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鳳嬌
?
SHEL分析法在基層醫(yī)院老年患者護理風險管理中的應用
余鳳嬌
目的:利用SHEL分析法分析病區(qū)老年患者潛在的護理風險,探討病區(qū)老年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辦法。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各科上報的與病區(qū)老年患者有關的護理不良事件,應用SHEL分析法進行危險因素分析,采取改善病區(qū)環(huán)境、加強護理人員對病區(qū)老年患者的安全風險防范意識、配備必要設施、培訓應急知識等措施,對改進前后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進行比較。結果: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由管理前的0.54%下降到改進后的0.12%(P<0.05),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利用SHEL分析法進行風險分析和風險管理,能夠有效提高護理人員對病區(qū)老年患者的護理風險防范意識,降低病區(qū)老年患者的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保障護理安全。
SHEL分析法;老年患者;護理風險管理
隨著社會老年化現(xiàn)象日益嚴重,各級醫(yī)療機構老年患者數(shù)目隨之增加,護理風險日益增加。減少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保障護理安全,降低醫(yī)療糾紛的發(fā)生率,這已成為醫(yī)院內(nèi)普遍重視的問題[1]。醫(y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學科的飛速發(fā)展,單靠經(jīng)驗管理已不能適應現(xiàn)代護理的需要,必須應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工具進行科學管理[2]。SHEL分析法由日本醫(yī)療事故調(diào)查委員會提出,S指軟件部分,包括護理人員業(yè)務素質(zhì)和能力;H指硬件部分,指護士的工作場所;E指臨床環(huán)境;L指當事人及相關人。專家認為,醫(yī)療事故的形成主要受上述因素影響,通過對上述因素的分析找出醫(yī)療事故的原因,并制定相應的對策,能夠為減少差錯的發(fā)生起到積極作用。我院于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應用SHEL分析法進行病區(qū)老年患者的護理風險管理,取得了初步成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我院是一所縣級二級甲等醫(yī)療機構。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我院各病區(qū)共收治老年患者4071例,男2088例,女1983例;年齡均在70歲以上。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各病區(qū)共收治老年患者4235例,男2213例,女2022例;年齡年齡均在70歲以上。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方面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分析存在護理風險的原因 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發(fā)生的與老年患者有關的護理不良事件22例,包括墜床2例、跌倒5例、燙傷2例、財物遺失2例,治療用藥方面缺陷5例,患者病情變化未及時處理3例,服務投訴糾紛2例,導管滑脫1例。采用SHEL分析法組織全體護士長討論分析22例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的有關因素,包括:(1)護理人員業(yè)務素質(zhì)和能力(S)。護士缺乏相關的安全意識,老年患者自行取下手腕帶、無風險提示牌等現(xiàn)象普遍,護士應急及防范能力不足,未接受應急知識方面的培訓,老年患者視、聽力功能退化,對床號、姓名的混淆很容易誤導醫(yī)務人員,如此時未嚴格執(zhí)行三查十對和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都容易造成不良后果和影響。(2)病區(qū)硬件設施(H)。硬件設施缺乏,病床沒有護欄、床位高度設置不合理等讓老年患者更容易被絆倒,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3)臨床環(huán)境(E)。病區(qū)無陪護人數(shù)限制,存在碰、撞、吵鬧、擁擠、混亂的情況,基層醫(yī)療機構走廊沒有完善的中央供暖系統(tǒng),沒有空調(diào),冬天患者擅自使用熱水袋現(xiàn)象非常普遍,易造成燙傷等意外事件,老年患者一般習慣床邊洗漱,洗漱后地面濕滑,存在跌倒風險隱患。(4)當事人及相關人(L)。護理人員由于工作繁忙,護理人力不足,忽視了對老年患者的關注。有些老年病人術后有持續(xù)的心電監(jiān)護、吸氧和多條靜脈輸液,使其活動受限,害怕脫管而始終處于緊張狀態(tài)和強迫體位,易造成壓瘡等皮膚損害。
1.2.2 護理安全管理 (1)完善與老年患者有關的各種制度流程。建立老年患者安全管理制度、老年患者收治流程、老年患者的加床、轉床流程。改進口服給藥、靜脈給藥查對流程,在護士執(zhí)行“三查八對”的基礎上增加患者或家屬查對,即在口服給藥和靜脈給藥前要患者或家屬作為最后核對途徑,內(nèi)容包括詢問并確認患者姓名,給患者或家屬查看治療單或輸液瓶上的床號、姓名、藥名等,讓患者或家屬參與查對,得到認可后再發(fā)藥和輸液[3]。(2)加強病區(qū)環(huán)境設施管理。盡量配備符合醫(yī)療安全的床單元,配有護欄,大小高度合適,方便搶救和移動。積極配備降溫保暖設施,如安裝空調(diào)或中央供暖降溫系統(tǒng)。更換照明設施,使得病房光線利于護理治療。安裝衛(wèi)生間扶手,方便患者行走和患者夜間安全出入衛(wèi)生間。統(tǒng)一制作醒目的老年患者標識卡,以便醫(yī)護人員核對及準確實施治療和護理。(3)配備急救設施。配備應急燈、消防照明燈、手電筒、多用插線板,方便給患者實施搶救和治療護理。(4)加強巡視,主動服務。夜班護士在夜間主動詢問老年患者的如廁情況,對有如廁需要協(xié)助其行動,妥善將便器放置患者床邊方便易取處,減少患者在睡眠期間的如廁頻率[4]。如仍需去廁所,則應保證過道通暢,并保留夜燈,避免碰撞摔倒[5]。(5)組織急救演練。特別針對老年患者可能出現(xiàn)的意外狀況的應急演練,應急知識培訓,如:患者跌倒、墜床應急演練;突然停電、停水、猝死應急預案等。(6)加強保安巡視。加強安全巡邏,限制探視,避免無關人員隨意進出病區(qū),幫助老年患者保管貴重財物。(7)組織學習制度流程。護理部隨機抽查執(zhí)行情況,及時發(fā)現(xiàn)老年患者護理管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并現(xiàn)場指正。每月分析匯總進行安全警示教育。(8)各科預留急危癥老年患者病房床位,隨時備有應急病床,與護士站靠近,盡量避免普通病房收治老年急危癥患者。(9)加強與老年患者及其家屬的溝通。多關心體貼患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及時滿足患者需求。(10)在老年病科及其他老年患者居多的科室都張貼預防跌倒的宣傳畫,發(fā)放防跌倒手冊,移動電視畫面講解防跌倒知識做法[6]。
