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2月籠罩倫敦上空5天的一場大霧,奪走多達1.2萬人的生命。數(shù)十年來,科學界都在努力探究這場霧霾致命的真正原因。
11月14日,一篇《從倫敦大霧到中國霧霾:硫酸鹽的持續(xù)性形成》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刊出,宣告解開了倫敦霧霾致死之謎。這篇文章由中科院地球環(huán)境研究所等16家中國科研機構和來自美國、英國、以色列的8家國外科研機構聯(lián)合完成。
文章說,在過去的認知中,硫酸鹽是導致霧霾的罪魁禍首之一,但二氧化硫如何形成亞硫酸鹽和硫酸鹽顆粒,過程并不清楚。這支聯(lián)合科研隊伍發(fā)現(xiàn),高濕度、低溫和大霧滴的存在是促進液相二氧化硫在氮氧化物的氧化作用下轉化成硫酸鹽的原因。
不過,報告指出中國霧霾與倫敦霧的不同之處在于倫敦霧是強酸性的,而中國霾基本上是中性的。這其中,二氧化氮和氨氣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文章表示,從研究結果看,通過控制二氧化氮和氨氣來減少硫酸鹽的形成或是治理空氣污染的新思路。
Commonweal at a Glance
在新加坡用垃圾桶上網(wǎng)/經(jīng)過一年的籌備之后,11月20日,清潔技術公司SolTerra將10個提供Wi-Fi服務的智能垃圾桶帶到了新加坡中心區(qū)域最繁華的烏節(jié)路上。這10個智能垃圾桶沿著烏節(jié)路上的威士馬廣場和文華購物廊的戶外人行道擺放,全長約500米。每個垃圾桶的無線信號最遠可達30米,網(wǎng)速一般為每秒10 Mbps,視使用人數(shù)和現(xiàn)場可使用的4G帶寬而異,每人每次最多可使用15分鐘。
鳥糞幫忙緩解了北極氣候變暖/加拿大化學家Greg Wentworth近日在《自然通訊》上發(fā)表研究結果稱,海鳥的糞便有助于幫助北極降溫,原理是鳥糞會將氨釋放到大氣中,并通過化學物質反應形成懸浮的小顆粒。這些顆粒形成云滴的凝結核,而云層能將陽光的能量反射回太空。他說,盡管鳥糞只能讓溫度在一定范圍內(nèi)下降,但這可以幫助科學家更好地預測該區(qū)域在未來氣候變化下所受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