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學翠,鄭曉鴻
(首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教研室,北京 100191)
2種遞增負荷運動對賽艇優(yōu)秀運動員耐力訓練效果的對比實驗研究——以陜西省賽艇優(yōu)秀運動員為例
畢學翠,鄭曉鴻
(首都體育學院運動訓練學教研室,北京100191)
為探討不同遞增負荷運動的訓練效果差異,為教練員科學安排訓練提供參考,根據(jù)訓練實踐的要求制訂2個遞增負荷運動方案,對17名高水平運動員進行對比測試,并全面監(jiān)控每槳功率、心率的變化指標和血乳酸指標。研究結(jié)論: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運動強度要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相同運動時間內(nèi),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心率較高,有顯著性差異;做功量、心率、血乳酸等指標在相同時間內(nèi),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負荷強度大,但運動持續(xù)時間短,運動員運動至力竭后的各項指標沒有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對機體的刺激效果好。
賽艇運動員;遞增負荷;耐力訓練;訓練效果
測功儀遞增負荷運動是賽艇常用有氧耐力測試手段和訓練手段。在賽艇運動訓練實踐中,遞增負荷運動的方案有很多種,不同的遞增強度、持續(xù)時間、間歇時間等因素對運動員耐力訓練的效果是否存在差異,哪種遞增負荷運動方式更有利于賽艇運動員的耐力提高一直是賽艇訓練實踐中存在爭議的問題之一。本實驗過程中,采用了賽艇訓練中常用的3min遞增法,即每3min增加45~60W,在遞增過程中如果機體不能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動員適應(yīng)增加的負荷刺激,能量系統(tǒng)就會動用無氧糖酵解供能,加快乳酸產(chǎn)生并堆積,在未達到吸氧量的最大值前還會因為肌肉過早疲勞而結(jié)束遞增負荷運動,影響耐力訓練效果。在此基礎(chǔ)上,實驗進一步選擇了第2種遞增負荷方案——1min遞增法,減小遞增幅度,每1min遞增15~20W。目前,有關(guān)不同遞增負荷運動對訓練效果的影響多是在假設(shè)運動員在完全按照遞增負荷的要求,每槳功率額定的情況下,分析血乳酸、心率及呼吸指標。本研究認為,在遞增負荷中,運動員很難做到每槳功率的固定不變,然而每槳功率的變化必然會引起其他相關(guān)指標的改變,鑒于此,在實際訓練過程中,根據(jù)訓練計劃的安排,在測試周對17名優(yōu)秀賽艇運動員遞增負荷運動中每槳功率、心率的變化指標和血乳酸指標進行全面監(jiān)控和采集,找出2種遞增負荷運動對訓練效果存在的差異,為教練員更好地安排訓練過程提供準確、有效的信息。
1.1研究對象 以2種遞增負荷運動對賽艇優(yōu)秀運動員耐力訓練效果及對比為研究對象;以陜西省賽艇隊17名賽艇優(yōu)秀運動員,其中男子公開級運動員6名、女子公開級運動員6名、女子輕量級運動員5名為實驗對象(表1),并且,所有運動員都參加過國內(nèi)和國外大型比賽,運動等級均為運動健將,熟悉測試流程。
表1 測試對象信息統(tǒng)計
1.2方法 實驗的測試安排在運動訓練計劃的測試周,運動員經(jīng)過前期的訓練和調(diào)整后,競技狀態(tài)良好。測試方案如下:
1)起始負荷。女子公開級和女子輕量級:120W;男子公開級:200W。
2)遞增負荷。3min遞增法:女子公開級、女子輕量級和男子公開級均為3min遞增45~60W,每3min間歇30s,遞增至力竭。1min遞增法:女子公開級、女子輕量級和男子公開級均為1min遞增15~20W,每3min間歇30s,遞增至力竭。
3)測試指標:心率、血乳酸、每槳功率、槳頻。
4)力竭判斷標準:當達到一定強度后,運動員的心率到達峰值不再變化,運動員體力達到力竭,無法保持原有功率。
5)測試流程: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星期1上午女子公開級組,無準備活動,測試前采集運動員身高、體重、運動成績、最大心率等基本信息,抽耳血測血乳酸值、記錄運動前心率。1min遞增負荷運動開始,120W開始,每1min遞增15~20W,運動時全程記錄運動員的每槳功率、心率,3min后間歇30s。采集每3min運動結(jié)束后即刻、力竭運動結(jié)束后即刻、力竭運動后休息5min的血乳酸值。測試完畢,無其他訓練安排,積極調(diào)整恢復等待星期3方案2的測試。星期1下午女子輕量級組測試流程相同。星期2上午男子公開級組測試,起始負荷為200W,流程同上。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星期3上午女子公開級組,無準備活動,采集運動員安靜狀態(tài)下血乳酸、心率,3min遞增負荷運動開始,120W開始,每3min遞增45~60W,運動時全程記錄運動員的每槳功率、心率,3min后間歇30s。采集3min運動后即刻、力竭運動后即刻和力竭運動后休息5min的血乳酸值。星期3下午女子輕量級組流程相同。星期4男子公開級組測試,起始負荷為200W,流程同上。
6)測試儀器:CONCEPT2測功儀、POLAR心率表、EKF臺式血乳酸儀。
1.3統(tǒng)計學分析 用SPSS統(tǒng)計軟件對所獲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處理,用SPSS中Descriptives計算各變量的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x±s);用配對t檢驗方法對2種遞增負荷運動方式下采集相關(guān)數(shù)據(jù)的變化情況進行差異顯著性檢驗,P<0.05,差異顯著。
2.12種遞增負荷運動運動時間與做功量 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每1min遞增15~20W時,男子公開級平均運動時間是935±64s,女子公開組平均運動時間是720.5±37s,女子輕量級平均運動時間是706±29s;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每3min遞增45~60W時,3組運動員遞增運動的時間都有了顯著性變化,特別是男子公開級和女子公開級組,其中男子公開級組平均運動時間為1232±67s,女子公開級組平均運動時間為889±69s,女子輕量級組平均運動時間為867±81s(見表2)。
表2 運動員在2種遞增負荷運動測試中運動時間比較?。╯)
遞增負荷運動中,運動員很難保證每槳的功率都能達到額定功率,本實驗記錄了運動員在測試過程中每槳功率值,計算出每3min運動的總功,對比發(fā)現(xiàn)在測試過程中運動員在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運動中每個3min階段做功數(shù)小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但做功時間長,男子公開級和女子公開級組的總功明顯多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總功(表3)。
表3 運動員在2種遞增負荷運動測試中做功比較 (W)
