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虹
喊娘石
□劉長虹
妞子娘和村里一幫婦女去深圳打工了。剛走沒幾天,妞子就想娘了。
“娘,娘……奶奶,俺要娘!”五歲的妞子哭鬧著向奶奶要娘。
奶奶也舍不得兒媳丟下幾歲的孩子去深圳,但兒子病在床上幾年了,為了生活有啥辦法呢!為了不讓孩子傷心,奶奶哄妞子,說:“二牛山上不是有塊大石頭嗎?對著喊,娘就能聽到,聽到了娘就回來了?!?/p>
奶奶這句善意的謊言,被妞子記在心里了。
二牛山在村東,離妞子家一里地,從此每天不到晌午,妞子都會去二牛山,朝著那塊大石頭喊:
“娘—趕快回來,妞子想你了,妞子是個乖寶寶!”
妞子喊啊喊,半個月后,娘真回來了。
或許是母女間有心靈感應(yīng)吧,妞子娘說,在深圳,她晚上一合眼就聽到她家的妞子在喊她回來,所以她就回來了。
但是,妞子五歲了,到了上幼兒園的年齡,讀書要錢;妞子爹還病著,抓藥也要錢……家里處處都要用錢。所以沒幾天,妞子娘狠下心又去了深圳。
從此,妞子又每天去二牛山,對著大石頭喊娘了。
“娘—趕快回來,妞子想你了,妞子是個乖寶寶!”
妞子喊啊喊,娘沒喊回來,倒招來了一群小伙伴。
這群孩子和妞子一樣,他們的娘都在深圳打工,看妞子上回把娘喊回來了,他們也都學樣兒來喊了。
“娘—趕快回來,俺想你了,俺是個乖寶寶!”
從此,每天晌午,孩子們的叫喊聲在二牛山上響起,在幽深的山谷中回蕩,整個村里都能聽到。
盡管孩子們的娘沒有馬上回來,但孩子們還是很滿足,還是天天朝著二牛山那塊大石頭喊。
后來,不知是誰給那塊大石頭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喊娘石”。
再后來呢,國家免了農(nóng)業(yè)稅,種地有了補助,大伙兒的生活慢慢富裕了,去外面打工的婦女陸續(xù)回來了。
只有妞子娘沒有回來。
“她在這個窮家過夠了……”
“她覺得守著病在床上的男人沒有希望……”
“她和深圳一個小老板好上了,不會回來了……”
這都是從深圳回來的同村女人說的。
妞子的奶奶知道兒子拖累了兒媳,兒媳這些年也不容易,所以家里沒派人去尋。每當妞子問起時,奶奶還是那句話:“二牛山上不是有塊大石頭嗎?對著喊,娘就能聽到,聽到了娘就回來了。”
“娘—趕快回來,妞子想你了,妞子是個乖寶寶!”
這時,妞子已經(jīng)九歲了,她隱約感覺到娘不要妞子了,但還是每天都去二牛山朝著那塊喊娘石喊娘。
妞子嗓子喊啞了,淚流干了。
有一天,娘真回來了。當時,妞子正在二牛山上對著喊娘石喊娘呢!剛進村,娘就聽到了妞子的聲音,她循聲上了二牛山,在妞子身后待了整整五分鐘。
“娘,您怎么回來了?俺天天都對著這塊大石頭喊您呢!”妞子看到娘以為自己在做夢。
“妞子,你天天喊娘,娘就回來了……娘以后不走了?!蹦锟拗话驯ё×随ぷ?。
當晚,妞子娘燒掉了一張紙片和幾頁紙。
紙片是她回深圳的火車票,幾頁紙是離婚協(xié)議書。
(原載《南方工報》2016年1月26日 山東陳頂云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