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迪+李健
教師,曾是學生時代的夢想;教師,亦是數(shù)次夢中未來的自己;教師,更是現(xiàn)在引以為傲的職業(yè)。從教以來,我一直擔任著班主任的工作,都說“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門科學,又是一門藝術?!痹谶@項科學與藝術集一身的特殊工作中,我一直努力地用愛和期待溫暖每一位學生的心靈,用心感受教育的魅力,用愛創(chuàng)造教育的奇跡。
感悟一:讓自信的種子生根發(fā)芽
班里有個女孩叫依×,性格文靜,學習成績也很好,只是有點缺乏自信,總是會臉紅害羞。她是需要改變的。一次,學校要舉辦吉尼斯挑戰(zhàn)賽,其中有一個項目叫“穿珠引線”,要求參賽者在一分鐘內(nèi),用一種很細的絲線穿珠子,數(shù)量多者為勝。這是一種極其考驗耐心的游戲,在課間練習時,我發(fā)現(xiàn)依×的小手最麻利,同學們也有目共睹。所以,報名時,我們都推薦依×去參加,我也決定利用這個機會鼓勵一下她,但她的反應和我想象的一樣:一直搖頭,不愿意參加,后來得知是因為擔心得不到名次。于是,我便每天陪她練習或者讓她和其他同學比賽,而她也總是最快的那個,就這樣,“第一名”的依×慢慢地有了自信。比賽那天,她也不負眾望,獲得了年級的吉尼斯之星。從那以后,依×變得自信許多??吹剿趯W校舉行的各類知識競賽中獲得了好成績、在聯(lián)歡會上自信大方的表演,我有一種成就感。
的確,每一名學生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但似乎也會有一片“自留地”,那里住著不自信、恐懼和擔心。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要為學生的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讓孩子們在嘗試成功中發(fā)揮自己的潛能,開辟那塊“自留地”,在不斷的嘗試成功中樹立自信,讓自信的種子生根發(fā)芽。
感悟二:尊重個體差異,為學生尋求屬于他的一扇窗
龍×是一個聰明的小男孩,愛勞動,經(jīng)常見義勇為,可就是不愛學習,課間追逐打鬧、闖禍總有他的份。慢慢的,班里的孩子們開始疏遠他,不愿意和他一起玩,甚至將他定義成“壞同學”。但我相信每個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特有的閃光點,他也一樣。一次課間,我?guī)W生去操場的空地玩沙子,雖然在活動之前,已經(jīng)講好規(guī)則:游戲結束后要把工具歸位。但當活動結束,學生都忙著地把工具放到架子上就跑去站隊了,并沒有將工具歸回原位。此時,我卻發(fā)現(xiàn)龍×正一個一個地按照功能、顏色給小工具分類,然后再整整齊齊地擺在架子上。我默默地站在一旁等待龍×將所有工具擺好,還悄悄地提醒其他同學一起觀察。那件事后,我大大地表揚了龍×,他異常興奮,因為他得到了全班同學持續(xù)兩分鐘的掌聲,還有一個個高高豎起的大拇指。趁著他熱情不減,我還經(jīng)常分配給他一些小任務,而每次他都能圓滿細致地完成,看到他為班級的事情跑前跑后,逐漸得到同學們的喜歡和支持。最令人高興的是,他的改變也體現(xiàn)在學習中,成績穩(wěn)中有升,越來越優(yōu)秀。
其實,每個孩子與生俱來都具備優(yōu)良的基因,優(yōu)良的基因就像種子一樣,能否發(fā)芽、成長并最終開花,還要依靠我們的尋找和引導。我們要做的,是一方面分析他不愛學的原因,并在可能的情況下幫助他改善;但比這更重要的是,要發(fā)現(xiàn)他獨特、與眾不同的優(yōu)勢和特長,幫助他尋求到屬于他的那扇窗,讓其走上“他應該走的那條路”,這才是成功的教育。
感悟三:“空白罰單”,給學生最柔情的期待
一次語文寫字課上,我在黑板上示范寫完字之后,再次強調(diào)生字的重要筆畫,幾名學生沒等聽完就迫不及待地拿起筆來寫字,上課時我只是用眼神警告了一下。到下課后,我和全班同學一起來商量如何處理他們幾個人的問題,有同學提議,讓他們回家以后寫“罰單”,把剛才課上的生字寫在一張紙上,而這幾名學生也同意了這個懲罰。但是也因為這件事,這幾個孩子后來的情緒都很低落。緊接著,我在班里宣布了新的懲罰方式:明天上交“罰單”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寫滿這節(jié)課的生字;第二種是“空白罰單”。也就是說,如果他們能夠保證以后不再犯這種錯誤,就可以不受罰,交空白的“罰單”。第二天,只有一名學生交了寫有生字的,其余的孩子都是空白的。而最大的收獲是,自那以后,這種錯誤就再也沒有在課堂上出現(xiàn)過。
當學生面對懲罰時,改變他的行為有兩種方式,主動和被動。在被動狀態(tài)下,學生是在一種恐懼或者“沒有辦法”的情況下屈服于我們的懲罰,這種情況下的改變不是自愿的,是被強迫的。而主動改變是在學生理解并認可懲罰行為的基礎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為自己的不當行為感到后悔甚至羞愧,而自己愿意改變。這樣的結果是事半功倍的,因為我們要的不是那一張張布滿生字和恐懼甚至厭惡的“罰單”,我們要的是孩子能夠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圣人也有犯錯誤的時候,那為什么一定要強求學生完美呢?彎下腰來,走進孩子的世界,心平氣和,聆聽花開的聲音。漫漫長路上,給予可愛的孩子們最溫暖的呵護和正確的引導,用愛和期待溫暖學生的心靈,用心感受教育的魅力,用愛創(chuàng)造教育的奇跡。
參考文獻:
[1]吳開明.小學德育教育[A].國家教師科研專項基金科研成果(漢字文化卷)[C],2015.
[2]李花.“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淺談小學生德育教育[A].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七卷)[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