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虹 顧 迪
?
應用護理質量指標提高胃癌患者靜脈化療護理質量的效果
王 虹1顧 迪2
目的 探討將護理質量指標應用于胃癌患者靜脈化療護理實踐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治療的304例胃癌手術后靜脈化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有無護理質量指標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比較兩組患者各項護理指標和患者滿意度變化。結果 觀察組患者各項護理指標和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結論 將護理質量指標應用于胃癌手術患者術后的靜脈化療護理管理能夠提高靜脈化療護理質量,提高患者對護理質量的滿意率。
護理質量指標 靜脈化療 護理效果
胃癌在惡性腫瘤中居首位,常見發(fā)患者群在50周歲以上,男性發(fā)病率高于女性[1,2],目前,化療是治療胃癌的一種常見手段,用于根治性手術的術前、術中和術后,可以延長生存期[3,4]。晚期胃癌患者采用適量化療,能減緩腫瘤的發(fā)展速度,改善癥狀,有一定的臨床治療效果[5,6]。但在實際對患者的護理中發(fā)現,部分護士的化療相關知識培訓不完善和缺乏護理經驗,在靜脈化療護理中常常出現靜脈輸液工具選擇不合理、護理流程不完善等問題,阻礙患者靜脈化療的臨床效果[7,8],目前靜脈化療的質量問題已經引起醫(yī)學界的高度重視,將一些優(yōu)質方法應用于化療護理的例子層出不窮。為了更加科學、有效、更加全面地對化療治療進行管理,提高對患者靜脈化療的質量,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結合我院實際的基礎上,嘗試將護理質量標準應用于胃癌患者化療護理,取得理想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材料 選擇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胃癌腫瘤需要化療的患者304例,其中男性患者203例,女性患者101例,療程最短為4個周期,最長為6個周期,經過統(tǒng)計,我院在這期間一共對胃癌腫瘤患者進行化療2000余次。
1.2 方法 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為對照組,在這期間,一共有163例胃癌患者于我院進行靜脈化療,而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一共有141例胃癌患者于我院進行靜脈化療,兩組在年齡、性別、病史等方面分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2014年1月統(tǒng)計資料。
1.2.1 建立護理治療指標:根據《靜脈輸液護理實踐指南》中講述的輸液護理的相關要求,結合我院的實際情況,首先組織專人查閱大量文獻,并咨詢相關護理專家,經反復研討,確定中心靜脈導管輸注率、化療藥物外滲率、化療藥物正確配置率、化療藥物正確輸注率、便攜式化療泵運行誤差率、患者對化療宣教知曉率這6個方面作為護理質量指標,而后,參考我院最近3年內對腫瘤化療的實際情況,并查閱一定資料,最后經過領域內專家最后確定,制定出以上6項指標的閾值。
1.2.2 研究方法:在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作為對照組,在這期間,護理人員按照常規(guī)護理方法對患者進行靜脈化療的護理工作,年底按照護理指標對患者以及護理人員進行第一次統(tǒng)計;而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觀察組)內,在事先公布標準的基礎上,并將相關指標的閾值通告給每一位護理人員,定期統(tǒng)計護理指標統(tǒng)計監(jiān)測,并和指標的閾值進行比較,不斷改進,待治療周期結束后,最后再按照護理指標對護理人員以及患者進行第二次統(tǒng)計,比較兩次統(tǒng)計結果。
1.3 觀察指標 嚴格按照我院事先制定的靜脈化療護理質量標準對患者以及護理人員進行統(tǒng)計,并以閾值作為比較基準,不斷改進,直至達到閾值為止;其次,我院自制患者滿意程度調查表,測評處患者對醫(yī)療服務的滿意程度,主要分為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不滿意三個維度。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χ2檢驗。
2.1 兩次護理指標統(tǒng)計結果比較 按照護理治療指標,分別對兩組患者按照護理質量指標進行統(tǒng)計,統(tǒng)計出中心靜脈導管輸注率、化療藥物外滲率、化療藥物正確配置率、化療藥物正確輸注率等6個護理指標的結果,具體如表1所示。
表1 兩次護理指標統(tǒng)計結果比較
注:*表示P<0.05,**表示P<0.01。
2.2 兩組患者滿意度調查 在觀察組,我院將護理質量指標應用于胃癌腫瘤患者靜脈化療護理中,患者對護理過程的滿意度較對照組有明顯提高,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具體情況如表2所示。
表2 兩組患者滿意程度比較
注:**P<0.01。
在此次研究中,我院嘗試將護理質量指標應用于對胃癌術后的靜脈化療患者的護理中,在研究周期結束后,按照護理指標進行統(tǒng)計調查,護理質量較應用前每項指標都有明顯的提高。在觀察組中,如表1所示,我院既定的6項護理指標,在應用護理質量指標之后,經過定期總結、改進,最終每一項的概率都超過既定的指標閾值。較之前,護理人員在對靜脈化療患者護理的各項技能方面也都有較大提高。由此可見,將護理治療指標應用于靜脈化療患者的護理中,對提高胃癌患者化療的質量有著重要意義;在患者滿意率方面,由表2可以看出,觀察組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的概率有82.98%,大大高于對照組,而在選擇“不滿意”卻只有2.13%,明顯低于對照組,在患者靜脈化療中,當對患者的導管輸出率、藥物滲出率、藥物正確輸注率等指標明顯提高時,患者的滿意率提高也是必然。
護理質量指標可以為護理人員提供了一個明確的導向,在日常的護理工作中更加具有目的性,明確了靜脈化療護理工作的重點[11,12],護理質量指標反應著護理工作的內涵,有利于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積極改進日常在護理工作中態(tài)度和方式,力求在護理工作中,將人為的失誤因素降到最低[13,14]。達到護理質量標準是一個過程,我院在此次研究中,定期按照質量標準對患者和護理人員進行調查,并進行總結,有針對性地糾正和改進在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并將改進辦法繼續(xù)應用于實際的護理工作中去,如此循環(huán),不斷重復,護理質量以及患者滿意率的提高也是必然。在目前的實際護理工作中,尚無統(tǒng)一的標準,我院在此次研究中,在研究以往病例的基礎上,結合我院實際,提出符合我院實際情況的一套護理指標,并根據量力性原則,確定最終各指標的具體閾值,這樣以來就可以不斷完善,更加有效地確保各項指標以及最終護理質量的提高。
