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彭博商業(yè)周刊》2016.11.21
特朗普上臺未必完全是壞消息
如果說特朗普勝是11月美國最大的意外,那么商界紛紛向新當選的他示好,便是第二大意外了。大選前人們都認為特朗普獲勝將重創(chuàng)股市,但實際股市上漲,美元走高,有幾位經(jīng)濟學家也提高了對2017年和2018年經(jīng)濟增長的預期。就連原來強烈反對特朗普的一些人,也不再把特朗普的勝利等同于災難。曾獲得諾貝爾獎的經(jīng)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上撰文稱,他仍然堅信選擇特朗普是嚴重錯誤,“但如果經(jīng)濟增長在幾年內(nèi)加速也不必奇怪”。已對陷入僵局的華盛頓失望的商界,如今卻對未來很樂觀,認為政府終于能有作為了。畢竟這是自艾森豪威爾以來第一位上臺時共和黨在參眾兩院都占到多數(shù)席位的共和黨總統(tǒng)。
特朗普與商界的蜜月能持續(xù)多久呢?積極的預期是,他任命了一些明白人,當選后在政治上也成熟起來,把相當大的能量投入到與經(jīng)濟增長有關的日程上;而消極的預期是,他又重新變回競選期間Twitter上那個瘋狂的煽動者,只能讓下屬臨時接管賬戶。
市場對特朗普的積極反應,可能會推動他采取有利于市場的措施。企業(yè)高管們面臨的一大困難是,對特朗普持樂觀態(tài)度等于相信他不會把競選期間的言論付諸實踐。而科技股仍在大盤整體走高之時出現(xiàn)略微熊市,分析者認為這表明市場仍對貿(mào)易戰(zhàn)心存疑慮。
2.《時代》2016.11.28
《時代》百大最有影響力照片出爐
《時代》從全球召集了一批專家聽取他們的意見,其中包括博物館館長、歷史學家、攝影編輯,他們富有見地的提名極大縮小了候選范圍。隨后《時代》又詢問旗下記者和編輯的意見。整個過程中涉及數(shù)千場針對攝影師、照片主題以及攝影師親友的采訪。照片被選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為出自大師之手,有的是同類中的首例,有的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共同點是這100張照片都記錄了人類的轉折點。
3.《經(jīng)濟學人》2016.11.19
新民族主義浪潮
特朗普的競選口號“讓美國再度偉大”借鑒了里根的競選發(fā)言。然而里根在競選中的設想是讓美國成為一個外向型的國家,而特朗普號稱要把美國放在首要地位,認為很多國家搭美國便車,卻把美國領導人當傻子。這正是民族主義的表現(xiàn)。自二戰(zhàn)以來,很多大國幾乎同時轉向了大國沙文主義這一極端的民族主義。特朗普認為,全球利益和本國利益相互沖突。這種認知上的重大變化可能會讓世界更加危險。
4.《明鏡》2016.11.12
“不可預測”總統(tǒng)
11月8日這天,美國經(jīng)歷了一場變革。長期以來,許多美國人深感政治系統(tǒng)被小部分精英團體控制,不再為公民服務。無論在經(jīng)濟上還是文化上,他們都成了全球化和移民潮中的“失敗者”,因此革命不可避免,路線需要糾正。特朗普,這個激進的民粹主義者,正是利用這種心理贏得了多數(shù)選票。他將成為美國歷史上最“不可預測”的總統(tǒng)。關于他將如何對待法律、貿(mào)易、外交、反恐等問題,無人知曉,或許他自己也不知道。
5.《哈佛商業(yè)評論》2016.11
全球表現(xiàn)最佳的100位CEO
這是一個對CEO來說極具挑戰(zhàn)性的時代。2015年全球被撤換的CEO比例達到了歷史最高的17%,而過去幾年當中有15%離開CEO職位的人是被炒了魷魚。但振奮人心的是,很多商業(yè)領袖沒有只顧眼前利益,仍堅持長遠戰(zhàn)略。今年上榜的百位CEO已平均在任17年,讓所執(zhí)掌公司的股票的年均利潤上漲了20.2%。但該榜單也敲響了警鐘:過去輝煌的業(yè)績難以保證今后的飯碗。
—編譯 金丹、周佳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