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龐蒂弗拉克特(Dan+Pontefract)
有太多領導者總是在強調“事半功倍”,正是這種急功近利的思維不斷阻擋領導力這棵大樹的生根發(fā)芽。我們可以從信任、納入、共情、培養(yǎng)、溝通五方面出發(fā),“養(yǎng)成”自己的領導力。
沃倫·本尼斯(Warren Bennis)曾說過:“關于領導力最危險的一個認識誤區(qū)就是,所有領導者都是天生的,領導能力由基因決定。這純屬謬論,事實恰恰相反。領導者并非天生,而是靠后天塑造出來的?!?/p>
如果用樹來比喻一種作為基礎的領導力模型,那會是什么樣子?任何一棵樹的三大關鍵部分都是:樹根、樹干、枝葉。其中,領導力屬性及行為的排列關系大致是這樣的:
讓我們先來掘土三分,重點研究一下如何“養(yǎng)成”。
決定基調的“養(yǎng)成”屬性
樹根的作用是確保穩(wěn)定、生長和融入樹林,相當于樹干和枝葉的營養(yǎng)供應系統(tǒng)。從領導力的角度來看,沒有根部,就沒有生長、革新或改善結果的可能。所謂的養(yǎng)成屬性,就是那些確定了一名領導者基調的行為,促使其能夠做出投入、貫通的領導決策,與員工、組織、客戶和團體保持接觸。
回想一下寶潔公司(Proctor & Gamble)首席執(zhí)行官兼總裁阿蘭·喬治·拉弗雷(A.G. Lafley)的事跡吧。他為寶潔公司逐漸灌輸了一種領導行為氣質,確保其根基能夠為整個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其余部分提供養(yǎng)料。他認為:“寶潔所有人員的共同意愿,就是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認真對待新的想法,無論這種想法源自何人,建立起一張真正開放的全面創(chuàng)新網絡,能夠搶先將最有意思的思想者和最佳的產品聯(lián)系起來并‘自豪地重新詮釋?!?img src="https://cimg.fx361.com/images/2016/12/12/xsgl201611xsgl20161126-1-l.jpg" style="">
然而,世界上有太多的領導者(以及相應的領導力屬性及行為)總是在不斷強調“事半功倍”。正是這種急功近利、目光短淺的思維方式一次又一次地阻擋著枝葉的發(fā)芽生長。
“養(yǎng)成”的五種行為
我認為,構成領導力這棵大樹根部(養(yǎng)成屬性)的行為有五種:信任、納入、共情、培養(yǎng)、溝通。
信任
無論是成功還是失誤,領導者都必須塑造出一種環(huán)境,確保團隊內的所有成員(直接或間接的)都能獲得一種安全感,不僅是在工作期間,也包括擺脫那些工作的時候。
這些成員必須足夠信任自己的領導者,可以與他討論任何流程或情境的任何環(huán)節(jié)。領導者也必須為自己塑造出一種形象,允許任何人對自己提出問題,不分時間,不論話題。信任的表現是任何一名領導者發(fā)揮作用的基礎。
納入
所謂納入,就是邀請他人參與制訂決策并采取行動參與。在組織內部,納入是一種有意識的社會融合行為。杰克·韋爾奇(Jack Welch)創(chuàng)造了那些“與杰克共進早餐”的機會,這些早餐時光在整個通用電氣(General Electric)內部都有一種傳奇色彩,因為它們同時為員工和杰克雙方提供了向彼此請教的機會。這種做法正是納入屬性的完美體現。
共情
作為一名領導者,如果你有能力讓自己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設身處地地理解他人的處境,那么你所展現出的這種屬性就是共情。遺憾的是,這是五種養(yǎng)成屬性中最容易遭到忽視、誤解和罕見利用的一種。
如果有更多的領導者能夠做到對他們團隊成員共情,職場氛圍將會變得更加快樂。創(chuàng)新領導力中心(Center for Creative Leadership,簡稱CCL)曾經發(fā)布過一份報告,分析了來自38個國家的6371名領導者的數據。該中心發(fā)現:“共情與工作績效呈正相關。對于直接報告表現出更多共情心的經理,從他們的上級那里得到的工作績效評價更高。”
培養(yǎng)
在IBM于2010年對全球的700名首席人力資源官(CHRO)進行的一次問卷調查中,研究人員發(fā)現,組織未來面臨的最為關鍵的一個議題,就是培養(yǎng)未來領導者的能力。其核心在于,培養(yǎng)領導力屬性與識別團隊中既有的人才有關。
作為一名領導者,你如何能夠成功地判斷出你的人才層次,并采取必要步驟培養(yǎng)手下,便是其中的關鍵所在。若要成為一名具有培養(yǎng)能力的領導者,你必須持續(xù)留意著能夠在各方面提升團隊的機會。
溝通
若要成為一名具有溝通能力的領導者,我們應該回想一下飛行總指揮金·克蘭茲(Gene Kranz)的事跡,他曾在美國宇航局(NASA)任職數十年,是個十分機靈的人,能夠在說服他人、清晰表達和解釋的同時,傾聽他人講話,展現同情,表達自己的感受。他充分運用了一種既耿直又善良的領導方式,是能夠充分理解溝通屬性的領導者的完美代表。在吉姆·柯林斯著名的《基業(yè)長青》一書中,作者指出,那些真正能夠留名千古的宏偉基業(yè)都有一個共同點:有令人振奮、并可以幫助員工做重要決定的“愿景”……
這些特質固然都是擁有溝通能力的關鍵素質所在,但一名領導者還必須具有說服力,感性、率直,并且是一名真正的傾聽者。
這些養(yǎng)成屬性推動著領導者與其團隊之間的關系建設和理解,無論其團隊規(guī)模的大小。他們提供著養(yǎng)分和基礎,幫助一棵樹苗不斷成長并達到新的高度;讓領導者更富人性,讓整個組織具有合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