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圭
人物名片:
林昆輝,著名心理治療專家,臺灣大觀心理治療所院長、自殺防治協(xié)會秘書長、上?!跋M?4熱線”發(fā)起人。出版《家庭心理學》《自殺防治理論與技術(shù)》《痛苦心理學》《快不快樂心理學》等多部堪稱心理學教材的著作。
總是幸福滿滿的林昆輝
心理標簽:
自殺絕非是一時興起的意外事件,而是源于當事人的生命“拉力”和“推力”關(guān)系失衡。當一個人擁有足夠幸福感與價值感,其生命的“拉力”系統(tǒng)就會抵抗因痛苦感、無價值感產(chǎn)生的自殺“推力”,好好活下去。
有數(shù)據(jù)可查的,全球每年有100萬人死于自殺,中國占了30萬。這相當于我國每天至少有822人以自殺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有自殺念頭或自殺未遂的人數(shù),也高達200萬!
我國“每天有822人自殺離世,這是多么恐怖的數(shù)字!自殺比災(zāi)難嚴重得多,但我們習慣閉口不談,更別說自殺前后的心理干預(yù)了?!?016年10月18日,著名心理治療專家林昆輝在接受采訪時這樣說道。林昆輝從事自殺干預(yù)治療30多年,他在上海首創(chuàng)的“希望24熱線”是國內(nèi)最專業(yè)的自殺干預(yù)熱線。林昆輝是業(yè)內(nèi)公認的“頂級危機治療專家”,他有關(guān)危機干預(yù)和防治的理論,也讓無數(shù)人重識生命的價值和意義。
自殺不是意外,是“推力”太大,“拉力”太小
在臺灣,林昆輝的名字家喻戶曉。幾十年來,他一直致力于企業(yè)、學校、家庭、社區(qū)積極心理教育與自殺防治的推展,成績斐然。
2012年12月,林昆輝在上海創(chuàng)辦“希望24熱線”,在此之前他招募了一大批具有心理咨詢資格證書的志愿者,通過考試后甄選、培訓,然后上崗,“熱線”將通過專業(yè)的心理危機干預(yù)和救治,盡最大可能挽救徘徊在生死邊緣的自殺群體。短短4年過去,“希望24熱線”已經(jīng)覆蓋了中國所有大中城市,挽救的生命數(shù)不勝數(shù)。而每當有人(媒體)說到某個自殺事件是“意外的偶然”“萬萬沒想到”時,林昆輝都會連說3個 “No!”
他說,自殺率高的原因不在于時代和社會,更不是因為個人挫折容忍力低,經(jīng)不起打擊,而是當事人沒有構(gòu)建起完整的“拉力系統(tǒng)”。何為“拉力系統(tǒng)” ?每個人在想到自殺時,都會有一個聲音提醒你“不要!”這個聲音就是拉力。拉力來自于情感的幸福感和自我成就感。與之相反的就是推力,即創(chuàng)傷事件帶來的痛苦感。
林昆輝說,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是兩種“力”組成的系統(tǒng)。拉力系統(tǒng):由親人、情人、朋友、職業(yè)價值、個人價值等一切可以提供存在感的正向人、事和物組成,是可以讓一個人幸福地生活著的正面力量,也是我們面臨創(chuàng)傷時,可以安然度過的根本基礎(chǔ);推力系統(tǒng):由學業(yè)不成功 、親人疏離、失戀、失業(yè)等一切可以讓人感到受挫的負向人、事和物組成。它會讓人感覺低落、失望,甚至絕望,從而讓人產(chǎn)生輕生念頭,甚至實施自殺行為。
當一個人出現(xiàn)了自殺念頭,若拉力大于推力,就會打消這個念頭;若拉力等于推力,就會接受這個念頭,但是不馬上執(zhí)行;若拉力小于推力,一些人就會企圖肯定這個念頭并想方設(shè)法去執(zhí)行。
