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p>
劉麗下崗后,在縣城開了家小吃店,主要經(jīng)營米粉。由于她賣的米粉質(zhì)量好、分量足,因而生意極好。
生意雖好,可是經(jīng)營利潤卻很低,原因是顧客吃素粉的多,要菜粉的少,素粉利潤低而菜粉利潤高,小店的利潤自然上不去。小吃店的??兔赡呈俏晃幕倘?,他發(fā)現(xiàn)劉麗在賣米粉時總是問顧客:“要什么粉?”而顧客的回答多是要素粉。于是,他建議劉麗多做幾種“澆頭”。要有牛肉的、豬肉的、叉燒的、豬腳的……不要問顧客要什么粉,而改問要什么菜。劉麗按他的建議去做了,結(jié)果大多數(shù)顧客在他“要什么菜”的征詢聲中選擇了自己所需的菜粉。這樣一來,小吃店的產(chǎn)銷量同以前一樣,但利潤卻提高了許多,從此,劉麗整天忙得樂呵呵的。
點評:做生意時講話多了一點技巧,也就多了一樣營銷的利器,劉麗從不會“講話”到會“講話”,抓住了顧客的心理:有這么多菜,人家問要什么菜,如果說不要,有點不好意思說出口,劉麗的問話把顧客推入了要菜粉的已定的前提下,獲利也就在情理之中了。