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t_貝先明
?
大學門外的小街
Text_貝先明
湘江自南而北貫穿長沙城,長沙于是便有了河東與河西之別。記憶中,每當夜幕降臨,河東的五一廣場,那高樓大廈之處,燈火輝煌,車水馬龍。河西的岳麓山下,與湘江平行的一條小街上,同樣人頭攢動,熱鬧非凡。那時,這條小街被稱為“墮落街”。
小街一頭連著師大,一頭連著湖大,不足千米長,卻承載了師大、湖大乃至整個岳麓區(qū)高校無數(shù)年輕學子的青春記憶?!皦櫬浣帧敝_實不好聽,可在這里來來回回走過的人,除去少數(shù)借上學之名揮霍家里錢財?shù)募w绔子弟之外,絕大多數(shù)是勤奮好學的學子,當年在岳麓山下求學的年輕人,沒有幾個敢說自己從未踏進過小街!學習之余,學生們來這里買些學習文具和生活用品,或者偶爾聚餐吃飯,看個電影唱個歌。那時,大學校園里幾乎沒什么商店,價格便宜、服務態(tài)度又好的,更是難尋。于是學生們要買鋼筆、本子、水桶、衣架之類的,大多數(shù)時候是去小街的各個店子里挑。小街的店子跟小街一樣,模樣小。不過店子數(shù)量頗多,商品價格自然也便宜,老板服務態(tài)度極好,而且你盡管去貨比三家。頭發(fā)長了找理發(fā)店,查詢資料找網(wǎng)吧,打電話找公用電話亭,男孩子買根皮帶,女孩子買個發(fā)卡……這些都可以交給小街。周六周日,肚子餓時,一聲吆喝,宿舍幾個好友就奔小街的某個飯館而去。燒烤、臭豆腐、麻辣燙、煲仔飯、火鍋……應有盡有,而且口味甩掉學校食堂好幾條街。吃完晚飯,還可以去看電影,很多時候是英語電影,學霸們自然可以邊欣賞影片邊鍛煉英語聽力。去KTV或電影廳的,不少是熱戀或失戀的人,或在快樂的歌聲中享受生活的美好,或在悲傷的劇情中釋放精神的壓力。有室友過生日,或是遠方的朋友來了,一起到小街吃個晚飯,吃飽喝足之后,或是去小街的KTV高歌一曲,或是到湘江邊上的晚風中散步聊天。這些都是在那個物質生活水平遠沒有如今發(fā)達的年代里,在繁重的學習之余,年輕的大學生們用最低的消費,能得到的最理想的放松與享受。小街也有精神食糧,那就是舊書店,從英語四六級真題集到考研輔導書,從外國文學到高等代數(shù)……在愛好讀書的學生眼里,這就是琳瑯滿目。這里書的缺點是較為破舊,優(yōu)點是品種多,價格便宜。偶爾打開封面,還能看到畫著的一些惟妙惟肖的鉛筆畫,有時畫下還有題字,或者是摘抄一兩句名人名言。再往后面翻,也許還有上一位使用者留下的筆記,或是讓人忍俊不禁的幾句點評。這些都是在新書書店中不會有的情形。
對于小街,一些人會站在平地上描寫它,一些人也會爬到高處審視它。自然,也沒有必要抹去與美好并存的不足。小街給學子們提供了生活上的方便,但是它破舊、擁擠、嘈雜、不衛(wèi)生,商品質量也欠佳,極少數(shù)人整天在此吃喝玩樂,最終荒廢學業(yè),也是事實。1998年,國內一家有名的報紙較為夸張地報道了小街在環(huán)境衛(wèi)生等方面的負面形象,雖然此報不久便為此公開道歉,但小街卻因此“聞名”全國。也許是負面形象的無所顧忌給人們的沖擊遠大于正面形象的含蓄內斂,小街因此得名“墮落街”。但是,在絕大多數(shù)的學生眼里,小街本應該叫學子街、學友街,或者略文雅一點,叫學府街,但何來墮落之名呢?當年學生們曾對此事寫了兩句回應的話“墮落街上未墮落,自卑亭前曾自卑”。自卑亭位于湖大校內,其名來源于“登高必自卑”之句,句中“自卑”為“從低處(開始登高)”之意,不是“輕視自己”之意。在學生們眼里,墮落街之“墮落”二字,亦不是“往壞處變化”之意,而是“除學習之外的吃飯、理發(fā)、購物等日常生活”。
不過,聰明的你,大可不必計較這個名字,因為其實在很多光鮮亮麗的外表下,反而是令人無法想象的黑暗與骯臟。人亦如此,西裝革履、笑容可掬的,未必都是好人,也許是壞人中的壞人。而小街以“墮落街”這個讓人生厭的名字,不斷提醒著來往的人們:進入此街,切莫流連,謹防墮落!而本就墮落了的人,早已不在乎它叫什么名字了。好比壞人,無論給他什么美名或罪名,他都要犯罪。
