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娥++劉艷偉?オ?
摘要:高校黨支部是中國共產(chǎn)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優(yōu)良與否,將決定著當代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的精神面貌,同時影響著他們的黨性培養(yǎng)。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指導高校黨支部黨建工作的主要方向。以下著重分析了高?;鶎狱h支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的意義及作用,通過分析當前高校大學生的特點,著重探討如何通過“兩學一做”的學習工作的開展,推進高校黨支部工作的不斷完善和提高。
關鍵詞:高?;鶎狱h支部;“兩學一做”;工作思路
2016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開展“學黨章黨規(guī)、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的指示。作為新時代杰出人才培養(yǎng)搖籃的高校,在黨支部的培養(yǎng)下,為國家選撥、培養(yǎng)和教育更為優(yōu)秀的人才,高校黨支部擔負著把學校黨委和學院黨總支的各項任務落實到學生工作之中去,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工作,更是將黨員教育向經(jīng)常性教育方向延伸。
1.高校開展“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的意義
1.1學習黨章黨規(guī),學習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被簡稱為“兩學一做”。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指示將使中國共產(chǎn)黨“三嚴三實”專題的開展更加深入,對群眾路線教育的影響力更加巨大。
大學生黨員學習黨章黨規(guī)有什么意義?首先,需要知道黨章黨規(guī)對于共產(chǎn)黨來說是那盞閃耀光芒的引路明燈,大學生黨員生活在經(jīng)濟的飛速發(fā)展的時代,在文化交融中理想信念出現(xiàn)了模糊動搖,對于共產(chǎn)黨的觀念感受不深,印象淡薄,所以大學生黨員也要經(jīng)常“照鏡子”,認真學習黨章黨規(guī)加深作為一名年輕黨員的自我覺悟,將黨章的要求落實到實踐中,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建設拼搏奉獻。
大學生黨員學習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可以擴展大學生黨員對目前黨和國家的最新動態(tài)、未來走向以及執(zhí)政理念與治國方略等。使大學生黨員能對黨和國家更深的了解,進而參與到社會主義建設中去,做一個合格的有貢獻的共產(chǎn)黨人。
大學生黨員該如何堅持黨性,做一名合格的共產(chǎn)黨人?雖然大學生黨員的力量微小,但是他們在未來將對社會乃至國家都會成為各個崗位的中堅力量。大學生共產(chǎn)黨員的黨性必須要融入到靈魂之中,把心系人民、心系黨的思想時刻牢記,通過“兩學一做”的教育學習對黨更加忠誠,報著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事業(yè)的信念。
1.2高校黨支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前提不僅要明確“學”的內(nèi)容,更要將“做”作為重點內(nèi)容來開展,這個“做”就體現(xiàn)在黨內(nèi)教育的實踐上,高校黨支部在活動開展上要總結以往黨支部開展的黨員學習活動中存在問題加以分析,將大學生黨員黨性教育作為全面性工作來開展,不僅黨員及預備黨員要學習“兩學一做”的內(nèi)容,積極分子也要作為學習培養(yǎng)的重點對象。另外,教育活動也要轉變思路將集中性教育的培養(yǎng)思路轉變?yōu)榻?jīng)常性教育,做好長期學習培養(yǎng)計劃與部署。高校黨支部在活動開展上克服以往對大學生黨員的針對性不強、作用效果不明顯的問題。并且在學習培養(yǎng)方式上也要與時俱進,同時教育內(nèi)容方面盡量貼合大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多方位,多角度的全面性教育,盡量“接地氣”聯(lián)系大學生真實想法,這樣才能更好的起到思想的交流作用,才能滿足大學生思想活躍、喜歡新鮮事物的需求,教育才能真正達到效果。不局限于講座的傳統(tǒng)教育形式,應利用學生群體得集體性、號召性,組織關于學生生活方面的活動,以表演、討論、演講、競賽等形式,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兩學一做”教育學習的內(nèi)容,解決大學生群眾在生活上的問題,對大學生黨員學習黨的方針政策中疑惑的解答。所以說“兩學一做”大學生黨員學習活動,無論在大學生學習、生活還是在提高政治素養(yǎng)以及保持大學生黨員的純潔性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
2.高?;鶎狱h支部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需解決的問題
高校黨支部開展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需要帶著要帶著問題“學”,也要根據(jù)問題針對性的去做”。當前黨建工作需要解決的問提有兩個方面,一方面要解決大學生黨員的問題,另一方面要解決黨支部教育方式的不足之處。
2.1解決大學生黨員的問題
解決個別大學生黨員理想不明確,缺乏對共產(chǎn)主義的概念,崇洋媚外認為西方價值觀念更為切實,對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念模糊動搖的問題。