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女孩,某天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心愛的蠟筆少了一支。于是她出去買,但跑了好幾個文具店都沒找到?;氐郊液?,這個女孩在浴室上吊自殺。事情發(fā)生后,所有人包括孩子的家人,痛苦之余也震驚萬分:為一支蠟筆而自殺,現(xiàn)在的孩子有多脆弱和不可理喻?!但是林昆輝說,女孩自殺絕不是因為一支蠟筆。而是因為她的拉力系統(tǒng)過于弱小甚至沒有,所以“買不到心愛的蠟筆”這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成了導致她自殺的巨大推力。也有人會說小學生自殺,源于現(xiàn)行的考試制度,或者她在學校遇到了什么不高興的事。
失去一支蠟筆、學校遇到了不高興的事,可能是導致女孩自殺的創(chuàng)傷性事件,但絕對不是根本原因。林昆輝認為,無論年紀大小,一個人幸福感的大小,或者說抵抗痛苦的比例大小,會決定他是否活下去?!跋胨赖娜硕紩纯词稚嫌卸嗌傩腋?,我是否有活下去的理由和價值?如果我死了,爸爸媽媽怎么辦?”這個女孩選擇自殺前可能想過這個問題,但答案有可能是:“我不在了,他們或許就不會操心、老吵架了。我死了,他們會更快樂?!?/p>
林昆輝說,這個女孩的悲劇源頭,一定是她未曾從父母那里得到足夠的愛,或者父母愛她的方式讓她很痛苦。死,似乎要比繼續(xù)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好。所以,她選擇自殺的原因不是太痛苦,而是一丁點兒快樂都沒有了。林昆輝曾接到一個10歲男孩的電話,男孩說他想自殺,問到原因,這個小男孩哭著說:“叔叔,我都沒時間玩?!?/p>
對成人而言,掙錢、住大房子、開豪車是快樂,但對一個小孩子而言,玩就是快樂。如果父母只讓他學習,他就會痛不欲生。林昆輝的兒子上小學時,成天都在玩?!拔覜]看到他學習,總是在瘋玩,問他為什么那么喜歡玩?他說:‘爸爸,我是小孩!’”林昆輝說:“好吧,你繼續(xù)玩,只要你開心就好!”
我們總說“快樂童年”,但大多數(shù)孩子的童年是什么?是上各種培訓班,節(jié)假日沒有休息,父母大都告訴孩子“先苦后甜”。但孩子卻只在意現(xiàn)在是否 “甜”,不能玩樂就沒有幸福感和自我價值感,拉力系統(tǒng)完全崩潰,所以很多看起來很聽話的優(yōu)秀孩子,最終會選擇自殺。
除了小學生,也有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高考生)選擇跳樓輕生。這些孩子的父母悲痛之余也會非常不解:我們傾其所有地為孩子付出,為什么他們要死?我的孩子資質(zhì)這么好,為什么越來越不好管教了?為什么他們的負向偏差竟然會這么大?
林昆輝說,歸根結(jié)底,還是因為拉力不夠。那么,如何建立一個人尤其是孩子的拉力系統(tǒng),從而讓他在創(chuàng)傷事件來襲時,能抵御推力好好活下去?
儲備足夠的幸福感:
讓拉力系統(tǒng)堅不可摧
拉力系統(tǒng)薄弱或者沒有拉力系統(tǒng)的人,哪怕遇到很小的負向事件:小學生因為沒買到一支蠟筆、成績考砸了被媽媽罵,大學生遭遇失戀或?qū)W費被騙……這些推力就會把他們推向絕望的深淵。但是,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遇到負向事件,痛苦與生俱來會伴隨每個人。怎么辦?林昆輝說,我們要做的,就是建立更強大完善、任何痛苦都推不倒的拉力系統(tǒng)。
總是笑容滿面,好像沒什么煩心事的林昆輝說:“幸福感不能稀釋掉痛苦,痛苦就在那里。但是更多的幸福感,可以讓我們承受更大的痛苦,從而讓拉力系統(tǒng)堅不可摧?!辈还茉趺措y過,林昆輝一回到家,所有的痛苦都煙消云散了?!盎丶乙豢吹嚼掀藕蛬寢專那榫突砣婚_朗了。家人是我幸福感和價值感的來源,讓我把痛苦放在一邊。”林昆輝說,他活到60歲,一直在不斷儲備幸福感,而給予他幸福的,都是家人。小時候是父母,長大后是戀人,結(jié)婚后是妻子和孩子。