1 Jung KW,Won YJ,Kong HJ,et al.Survival of korean adult cancer patients by stage at diagnosis,2006-2010: national cancer registry study[J].Cancer Res Treat,2013,45(3):162-171.
2 Mehrabani D,Hosseini SV,Rezaianzadeh A,et al.Prevalence of stomach cancer in Shiraz,Southern Iran[J].J Res Med Sci,2013,18(4):335-337.
3 Cho KH,Park S,Lee KS,et al.A single measure of cancer burden in Korea from 1999 to 2010[J].Asian Pac J Cancer Prev,2013,14(9):5249-5255.
4 Gatta G,Rossi S,Capocaccia R.Cancer burden estimates and forecasts: uses and cautions[J].Tumori,2013,99(3):439-443.
5 Budroni M,Sechi O,Cossu A,et al.Estimates of cancer burden in Sardinia[J].Tumori,2013,99(3):408-415.
6 Park SC,Chun HJ.Chemotherapy for advanced gastric cancer: review and update of current practices[J].Gut Liver,2013,7(4):385-393.
7 Li G,Zhang Z,Ma X,et al.Postoperative chemoradiotherapy combined with epirubicin-based triplet chemo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stomach or gastroesophageal junction[J].PLoS One,2013,8(3):e54233.
8 景元明,楊飛英,葉民峰,等.胃癌術后發(fā)生醫(yī)院感染相關因素分析及控制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20):4505-4506.
9 劉秀芳.高齡胃癌術后肺部感染調查分析與對策[J].中華醫(yī)院感染學雜志,2012,22(19):4251-4252.
10 喬夠梅,漢瑞娟,陸?zhàn)?,?經皮腎穿刺鈥激光碎石術后患者腎造瘺管護理質量標準的制訂及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12,47(2):170-172.
11 劉慧,錢紅英,胡蓓蓓.肺癌患者靜脈化療安全用藥的護理管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10):889-890.
12 周俊芳,胡素容,吳英,等.基層醫(yī)院靜脈化療安全給藥情況的調查[J].護理管理雜志,2012,12(5):344-345.
Th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of gastric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by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WANG Hong, GU D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angzhou, Jiangsu 213003, China.)
Objective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n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of gastric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by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Methods Three hundred and four gastric cancer surgery patients by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2 were chosen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presence of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s .The nursing indicators and patient satisfaction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The care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P<0.01).Conclusions Applying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s to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postoperatively in patients with gastric cancer surgery nursing management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nursing and improve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to nursing quality.
Nursing quality indicator, Intravenous chemotherapy, Nursing effect
王虹,學士學位,副主任護師,護士長。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1.特需病房 2.腫瘤科 213003
10.3969/j.issn.1672-4860.2016.05.064
2016-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