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 奧
對外漢語教材《博雅漢語》(高級飛翔篇)中民俗文化選用研究
潘 奧
本文以《博雅漢語》(高級飛翔篇)為例,分析了該教材民俗文化內(nèi)容,希望以此來探討對外漢語教材中民俗文化內(nèi)容選用的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針對該問題的解決方法以及在教材編寫上的建議。
博雅漢語 對外漢語教材 文化
民俗的內(nèi)容非常寬泛,它是中國文化最基層的文化,它的形成基于人們?nèi)粘5纳a(chǎn)及生活,反映了當?shù)厝嗣竦木裎幕?。有很多學者給出了自己的定義,對它的研究也在不斷地拓展,鐘敬文先生在《民俗學概論》里將民俗文化定義為:民俗文化是具有集體性、傳承性、模式性的民間文化現(xiàn)象,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中廣大民眾所創(chuàng)造、享用和傳承的生活文化,并將民俗文化分為社會民俗、精神民俗、物質(zhì)民俗和語言民俗四類,民俗文化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留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國文化以及當?shù)仫L俗習慣,甚至是語言學習都有很大的幫助,如果脫離民俗文化來學習語言,學習者是很難掌握語言的,更不可能更好地認識和理解目的語國家及其民族。
《博雅漢語》是2004年由李曉琪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一套長期進修系列的對外漢語教材,在2014年的時候進行了第二版的編輯,本文所討論的為第二版《博雅漢語》(高級飛翔篇),它是該套教材的最后一個階段,它以語篇理論為原則,以內(nèi)容深刻、語言優(yōu)美的原文為范文。在教材內(nèi)容的編排上,它分為課前思考、課文、生詞、注釋、詞語辨析、語言點、綜合練習、閱讀與理解這幾個大的板塊,將核心內(nèi)容和補充內(nèi)容結(jié)合起來,有利于學習者的學習以及提高。
以下是對該教材課文中民俗文化的選用內(nèi)容的整理:第一課《父親的謎語》中涉及到南方方言“細妹子”以及俗語“女大不中留”;第三課《一諾千金》中有成語“一諾千金”和“一言既出,駟馬難追”;第四課《沙漠里的奇怪現(xiàn)象》中出現(xiàn)了夏歷和端陽節(jié);第五課《內(nèi)部招標》中有成語“鷸蚌相爭,漁翁得利”;在第六課《天才夢》中出現(xiàn)了傳統(tǒng)節(jié)日“七巧節(jié)”;第八課《隨感二則》中出現(xiàn)了俗語“吃一行,恨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這山望著那山高”和“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貧”;第九課《人生就是與困境周旋》中涉及到口語“下的什么勁”。
從以上分析中可以看出,該教材的課文中對民俗文化的選用比較多,但是在課后的閱讀理解材料中并沒有提到很多民俗文化內(nèi)容;另外選用類別較單一,選用內(nèi)容比較集中于語言民俗中的方言、俗語等,其中語言民俗占比最大為64%,其次是社會民俗占27%,次之為物質(zhì)民俗占9%,而精神民俗沒有涉及。
(一)占有比例較少
文化在第二語言教學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中,編者都會編入一些文化內(nèi)容,但是相比于語音、詞匯、語法三大模塊來說,民俗文化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到底應該是多少,這是需要引起編者的思考和注意的。就本教材來說,其中民俗文化所占比例不大,雖然在每課都有分布,但是每一次的出現(xiàn)都是一筆帶過,并不能突出其重要地位,很容易被教師和學生忽略。
(二)內(nèi)容較為單一
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歷史,民俗文化內(nèi)容浩如煙海,在如此繁多的內(nèi)容中精選出可供外國留學生學習的民俗文化內(nèi)容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就目前該教材中的選用內(nèi)容來看,編者著眼的始終是語言民俗其中的方言、俗語、口語等內(nèi)容。實際上民俗文化中的民間藝術(shù)、飲食習慣、民族特色服飾、傳統(tǒng)節(jié)日等等都可以在教材中有所體現(xiàn),可以讓留學生更多角度地體會中國博大精深的傳統(tǒng)文化。
(三)趣味性不高
對外漢語教材中選用的民俗文化內(nèi)容不僅要注意到科學性、發(fā)展性,還應該注意到趣味性。例如可以選取一些留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通過話題來引出某一方面的民俗文化的介紹,例如民間傳說、神話故事、婚嫁習俗、親屬稱謂等內(nèi)容,這些更能吸引留學生的目光,增加對中國文化的興趣進而提高語言文化水平。在對外漢語教學過程中,將文化知識背景,尤其是民俗文化穿插到課文內(nèi)容中進行講解,對留學生在學習語言、理解語言、運用語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對外漢語教學不僅僅是一種語言教學,更是一種文化教學,語言與文化密不可分,語言以文化為基石,文化以語言為依托,語言與文化相互交融。本文對《博雅漢語》(高級飛翔篇)中民俗文化內(nèi)容進行考察分析并提出一些不足和改進建議,以期對對外漢語教材中民俗文化選用現(xiàn)狀研究貢獻微薄之力。
[1]鐘敬文.民俗學概論[M].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1998.[2]呂美.淺談對外漢語民俗文化教學及教材[J].文化學刊,2015(5).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研究生院)
潘奧(1993-),女,湖北孝感人,研究方向:對外漢語教學、對外漢語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