2.22種遞增負荷運動心率 2種遞增負荷運動運動后即刻心率沒有顯著性差異,在運動過程中,男子公開級組第2個3min、第3個3min和第4個3min有明顯差異,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運動時的平均心率要低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時的平均心率。女子輕量級和女子公開級在第3個3min運動時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運動的平均心率要明顯低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見表4)。
2.32種遞增負荷運動血乳酸值 2種遞增負荷運動方案均為3min間歇30s,在間歇時間采血每3min運動后即刻的血乳酸值、最后沖刺階段和運動后5min的血乳酸值。3組血乳酸值數(shù)據(jù)顯示,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運動后即刻和運動后5min的血乳酸值均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數(shù)值,特別是男子公開級組2次遞增有明顯的差異性。3組運動員在第2個和第3個3min運動后即刻血乳酸值在2次遞增負荷運動中也存在顯著差異(見表5)。
3.12種遞增負荷運動做功量變化分析 遞增負荷運動是賽艇項目常用的訓練手段和測試方法,訓練和測試結(jié)果的有效性受到遞增負荷運動影響因素的影響,包括遞增負荷運動基礎(chǔ)負荷值、每級遞增時間、遞增強度、間歇時間和遞增的次數(shù)的影響。本次實驗所選的2種遞增負荷方案,只有遞增強度這一個變量,如果遞增負荷的運動強度不足,會對運動能力產(chǎn)生負面影響;如果運動強度過大,運動員難以長時間地持續(xù)運動,對有氧耐力的訓練效果不佳。
對比分析男子公開級前4個3min的遞增運動總功可知,在同等時間下,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每級做功值都明顯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做功值(P<0.01)。由此可見,在相同運動時間內(nèi),在前4級的遞增運動中,男子公開級運動員在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運動強度明顯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運動強度。對比分析女子公開級和女子輕量級運動員的遞增負荷運動每級功率值的變化,在前3級的遞增運動中,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總功大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每級總功,與男子公開級組的數(shù)據(jù)相似,可見對于女子公開級組和女子輕量級組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負荷強度明顯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在運動訓練中,運動負荷的負荷強度大,機體在運動時受到的刺激較深,心肺功能、肌肉運動能力能夠持續(xù)工作的時間短,因此,在實驗中2次遞增運動的總時間和總功率結(jié)果顯示,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總運動時間要短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所有運動員在第2個遞增負荷方案平均都比第1個遞增負荷方案多做1個3min遞增運動。
表4 運動員在2種遞增負荷運動測試中的心率比較?。ù?分鐘)
表5 運動員在2種遞增負荷運動測試中血乳酸(mmol/L)值比較
3.22種遞增負荷運動心率變化分析 心率是評價運動強度的常用指標,對于運動強度波動變化的活動項目,心率對運動刺激敏感,能較準確反映身體對運動負荷的反應(yīng)[1]。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男子運動員在做第2、第3和第4級遞增負荷時,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平均心率均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平均心率(P<0.05)。女子公開級運動員和女子輕量級運動員在第2個和第3個遞增負荷時,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平均心率明顯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P<0.05)。由于2種遞增運動負荷的共同做功時間內(nèi),運動員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每3min級的總功大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總功,運動強度大,在這段時間內(nèi),運動員的心率指標比較敏感,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心率值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心率值。
心率在2種運動方式的初始負荷和極限負荷時無顯著性差異。小強度運動對心肺功能的刺激較小,心率無明顯變化,在極限負荷時心率對負荷強度的反應(yīng)不靈敏[2],由于受最大心率水平的限制,當負荷水平在最大強度以上時,心率就很難區(qū)分負荷強度的大小。
3.32種遞增負荷血乳酸變化分析 血乳酸指標的變化可以監(jiān)測運動中機體代謝能力和運動強度的變化,乳酸的生成量與運動肌纖維的類型和代謝速度密切相關(guān)[3]。本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所有的運動員在遞增負荷運動中,隨著運動負荷的增加和時間的延長,血乳酸值成遞增的趨勢,運動后5min血乳酸值達到峰值。血乳酸在訓練負荷的監(jiān)控中有延遲效應(yīng),這與現(xiàn)有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4]。
對比分析2種遞增負荷運動血乳酸值,男子公開級組在第3級、第4級遞增負荷中血乳酸值有統(tǒng)計學差異(P<0.05),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血乳酸值明顯高于遞增負荷方案2的血乳酸值。女子公開級組和女子輕量級組在第2級和第3級遞增負荷運動中,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血乳酸值明顯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血乳酸值(P<0.05)。縱觀2種遞增負荷運動方式血乳酸值的變化,特別是運動后即刻與運動后5min的血乳酸值,男子公開級組的數(shù)據(jù)有明顯的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女子2組雖然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是整體的數(shù)據(jù)是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乳酸堆積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乳酸產(chǎn)生和積累的效率主要取決于運動強度和持續(xù)時間[2]。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運動時間長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總做功量多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最終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的訓練安排對運動員機體訓練刺激較深,相對取得較好的耐力訓練效果。
