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萬娜
淺析單親家庭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
文 萬娜
現(xiàn)如今,我國單親子女的數(shù)量已成上升趨勢,而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幼兒的心理健康狀況也逐漸成為更多人關注的社會問題。本文我從幼兒心理方面的諸多問題表現(xiàn)入手,分析了單親家庭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造成影響的原因以及危害性,并提出了針對解決這一問題的教育對策。
單親家庭 單親子女 心理健康
近幾年來,隨著單親家庭的增多,越來越多的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幼兒出現(xiàn)了許許多多心理方面的問題?,F(xiàn)在我將從三個方面出發(fā)分析單親家庭對幼兒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對策。
1978年,國際初級衛(wèi)生保健大會發(fā)表的《阿拉木圖宣言》提出:健康是基本的人權,達到盡可能的健康水平,是世界范圍內的一項最重要的社會性目標。
2006年,國家教委頒布了《幼兒心理學》一書,并且作為幼兒師范學校學生學習的一門主課,足見國家教委對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
幼兒是祖國的花朵,是民族的希望。幼兒期的心理狀態(tài)的平衡與不平衡將直接影響幼兒的一生。
(一)產(chǎn)生自卑心理
自卑,是由于發(fā)展受挫將自己看得很低從而產(chǎn)生一種輕視自己的情緒。而對于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幼兒,由于對自己現(xiàn)狀不自信,常常會將自己現(xiàn)在的家庭與原先的家庭或者是與周圍的其他健全家庭作比較,從而產(chǎn)生孤獨或者低人一等的情緒,形成自卑心理。
(二)導致自我封閉
家庭以及父母關系破裂后,幼兒長期生活在處于異常狀態(tài)的父親或者母親身邊,會變得膽怯,有什么想法也不敢說出來,長此以往,便導致了自我封閉。
(三)容易產(chǎn)生焦慮心理
焦慮是指在與他人接觸時對于困難和失敗的預感程度的指標。生活在單親家庭的幼兒在經(jīng)歷父母感情破裂的過程中學到的是負面的情緒表現(xiàn),如吵架、打架或相互仇視等。因此種種原因導致了幼兒在與他人的交往中缺乏正面引導、沒有信心,從而對于交往感到焦慮不安或者是缺乏安全感。
(四)導致自我責備
對于一個心智尚未成熟的幼兒來說,直面父母的分離、家庭的破裂,他們往往無法完全理解這其中的種種原因。因此,許多孩子就會誤以為這些情況的發(fā)生是因為自己,所以他們對自己產(chǎn)生強烈的否定和自責的情況,認為:都是我的錯,我是一個壞孩子。并在之后的生活中,這種情緒會轉化成不正常的心理問題。
(五)容易導致抑郁
對于家庭或父母的硝煙,幼兒也是直接受害者,幼兒經(jīng)歷了父母分開的整個過程,面對異常狀態(tài)的家庭結構,幼兒會感到恐懼、擔憂、缺乏安全感。這種時期的幼兒長期生活在失去平衡、壓抑的家庭關系中,幼兒的情緒無處釋放,日積月累,就會爆發(fā),使幼兒極其容易產(chǎn)生極端的行為,從而造成抑郁。
(六)容易產(chǎn)生嫉妒心理
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幼兒,無論是在物質獲得上,還是在精神獲得上,與原先的健全家庭或者其他健全的家庭相比都會有一定的偏差。長此以往,會逐漸從羨慕演變?yōu)槌鹨?。在生活中,因為缺少家庭中某一方的關懷與疼愛,他們往往會對父母一方表現(xiàn)出特別的依戀,因此很多家庭往往會造成對幼兒的溺愛。
(七)容易造成逆反心理
處于異常家庭結構的幼兒,往往對自己的家庭狀態(tài)表現(xiàn)出強烈的不滿,覺得自己的家庭生活中都是不美好的東西,從而失去了對生活的美好感受。并且在與其他孩子的交往過程中,單親家庭的幼兒容易變成被欺負的對象。因此,單親家庭的幼兒更加期望受到他人的關注與欣賞,但是缺乏合適的引導,幼兒常常在言語或者行為上表現(xiàn)出異常的舉動,如:鉆牛角尖、與父母或他人對著干,想以此顯示出自己的存在與價值。
(一)營造愉快的家庭氛圍
在單親家庭中,父母的心態(tài)要及時調整,樹立正面的榜樣,減少幼兒的不安心理。當幼兒處于一種安心安全、愉快的家庭氛圍中時,他們的心理就能得到好的發(fā)展。另外,及時消除幼兒的不正常想法,疏導幼兒的不良情緒,讓幼兒感覺到目前的家庭和之前的家庭沒有區(qū)別,父母不會因為分離對自己的愛就會有所減少。在生活中,可以與幼兒多多交流,引導幼兒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也可以和幼兒多參加一些親子活動,增進彼此的感情,使家庭氛圍更加和諧。
(二)合理的撫養(yǎng)方式
在幼兒的成長歷程中,父親的關愛和母親的關愛都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單親家庭更要努力去滿足幼兒對于這兩種關愛的期望。單親家庭的父母不能因為感情的破裂而拒絕不撫養(yǎng)方探望或者關心孩子,更不應該去詆毀對方,從而在幼兒心中樹立對方不好的形象。應當讓不撫養(yǎng)方多來探望幼兒或者是撫養(yǎng)方與不撫養(yǎng)方輪流撫養(yǎng),以利于幼兒身心健康的成長。
(三)創(chuàng)設人際交往的環(huán)境
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幼兒,他們更容易形成內向的性格,作為父母,應該多多關注幼兒,為他們盡可能多的創(chuàng)設與他人交往的機會,讓幼兒在與他人交往接觸的過程中,逐漸走出家庭的陰影。如:鼓勵幼兒多多參與班集體的活動,正確地引導幼兒與其他同伴的關系,讓幼兒在活動中學會與他人相處,養(yǎng)成團結協(xié)作、互助互愛的良好習慣。
(四)家園合作
針對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幼兒,家長要與幼兒園或學校建立良好的溝通。一方面,教師可以及時更好地了解幼兒的情況,可以針對幼兒的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引導和教育。另一方面,家長可以通過與老師的溝通與交流,了解幼兒在集體中的適應情況,在更好地了解幼兒的基礎上與幼兒更好地相處與溝通,這樣會更有利于幼兒的成長。
(江蘇省鹽城市濱??h五汛鎮(zhèn)中心幼兒園)
[1]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當前發(fā)展學前教育的若干意見》,2010.
[3]邱學青.《學前兒童心理學》[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2008.
[4]劉蜻.《心理健康與幼兒發(fā)展的研究》[D].重慶: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1.
[5]郭琪.《單親家庭的研究》[J].早期教育,2013,(Z1).
[6]安麗曄.《幼兒心理常見的問題》[J].教育研究,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