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市關工委主任 邵孝杰
注重落細落小落實 深化黨史國史教育
寧波市關工委主任 邵孝杰
近年來,市關工委充分發(fā)揮“五老”優(yōu)勢,廣泛深入地開展黨史、國史教育活動,并注重在落細落小落實上下功夫,引導廣大青少年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聽黨話跟黨走,收到實實在在的教育效果。
廣泛開展主題宣講活動,著力增強黨史、國史教育時代性。全市各級關工委堅持有計劃地組織思想道德教育宣講團進學校、進社區(qū)、進鄉(xiāng)鎮(zhèn)、進企業(yè)、進基地,向青少年講歷史、講傳統(tǒng),傳思想、傳精神,并注重用事實說話、用數(shù)據(jù)說話、用典型說話,有效地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如每年清明節(jié)期間以“緬懷先烈,面向未來”為主題,各級關工委每年組織6000名左右“五老”開展宣傳教育活動,每年受教育青少年達50余萬人次。去年,圍繞紀念抗日戰(zhàn)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市關工委以“銘記歷史,圓夢中華”為主題,組織19000多名“五老”,講抗戰(zhàn)歷史、講抗戰(zhàn)英烈、講抗戰(zhàn)精神、講青少年應承擔的責任,受教育青少年達106萬余人次。
廣泛開展文化育人活動,著力提升黨史、國史教育感染力。全市各級關工委充分利用紅色文化資源,深入開展參觀革命歷史紀念場館,尋訪參戰(zhàn)老戰(zhàn)士、尋訪革命遺跡、尋訪英烈后代的“一參觀三尋訪”活動,每年參加這一活動的青少年有50余萬人次,逐步形成了紅色教育品牌。市關工委充分挖掘全市各地孝德文化的豐厚資源,連續(xù)四年開展了“知孝理、講孝德、踐孝行”為主題的孝德教育。通過組織參觀寧波幫博物館、寧波海洋博物館、寧波教育博物館等,廣泛宣傳寧波幫精神和寧波精神,培養(yǎng)青少年愛國之情,激勵青少年實踐報國之行。全市各級關工委積極運用新媒體,利用關工委網(wǎng)、文明網(wǎng)、校園網(wǎng)等,在網(wǎng)上開辟專題專欄,組織廣大青少年開展祭奠英烈等活動,激發(fā)青少年愛黨愛國熱情。
廣泛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著力增強黨史、國史教育導向性。市關工委組織動員中小學生參加“學雷鋒、樹新風”活動,關愛孤寡老人、貧困學生、留守兒童、殘障人員等弱勢群體,參加體驗類崗位和勞動技能類的社會實踐活動,探索中小學生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的新路子;組織大學生志愿者在“假日學?!遍_展支教服務活動,有效提高了青少年的全面素質;成立小紅軍宣講團,適時向游客宣講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跡;組織動員青少年爭做城管小義工、環(huán)保小衛(wèi)士、交通小安全員,為文明寧波建設貢獻一份力量;建立青少年科技英才獎勵金,每兩年一次開展青少年科技英才評選活動,引導青少年樹立科技強國、知識報國的理念;各級關工委還組織開展“孝德之星”、“十佳小孝星”等評選活動,激勵青少年崇德向善、見賢思齊。
注重科學組織和謀劃,推進黨史、國史教育常態(tài)化。去年,圍繞抗日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紀念教育活動,全市各級關工委編寫了80余種宣講讀本,共印發(fā)了64000余冊。市關工委還采用“自建自用、共建共用、他建我用”的方式,加強愛國主義教育陣地的建設,努力使“兩史”教育有課堂、“兩史”活動有場所、“五老”參與有平臺。目前,全市關工委共有愛國主義教育陣地321個。市關工委與文明辦、市教育局等部門,就黨史、國史教育工作先后下發(fā)五個文件進行部署,推進教育活動的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