優(yōu)選世界知名的Udacity、Coursera、edX等),合作搭建并推廣學校體育MOOC課程。MOOC起源于西方,他們有著較長MOOC課程建設經歷,有著較豐富的經驗,可以學習和借鑒先進的MOOC制作與推廣經驗。我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等名校的一流專業(yè)課程已經在這方面走在前列,相繼加入各類國際知名的MOOC教育平臺。然而,這不能僅僅是少數高校、少數專業(yè)、少數課程的專利,學校體育也應該跟上時代發(fā)展的步伐,加入到MOOC的行列中。2)目前學校體育MOOC資源建設在我國尚未得到重視,應積極探索搭建我國自己主導的學校體育MOOC教育平臺。學校體育教育的主管部門、機構、教師應充分認識并利用我國現(xiàn)有學校體育教育資源的優(yōu)勢,學習其他高校、學科、專業(yè)、課程MOOC教育的經驗,制訂我國學校體育MOOC教學和管理制度,建立起在線學校體育MOOC課程教育平臺,甚至是學校體育教育學位的MOOC體系。
3.2 積極利用MOOC推動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 傳統(tǒng)的學校體育課堂教學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多采用教師講解示范、學生模仿練習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亦不能真正實施因材施教。而MOOC教學則有利于推動學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可以轉變現(xiàn)有依賴教師講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學生在教師講解教授之前可以事先在線進行學習,然后帶著疑惑回到課堂,向教師請教,進行深層次的學習領悟。由“先教后學”變?yōu)椤跋葘W后教”,由“注重學習結果”轉向“注重學習過程”。MOOC與傳統(tǒng)體育教學結合,走“課外自學—課堂討論、練習—技能形成與發(fā)展”的探究式教學模式,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需求因材施教。
3.3 學習者要學會轉變學習方式,積極分享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與習慣是學校體育的目標之一,是MOOC順應時代潮流并發(fā)展如此迅猛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MOOC自身的廣開放性及其便利性,極有可能成為學生體育課堂之外甚至是步入社會后難以分割的組成部分。從教育的本質上來講,MOOC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模式,MOOC的“新”要求學生必須要轉變學習方式,要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發(fā)現(xiàn)、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積極主動探索新知識、解疑答惑。MOOC雖然是在線課程教學,但是仍然重視在線交流互動環(huán)節(jié)的建設,學習者可以隨時對教學內容、教師、教學方法、教學評價等多進行反饋。除此之外,學校體育MOOC課程的開發(fā)與設計應更加關注學習者學習體驗的分享,使學生能實時反應學習感受、積極分享學習體驗,從而在互動中促進學校體育教育的進一步發(fā)展,使教學者與學習者共同受益[8]。
MOOC伴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入,正在向學校體育領域滲透。雖然MOOC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在學校體育課教學中有著明顯的優(yōu)勢。學校體育教學改革應積極吸收MOOC的優(yōu)點,搭建學校體育MOOC平臺成為當務之急。MOOC不僅僅是教育技術的更新,也將引發(fā)學校體育教學深刻的變化。
[1] 李曼麗,張羽,葉斌桂,等.解碼MOOC-大規(guī)模在線開放課程的教育學考察[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3:1.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官方網站.2016年2月教育信息化工作月報[EB/OL] http://www.moe.edu.cn/s78/ A16/s5886/s6381/201603/t20160315_233654.html,2016-02-10.
[3] 黃健青,李芳.MOOC模式對我國開放教育發(fā)展的啟示[J].電化教育研究,2015(10):56-61.
[4] 袁莉,Stephen Powell,馬紅亮,等.MOOC對高等教育的影響:破壞性創(chuàng)新理論視角[J].現(xiàn)代遠程教育研究,2014 (2):3-8.
[5] 徐嵐.大學的教學創(chuàng)新:MOOC給我們的啟示[J].全球教育展望,2014,2(43):72-81.
[6] 翟國.MOOC對高校信息化教學的影響和建議[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5,18 (1):235-236.
[7] MOOC革命將造成的中國高校兼并與消亡[EB/OL]. http://mt.sohu.com/20150304/n 409328408. shtmlhttp://mt.sohu.com/20150304/n409328408. shtml,2016-01-10.
[8] 尤倩.MOOC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其對我國職業(yè)教育的啟示[D].杭州:浙江財經大學,2014.
[9] 陳堅偉.MOOC時代中國高校體育在線課程建設現(xiàn)狀與發(fā)展對策[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15,41(3):109-114.
Confrontation between Modern and Tradition: School Sports on the Wave of the MOOC
GAO Kui-ting1, YUAN Shi-tong2, YIN Zhi-dong1
(1.Department of P.E.,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College of Hebei,Qinhuangdao 066102,Hebei China;2.Yuhong Primary School in Wuxi City,Wuxi 214063,Jiangsu China)
As an important base for transmitting knowledge, skills, culture and information, school sports always keeps pace with the times and have never miss any technological changes. MOOC brings challenge to the school sports and also introduce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its development. In this paper,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expert consultation, logical analysis were used, on the basis of summarizing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concept, features of MOOC, in consideration of the PE teaching practice in schools,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mpact and infuence of MOOC on school sports, and studies and elaborate on the measures for positively reacting to the wave of MOOC. Through a deep analysis, this paper aim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reference for constructing the platform of massive open online PE courses and physical education reform.
MOOC; school sport; feature, impact; countermeasures
G807.01
A
1004- 7662(2016)03- 0060- 05
2016-01-03
2016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學會體工委重點課題“MOOC融入職業(yè)院校體育公共課教學模式與效果研究”(項目編號:201502TZ02);2016中國環(huán)境管理干部學院教育科學規(guī)劃資金資助課題“基于MOOC的學校體育教學模式創(chuàng)新研究”階段性研究成果(項目編號:RWGH201603)。
作者簡介:高奎亭,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學校體育教育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