大學生自殺率高的根本原因,并不在于時代和社會,更不在于棄他而去的戀人,或是無情的騙子,也不是因為挫折容忍力低,經(jīng)不起打擊,而是從小到大,他沒有積累足夠的幸福感即“拉力系統(tǒng)”。所以每個人成長過程中的必修課,不是如何放下痛苦和抵抗挫折,而是如何好好活著的生命教育。好好活著,就是協(xié)助孩子建立起自我成就的幸福感,衡量人情、友情、愛情、親情的幸福感,維護好堅固的“拉力系統(tǒng)”。
對小孩來說,讓他們在該玩的時候盡情地玩樂;對于成年的孩子,讓他們努力地做自己,告訴他們沒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有任何困難都找父母。人情、友情、愛情和親情這四種情感“拉力系統(tǒng)”,哪個缺少就給予相應(yīng)的訓練。而這其中,父母就是最可靠的感情拉力。
“家長最該做的,是要讓孩子能愛你,他們遇到問題時會想起父母。”林昆輝說,自殺者心中有父母時,他不會去死,而心中如果已經(jīng)沒有人值得他留戀,他才會失去生存的動力?!耙尯⒆用靼?,生命不是只為自己活,而是要愛別人。”
如今,老年人自殺的現(xiàn)象也越來越嚴重,林昆輝說,我們都認為獨居、留守老人更可能自殺,實際上,居家老人的自殺率更高。“獨居老人沒有人可以聊天、交往,所以也就不易產(chǎn)生矛盾沖突。而沖突才會陷入困境?!绷掷ポx說,居家老人會和老伴、子女發(fā)生各種各樣的矛盾。而他們的幸福感來源即“拉力系統(tǒng)”,都源自子孫后輩。但是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家庭,都是孩子最大,一切都以家里年齡最小的成員為中心,孩子喜歡什么,那我們和老人也就要喜歡什么。
這就形成了一個可怕的現(xiàn)象:6個大人疼一個孩子,孩子被無限寵愛,卻不覺得自己很幸福、要感恩和回饋,而是變得越來越自私,稍不如意就一哭二鬧三上吊。而得到一點兒關(guān)心就會很幸福的老人呢,卻被所有人忽略掉,沒有得到那一點點關(guān)心。所以最后,他們也會像小孩一樣,遇到一點兒“小事”:比如打電話給兒子沒接、被女兒呵斥“管太多”,就決然地跳樓自殺。
家人間的關(guān)心變少了,對話與互動變少了,沖突和責罵變多了,這都說明你的家庭生病了,危機出現(xiàn)了,應(yīng)該趕快解決?!白尯⒆庸芾碜约旱挠?,學會尊重別人,這樣走向社會才會具有品格力?!绷掷ポx說,及時解決家庭危機,在處理好親密關(guān)系的同時,給予孩子和老人足夠的愛和關(guān)心,才是自殺防治的良藥。
所以,危機干預(yù)的重點就是家庭。林昆輝說:“老人老有所樂,夫妻倆安然歡喜,兒童輕松快樂。家庭成員都擁有幸福感,那么無論他們是在家里還是走到外面,都不會產(chǎn)生自殺的念頭。”
“六變?nèi)小薄叭?guī)六禁”:
每一個生命都能被挽留
讓每個家庭都有足夠的能量,每個家庭成員都感到幸福,從而有足夠的“拉力系統(tǒng)”抵御自殺的念頭,是根本不可能的。林昆輝說,如果那樣,“希望24熱線”早就停辦了。但是,中國每年至少有200萬人自殺,這其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會打熱線求助。“即使有24小時熱線,但仍然有很多電話漏接?!绷掷ポx說,他希望每個人都能成為自殺危機干預(yù)的志愿者,為挽留更多生命而努力。
那么,我們?nèi)绾纬蔀樽詺⑽C干預(yù)的志愿者呢?林昆輝說,每個有自殺念頭的人,其實都有“六變?nèi)小?,即六種巨大的改變和三種托付的征兆。
“六變”是指性情、行為、花錢、言語、身體、環(huán)境的改變。性情改變:原來靦腆羞澀的人變得飛揚跋扈,原來陽光開朗的人變得孤獨和害羞;行為改變:做自己不應(yīng)該做的事、不做自己應(yīng)該做的事時沒有愧疚感;花錢改變:無論是給別人還是給自己,錢都花光光。用錢來交代和這個世界和某些人的關(guān)系。
