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瑩
在生命的長河里,“得”與“失”是永遠(yuǎn)的乘客,不管你是否在意,它們都會出現(xiàn)在生命的各個角落,與你相伴前行。
——題記
誰都清楚“得”這位乘客最受歡迎,沒有人把它拒之門外,相反“失”卻備受冷落。可有些事情,誰又能分清它究竟是“得”還是“失”呢?
有些人付諸一切,名利雙收,卻唯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有些人一生平凡,卻活得簡單充實。蘇軾雖仕途坎坷,卻能隨緣自適,“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陶淵明若非不為五斗米折腰,又何來“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閑情逸致……這其中的事非曲直誰能說得清楚。
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但現(xiàn)實有時就像一雙無形的魔手誘導(dǎo)著我們不顧一切地去爭取“得”。每個人面對“得”爭取的方式不同,或許這無可厚非,但有些“榮譽”卻失了誠信和挑戰(zhàn)的意義。
任何人都要對自己做過的事情負(fù)責(zé)。你可以選擇靠“聰明”去得到你渴望的東西,只不過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不再重返,時光無法倒流,有些悔是一生最大的遺憾。
“得”實在很抽象,它可以是一個目標(biāo),激勵我們?nèi)ヅ幦。粩嗥床?,灑下滾燙的汗與淚。其實就算目標(biāo)沒有實現(xiàn),若干年后,回想往日那段舊時光,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其實上天有時還是公平的,它不會絕對地眷顧某個人,也不會完全毀掉哪個人,有些時候“意外”總是很意外地降臨,所以大可不必處心積慮地規(guī)劃,而且人生路上的“兩位乘客”也不能隨意貼上好與壞的標(biāo)簽。只要此生無悔,沒有忘記微笑即可。
失中有得,得中有失。在你奮力奔跑時,你又何以確定此刻駐足不是最好的結(jié)果呢?
我們要珍惜現(xiàn)在,把握當(dāng)下,好好生活,得失又何妨?
教師評語
作者善于思考,心態(tài)平和。她的文字,如一杯香茗,徐徐入口,需慢慢回味,漸漸回甘。本文題記奠定了文章基調(diào),昭示文章走向,標(biāo)志文章水準(zhǔn),真可謂是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