1.3 評價方法 記錄比較管理前和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1.0軟件,計數(shù)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
表1 護理風險管理措施實施后老年患者不良事件發(fā)生情況比較(例)
3.1 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一直是護理管理者關注的問題 安全管理是指為保證患者的身心健康,對各種不安全因素進行科學、及時、有效地控制。通過SHEL分析法準確、科學、全面地分析了基層醫(yī)院老年患者的全部安全風險因素,給護理風險防范措施的制定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
3.2 做好風險管理,能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 就診患者如果在醫(yī)院發(fā)生意外傷害,不僅會加重患者病情,增加患者的痛苦及經(jīng)濟負擔,也降低了患者和家屬對醫(yī)院工作的滿意度,對醫(yī)患關系造成負面影響,甚至引起醫(yī)療糾紛[7]。老年患者一旦發(fā)生意外事件更易引起不滿和糾紛。因此,做好風險管理,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是確?;颊呱踩⑻岣咦o理工作質(zhì)量、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的重要舉措,同時也可以減少醫(yī)療糾紛和投訴[8]。結果顯示,安全管理后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下降了,與管理前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3 重視老年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基層醫(yī)療機構硬件設施條件有限,存在諸多護理安全隱患。護理管理者應重視老年患者的護理安全管理,制訂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做好細節(jié)管理,杜絕差錯事故發(fā)生,提高老年患者的滿意度。在硬件條件不能馬上改變的現(xiàn)狀下,應先從改變護理人員風險管理能力著手,通過對護理人員進行風險管理認知培訓,調(diào)節(jié)護理人員的行為方式,提高護理人員的風險控制意識和責任意識。
[1] 陶 鑫,張曉靜,盧 艷.老年住院患者陪護預防跌倒知信行調(diào)查[J].護理學雜志,2014,29(23):16-17.
[2] 張 雨,周建芳,萬 珊.質(zhì)量管理工具在基層醫(yī)院難免性壓瘡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學雜志,2014,29(23):4-6.
[3] 邵志偉,周瑞紅,周 燕,等.患者參與用藥安全管理在預防臨床給藥差錯中的作用[J].護理學雜志,2012,27(9):51-52.
[4] 楊曉莉,曹艷佩.住院患者跌倒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理學雜志,2012,27(24):7-9.
[5] 王菲菲.老年住院病人睡眠障礙的影響因素與護理干預[J].全科護理,2014,12(20):1898-1899.
[6] 林 華,余麗君,房 兆.預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上旬刊),2013(10):28-29.
[7] 周 梅,李艷菊,李雅平,等.我國意外傷害研究現(xiàn)狀與進展[J].護理學雜志,2009,24(9):95-97.
[8] 邱文莉,宋潤路,王蕭逸,等.風險管理提高神經(jīng)內(nèi)科監(jiān)護病房安全質(zhì)量[J].護理學雜志,2014,29(23):20-22.
(本文編輯 劉學英)
Application of SHELL analysis in nursing risk management of elderly patients in primary hospital
YU Feng-jiao(Jingsha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Jingmen 431899)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potential nursing risk of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ward and to explore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nursing of elderly patients in the ward by SHEL analysis.Methods: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care-related adverse events of elderly patients repor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3 to November 2014. The SHEL analysis method was applied to analyze the risk factors. The incidences of adverse care events before and after implementing improvement of the ward environment, strengthen of security risk prevention awareness of nursing staff in the ward for the elderly patients, preparation of necessary facilities and training of emergency knowledge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nursing was reduced from 0.54% to 0.12% after the management (P<0.0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Using SHEL analysis for risk analysis and risk manage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nursing staff’s awareness of nursing risk preven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and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nursing adverse events in elderly patients, thus ensuring nursing safety.
SHELL analysis;Elderly patients;Nursing risk management
431899 荊門市 湖北省京山縣人民醫(yī)院護理部
余鳳嬌:女,本科,副主任護師,護理部副主任
2016-06-07)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9.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