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怡菲
淺談孝道文化在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
蒙怡菲
我國自古以來崇尚孝道,孝順父母、尊敬長輩是中國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我國最基本的社會道德規(guī)范。孝道文化應該從小培養(yǎng),特別是在中小學教學中融入我國傳統(tǒng)孝道文化,積極弘揚新時代敬老愛老的精神,為中小學生奠定良好的道德基礎。中小學教學中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增強學生愛心、孝心和責任心,提高學生道德水平。
孝道文化 中小學教育 重要性
孝順是人最基本的社會道德標準,學校作為教書育人的重要場所,在平時的教育中必須重視開展孝道教育,大力弘揚我國孝敬、明禮、誠信、仁愛等傳統(tǒng)美德,從小培養(yǎng)青少年具有優(yōu)秀的品德和高尚的精神。本文就孝道文化在中小學教育的重要性方面談點淺見。
(一)有利于青少年形成基本道德素養(yǎng)
在青少年中實施孝道教育能夠讓他們從小養(yǎng)成孝敬父母、尊重父母的習慣。同時讓他們知道父母養(yǎng)育自己是責任,自己孝敬父母是義務,我們的身體發(fā)育均來自于父母,孝敬父母是天經(jīng)地義的事情。我國古代《孝敬》中提出孝老愛親是一種高尚的道德,人們只有對自己的父母和親人有愛,才能對社會、對國家有更多的熱愛和貢獻。所以,在中小學實施孝道教育能夠從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
(二)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孝順是人們最基本的道德素養(yǎng),若一個人對自己的父母都不孝順,那么對別人、社會哪里來的文明呢?這樣的人做任何事情都只考慮自己,不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有一首歌的歌詞說:“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和諧社會的構建需要每一個人齊心合力,一個人只有愛自己、愛父母、愛家人,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所以在構建和諧社會的環(huán)境下必須要積極倡導尊老敬老,孝順父母,促進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fā)展。
(三)有利于學生形成完美的人格
孝道是培養(yǎng)人具有道德意識的基礎,孝道教育有利于人們形成完美的人格,幫助人們實現(xiàn)更大的價值。古人說:“修身、齊家、平天下”,只有首先提高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才能實現(xiàn)治國平天下的抱負。孝敬自己的父母是人最基本的道德標準,人們?yōu)榱斯庾谝娑^斗,這些動力來自于孝道,所以說孝道是人實現(xiàn)價值的動力和保障。中小學生應該重視孝道教育,培養(yǎng)愛國情懷,樹立遠大理想。
(一)家校合作積極開展孝道教育
中小學生孝道教育能夠有效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學校在實施孝道教育的過程中要聯(lián)合家長開展教導教育,并指導家長怎樣開展家庭教育,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的作用,使學生與家長有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同時要指導家長不能過于溺愛孩子,對孩子的合理要求可以滿足,無理取鬧行為要及時正確引導;同時也不能一味地放任孩子個性發(fā)展,否則容易忽視孩子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二)樹立榜樣精神,積極引導中小學生養(yǎng)成孝敬父母的習慣
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尤其是在中小學生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他們都希望自己做得最好,在學習和生活中尋找標準提高自我。所以在生活中樹立先進人物作為榜樣,樹立榜樣精神,才能積極引導中小學生養(yǎng)成孝敬父母的習慣。比如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資源和身邊的好人好事,樹立道德典范,對好的事件給予肯定和表揚,同時通過開展“小孝星”活動,促進學生養(yǎng)成孝順的習慣,以便在平時的工作和學習中,提高青少年的道德素質。這樣能夠使中小學學生從自我做起,倡導孝文化,主動獻出愛心,提高自身修養(yǎng),更好地為社會做出貢獻。
(三)挖掘“孝道文化”素材,傳播孝文化
中小學教師在平時的教育中,要重視“孝文化”的傳播。教師在教學中多利用一些有孝道精神的素材,在潛移默化中培養(yǎng)學生的孝道精神。另外,學校也可以開展一些課外活動,弘揚孝道精神,比如組織學生在周末開展志愿者活動,照顧年老多病的養(yǎng)老院奶奶,培養(yǎng)學生具有尊老、敬老的品質。同時可以給學生布置一些課外交流作業(yè),要求學生為父母做一些家務,幫父母洗腳、和父母聊天,并了解父母最近的煩心事,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幫助父母解決問題,最后可以將這些寫成一篇作文和感受。通過這些互動行為使學生更加了解父母、懂父母,從而真正地體會到父母的不易,在以后的生活中養(yǎng)成多幫助父母的良好習慣,久而久之形成孝順、尊敬父母的習慣。
孝道是我國從古至今的傳統(tǒng)美德,孝敬父母被稱為是人最基本的道德標準。在中小學階段開展孝道教育,不僅能夠促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樹立遠大的抱負,而且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們更好的發(fā)展。中小學階段必須要重視學生孝道文化的教育,學校要聯(lián)合家長實施綜合教育,發(fā)揮家庭教育的輔助教育作用,從多個方面促進青少年孝道文化水平的提高。
[1]劉有學.開展祭祖掃墓傳統(tǒng)文化教育,培育學生感恩意識和孝道情懷[J].快樂學習報(信息教研周刊),2015(7):13,14.
[2]張紫茜.淺談孝道文化的傳承對中小學生的影響[J].中國校外教育(美術),2012(10):27,20.
[3]張寶才.儒家文化在中小學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作用[J].魅力中國,2010(4):162.
[4]段飛沖.善用孝道管理鑄就卓越校園[J].中國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z1):34.
(作者單位:華中師范大學一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