1)2種遞增負荷運動在實際測試中,總功率有顯著性差異,共同做功時間內(nèi)的總功量差異性顯著,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運動強度要高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
2)運動員在測試時,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心率,相較于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運動后即刻心率沒有顯著性差異,相同運動時間內(nèi),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心率較高,有顯著性差異。運動后即刻和運動后5min的血乳酸值在男子公開級組2種遞增運動方式存在顯著性差異,2個女子組雖然沒有統(tǒng)計學差異,但總體趨勢相同,均為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中運動后血乳酸值較高,在相同運動時間內(nèi)遞增負荷方案1的血乳酸值上升較高。
3)做功量、心率、血乳酸等指標顯示2種遞增負荷方式在相同時間內(nèi),遞增負荷運動方案1的負荷強度大,但運動持續(xù)時間短,運動員運動至力竭后的各項指標沒有遞增負荷運動方案2對機體的刺激效果好,教練員可以在訓練實踐中根據(jù)訓練安排選擇合適的遞增負荷方案。
[1] 崔玉鵬,耿培新,馬鴻濤.第三套全國中小學生系列廣播體操運動負荷評價[J].中國運動醫(yī)學雜志,2009,28(6):625-630.
[2] 徐國棟,陳思,劉方,等.肌氧含量的近紅外無損監(jiān)測及其在賽艇訓練中的應(yīng)用[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03,37(2):40-42.
[3] 馮連世,馮美云,馮煒權(quán).機能評定手冊[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3.
[4] 沈友清,徐國棟.賽艇運動員肌氧含量的半恢復速率與血乳酸的消除速率的對比研究[A].第八屆全國體育科學大會論文摘要匯編(一).北京:北京體育大學,2007.
[5] Jacqueline Tran, Anthony J. Rice. Gastin Profiling the Training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of Elite Rowers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Physiology and Performance, 2015(10):572-580.
[6] Plews DJ. Laursen PB. KildingAE, Buehheit M. Heart rate variability and training intensity distribution in elite rowers [M].lnt J Sports Physiol Perform. 2014,9(6):1026-1032.
[7] Tran J, Rice AJ. Main LC.Gastin P.Convergent validity of a novel method for quantifying rowing training loads[J].Sports Sci,2015,33(3):268——276.
Comparing the Efects of Two Diferent Incremental Load Exercise on Outstanding Rowers’ Endurance Training——Taking Outstanding Rowers in Shanx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BI Xue-cui, ZHENG Xiao-ho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ijing 100191, China)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of training effect of different incremental load movement exercise,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aches to arrange training scientifically, two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s are designed based on the requirements of training practice. 17 high level athletes are compared and tested, and the power of each rowing, athletes’ heart rate changes and blood lactate are monitore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exercise intensity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 1 i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 2, and the heart rate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rogram 1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 2; the exercise power, heart rate and blood lactate in the same period, the load intensity in the incremental load exercise plan 1 is intensive, but the exercise duration is short, and after the exhausting movement, each index is worse than that in the incremental exercise plan 2.
rowing athlete; increasing load; endurance training; training effect
G808.1
A
1004 - 7662(2016 )05- 0077- 05
2016-03-01
北京市屬高等學校高層次人才引進與培養(yǎng)計劃項目成果“The Import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High-Caliber Talents Project of Beijing Municipal Institutions”(項目編號:CIT&TCD20140327)。
畢學翠,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運動訓練監(jiān)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