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麗+陳凡+田慶愛
摘 要:當前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總體呈現(xiàn)積極、健康的趨勢,同時在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方面也存在一些不足。地方高校學生干部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有其可實行性和必要性。我們可以從認知、情感和行為這三個層面來探討和研究地方高校學生干部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策略。
關鍵詞:學生干部;人格;培養(yǎng)策略
作為高校校園中的特殊群體,學生干部兼學生與干部的身份于一身,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因此,引導和培養(yǎng)高校學生干部的積極人格,是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內容,同時也具有典型示范意義。對高校學生干部進行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充分挖掘其人格魅力,調動其積極主動性,發(fā)揮在校園文化和學風建設方面的帶頭和領導作用。因此,對地方高校學生干部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策略進行探討和研究,不僅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教育學理論,同時對我國高等教育改革在具體實踐中的實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學術價值與實踐價值兼?zhèn)洹?/p>
一、地方高校學生干部積極人格培養(yǎng)的現(xiàn)狀分析
積極人格是積極心理學的首要研究課題,由塞利格曼及眾多積極心理學家在“艾庫瑪爾會議”上共同商討并提出,以研究人類積極品質和美德為核心。概而言之,“積極人格是個體積極的思想和情感以及由其所引導的外在行為,是由多種積極人格特質組成的個體內部相對穩(wěn)定的系統(tǒng)?!狈e極人格特質指的是包含智慧、勇氣、仁慈、公正、節(jié)制和卓越等人格中的積極力量和正向特質。
當前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總體呈現(xiàn)積極、健康的趨勢,但同時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高校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工作也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從總體上看,當代高校學生干部的人格特征主要體現(xiàn)在這幾個方面:在學生工作中具有膨脹的積極性,但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壓抗挫能力不夠強;表現(xiàn)相當自信,但有時過于以自我為中心;認知方式存在偏差,有些學生干部功利性太強;等等。而高校由于對學生干部培養(yǎng)意義的缺乏足夠認識、對不同階段學生干部的心理變化有所忽視、加上相對疏于對高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機制研究,導致對學生干部的積極人格培養(yǎng)也存在不足之處:其一,大多數(shù)高校過分強調功利性的物質激勵而相對忽視了精神激勵;其二,學生干部培養(yǎng)的現(xiàn)實與自身期望值落差較大;其三,學生干部自身狀況的異化;等等。
二、地方高校學生干部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策略
積極人格倡導積極向上,一方面可以幫助個體對抗壓力和挫折,在淡定對待挑戰(zhàn)和困難的同時,更好地作出決定并采取行動解決問題;另一方面,可以帶給個體更多的積極情緒體驗,并引導個體采取更多的積極行為,驅使個體追求自我的實現(xiàn),獲得幸福。積極人格不僅有著以上所述的眾多意義和作用,同時也是可以被培養(yǎng)和開發(fā)的。因此,培養(yǎng)地方高校學生干部積極人格有其可實行性和必要性。積極心理學將人的心理結構分為三個系統(tǒng):認知、情感和行為,因此,我們可以從這三個層面來探討和研究地方高校學生干部積極人格的培養(yǎng)策略。
1.積極認知——引導學生干部形成積極的認知方式
學生干部也是一個成長的個體,而且由于任職,遭遇到的困難和挫折就更多,在種種問題責任的追究批評和挫敗中,原本積極性膨脹的學生干部們也必然喪失自信心和積極性,不僅嚴重影響個體的成長,而且在全體學生中也會有負面效應。因此,我們應該通過心理講座、談話交流等有效方式幫助學生干部形成積極的認知方式,不僅要學會變換角度看問題,還應培養(yǎng)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積極認知“學生干部是什么”“為什么擔任學生干部”“如何當好學生干部”等問題,對學生干部這一身份樹立起正確的觀念。
2.積極體驗——幫助學生干部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緒具有很強的感染性。因此,我們可以從教學過程到班級和校園建設全方位幫助學生干部進行積極的情緒體驗。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保持飽滿的精神和積極的狀態(tài),學生干部作為教師與學生的橋梁,與教師聯(lián)系也更頻繁,自然能夠時常受到這種積極情緒的感染;然后,在班級建設和校園建設過程中,輔導員或班主任以及學校領導也應重視學生干部的作用,看到學生干部們的努力和付出,激勵學生干部帶頭建設積極的班級和校園群體,使學生干部們能夠在進步與成功中體驗積極情緒,切身體驗到作為學生干部的意義價值和幸福成就感。
3.積極行為——構建積極的學校和社會支持系統(tǒng)
一方面,學校應該重視學生干部所在組織的建設,為學生干部的培養(yǎng)創(chuàng)建積極的組織,在真正成為學生干部的歸宿的同時,并能夠針對地方高校學生干部的心理特點和成長需要,給其提供必要的心理素質訓練和心理咨詢,使其成為學生干部們甚至全體大學生積極人格培養(yǎng)的基地;另一方面,學校和社要積極為學生干部提供鍛煉和實踐的平臺,創(chuàng)造滿足個體需求、發(fā)揮個體潛能的機會,真正實現(xiàn)學生干部的價值。
參考文獻:
[1]張慶林主編.心理發(fā)展與教育[M].重慶:重慶出版社.2006.
[2]張大均,陳旭主編.中國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調查[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于騫.大學生積極人格培養(yǎng)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3.
[4]王付英.積極心理學視域下高校學生干部培養(yǎng)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