解決個別大學生黨員對黨的熱愛之情較淡,不嚴格遵守紀律,個性過強或松散怠惰的問題。另外有些大學生由于入黨的動機功利化,所以在入黨前和入黨后主觀表現(xiàn)差異很大,入黨前積極參加高校黨支部組織的活動,入黨后對黨內(nèi)的人和事漠不關心,甚至缺席黨組織活動。
解決個別大學生黨員自我要求較低、責任感不強,沒有在班集體中起到先鋒模范的帶頭作用,對于“兩學一做”的根本“做”字體悟不深,不善于為大家做事,在學習、生活中表現(xiàn)不突出等。
解決個別大學生信念缺失的問題,由于身處環(huán)境有限,以及當代大學生是家庭獨生子女較多,并且缺乏溝通現(xiàn)象較為普遍,以至于有些人缺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解決個別大學生黨員奢侈浪費、貪圖享受、違背社會及家庭道德,缺乏個人品行的培養(yǎng)與提高的問題。
2.2解決基層黨支部教育方式的不足
從當前形勢來看,高校黨支部在活動的方式上,很難滿足大學生黨員團體的學習與培養(yǎng)的需要。高校黨支部必須認清形勢,采取多樣化的風格和方式達到影響教育大學生黨員的目的,緊密聯(lián)系大學生團體的思想變化與精神、生活需求,黨支部需要與時俱進利用新媒體、網(wǎng)絡、社團等形勢與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社會實踐接軌。入黨積極分子以及大學生黨員,與其黨建導師的溝通不密切,不能及時解決大學生對于黨的疑惑,也無法以最親切的關懷的形式對大學生黨員進行教育。目前高校黨支部與入黨積極分子的聯(lián)系較少,黨支部很難聯(lián)系大眾發(fā)揮在學生群體中的影響力。
3.黨支部如何通過“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對大學生開展活動
大學生黨員能力也許不會很大,但他們是黨組織的新鮮血液,在以后走向社會各個崗位上也應當成為黨的好兒女,所以高校黨支部在培養(yǎng)大學生黨員方面必須,加強“兩學一做”的學習教育,使他們能夠更深刻得體會“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的深刻含義。高校黨支部需要在以下幾個方面有針對性的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
3.1完善支部制度建設
3.1.1組織大學生黨員參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
以支部為單位的小班化教學模式,每次課程用1-2個課時,對全體黨員進行排班授課。每班次配一位學生黨員全程服務,要求每位黨員必須參加學習,實現(xiàn)多套教學課程、系列體驗模式、使全部學生黨員和積極分子受益。組織黨員觀看習近平總書記講話、專題黨課、典型事跡、反面警示等視頻資料,專門設計“黨內(nèi)知識問答”試卷,檢驗學習效果。
3.1.2學習內(nèi)容與方式
組織開展“黨員小組”活動,通過以班級為單位廣泛交流,達到明辨是非、堅定立場、提高黨性、改正不足的目的。組織學生黨員開展重溫入黨誓詞、慶祝黨的生日等活動,讓黨員接受精神洗禮,牢記黨員身份,樹立理想信念。在學院設立“活動墻”,黨員與黨支部教師可以將活動精彩片段、自己的學習體驗和心情記錄下來,與組織和群眾分享。另外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入黨積極分子和學生黨員參加社會公益活動。通過學習教育,黨員能更好地找準自身定位,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黨支部需要組建綠化美化校園、平安巡邏、扶貧幫困等志愿服務隊,黨員可自愿選擇參加。
3.2進一步完善黨支部組織生活
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教育形式不能只拘泥于“三會兩課”的形式,應在保留這種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基礎上搭建新平臺,充分利用網(wǎng)絡和新媒體,創(chuàng)建APP客戶端、微信公眾號、論壇等手段,突破傳統(tǒng)的時間限制和空間限制,讓畢業(yè)班在外實習的大學生黨員可以隨時關注黨中央的系列講話,與時俱進,同時還可以發(fā)表自己的看法,相互討論,從而更深入的理解和學習黨章和中央的精神。還需要讓學生黨員增強互動,多開展座談交流會,舉辦主題演講、朗誦比賽,進行素質拓展,參加紅色之旅,聽老黨員講抗戰(zhàn)故事等,豐富黨員的互動。邀請思想政治素養(yǎng)高、學術水平高的教師參與到學生黨支部的建設管理中,提高黨支部的組織管理隊伍。加強培養(yǎng)人與黨員以及積極分子的溝通,增進學生黨員與教師的聯(lián)系,從而不斷提高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素養(yǎng)。
以往開展大學生黨員黨員培訓活動時時間短、任務重、學生浮躁,所以學生黨員培訓效果不佳。此次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兩學一做”學習教育,需要認真學習黨章黨規(guī),是加強黨建的一項基礎性、經(jīng)常性工作,黨支部的工作重點是使大學生黨員吃透黨章黨規(guī),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的系列講話,聯(lián)系實際,把黨政黨規(guī)內(nèi)化于心,外化于行。
[參考文獻]
[1]胡明玉.試論“兩學一做”對電力企業(yè)黨建工作的重要性[J].科技與企業(yè).2016.11.
[2]薛爽.黨員正身室——激活社區(qū)黨員教育模式[J].黨建經(jīng)驗.2016.6.
[3]蘇蕾.大學生黨員“兩學一做”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尋[J].法制與社會.2012.5.
[4]畢鑫鑫,中美學生事務管理差異對我國輔導員職業(yè)化與專業(yè)化的啟示.[J]理論研究.2010.12
(作者單位:黑龍江八一農(nóng)墾大學,黑龍江 大慶16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