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 代小龍 郭 棟
宋軍:精彩盡在“掌”握
文/圖_ 代小龍 郭 棟
宋軍(右一)在班會上布置工作任務
“各搶修車,請向班里報告公里數(shù)。”“0 5 3號搶修車,公里數(shù)16401?!薄?10車,公里數(shù)67110?!薄?015年11月4日8時,“命令”剛一下發(fā),安陽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配電搶修班的“微信群”便活躍了起來,這也標志著他們忙碌的一天又開啟了。
“只要看看我們班組搶修‘微信群’里有多少條消息,就知道我們有多忙。”搶修班員工許小龍說,他們正在嘗試讓搶修服務與“互聯(lián)網+”融合,提升服務效率,減輕工作負擔。而推動這項工作的,正是他們的“手機控”班長宋軍。
提到“手機控”,許多人一定會以為宋軍是個“80后”或者“90后”,其實他是個“60后”。46歲的他,在搶修崗位上已經干了30年,曾經創(chuàng)造過一天處理175起故障的紀錄,是一個名副其實的配電搶修戰(zhàn)線上的“老兵”。
由于搶修需要隨時保持與單位以及客戶之間的聯(lián)系,宋軍總是使用最新通信工具,如十幾年前的BP機﹑藍屏手機和目前的智能機,他都是最早的一批使用者。
“經濟發(fā)展,客戶對搶修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如果不使用更加便捷的通信工具,根本應付不了。”宋軍解釋他對新的通信工具保持強烈興趣的客觀原因。
至于主觀原因,他說:“干搶修這么多年,我知道停電后客戶是多么心焦,早點聯(lián)系上我們,他們也能早點安心;對于班組成員來說,如果溝通效率提升,就有更多休整時間。”
接觸過宋軍的客戶,對他的服務技術和態(tài)度總是贊不絕口;而在同事心中,宋軍也是個“貼心”的班長:大家工作忙,他幫同事墊付物業(yè)費﹑水電費,有時間再還給他;每年除夕夜都安排自己值班,連續(xù)16年沒有吃過除夕“團圓飯”……
2012年年初的一次高中同學聚會,宋軍遇見了他的“新助手”——微信?!巴瑢W們現(xiàn)在在全國各地生活,許多人都好多年沒有見面,就相互留下了聯(lián)系方式。有的同學要加我微信,說很方便,但我沒有。回來之后,我就讓年輕的同事幫我下載了一個。”宋軍說。
宋軍說,他就這樣結識了微信。有一天,一個執(zhí)行現(xiàn)場搶修任務的年輕同事向他匯報情況時,總是說不清楚,他突然想到可以用微信發(fā)來圖片,一舉解決了他們溝通不清的困擾。
對于“新發(fā)現(xiàn)”,宋軍決定在班組中進行推廣,并建立了配電搶修班的“微信群”,倡導大家遇到問題時,隨時在微信群里把現(xiàn)場圖片傳送過來。
這個想法得到了年輕人的認可,但搶修班有一半員工和宋軍年紀相仿或者更大,他們更愿意用他們更加熟悉的工作方式。宋軍就利用搶修班“老帶新”的組合工作方式,發(fā)動年輕人帶動老員工用微信。
“當年迎峰度夏期間搶修任務重,年輕員工和我不停地用微信溝通搶修信息,由于文字配圖片的形式,效率高了不少。許多老員工切實體會到了微信的好處,主動要求年輕員工教他們。”宋軍說。
當年秋天,搶修班的微信群成員從最初的十幾人發(fā)展到40多人。搶修班里幾乎人人都有兩部電話,一部功能機用來打電話,另一部智能機用來發(fā)微信。
隨著配電搶修管理日益規(guī)范,“PAD”搶修流程逐漸在全省推廣,以便搶修人員填寫規(guī)范的搶修工單。而微信的率先普及,讓與其流程相似的“PAD”接單在該班組的推廣變得十分順利。
“為縮短搶修服務半徑,我們搶修班在安陽市區(qū)成立5個搶修服務站。加強對5個服務站的管理,微信的作用更重要了?!彼诬娬f,他在微信中經常召開“微會議”﹑組織“微培訓”﹑開展“微會診”﹑進行“微比賽”。
“例如,新《安全生產法》施行前,我們就組織大家學習,強化安全意識和規(guī)范;搶修中遇到疑難問題,我就組織大家進行集中‘會診’;對于服務行為﹑衛(wèi)生等情況,讓大家發(fā)發(fā)圖片看看,比比哪個站做得更好?!彼诬娬f。在“微工具”的幫助下,他實現(xiàn)了班組事務一手“掌”控。
“今天心情不好,差評?!薄八緳C不帥,差評?!薄?015年11月,《廣州日報》的一篇關于互聯(lián)網“專車”的報道,描述了專車司機遭遇乘客“任性”評價的經歷。其實,不只“專車”司機,供電員工也會遇到這種“任性”客戶。
“例如,有的停電問題出現(xiàn)在客戶產權側,盡管我們進行了解釋,但是客戶還是會給供電服務熱線打電話投訴?!睋屝薨喾终菊鹃L常杰說,一番辛苦換來了“埋怨”,員工感覺“很受傷”。
為了防止這種服務“碰瓷”事件,也為了規(guī)范員工的服務行為和厘清責任,2014年10月,宋軍想了一個辦法,為搶修人員配備“視頻記錄儀”,這種類似交警的“執(zhí)法記錄儀”的設備,可以記錄下?lián)屝蕃F(xiàn)場的音視頻資料。
“客戶看到這只‘監(jiān)督眼’,都會變得更加客氣,也不會出現(xiàn)過激行為?!背=苷f,記錄儀很受大家歡迎。
盡管對“大數(shù)據(jù)”“云計算”等“互聯(lián)網+”概念不是十分熟悉,但是宋軍卻實實在在地探索電力搶修“大數(shù)據(jù)”的應用:認真觀看記錄儀里的視頻,梳理出好的經驗以及缺點;定期整理手機里的故障圖片,形成故障處理案例庫。通過這些資料,在全班開展定向培訓。
通過應用移動互聯(lián)網和多媒體技術,安陽供電公司搶修班實現(xiàn)了服務水平的大幅提升。最新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該班的接派單及時率﹑業(yè)務處理完成率﹑回訪滿意率﹑業(yè)務處理退單率等全省排名均在前列。
“希望未來記錄儀能實現(xiàn)后臺在線實時查看;也希望每一臺設備上都有一個二維碼,只要我們用手機一掃,就能知道該臺設備的全部信息,以及備品備件的庫存情況……”對于未來“互聯(lián)網+”在搶修工作中的應用,宋軍還有許多暢想。
采訪手記:見到宋軍時,他手中大屏的iphone6 plus手機吸引了筆者目光。他告訴筆者,這是他的“助手”。關于微信,他說這給他的工作帶來了便捷,但筆者也發(fā)現(xiàn)了“麻煩”:工作時間無限拉長。因此,當遇到搶修高峰時,擔心吵醒妻子,他經常睡到別的房間,甚至干脆睡在辦公室。打開他的微信“朋友圈”,“照片墻”上貼著他和妻子女兒合影,而他發(fā)的最多的“說說”(網絡語,指消息)除了女兒,就是他正在“戰(zhàn)斗”的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