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業(yè)軍
(遼寧理工學院公共教學部 遼寧錦州 121000)
對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考①
程業(yè)軍
(遼寧理工學院公共教學部 遼寧錦州 121000)
該文以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新思考為研究主題,首先,從4個不同的角度對當前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弊病進行了簡要分析,隨后,課題從5個方面入手提出了推進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具體應對策略。期望該文的研究能夠為相關的專家學者提供有益的啟發(fā)和幫助。
高校體育 教學改革 新思考
新時期,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工作迎來了一輪新的機遇,各地都在認真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探索研究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學方法,部分地區(qū)取得了另人矚目的改革成果。但是,由于我國各地區(qū)之間差異較大,加上受限于資金、政策、自身認識等方面的因素,我國高校體育教育教學改革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如何抓住機遇,直面改革中出現的各類問題,不僅僅是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者需要直面的課題,同時也是社會各界非常關注的焦點話題。因此,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必須要下定決心,克服各類困難爭取打贏改革攻堅戰(zhàn)。
體育教學是高校教學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huán),其不可替代性不言而喻,隨著教學整體改革不斷深入,我國高校體育教學已經呈現出了很多另人欣喜的變化,教學手段不斷豐富,教學方式不斷多樣化,教學模式不斷創(chuàng)新,但是,就實際教學效果而言,仍然距離既定目標還有不小的差距,教學指導思想的貫徹還不到位,教學理念亟待提升,下面就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整理如下。
1.1對教學的重要性認識還不夠
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思想對現代教育的影響仍然很深刻,高校對文化專業(yè)課的重視程度遠遠超過對體育課的重視,后者在教學實踐保障上、在教學精力投入、教學改革投入上都相對匱乏,而且由于受到戶外天氣的影響,課程的連續(xù)性、持久性和穩(wěn)定性很難得到保障,加上由于90后學生都有自己獨特的個性,日常管理和引導約束成為一個較為困難的任務,考核不嚴格加上教學評審不嚴謹,勢必會削弱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調研中發(fā)現,雖然任課教師口頭上都強調重視體育教學,但是,實際教學過程中表現出的積極性并不足。
1.2對學生內在動力調動的不夠
在以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經大大約束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也是一種限制,突出表現在:(1)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選擇權不夠充分,一方面,喜歡的課程很難順利的選到,制約了學生的自由選擇權,另一方面,相對局限的體育課程也制約了學生的選擇范圍;(2)教學過程中互動性相對較差,教師只是為了完成教學計劃,沒有充分考慮到學生個體的差異性和個性化,“填鴨式”教學已經影響了教學目標的達成。
1.3知識教學與技能教學不匹配
體育課程的教學存在內部分地離的情況,知識教學和技能教學兩者之間不能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舉例來說:足球教學課上,學生熱身運動時教師指導力度不夠,熱身的核心點講解提示不多,帶球技巧雖然有演示,但是技術要點講述很少,這也從一個側面反映出我國體育教學中現存的突出問題。
1.4體育考試形式還很單一
體育考核的指標雖然較之前有了更多的細化,但是其內容和內涵還不夠深化。比如說,普通的體能測試并不能有效地反映一個學期的教學效果,也無法體現本學期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再比如說,除了對體育教學中特定科目的技能考核外,還不涉及基礎知識的考核,導致學生理論和實踐技能的脫節(jié),也無法科學有效地對學生做出全面評估。
2.1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
素質教育的理念在我國推行了很多年,不僅在高校教育體系的文化課和專業(yè)課教學中不斷推廣,而且在體育教學中也被多次提及,因此,在體育課教學過程中進一步加強素質教育的實踐環(huán)節(jié)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應當重新樹立高校體育教學在全民體育大背景下的重要地位,將高校實踐和社會大趨勢有效地結合起來;其次,應當以培養(yǎng)新時期符合“十三五”規(guī)劃的高素質復合型人才為目標,從內在和外在方面都加強培養(yǎng)力度,實現學生身體和心理的雙重健康成長。
2.2在教學硬件設備設施上加強投入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硬件的投入非常重要,也非常有必要。提供多樣化、實用性、針對性的教學設備設施能夠營造出更好的教學氛圍,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參與熱情,從而保證教學目的的順利達成。就當前而言,加強在教學硬件設備設施上的投入包括:一是在室外教學課中增加足夠的戶外器具,合理利用外部空間布局,在功能設置上更趨合理;二是在室內教學課中更多地增加信息化的教學手段,比如多媒體教學方式的使用,可以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最大限度地保證教學質量。
2.3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
轉變體育教學思想的教師本位思想,將學生本位思想逐步樹立起來。一方面,教師自身要積極轉變認識,認識到學生教學主體的角色以及教師自己扮演的角色,將固化的傳統(tǒng)思想盡快進行調整。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之間應該重新嘗試建立一種新型的互動關系,在互動中增強彼此認同感,提升學習配合的效率。此外,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增加更多的教學手段,引導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2.4注重知識教學與技能教學的統(tǒng)一
知識教學和技能教學兩者之間是和諧統(tǒng)一的,不能人為地忽略或者割裂開來。就教師的角度來說,應當在充分發(fā)揮室內知識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強化室外技能教學的實際應用,充分發(fā)揮兩個課堂的正向促進作用。從實踐角度來看,有了知識做保證的技能教學,教學的意外受傷等因素大大減少,反過來,有了扎實的技能教學,知識教學也更能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
2.5建立健全更科學的考評體系
在教學改革的大背景下,體育教學的考評方法應當有更多的變化,對學生實際學習情況應該有更系統(tǒng)、更科學、更全面的評估。從建立健全更科學的考評體系角度而言,應當著力做好以下幾點:首先,考核的內容應該注意權重搭配、因子設置等。既有體能上的數據指標考核;也應該有技能技巧的考核、學習態(tài)度的考核等。其次,考核應完善細節(jié)管理。在指標分解、落地執(zhí)行、后期管控上要明確責任、分工、授權等,保證考核不留死角。最后,教師應被納入考評的大范圍內,作為附項考核,以利于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
素質教育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高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已經步入了一個新的階段,改變傳統(tǒng)的教育教學模式刻不容緩,改變對教育教學質量的評估、整改同樣不能松懈。但是,教師也應清醒地認識到:脫離了教學主體(學生)的內在訴求,盲目地追求新、特、快的教學方法,不但不能改變傳統(tǒng)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而會激化現存的一些問題。因此,教學崗位的相關人員要認真研究,提出接地氣的改革想法,推進實效性強的改革方案,必然會助力我國高校體育教育事業(yè)的持續(xù)、健康、穩(wěn)定發(fā)展。
[1]蘇冠源.江蘇省不同類型民辦本科高校體育教學現狀調查與分析[D].揚州大學,2013.
[2]賈紹峰.當前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現狀和對策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4(8):108-109.
[3]孫家忠.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改革芻議[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10):170.
[4]陳松松.基于課程范疇理論的大學體育教學目標分析[D].南京師范大學,2013.
[5]文祥.合作活動學習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4.
[6]朱傳輝.普通高校體育教學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11.
G807.01
A
2095-2813(2016)09(b)-000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26.008
程業(yè)軍(1984—),男,山東泰安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