報道事件不久之后,小街被正式命名為“麓山村商業(yè)文明街”,此名被用碩大的字體刻在小街入口的大牌子上。2008年,興盛了10年之久的小街在一片反對與惋惜聲中開始整體拆遷改造。6年之后的2014年,這里公開招標,建設“大學生文化創(chuàng)意街”,重點打造三大功能分區(qū):藝術文化區(qū)、生態(tài)休閑區(qū)、創(chuàng)意潮流區(qū)。但這些,只能是如今在讀的學子們今后的回憶,而那些早已畢業(yè)了的人,記憶中留存的,只能是當初自己身處其中的那條小街。偶爾有畢業(yè)多年的人,在懷舊中再次回到當年的地方,卻再也找不到小街了。時間流逝,小街竟然沒能給人留下點滴可尋的蹤跡。時過境遷,人們用“物是人非”來形容,但昔時的小街,如今卻是“物非人非”了。站在這個曾經(jīng)熟悉而如今陌生的街口,你只能在記憶中搜索某個畫面——炊煙裊裊時,在此起彼伏的小販叫賣聲中,一位年輕的女孩拿著一串燒烤,微笑著迎面走來……
很多大學的旁邊也都有過類似的小街,小街們名字各異,功能相似,當年同樣人頭攢動,熱鬧非凡。然而,眾多小街最后的命運都如同上述的小街,同樣都經(jīng)歷過或將經(jīng)歷要么是拆除,要么是改造升級的命運。在距離長沙約1500公里的天津,南開大學與天津大學兩校之間過去也有一條小街,兩校的學生稱之為“天南街”,名字來源于“天大”之“天”與“南開”之“南”的組合。具體位置在南開大學舊體育館北側、天津大學敬業(yè)湖南畔。天南街的規(guī)模比上文提到的小街更小,以吃為主題,例如燒賣、雞蛋餅、牛肉面等。此街后來被封死、拆除。如今只烙在了已經(jīng)畢業(yè)學生的記憶里,或是散落在網(wǎng)上的紀念文字中。
有的高校旁邊今天還有類似的小街,但其熱鬧程度遠不如上述的小街。在距離長沙約700公里的廣州,從廣東財經(jīng)大學南門出去,穿過赤沙街,有一條小街;東門出去,亦有一條小街,這兩條小街都有不少吃飯的小店,口味以廣東三大飲食(粵菜、潮汕菜、客家菜)為主,清淡而極富營養(yǎng),有別于長沙小街上辣味四溢的湘菜風味。當然,如果是外地學生,也可以在這里找到來自東北、西南等地口味的店子。所有大學旁邊的小街皆以吃穿用為主題,自然有其內在的道理,畢竟校園內的學生也是凡人,要食人家煙火,不能一整天餓著肚子走進教室,也做不到兩個月不理發(fā),蓬頭垢面地出入圖書館。除了吃飯的小店,間或有日用品店、理發(fā)店、水果店、廢品回收店之類的。這兩條小街上有一些店子是過去八九十年代長沙小街上沒有的,例如賣手機和代繳手機費的,這種店子無疑是時代進步的標志之一。不過,相比而言,廣財大周邊兩條小街上的人并不多,校門口的快遞卻越來越多,有的快遞甚至把代理點開到了校園里面。
時代在改變小街們的規(guī)模大小、熱鬧程度,并最終決定其命運興衰。很多新興的行業(yè)正一步步在取代小街的諸多功能,如今的大學生,人手一臺電腦,一個手機,看電影、下載資料都可以在宿舍輕點鼠標完成。肚子餓了也可以掏出智能手機,打開某個APP下單,外賣便能送到??爝f公司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在你支付成功后的第一時間內,將你購買的生活必需品送到門口。那些曾經(jīng)在小街上來來回回走過的畢業(yè)生們,正向如今的大學生們投來無比羨慕的眼光。有人總結說,幾乎所有大學的周邊,都有一條小街。大學與小街,在某種程度可謂相得益彰。小街提供的是物質文明,大學奉獻的是精神文明,一個是基礎,一個是升華。僅滿足于基礎,人不能進化與發(fā)展;只要升華,則過于奢望,近于苛刻,幾乎不能。曾經(jīng)人如潮水的小街,當年大學生們的青春見證者,在并不富足的年代中,它見證了年輕學子們的生活、奮斗、理想。無論多么闊氣的大道,多么高大上的改名,都是從小街衍生而來。小街代表過去,過去當然有缺點,但犯不著因此就對它的優(yōu)點視而不見,如果它真是一無是處,何來年復一年的人如潮水?而且,如果過去沒有缺點,那就只能是現(xiàn)在沒有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