言語改變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總是談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從某本書、某個觀點里努力尋找自己活下來的理由,找不到就覺得自己該死;第二階段:找死的理由,死亡的價值、儀式、費用和程序;第三階段:怎么死?詢問自殺的方法,在網(wǎng)上尋找,吃什么藥、吃多少顆等;第四階段:動不動會提到 “死”字,比如天氣冷會抱怨“凍死好了” ,稍不如意就說“干脆死了算了”。
身體改變:出現(xiàn)急性或者慢性重病的人都會出現(xiàn)自殺的想法;環(huán)境改變:天災(zāi)人禍,家毀人亡,越堅強的人越有自殺的危險。因為堅強,他們得到的關(guān)心、在乎、支持的幾率就更小,“拉力系統(tǒng)”漸漸匱乏,敵不過“推力系統(tǒng)”而走向極端。
“三托”:托人、托事、托物。托人:突然向親友囑咐、要求或委托,加強對某人的照顧;托事:突然把自己的重大事件,要求或委托他人代為執(zhí)行或完成;托物:突然打包身邊重要文物、玩物或?qū)櫸铮蠡蛭兴舜鸀檎疹櫥虮Wo。
如果發(fā)現(xiàn)身邊有自殺傾向、采取過自殺行為的人,我們要做到的是“三規(guī)六禁”。
“三規(guī)”是指“陪、聽、說”?!芭恪保?溫柔體貼、和顏悅色、展露感情地陪伴,表達關(guān)愛,照顧起居生活,“陪”是如影隨形地陪同,上樓跟后面,下樓擋前面,決不讓當事人離開自己的視線;“聽”:原則是只聽不說,不說是指不對當事人提問,而隨時要準備好聽當事人說話,對方一有說話的征兆,陪同者就要在第一時間轉(zhuǎn)頭看對方并做傾聽狀。千萬不要邊聽邊回嘴,問東問西,尤其是問原因;“說”則是指如當事人長時間(整天)不說話,陪同者才可對他說話,但不是提問,說生活瑣事,不勸善(不要告訴他自殺是錯的,不要自殺等);不責罵,不哭哭啼啼,不抱怨,不哀求;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問他為什么想自殺,而是通過告知家中每個人身上發(fā)生的事情,來重建當事人以及家庭與實體生活現(xiàn)象的“連接”,重建其“拉力系統(tǒng)”。
“六禁”:不要勸善,訴說人生有多美好;不要規(guī)過,要求別再做錯事;不要哀求,責怪當事人讓你傷心哭泣、生病;不要責罵,生氣辱罵責備當事人;不要抱怨,責怪當事人引起大家生活的不便與困擾;不要質(zhì)問,逼問事件發(fā)生的原委。
林昆輝說,有些人看到網(wǎng)絡(luò)直播自殺案例,會產(chǎn)生負面影響甚至暗示。如果感到不適,應(yīng)該馬上求助。首先,找人陪伴,找喜歡和在乎自己的人聊天共事;其次,積極地看一些正面勵志類的書籍、聽交響樂。
如果自己仍然無法排解,可撥打“希望24熱線”的電話400-161-9995求助。
總之,發(fā)現(xiàn)自己或他人有自殺傾向或危機的時候,可以遵循如下程序:1.找人陪伴或給予陪伴;2.自己撥打“希望24熱線”或告訴當事人熱線電話號碼;3.到醫(yī)院接受心理治療或協(xié)助對方接受心理治療。
“關(guān)于自殺,我們有太多誤區(qū),比如考生自殺是因為高考制度的錯,那為什么應(yīng)試教育下的大多數(shù)孩子都活得好好的?媒體大篇幅地報道自殺事件本身,過度揣測責任歸因,也會造成社會大眾的比較和跟隨,從而引導自殺”。林昆輝說,當媒體用多少版面報道自殺事件,就應(yīng)以同樣多的版面來進行危機干預(yù)、防治知識的普及。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從不如意、不快樂、不幸福以至痛苦,生命就這樣從生向死。但是,沒有什么比死更可怕,沒有什么比生命更為珍貴。所以,愛自己的同時也愛身邊的人,彼此相信和陪伴而不是指責、傷害甚至相看兩厭,從而建立堅不可摧的“拉力系統(tǒng)”,是我們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責任和意義,也是最好的危機干預(yù)和預(yù)防自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