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莉
【摘要】語文課就是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理解、運用語言文字的課,是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實踐課,是引導、浸潤、提升語文素養(yǎng)、人文素養(yǎng)的課。語文貴在平淡、簡單、扎實、輕松,這樣的語文才是本真語文。
【關鍵詞】簡單;扎實;清晰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還記得剛工作那年,正是“小組合作”學習方法盛行的時候。當時的語文課堂總是呈現(xiàn)出一片熱熱鬧鬧,如火如荼的景象。在這樣的課堂里學生學到了什么,卻很少有人去關注?,F(xiàn)今,《新課標》中最大的特點就是:放低身段,強調語文是一個基礎的教育。低年級語文就是基礎中的基礎。低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目標可以小一點,內容可以再少一點,過程可以再扎實一點,力求做到“小、少、實”。網(wǎng)絡上有一個流行詞匯,叫“斷舍離”。 我們低年級的語文教學也需要“斷舍離”,斷絕一些不需要的東西,舍棄一些沒有用的東西,遠離一些好高騖遠不恰當?shù)臇|西。我們應該牢記低年段“識字寫字”“言語積累”的八字核心目標。我想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過程應該是簡單的、扎實的、清晰的。
二年級語文《識字6》(下冊)是用12個動物名稱串起來的一篇韻文,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把孩子們引進了一個神奇的動物世界。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會本課6個生字,了解12種動物的名稱,對學生進行保護動物的教育?!澳繕恕笔潜焕蠋焸兂3煸谧焐希瑐€個耳熟能詳?shù)囊粋€詞。誰都知道她引領、制約著我們的教學,也是教學成效的反映指標??墒?,如何通過教學來實現(xiàn)這個目標呢?老師在課堂上卻常常本末倒置?!蹲R字6》的教學中很多老師把著力點放在了認識動物上,忽略了目標中所說的“了解”。課堂上花大量時間,制作精美的課件,收集大量動物資料,讓學生去深入了解這些動物,硬是把語文課上成自然課。課堂上孩子們興致高昂,課堂氣氛熱熱鬧鬧,可在這樣的語文課堂里,孩子們真的學到語文知識了嗎?也有不少老師意識到了這點,把教學重點放在了識字寫字上,我們總是認為,孩子會寫這個字,能組詞,能默寫出來,就代表孩子學會了這個字。其實不然。
中國近現(xiàn)代著名教育心理學家艾偉提出:識字,指讀準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義,并建立形音義之間的聯(lián)系。要求見形而知音義,聞音而知義形,表義能寫字形辨字音,即所謂“知其一,推知其二”。 教學漢字,重點是教學漢字的音、形、義。在教學中我們往往是只重音和義,而忽略了漢字的形。除了要幫助學生讀準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義,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建立形、音、義之間的聯(lián)系。這個聯(lián)系好比一根紅線,能夠將音、形、義這些散開的珠子串起來。有了紅線,隨便提起哪一顆珠子,另外兩顆珠子都能自動帶出,這才叫扎實完成了認識漢字的任務。在低年級的漢字教學中,教師要在真切把握漢字字理、學生心理、課文語境的結合上,加強融合,靈動地設計漢字教育的方法。
教學《識字6》中“獅”時,我們可以從字源入手,“獅”左邊反犬旁,代表動物,右邊“師”,“師”的字形解析是:古時候二千五百人為師,而獅子又是一種群居動物,這樣在幫助孩子理解字義的同時又記住了字形?!奥埂笨梢詮墓盼淖秩胧?,因為“鹿”的古文字很形象。
教學課文《雨點》里的生字“江”時,可以結合課文語句“雨點落進江河里,在江河里奔跑?!彪S文出示“江”讓學生讀一讀,然后給學生看長江圖片 ,感受長江之水浩浩蕩蕩,引導學生再讀一讀字,能讀準后鼻音,讓人聽出水流很大;再看看“工”的樣子,很像長江上下貫通的樣子。這樣在語言環(huán)境中教識字,依據(jù)漢字字理,把字的音、形、義、像有機結合起來。
再如“自己”的“自”古文字就像人的鼻子,這也理解了為什么至今人們說到自己時還喜歡指著鼻子?!坝质且荒攴疾菥G”的“又”字其實是古體字的變形,而反文旁就像又字上面(也就是手上面)舉著的斧頭,這就解釋了為什么“攻打”的“攻”“收獲”的“收”“打敗”的“敗”“解放”的“放”,這些有攻擊性意思的字會這樣構字的。
在《真想變成大大的荷葉》中有“清凌凌”一詞,教師在教學這個詞語時,常常會強調“凌”的后鼻音,學生理解“清凌凌”就是形容河水清澈的意思。然而聯(lián)系“凌”這個字的偏旁,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字是兩點水偏旁,兩點水是由“冰”的象形演變過來的,所以有兩點水的字都和冰有關。冰是會發(fā)光的,因此“清凌凌”不光是指河水清澈見底,還有河面波光粼粼的意思。這樣一分析,學生就能更好的理解“清凌凌”這個詞,也能讀好這個詞,不再是機械式的讀出這個字的后鼻音。
我們的低語課堂不是表面上的大張旗鼓的形式追求,不是書聲瑯瑯的假象,而應該是扎扎實實地為孩子打好基礎?;A不一定很好看,就像一幢大樓,浮在上面的部分才是好看的,埋在地下的不太好看,但是也來不得半點馬虎。那些基礎材料,我們就應該實實在在的,質量是不允許有一丁點的瑕疵,水泥啊,鋼筋啊,那樣一些基礎材料,要扎扎實實地扎在下面,這樣得的一幢大樓才不至于“樓歪歪”“樓倒倒”,這個就是基礎的真正的內涵,也是我們低年級語文有效教學所追求的。
參考文獻
[1]徐艷.論漢字教育的定位與實施[J].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4(3).
[2] 徐艷.母語啟蒙教育瑣議——新課標背景下[J]. 教育研究與評論(小學教育教學),2013(11).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